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4500U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64500U CN210164500U CN201921046345.5U CN201921046345U CN210164500U CN 210164500 U CN210164500 U CN 210164500U CN 201921046345 U CN201921046345 U CN 201921046345U CN 210164500 U CN210164500 U CN 2101645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ute
- lower chute
- vertical shaft
- buffer plate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用于在竖井中回收箕斗撒落的粉矿,箕斗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于竖井中上下移动,包括上溜槽和下溜槽;竖井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上溜槽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的左侧壁上;下溜槽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右侧壁开口处;上溜槽位于下溜槽的左上方,上溜槽通过连杆机构与下溜槽相连接;还包括与上溜槽或下溜槽相连接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溜槽和下溜槽同步转动以实现二者在竖井的合拢和向两侧分开。本实用新型使用可合拢、分开的组合式溜槽,无需工作人员铲装粉矿、推运粉矿车并将粉矿运出井筒,降低了回收工作的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井下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回收粉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矿山大部分提升采用竖井箕斗提升矿石,由于箕斗与其装、卸配套设施间存在一定间隙,在装、卸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矿石撒落。底卸式箕斗撒落的矿石量一般占装矿量的3‰-6‰,翻转式箕斗提升撒矿比例更高。撒落到井底的粉矿如不及时清理,堆积达到一定高度严重影响提升作业安全,因此粉矿必须定期及时处理。粉矿回收系统作为主开拓系统的辅助部分,与矿山自身的主、副井等开拓工程紧密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粉矿回收系统。
目前,井下粉矿回收系统一般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1)设粉矿回收巷,粉矿回收巷与主井井底、副井及人行通风井连通,同时副井、人行通风井与矿石卸载水平巷、破碎水平巷、矿石胶带运输水平巷连通,满足行人、通风要求。小矿山采用人工铲装粉矿,大中型矿山采用小型铲运机或振动放矿机转载粉矿至粉矿回收车,粉矿回收矿车经粉矿回收巷推入副井,经副井提升至矿石卸载水平巷或直接提升至地表,粉矿车中的粉矿再经矿石卸载硐室卸入主溜井,粉矿再经上部矿仓、破碎机、下部矿仓、放矿机、矿石胶带机、计量装载硐室,最终经主井箕斗提升至地表。
(2)设粉矿回收巷,粉矿回收巷与电梯井和通风天井连通,粉矿回收巷与人行通风井连通,同时人行通风井与矿石卸载水平巷、破碎水平巷、矿石胶带运输水平巷连通,矿石卸载水平巷与副井连通,满足行人、通风要求。人工、振动放矿机或铲运机装载粉矿至粉矿回收车,粉矿回收矿车经粉矿回收巷推入电梯井,粉矿经电梯提升至矿石卸载水平巷,粉矿车再经矿石运输水平巷卸入主溜井,粉矿再经上部矿仓、破碎机、下部矿仓、放矿机、矿石胶带机、计量装载硐室,最终经主井箕斗提升至地表。
在上述井下粉矿回收系统中,人工铲装粉矿和推运粉矿车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很低,即使采用了振动放矿机或铲运机铲装粉矿,部分区段实现了自动化,工人的劳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粉矿车倒运过程中仍需通过副井或电梯井二次转载提升,粉矿车推运、进出提升井筒尚未实现自动化,工人生产时仍需推、拉矿车,推、拉上吨重的粉矿车,粉矿回收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粉矿回收的自动化程度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矿山的要求。因此,对现有的粉矿回收系统进行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目的是:降低粉矿回收的劳动强度,提高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用于在竖井中回收箕斗撒落的粉矿,所述箕斗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于竖井中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溜槽和下溜槽;竖井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上溜槽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的左侧壁上;所述下溜槽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右侧壁开口处;所述上溜槽位于下溜槽的左上方,上溜槽通过连杆机构与下溜槽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上溜槽或下溜槽相连接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溜槽和下溜槽同步转动以实现二者在竖井的合拢和向两侧分开。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溜槽的下端即出料端位于下溜槽的上端即上料端的上方。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竖井右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溜槽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臂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安装在下溜槽左端,所述转动臂一端与上溜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和连接臂都位于竖井内部的前侧或后侧。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下溜槽右端下方的计量斗。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溜槽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一缓冲板,下溜槽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二缓冲板。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缓冲板的右端伸出于上溜槽的槽体,第二缓冲板的左端伸出于下溜槽的槽体,第一缓冲板的右端位于第二缓冲板的左端的上方;
所述第一缓冲板上还开设有从右端向左延伸的开槽,所述第二缓冲板上还开设有从左端向右延伸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位置与竖井中的钢丝绳相对应。
