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5267U -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05267U CN210105267U CN201920441657.XU CN201920441657U CN210105267U CN 210105267 U CN210105267 U CN 210105267U CN 201920441657 U CN201920441657 U CN 201920441657U CN 210105267 U CN210105267 U CN 2101052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rod
- fixed
- bracke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0396 ir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746 Structur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物外墙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包括上支架、横梁、吊绳、可调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横梁包括前梁、中梁、后梁,上支架固定于前支架的上端,所述上支架上端安装有滑轮;前梁前端及后梁尾部安装有吊耳;前支架、后支架的底座采用抱箍装置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横梁以前支架为支点,利用后支架将横梁固定,吊绳连接于前梁前端的吊耳处,并绕到上支架的滑轮上,最后固定于后梁吊耳上,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吊篮悬挂机构吊重能力大大提升。另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悬挂机构的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物外墙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吊篮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吊篮悬挂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利用提升机构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下运行的施工设施,也是为操作人员设置的作业平台。吊篮悬挂机构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悬臂梁型悬挂机构、女儿墙夹钳型悬挂机构。
目前,公告号为CN 202611220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骑墙块式吊篮悬挂机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固绳销、墙体、钢丝绳、导绳滑块、骑墙块,锁绳销和骑墙块代替悬挂机构,其结构简单,但存在以下缺陷:将吊篮的钢丝绳通过固绳梢或锁绳器附着主体结构上,这种悬挂机构方式虽然简化了配重,但是对于实际施工,悬挂机构因嵌入梁体而非墙体,嵌入高度不足,影响吊重能力的问题,为此,亟需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篮悬挂结构,解决现有吊篮悬挂机构吊重的能力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上支架、横梁、吊绳,所述前支架上端设有垂直于前支架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后支架上端设有垂直于后支架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均为空心方管;所述上支架固定于第一安装柱的上端,所述上支架上端安装有滑轮;所述横梁包括前梁、中梁、后梁,均为空心方管;所述前梁一端伸出,另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梁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内通过螺栓固定,另一端插入后梁的管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后梁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柱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前梁、中梁、后梁架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前梁前端及后梁尾部安装有吊耳;所述前支架、后支架的底座采用抱箍装置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以前支架为支点,利用后支架将横梁固定,吊绳连接于前梁前端的吊耳处,并绕到上支架的滑轮上,最后固定于后梁吊耳的螺旋口上,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吊篮悬挂机构吊重能力大大提升。另外调节螺旋扣的螺杆,使得吊绳绷紧,使前梁略微上翘3至5厘米,产生预紧力,提高前梁的刚度。还有,一般悬挂机构的横梁跨度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通过将横梁设置为前梁、中梁、后梁,调节中梁的长度就可以实现调节前支架与后支架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装置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适用于有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的房梁上,包括垫板、垂直焊接于垫板的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设置于第一支架杆垂直于第一支架底座的两侧面,通过螺栓固定住第一支架底座与第一支架杆;所述垫板通过化学螺栓将四个角处固定于房梁上;所述第二抱箍适用于独立的房梁柱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槽钢、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钢,两个第一槽钢分别垂直置于第二支架底座的两端,两个第二槽钢与第一槽钢位置对齐,分别置于第二支架底座所放置的房梁下,两个第一槽钢与两个第二槽钢分别通过加长螺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篮悬挂机构实际安装时,有时会遇到不同的安装位置。在有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的房梁上,采用第一抱箍,占用面积小,使用化学螺栓固定住支架底座;在房梁柱上,利用房梁柱的结构通过槽钢和螺栓将支架底座固定。