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0100U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20100U CN210120100U CN201921521469.4U CN201921521469U CN210120100U CN 210120100 U CN210120100 U CN 210120100U CN 201921521469 U CN201921521469 U CN 201921521469U CN 210120100 U CN210120100 U CN 2101201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end
- coil
- power supply
- load
- re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上的负载线圈和保持线圈,外接电源一路通过常开触点后与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的另一端与外部负载相连或负载线圈相连或电源另一级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通过一个常闭触点后与所述负载线圈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负载。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控制元件,大大简化了整体的电路布置,结构简单,生产时可以使整体更加紧凑,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电机负载存在随负载变化而电流改变的现象,而频繁长时间的过载会引起电机损坏,严重的还会引起电源的损毁。而市场上基本是采用热继电器、NTC、以及电子控制等来解决问题。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线路复杂等问题,导致控制的可靠性差、保护后重新启动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线路简单,结构紧凑,制造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上的负载线圈和保持线圈,外接电源一路通过常开触点后与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的另一端与外部负载相连或负载线圈相连或电源另一级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通过一个常闭触点后与所述负载线圈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负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经第一连接端进入所述继电器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或第三连接端流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设置所述常开触点和所述保持线圈,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设置所述常闭触点和所述负载线圈,所述第三连接端与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开触点后与所述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闭触点后与所述负载线圈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流至输出电源,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开触点后与所述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闭触点后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流至输出电源,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所述外部负载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并联所述负载线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负载线圈上并联电容,所述电容可以置于所述继电器内部或继电器外部。这样设置,根据所述电容的尺寸大小来选择电容是否置于继电器内。为了防止继电器动作过于灵敏,电容可以起到延时作用,避免继电器误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负载线圈的匝数小于所述保持线圈的匝数。这样设置,线圈匝数越多,线圈电感越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负载线圈的线径大于所述保持线圈的线径。这样设置,线圈的线径越大,阻抗越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个缠绕在同一磁芯的线圈以及受磁芯控制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组成的所述过电流保护继电器,相较于传统的控制元件,大大简化了整体的电路布置,结构简单,生产时可以使整体更加紧凑,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都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所示,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J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L上的负载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外接电源1一路通过常开触点J2后与保持线圈L2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L2的另一端与外部负载M相连或负载线圈L1相连或输出电源2相连,所述外接电源1另一路通过一个常闭触点J1后与所述负载线圈L1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L1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负载M。
参照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也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J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L上的负载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所述继电器J包括第一连接端3、第二连接端4和第三连接端5,电流经第一连接端3进入所述继电器J,从第二连接端4或第三连接端5流出,所述继电器J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L上的负载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所述第一连接端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之间设置常开触点J2和所述保持线圈L2,所述第一连接端3与所述第三连接端5之间设置常闭触点J1和所述负载线圈L1,所述第三连接端5与电流输出端2之间还设置负载M。所述负载线圈L1上并联电容C,所述电容C位于连接点6和连接点7之间。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当外接电源1在开关K闭合时,电流经继电器J的第一连接端3进入继电器J,并通过常闭触点J1和负载线圈L1经继电器J的第三连接端5流出,经所述外部负载M回到输出电源2,机器工作。当所述外部负载M过载的电流达到继电器J上的磁芯L触发触点时,常开触点J2和常闭触点J1动作,常开触点J2闭合使保持线圈L2通电保持继电器J工作,常闭触点J1断开使负载线圈L1断电,所述外部负载M失电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电容C是防止继电器J动作过于灵敏,避免继电器J误动作。
参照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J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L上的负载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所述继电器J设有第一连接端3和第二连接端4,所述外接电源1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3通过所述常开触点J2后与所述保持线圈L2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L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相连,所述外接电源1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3通过所述常闭触点J1后与所述负载线圈L1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L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相连,所述外接电源1从所述第二连接端4流至输出电源2,所述第二连接端4与所述输出电源2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M。所述负载线圈L1上并联电容C,所述电容C位于连接点6和连接点7之间。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当外接电源1在开关K闭合时,电流经继电器J的第一连接端3进入继电器J,并通过常闭触点J1和负载线圈L1经继电器J的第二连接端4流出,经所述外部负载M回到输出电源2,机器工作。当所述外部负载M过载的电流达到继电器J上的磁芯L触发触点时,常开触点J2和常闭触点J1动作,常开触点J2闭合使保持线圈L2通电保持继电器J工作,常闭触点J1断开使负载线圈L1断电,所述继电器J的保持电流很小,所述外部负载M失电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电容C是防止继电器J动作过于灵敏,避免继电器J误动作。