作为该装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板为橡胶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使用可合拢、分开的组合式溜槽,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在需要承接粉矿时合拢、箕斗临时经过时打开避让,无需工作人员铲装粉矿、推运粉矿车并将粉矿运出井筒,降低了回收工作的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井下自动化程度;(2)采用液压缸和连杆机构实现两组溜槽的同步动作,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不影响箕斗的正常运行;(3)两组溜槽相接处具有高度差,并且底部铺设的缓冲板分别向对侧伸出,确保粉矿可以从上溜槽落到下溜槽中,减少两个溜槽接合处的撒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组溜槽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组溜槽在分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第一缓冲板右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某金矿盲竖井井筒直径5.5米,深度700余米,为罐笼-箕斗互为配重式混合井,其在未来承担着矿山主要的提升任务。在盲竖井试运行提矿过程中,使用的是-1140临时装矿站,装、卸矿工序中产生的粉矿堆积至井底,导致井底粉矿大量堆积,即将影响到盲竖井的正常提升。原计划从-1170米中段掘进一斜坡道至井底-1240米处,进行井底粉矿清理工作,但掘进工程量大,投入资金多,工期较长,不利于矿山现阶段的规划发展。
粉矿回收系统设计的初衷是尽量减少粉矿堆积至井底,而不是先堆积后清理的传统模式,解决粉矿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借用该盲竖井最终装矿系统(预计两年后使用),在箕斗下方增加一活动的组合式溜槽,将井筒中掉落的粉矿进行回收,回收至最终装矿站的计量漏斗中,定期用箕斗将计量漏斗中的粉矿进行提升。该方案作为一种临时的粉矿回收,通过增加的电控系统,自动调节粉矿回收溜槽的打开、闭合,减少了因为人工误操作带来的危险。
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如图1和2,在上述场景下使用的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用于在竖井中回收箕斗撒落的粉矿,所述箕斗在钢丝绳3的牵引下于竖井中上下移动。
本系统包括上溜槽1和下溜槽6;竖井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用于向外运送粉矿。所述上溜槽1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的左侧壁上,所述下溜槽6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右侧壁开口处。所述上溜槽1位于下溜槽6的左上方,上溜槽1通过连杆机构与下溜槽6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上溜槽1或下溜槽6相连接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溜槽1和下溜槽6同步转动以实现二者在竖井的合拢和向两侧分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一端与竖井右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溜槽6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臂2和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4固定安装在下溜槽6左端,所述转动臂2一端与上溜槽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2和连接臂4都位于竖井内部的前侧或后侧,为箕斗的运行避让出空间。
本系统还包括位于下溜槽6右端下方的计量斗9。
如图1,当提升机工作在箕斗模式时,需要承接箕斗撒落的粉矿,液压缸5伸长,下溜槽6从出口的外部转动到出口处,左端高于右端倾斜设置,同时在连接臂4和转动臂2的驱动下,上溜槽1也转动到倾斜位置,两个溜槽合拢,竖井中的粉矿落到溜槽上沿其自动落到计量斗9中。
如图2,当提升机工作在罐笼模式时,液压缸5缩短,下溜槽6转动到竖井到外侧,同时转动臂2和连接臂4展开,将上溜槽1推到靠近竖井左侧壁的位置,为箕斗让出空间,保证顺利运行。
电控系统中对溜槽是否到位具有进一步的检测,如果相应的传感器没有检测的信号的输入,提升机系统会报警,需要人工进行确认。采用液压缸5牵引溜槽,相对于电机钢丝绳3牵引,更加安全稳定。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溜槽的磨损,所述上溜槽1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一缓冲板7,下溜槽6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二缓冲板8。缓冲板的材质优选为橡胶板。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两个溜槽相接处的撒漏,所述上溜槽1的下端即出料端应当位于下溜槽6的上端即上料端的上方。再结合橡胶板的设置,进一步改进为:如图3,第一缓冲板7的右端伸出于上溜槽1的槽体,第二缓冲板8的左端伸出于下溜槽6的槽体,第一缓冲板7的右端位于第二缓冲板8的左端的上方。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缓冲板的重叠,干扰钢丝绳3的正常运行。因此,如图4,在所述第一缓冲板7上开设从右端向左延伸的开槽,所述第二缓冲板8上开设从左端向右延伸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位置与竖井中的钢丝绳3相对应。这样不仅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粉矿的撒漏,而且能够确保提升机的正常顺利运行。
Claims (7)
1.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用于在竖井中回收箕斗撒落的粉矿,所述箕斗在钢丝绳(3)的牵引下于竖井中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溜槽(1)和下溜槽(6);竖井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上溜槽(1)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的左侧壁上;所述下溜槽(6)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竖井右侧壁开口处;所述上溜槽(1)位于下溜槽(6)的左上方,上溜槽(1)通过连杆机构与下溜槽(6)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上溜槽(1)或下溜槽(6)相连接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溜槽(1)和下溜槽(6)同步转动以实现二者在竖井的合拢和向两侧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溜槽(1)的下端即出料端位于下溜槽(6)的上端即上料端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一端与竖井右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溜槽(6)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臂(2)和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4)固定安装在下溜槽(6)左端,所述转动臂(2)一端与上溜槽(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2)和连接臂(4)都位于竖井内部的前侧或后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下溜槽(6)右端下方的计量斗(9)。