抱箍装置能够将支架固定牢固,且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底座、为空心方管的第一支架杆、插入第一支架杆上端的可调支杆,且第一支架杆沿第一支架底座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杆的两侧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的位置与第一支架底座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两端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架底座、第一支架杆围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支架包括第二支架底座、为空心方管的第二支架杆、插入第二支架杆的可调支杆,且第二支架杆沿第二支架底座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二支架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杆的两侧面靠近其底端的位置与第二支架底座靠近第二支架杆的两个直角处焊接有三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架均设置为可调支架,使得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女儿墙或者其他障碍物时能够调节悬挂机构的高度。另外,在支架杆与支架底座连接的地方设置有支撑杆或三角块,使得支架结构能够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调支杆包括固定杆、调节杆;所述固定杆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圆环,所述圆环沿其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通槽,垂直两个通槽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固定槽,且固定槽不贯穿;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具有通口的固定挡板;所述调节杆包括嵌套于固定杆内的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横截面大小与固定挡板通口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安装柱垂直设置于提升杆的上端面;所述提升杆的下端面设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上间隔设置有与圆环相适配的圆柱块,所述圆柱块沿其直径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通槽相适配的圆柱销;所述圆柱块的间隔小于圆环的间隔,所述调节杆提升一定距离转动度后,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嵌入第一圆环的固定槽中,相对于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上面的第二圆柱块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环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时无需螺栓固定就可以调节支架的高度。通过将提升杆提升所需的高度后并旋转90度,使得第一圆柱块被提起,第一圆柱块的圆柱销能够放入固定槽中卡住,并通过将圆柱块的间隔设置为小于圆环的间隔,使得相对于第一圆柱块上方的第二圆柱块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环的下端面贴合,对调节杆调节后的周向和轴向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杆、垂直焊接于上支杆下端的卡槽,所述卡槽罩装于第一安装柱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槽,将上支架固定在前支架上,使得上支架安装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装置在抱箍后,使用钢丝绳捆绑第一支架底座、第二支架底座再连接到屋面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悬挂机构将配重直接置于支架上,还需将配重块吊至房梁处,费力且不安全。通过将钢丝绳连接屋面的配重块,减去了需将配重块提升到高处的步骤,也保证了抱箍后支架受力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后支架之间采用角铁呈剪刀撑式进行焊接,两个前支架之间采用角铁直接横向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前支架之间采用50角铁直接横向连接,保证了吊篮悬挂机构水平方向的稳固,在两个后支架之间采用50角铁呈剪刀撑式进行连接,使得悬挂机构纵向稳定,加强支架的纵向刚性,保证吊篮支架的稳定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绳靠近前梁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挡位块,对提升吊篮进行限位,保证吊篮提升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梁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的位置与前支架的前面靠近前梁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前梁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的位置与前支架的后面靠近前梁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梁和支架之间设置第二支撑杆,在中梁和支架之间设置第三支撑杆,保证支架与横梁连接的稳固和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横梁以前支架为支点,利用后支架将横梁固定,吊绳连接于前梁前端的吊耳处,并绕到上支架的滑轮上,最后固定于后梁吊耳的螺旋口上,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吊篮悬挂机构吊重能力大大提升;
2.调节螺旋扣的螺杆,使得吊绳绷紧,使前梁略微上翘3至5厘米,产生预紧力,提高前梁的刚度;