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所述继电器J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L上的负载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所述继电器J设有第一连接端3和第二连接端4,所述外接电源1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3通过所述常开触点J2后与所述保持线圈L2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L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相连,所述外接电源1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3通过所述常闭触点J1后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相连,所述外接电源1从所述第二连接端4流至输出电源2,所述第二连接端4与所述输出电源2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M,所述外部负载M与所述第二连接端4之间并联所述负载线圈L1。
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当外接电源1在开关K闭合时,电流经继电器J的第一连接端3进入继电器J,并通过常闭触点J1经继电器J的第二连接端4流出,经所述外部负载M回到输出电源2,机器工作。当所述外部负载M过载的电流达到继电器J上的磁芯L触发触点时,常开触点J2和常闭触点J1动作,常闭触点J1断开,常开触点J2闭合使保持线圈L2通电保持继电器J工作,所述继电器J的保持电流很小,所述外部负载M失电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电容C是防止继电器J动作过于灵敏,避免继电器J误动作。
其中,由于所述继电器J工作,所述外部负载M停止工作后必须断开电源开关K使所述外部负载M恢复到初始状态,所述外部负载M才能再次启动。
所述负载线圈L1的匝数和线径取决于保护电路的大小;所述保持线圈L2的匝数和线径取决于电源电压的高低。
所述电容C可以置于所述继电器J内部或继电器外部。这样根据所述电容C的尺寸大小来选择电容C是否置于继电器J内。为了防止继电器J动作过于灵敏,电容C可以起到延时作用,避免继电器J误动作。
Claims (7)
1.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内设有缠绕在同一磁芯上的负载线圈和保持线圈,外接电源一路通过常开触点后与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的另一端与外部负载相连或负载线圈相连或电源另一级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通过一个常闭触点后与所述负载线圈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经第一连接端进入所述继电器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或第三连接端流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设置所述常开触点和所述保持线圈,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设置所述常闭触点和所述负载线圈,所述第三连接端与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开触点后与所述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闭触点后与所述负载线圈一端相连,所述负载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流至输出电源,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外接电源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开触点后与所述保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保持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另一路经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常闭触点后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外接电源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流至输出电源,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输出电源之间设置所述外部负载,所述外部负载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并联所述负载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线圈上并联电容,所述电容可以置于所述继电器内部或继电器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线圈的匝数小于所述保持线圈的匝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线圈的线径大于所述保持线圈的线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1469.4U CN210120100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1469.4U CN210120100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20100U true CN210120100U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961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1469.4U Active CN210120100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20100U (zh)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21521469.4U patent/CN2101201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41222U (zh) | 节能型电机启动器 | |
CN201425921Y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过零开关电路 | |
CN201975754U (zh) | 漏电过流保护电路 | |
CN103035445A (zh) | 大电流直流开关灭弧装置电路 | |
CN210120100U (zh)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
CN201191813Y (zh) | 电流式低功耗起动器 | |
CN201674413U (zh) | 强功率直流电源 | |
CN203909174U (zh) |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测试装置 | |
CN201435703Y (zh) | 电子式低功耗起动器 | |
CN202443902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用控制单元 | |
CN202230943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保护电路 | |
CN103236808B (zh) | 电机降压启动保护器 | |
CN203827225U (zh) | 带电子开关的高效节能单相异步电动机 | |
CN202307741U (zh) | 分励延时控制器 | |
CN206727049U (zh) | 延时装置及断路器 | |
CN110459444A (zh) | 一种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 |
CN209913736U (zh) | 一种直流电机小体积软启动电路 | |
CN205050794U (zh) | 一种实现断路器多冲程的控制电路 | |
CN205752024U (zh) | 智能电容器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 |
CN202772438U (zh) | 节能配电箱 | |
CN207743106U (zh) | 一种具有开关保护功能的电网开关 | |
CN201994837U (zh) | 大功率开关电源冲击电流保护器 | |
CN203722468U (zh) | 用于低压断路器电子脱扣器电源启动过程中滞回控制单元 | |
CN212463094U (zh) | 一种无ptc芯片、无触点的微功耗电子起动器 | |
CN201611840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以及具有所述电路的电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