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溜槽(1)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一缓冲板(7),下溜槽(6)的内腔底部铺设有第二缓冲板(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7)的右端伸出于上溜槽(1)的槽体,第二缓冲板(8)的左端伸出于下溜槽(6)的槽体,第一缓冲板(7)的右端位于第二缓冲板(8)的左端的上方;
所述第一缓冲板(7)上还开设有从右端向左延伸的开槽,所述第二缓冲板(8)上还开设有从左端向右延伸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位置与竖井中的钢丝绳(3)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为橡胶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46345.5U CN210164500U (zh) | 2019-07-06 | 2019-07-06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46345.5U CN210164500U (zh) | 2019-07-06 | 2019-07-06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64500U true CN210164500U (zh) | 2020-03-20 |
Family
ID=6979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4634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4500U (zh) | 2019-07-06 | 2019-07-06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6450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7516A (zh) * | 2021-03-05 | 2021-06-25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 |
CN118419731A (zh) * | 2024-06-05 | 2024-08-02 | 河北新合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北斗三代的深井矿运输系统 |
-
2019
- 2019-07-06 CN CN201921046345.5U patent/CN2101645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7516A (zh) * | 2021-03-05 | 2021-06-25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 |
CN118419731A (zh) * | 2024-06-05 | 2024-08-02 | 河北新合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北斗三代的深井矿运输系统 |
CN118419731B (zh) * | 2024-06-05 | 2025-01-21 | 河北新合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北斗三代的深井矿运输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64500U (zh)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
CN102269013A (zh) | 复杂煤层条件下的单体支柱工作面矸石机械化充填方法 | |
CN103334755B (zh) | 一种深凹露天矿斜坡提升破碎系统 | |
CN105736045B (zh) | 一种控制采空区底板突水的袋式充填系统及其充填方法 | |
CN117027931A (zh) | 一种金属矿井下短流程尾废协同膏体充填工艺 | |
CN101929349B (zh) | 斜井扒渣机 | |
CN209145603U (zh) | 采矿系统 | |
CN205638538U (zh) | 一种金属矿井回收粉矿的装置 | |
CN205503179U (zh) | 一种控制采空区底板突水的袋式充填系统 | |
CN201486593U (zh) | 斜井扒渣机 | |
CN201416458Y (zh) | 斜井扒渣机 | |
CN205638536U (zh) | 一种对井下粉矿进行自动输送的回收装置 | |
CN217707458U (zh) | 矿石杂物清理系统 | |
CN216605545U (zh) | 废料投入搬送粉碎回收系统 | |
CN105697016B (zh) | 煤矿岩巷综掘机后部配套矸石快速运输和处置系统及方法 | |
CN209777435U (zh) | 一种立井井底撒煤清理装置 | |
AU2014241578A1 (en) | Continuous-extraction mining system | |
CN211109527U (zh) | 一种高架式矿仓用上料系统 | |
CN100564806C (zh) | 在井下开采工作中开采回采产品的设备 | |
CN209651241U (zh) | 输送系统 | |
CN205135700U (zh) | 一种矸石连续运输系统 | |
CN207229102U (zh) | 一种露天矿半连续开采系统 | |
CN210068167U (zh) |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渣土连续输送设备 | |
CN111706395B (zh) | 矿井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系统 | |
CN205638537U (zh) | 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井下粉矿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4 Address after: 276000 Tongjing Town, Yinan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GOLD MINING (YINAN)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442, Shandong, Yantai City, Laizhou Province three Island street three hill island gold mine Patentee before: SANSHANDAO GOLD MINE, SHANDONG GOLD MINING (LAIZHOU)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