3.一般悬挂机构的横梁跨度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通过将横梁设置为前梁、中梁、后梁,调节中梁的长度就可以实现调节前支架与后支架的距离;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时无需螺栓固定,通过调节可调支杆就可以调节支架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横梁和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第一抱箍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第二抱箍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可调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圆环示意图。
图中:1、前支架;10、50角铁;11、第一安装柱;12、第一支架底座、13、可调支杆;131、固定杆;132、调节杆;133、圆环;134、通槽;135、固定槽;136、提升杆;137、圆柱杆;138、圆柱块;139、圆柱销; 14、第一支架杆;140、第一圆柱块;141、第二圆柱块;142、第一圆环;143、第二圆环;15、第一支撑杆;2、后支架;21、第二安装柱;22、第二支架底座;24、第二支架杆;25、三角块; 3、上支架;31、滑轮;32、上支杆;33、卡槽;4、横梁;41、前梁;42、中梁;43、后梁;44、第二支撑杆;45、第三支撑杆;5、吊绳;51、限位挡块;52、吊耳;6、抱箍装置;61、配重块;62、钢丝绳;7、第一抱箍;71、垫板;72、固定板;8、第二抱箍;81、第一槽钢;82、第二槽钢;9、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上支架3、吊绳5、抱箍装置6、水平架设于前支架1与后支架2上的横梁4。前支架1、后支架2的底座采用抱箍装置6固定,抱箍装置6包括第一抱箍7、第二抱箍8。在前支架1、后支架2的底座上使用钢丝绳捆绑后,再连接屋面的配重块61。两个后支架2之间采用50角铁10呈剪刀撑式进行焊接,两个前支架1之间采用50角铁10直接横向焊接。上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滑轮31。
如图3所示,横梁4包括前梁41、中梁42、后梁43,均为空心方管,且前梁41、中梁42、后梁43架设于同一水平位置。前梁41一端伸出,另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11内通过螺栓固定;中梁42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11内通过螺栓固定,另一端插入后梁43的管内通过螺栓固定;后梁43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柱21内通过螺栓固定。结合图4所示,前梁41前端及后梁43尾部安装有吊耳52,吊绳5靠近前梁41的吊耳52的下方套设有限位挡块51。前梁41以前支架1为支点,吊绳5连接于前梁41的吊耳52处,并绕到上支架3的滑轮31上,最后固定于后梁43的吊耳52的螺旋扣上。前梁41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1的位置与前支架1的前面靠近前梁41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二支撑杆44;前梁41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1的位置与前支架1的后面靠近前梁41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三支撑杆45。
如图5所示,前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底座12、为空心方管的第一支架杆14、插入第一支架杆14上端的可调支杆13,且第一支架杆14沿第一支架底座12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底座12的上表面。第一支架杆14的两侧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12的位置与第一支架底座12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12两端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一端焊接于第一支架底座12上表面远离第一支架杆14的位置,另一端焊接于第一支架杆14远离第一支架底座12上表面的位置。第一抱箍7适用于有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的房梁上,包括垫板71、垂直焊接于垫板71的两个固定板72,两个固定板72设置于第一支架底座12与第一支架杆14垂直的两侧面,通过螺栓固定住第一支架底座12与第一支架杆14。垫板71通过化学螺栓将四个角处固定于房梁上。
如图6所示,后支架2包括第二支架底座22、为空心方管的第二支架杆24、插入第二支架杆24上端的可调支杆13,且第二支架杆24沿第二支架底座22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二支架底座22的上表面。第二支架杆24的两侧面靠近其底端的位置与第二支架底座22靠近第二支架杆的两个直角处焊接有三角块25。第二抱箍8适用于独立的房梁柱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槽钢81、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钢82,两个第一槽钢81分别置于第二支架底座22的两端,且垂直于第二支架底座22,两个第二槽钢82与第一槽钢81位置对齐,分别置于第二支架底座22所放置的房梁下,两个第一槽钢81与两个第二槽钢82分别通过加长螺杆固定。
如图7、图8所示,可调支杆13包括固定杆131、调节杆132。固定杆131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圆环133,圆环133沿其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通槽134,垂直两个通槽134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固定槽135,且固定槽135不贯穿。固定杆131的上端设置有具有通口的固定挡板9,调节杆132包括嵌套于固定杆131内的提升杆136,提升杆136的横截面大小与固定挡板9通口的横截面大小相同,第一安装柱11垂直设置于提升杆136的上端面。提升杆136的下端面设有圆柱杆137,圆柱杆137上间隔设置有与圆环133相适配的圆柱块138,圆柱块138沿其直径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通槽134相适配的圆柱销139。