CN210264278U -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4278U
CN210264278U CN201920798952.0U CN201920798952U CN210264278U CN 210264278 U CN210264278 U CN 210264278U CN 201920798952 U CN201920798952 U CN 201920798952U CN 210264278 U CN210264278 U CN 210264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tructure
vehicle body
limit
limiting bloc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89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立帅
高尚鹏
杨航
刘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89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4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4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4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限位结构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一车体结构,第一限位块与第一车体结构相连;第二车体结构,第二车体结构与第一车体结构分别用于设在车辆上且第二车体结构上设有调节孔;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调节孔与螺母连接,调节孔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螺栓的径向尺寸,固定螺栓能够沿着垂直于调节孔的轴线的方向移动;第二车体结构与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块止抵第二限位块;第二车体结构与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二限位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组件,便于安装调配,提高装配效率,装配精确度高,提高限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尾门限位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装配在尾门上,称为尾门限位块-尾门侧,一部分装配在车身上,称为尾门限位块-车身侧,尾门限位块装配在尾门上,用于防止尾门摆动或过大震动的。尾门限位块-尾门侧与尾门限位块-车身侧通过接触配合,在车辆路况恶劣的情况下,防止尾门相对车体出现较大的运动,实现尾门限位功能。尾门限位块在装配的时候,通常一侧固定装配,称为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一侧具有一定的调整量,称为尾门限位块-调整侧。尾门限位块-固定侧可以是尾门限位块-尾门侧,也可以是尾门限位块-车身侧。
在尾门限位块装配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装调时间长。由于工具空间的限制,尾门关闭状态下或尾门开启角度较小的情况下,无法对尾门限位块-调整侧进行装调。在尾门开启角度足够时,尾门限位块-调整侧的调整基准尾门限位块-固定侧在侧围上,与尾门限位块-调整侧没有直接形成配合关系,装调相对困难。尾门限位块-调整侧装配后,需要将尾门关闭至一个较小的角度,以确定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之间的配合关系,若确认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之间的配合关系不合适,需要重新打开尾门,继续调整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之间的配合关系,重复工作耗时长。由于尾门限位块-调整侧的调整基准并未直接指导尾门限位块的装调,出现此种情况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配合公差大,由于视觉限制,需在尾门处于小角度打开状态,进行装调确认。确认结果为视觉上的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中心对齐,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加大装配公差。而且,此时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仍未形成直接配合关系,观察角度受限,视觉效果差,加大视觉误差,加大配合公差。
在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间隙配合时,降低限位效果,产生可能的异响;在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过盈配合时,造成关闭力大;在尾门限位块-调整侧与尾门限位块-固定侧单侧间隙单侧过盈配合时,造成限位块耐久磨损,产生可能的异响。现有的尾门限位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调配花费时间长,装配效率低,装配误差大,精确度低,影响限位块的限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用以解决现有的尾门限位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调配花费时间长,装配效率低,装配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块和第一车体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相连;
第二车体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分别用于设在车辆上且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上设有调节孔;
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孔与螺母连接,所述调节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径向尺寸,所述固定螺栓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调节孔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止抵所述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通过螺栓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上设有两个所述调节孔,所述第二限位块上与所述调节孔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螺栓,每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分别穿过相应的所述调节孔与螺母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的一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凸台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凸台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卡接。
其中,所述限位凸台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分别间隔开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车体结构为车身侧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车体结构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为车身侧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固定螺栓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尾门限位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调配花费时间长,装配效率低,装配误差大的问题,该限位结构组件便于安装调配,便于尾门上和车身上的限位组件的配合,提高装配效率,装配精确度高,提高限位结构组件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一限位块与第一车体结构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二限位块的一个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二限位块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二车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二车体结构与第二限位块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中第二车体结构与第二限位块装配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限位块10;
第一车体结构20;
第二限位块30;固定螺栓31;
第二车体结构40;调节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10、第一车体结构20、第二车体结构40和第二限位块30。
具体而言,第一限位块10与第一车体结构20相连;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分别用于设在车辆上且第二车体结构40上设有调节孔41;第二限位块30上设有固定螺栓31,固定螺栓31的一端穿过调节孔41与螺母32连接,调节孔41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螺栓31的径向尺寸,固定螺栓31能够沿着垂直于调节孔4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止抵第二限位块30;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远离第二限位块30。
也就是说,限位结构组件主要由第一限位块10、第一车体结构20、第二车体结构40和第二限位块30构成,其中,第一限位块10与第一车体结构20相连,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可以分别用于设在车辆上,且第二车体结构40上可以设有调节孔41,调节孔41可以为多个,比如,可以为两个;在第二限位块30上设有固定螺栓31,第二限位块30上焊接有固定螺栓31,固定螺栓31可以为多个,比如两个,固定螺栓31与调节孔41的数量相等,每个固定螺栓31对应一个调节孔41,固定螺栓31的一端可以穿过调节孔41与螺母连接,调节孔41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螺栓31的径向尺寸,固定螺栓31能够沿着垂直于调节孔4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先将第一限位块10与第一车体结构20相连,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分别设在车辆上,固定螺栓31的一端穿过调节孔41与螺母连接,调节第二限位块30,使得固定螺栓31沿着垂直于调节孔4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限位块30与第一限位块10准确配合完成后,紧固固定螺栓31上的螺母,使得第二限位块30与第二车体结构40牢固连接。通过调节固定螺栓31在调节孔41中的位置来实现第二限位块30位置的调节,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快捷,装配效率高,装配精确度高。
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止抵第二限位块30;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远离第二限位块30,第一车体结构20可以为车身侧结构,第二车体结构40可以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或者,第一车体结构20可以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第二车体结构40可以为车身侧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尾门限位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调配花费时间长,装配效率低,装配误差大的问题,该限位结构组件便于安装调配,便于尾门上和车身上的限位组件的配合,提高装配效率,装配精确度高,提高限位结构组件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车体结构40上可以设有两个调节孔41,第二限位块30上与调节孔4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螺栓31,每个固定螺栓31的一端分别穿过相应的调节孔41与螺母连接,便于第二限位块30位置的调节,便于装配,使得装配后的第二限位块30与第二车体结构40稳定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0上背向第一车体结构20的一侧设有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块30上背向第二车体结构40的一侧且与限位凹槽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凸台,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上的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块30上的限位凸台卡接,便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30的配合,使得装配后的限位结构组件能够更好地配合,提高尾门的限位效果,保证尾门的稳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限位块10上背向第一车体结构20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台,第二限位块30上背向第二车体结构40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凸台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凹槽,第二车体结构40与第一车体结构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块10上的所述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块30上的限位凹槽卡接,便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30的配合,使得装配后的限位结构组件能够更好地配合,提高尾门的限位效果,保证尾门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台可以包括两个,且两个限位凸台分别间隔开设在第二限位块30上背向第二车体结构40的一侧,便于限位凸台与相应的限位凹槽的配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限位块30与固定螺栓31焊接连接,简单方便,稳定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限位结构组件便于安装调配,便于尾门上和车身上的限位组件的配合,提高装配效率,装配精确度高,提高限位结构组件的限位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限位块和第一车体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相连;
第二车体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分别用于设在车辆上且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上设有调节孔;
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孔与螺母连接,所述调节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径向尺寸,所述固定螺栓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调节孔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止抵所述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通过螺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上设有两个所述调节孔,所述第二限位块上与所述调节孔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螺栓,每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分别穿过相应的所述调节孔与螺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的一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凸台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一车体结构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凸台相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分别间隔开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背向所述第二车体结构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为车身侧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为车辆的尾门侧结构,所述第二车体结构为车身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固定螺栓焊接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组件。
CN201920798952.0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0264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8952.0U CN210264278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8952.0U CN210264278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4278U true CN210264278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8952.0U Active CN210264278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4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8445B2 (en) Striker reinforcement for hydroformed automotive door frame
US20080260454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a Fastening System Trim Elements to Vehicle Body
CN210264278U (zh) 一种限位结构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US20160273248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closure
US20090140551A1 (en) Pillar for suspension of a hinged vehicle door
CN207875774U (zh) 尾门气撑杆安装组件和车辆
DE102012005104A1 (de) Funktions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und Justieren eines Fahrzeugteils, insbesondere einer Fahrzeugleuchte, an der Karosserieaußenseite eines Fahrzeugs
EP1254798B1 (en) Vehicle hinge and latching arrangement adjustment method
CN201306074Y (zh) 单轴汽车引擎盖铰链结构以及具有该铰链结构的汽车
JPH08197952A (ja) ドアヒンジ取付部構造
CN210941309U (zh) 车门密封条卡扣
CN211818821U (zh) 一种自适应汽车车身限位器总成
CN109952406B (zh) 定位与机动车辆开口扇叶的锁协作的撞合板的机动车辆车身结构元件
US4189169A (en) Seat belt fastening device
CN103375067A (zh) 一种具有汽车背门锁扣结构
CN202271946U (zh) 一种保险杠
KR20100059521A (ko) 차량의 테일 게이트 가이드 범퍼
CN211397048U (zh) 限位机构、电动尾门锁及汽车
CN218991226U (zh) 缓冲组件、电磁锁及车辆
CN218881896U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门把手的安装结构
CN106437350A (zh) 一种行人保护主动式车门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
CN210592163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锁扣的安装结构
KR101415404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체커
CN212637331U (zh) 扶手盒支架、车门内板总成和车辆
CN217259685U (zh) 用于新能源车的座椅滑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