圆柱块138的间隔小于圆环133的间隔,将提升杆136提升到所需的高度后再转动90度,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140嵌入第一圆环142的固定槽135中,相对于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140上面的第二圆柱块141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环143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横梁4以前支架1为支点,利用后支架2将横梁4固定,吊绳5连接于前梁41的吊耳52处,并绕到上支架3的滑轮31上,最后固定于后梁43吊耳52的螺旋口上,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吊篮悬挂机构吊重能力大大提升。另外调节螺旋扣的螺杆,使得吊绳5绷紧,使前梁41略微上翘3至5厘米,产生预紧力,提高前梁41的刚度。还有,一般悬挂机构的横梁4跨度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通过将横梁4设置为前梁41、中梁42、后梁43,调节中梁43的长度就可以实现调节前支架1与后支架2的距离。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女儿墙或其他障碍物时,通过调节可调支杆13,无需螺栓固定就可以调节支架的高度。通过将提升136提升所需的高度后并旋转90度,使得第一圆柱块140被提起,第一圆柱块140的圆柱销139能够放入第一圆环142的固定槽135中卡住,并通过将圆柱块138的间隔设置为小于圆环133的间隔,使得相对于第一圆柱块140上方的第二圆柱块141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环143的下端面贴合,对调节杆132调节后的周向和轴向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上支架(3)、横梁(4)、吊绳(5),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1)上端设有垂直于前支架(1)的第一安装柱(11),所述后支架(2)上端设有垂直于后支架(2)的第二安装柱(21),所述第一安装柱(11)、第二安装柱(21)均为空心方管;所述上支架(3)固定于第一安装柱(11)的上端,所述上支架(3)上端安装有滑轮(31);所述横梁(4)包括前梁(41)、中梁(42)、后梁(43),均为空心方管;所述前梁(41)一端伸出,另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11)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梁(42)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柱(11)内通过螺栓固定,另一端插入后梁(43)的管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后梁(43)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柱(21)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前梁(41)、中梁(42)、后梁(43)架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前梁(41)前端及后梁(43)尾部安装有吊耳(52);所述前支架(1)、后支架(2)的底座采用抱箍装置(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箍装置(6)包括第一抱箍(7)、第二抱箍(8);所述第一抱箍(7)适用于有女儿墙的房梁上,包括垫板(71)、垂直焊接于垫板(71)的两个固定板(72),所述两个固定板(72)设置于第一支架杆(14)垂直于第一支架底座(12)的两侧面,通过螺栓固定住第一支架底座(12)与第一支架杆(14);所述垫板(71)通过化学螺栓将四个角处固定于房梁上;所述第二抱箍(8)适用于独立的房梁柱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槽钢(81)、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钢(82),两个第一槽钢(81)分别垂直置于第二支架底座(22)的两端,两个第二槽钢(82)与第一槽钢(81)位置对齐,分别置于第二支架底座(22)所放置的房梁下,两个第一槽钢(81)与两个第二槽钢(82)分别通过加长螺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底座(12)、为空心方管的第一支架杆(14)、插入第一支架杆(14)上端的可调支杆(13),且第一支架杆(14)沿第一支架底座(12)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底座(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杆(14)的两侧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12)的位置与第一支架底座(12)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架底座(12)两端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与第一支架底座(12)、第一支架杆(14)围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支架(2)包括第二支架底座(22)、为空心方管的第二支架杆(24)、插入第二支架杆(24)的可调支杆(13),且第二支架杆(24)沿第二支架底座(22)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于第二支架底座(2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杆(24)的两侧面靠近其底端的位置与第二支架底座(22)靠近第二支架杆(24)的两个直角处焊接有三角块(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可调支杆(13)包括固定杆(131)、调节杆(132);所述固定杆(131)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圆环(133),所述圆环(133)沿其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通槽(134),垂直两个通槽(134)径向的两端开有两个固定槽(135),且固定槽(135)不贯穿;所述固定杆(131)的上端设置有具有通口的固定挡板(9);所述调节杆(132)包括嵌套于固定杆(131)内的提升杆(136),所述提升杆(136)的横截面大小与固定挡板(9)通口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安装柱(11)垂直设置于提升杆(136)的上端面;所述提升杆(136)的下端面设有圆柱杆(137),所述圆柱杆(137)上间隔设置有与圆环(133)相适配的圆柱块(138),所述圆柱块(138)沿其直径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通槽(134)相适配的圆柱销(139);所述圆柱块(138)的间隔小于圆环(133)的间隔,所述调节杆(132)提升一定距离转动90度后,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140)嵌入第一圆环(142)的固定槽(135)中,相对于最下方的第一圆柱块(140)上面的第二圆柱块(141)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环(143)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3)包括上支杆(32)、垂直焊接于上支杆(32)下端的卡槽(33),所述卡槽(33)罩装于第一安装柱(1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箍装置(6)在抱箍后,使用钢丝绳(62)捆绑第一支架底座(12)、第二支架底座(22)再连接到屋面的配重块(6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后支架(2)之间采用50角铁(10)呈剪刀撑式进行焊接,两个前支架(1)之间采用50角铁(10)直接横向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绳(5)靠近前梁(41)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挡块(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梁(41)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1)的位置与前支架(1)的前面靠近前梁(41)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二支撑杆(44);所述前梁(41)的下端面靠近前支架(1)的位置与前支架(1)的后面靠近前梁(41)的位置倾斜焊接有第三支撑杆(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1657.XU CN210105267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1657.XU CN210105267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05267U true CN210105267U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3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4165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5267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0526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9767A (zh) * | 2020-05-12 | 2020-08-11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道连体桁架整体提升逆作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12431399A (zh) * | 2020-11-16 | 2021-03-02 | 中山志特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外墙用吊篮及其安装方法 |
CN112923689A (zh) * | 2021-02-07 | 2021-06-08 | 长江师范学院 | 热泵烘干室 |
-
2019
- 2019-04-02 CN CN201920441657.XU patent/CN2101052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9767A (zh) * | 2020-05-12 | 2020-08-11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道连体桁架整体提升逆作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12431399A (zh) * | 2020-11-16 | 2021-03-02 | 中山志特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外墙用吊篮及其安装方法 |
CN112923689A (zh) * | 2021-02-07 | 2021-06-08 | 长江师范学院 | 热泵烘干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02558U (zh) | 安装在高层屋面构架梁上的骑梁码吊篮悬挂机构 | |
CN210105267U (zh) | 一种吊篮悬挂结构 | |
CN112411994A (zh) | 一种抱圆弧梁无配重吊篮悬挂机构 | |
CN112681714A (zh) | 一种钢丝绳接长后支架式吊篮施工方法 | |
CN214995827U (zh) | 一种结构梁上吊篮支架机构 | |
CN213449583U (zh) | 一种屋面钢梁吊装生命线安全防护装置 | |
CN220704330U (zh) | 一种钢绞线拉索施工用索体提升装置 | |
CN210738053U (zh) | 一种适用于电梯对重安装的可周转操作平台 | |
CN220014395U (zh) | 一种智能集成装备平台系统贝雷架可周转安装架 | |
CN111706060A (zh) | 一种钢丝绳斜拉式吊篮装置 | |
CN217351253U (zh) | 一种焦炉烟道弯管整体悬吊固定架 | |
CN221095798U (zh) | 吊篮安装结构 | |
CN212926137U (zh) | 一种风电筒型基础合拢吊篮装置 | |
CN222541968U (zh) | 一种用于屋面超高女儿墙或花架梁的吊篮支架 | |
CN207063488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廊桥的施工吊篮悬挂装置 | |
CN114086752A (zh) | 一种用于屋面结构的可移动悬挑平台装置 | |
CN220620996U (zh) | 一种防倾覆吊篮支架 | |
CN217782808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 | |
CN222667560U (zh) | 脚手架搭设安全绳悬挂装置 | |
CN220686702U (zh) | 一种屋面花架免预埋抱箍式吊篮安全悬挂机构 | |
CN222525815U (zh) | 一种用于楼顶设备间位置的吊篮装置 | |
CN221194205U (zh) | 一种无配重吊篮悬挂机构 | |
CN219259298U (zh) | 一种钢模板表面处理吊架夹具 | |
CN216303065U (zh) | 一种构件吊装支架 | |
CN215798079U (zh)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幕墙板块吊装的滑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