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8504U -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8504U
CN210078504U CN201920442766.3U CN201920442766U CN210078504U CN 210078504 U CN210078504 U CN 210078504U CN 201920442766 U CN201920442766 U CN 201920442766U CN 210078504 U CN210078504 U CN 210078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tomizing
liquid medicine
medicine cup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27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臻博
段晶
鲁萍
赵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4427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8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8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8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杯、雾化芯、波纹连接管、吸入面罩和氧气导管,雾化芯盖合于药液杯中,吸入面罩通过波纹连接管与药液杯连接,氧气导管与药液杯连接;药液杯的一侧固定有出雾管,出雾管上铰接有插接管,波纹连接管插接在插接管上,插接管的右端管壁上开有转动凹槽,插接管的左端部嵌入转动凹槽中,插接管上开有嵌槽,嵌槽与转动凹槽之间容纳有滚珠;雾化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底部固定有雾化嘴,雾化嘴的两侧设有雾化通道,雾化通道入口斜切向上。该雾化吸入器解决了病患难以在卧姿状态下雾化的问题,解决了吸入面罩无法转动而导致患者头部必须保持竖直的问题,且可保证药液顺利从雾化通道进入并被雾化。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其中空气压缩式雾化杯由于具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形成雾化并被患者吸入雾化的药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雾化器的出雾管较短且难以转动,直接连接于出雾管上的吸入面罩难以转动,治疗人员在手持药液杯时,吸入面罩必须保持竖直状态,防止药液杯倾斜时,药液从出雾管中流出,该缺陷导致病患必须保持坐姿下才能使用;同时现有的雾化芯的雾化通道入口与雾化嘴底部平面保持平齐,雾化嘴在插入药液杯底部的过流管上时极易导致雾化通道被药液杯底部封堵住,造成药液难以顺利从雾化通道流至喷嘴处形成药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该雾化吸入器通过增加的波纹连接管解决了出雾管较短且难以弯折导致病患难以在卧姿状态下雾化的问题,且出雾管上增加的插接管可转动至任意角度,解决了吸入面罩无法转动而导致患者头部必须保持竖直的问题;该雾化吸入器可防止雾化通道入口被封堵住,保证药液顺利从雾化通道进入并被雾化。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杯、雾化芯、波纹连接管、吸入面罩和氧气导管,雾化芯盖合于药液杯中,吸入面罩通过波纹连接管与药液杯连接,氧气导管与药液杯连接;
所述药液杯的一侧固定有把手,药液杯的另一侧固定有出雾管,出雾管上铰接有插接管,波纹连接管插接在插接管上,波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入面罩连接,所述插接管的右端管壁上开有环状的转动凹槽,插接管的左端部嵌入转动凹槽中,插接管的左端部开有嵌槽,嵌槽与转动凹槽之间容纳有滚珠,插接管可通过滚珠在转动凹槽中转动;药液杯底部固定有圆锥形底板,底板的中心处固定有过流管,过流管的上部为圆锥状,过流管的下部与氧气导管连接;
所述雾化芯包括顶盖、嵌合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竖向挡片,连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挡片,水平挡片的一侧缺口,顶盖、嵌合部和连接部的中心处开有贯通且同轴的出气通道,连接部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呈圆锥形的雾化嘴连接,雾化嘴上方的连接板之间固定有隔片,隔片位于连接部底部的出气通道下方中心处,雾化嘴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雾化通道,雾化通道入口斜切向上,雾化芯插入至药液杯中时,雾化芯的雾化嘴插入过流管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雾化通道入口的斜切面角度为45°~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雾化吸入器通过增加的波纹连接管解决了出雾管较短且难以弯折导致病患难以在卧姿状态下雾化的问题,且出雾管上增加的插接管可转动至任意角度,解决了吸入面罩无法转动而导致患者头部必须保持竖直的问题;该雾化吸入器可防止雾化通道入口被封堵住,保证药液顺利从雾化通道进入并被雾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手持式雾化吸入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药液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的药液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所述的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的雾化芯和药液杯的雾化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药液杯,2-雾化芯,3-出雾管,4-把手,5-波纹连接管,6- 吸入面罩,7-氧气导管,8-出气通道,9-插接管,10-底板,11-过流管,12-转动凹槽,13-滚珠,14-顶盖,15-嵌合部,16-连接部,17- 竖向挡片,18-水平挡片,19-隔片,20-连接板,21-雾化嘴,22-雾化通道,230雾化通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6所示,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杯1、雾化芯2、波纹连接管5、吸入面罩6和氧气导管7,雾化芯2盖合于药液杯1中,吸入面罩6通过波纹连接管5与药液杯1连接,氧气导管7与药液杯1连接;
所述药液杯1的一侧固定有把手4,药液杯1的另一侧固定有出雾管3,出雾管3上铰接有插接管9,波纹连接管5插接在插接管9 上,波纹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吸入面罩6连接,所述插接管9的右端管壁上开有环状的转动凹槽12,插接管9的左端部嵌入转动凹槽12 中,插接管的左端部开有嵌槽,嵌槽与转动凹槽12之间容纳有滚珠 13,插接管9可通过滚珠13在转动凹槽12中转动;药液杯1底部固定有圆锥形底板10,底板10的中心处固定有过流管11,过流管11 的上部为圆锥状,过流管11的下部与氧气导管7连接;
所述雾化芯2包括顶盖14、嵌合部15和连接部16,连接部16 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竖向挡片17,连接部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挡片18,水平挡片18的一侧缺口,顶盖14、嵌合部15和连接部16的中心处开有贯通且同轴的出气通道8,连接部16的底部通过连接板 20与呈圆锥形的雾化嘴21连接,雾化嘴21上方的连接板20之间固定有隔片19,隔片19位于连接部16底部的出气通道8下方中心处,雾化嘴21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雾化通道22,雾化通道入口23斜切向上,雾化通道入口23可的斜切面向上。
优选的,雾化通道入口23的斜切面角度为45°~60°,雾化通道入口23的斜切面朝上,可防止雾化通道入口与雾化嘴底面平齐时雾化通道入口23被底板10封堵住而影响药流流入的问题;雾化芯2 插入至药液杯1中时,雾化芯的雾化嘴21插入过流管11的上部。
本装置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为:打开雾化芯2,将药液添加至药液杯1中,将氧气导管7的一端连接于药液杯1底部的过流管11上,另一端与高压氧气瓶连接并打开氧气瓶,氧气从氧气导管7流入至药液杯1中并从过流管11上部的锥形喷嘴中喷出,氧气在高速从过流管11上部的喷嘴中流出后在喷嘴处形成负压,药液杯1中的药液从雾化嘴21的雾化通道入口23处进入并沿雾化通道22流动,药液从雾化嘴21的顶部出口处喷出,药液在高速流动的氧气冲切及隔片19 的撞击下形成药雾,药雾在患者的呼吸作用下从出雾管3处流出药液杯1并沿波纹连接管5流至吸入面罩6中,从而被患者吸入体内;由于波纹连接管5插在插接管9上,插接管9可在出雾管3的管壁上转动,解决了波纹连接管5、吸入面罩6不能转动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吸入面罩6对头部必须保持竖直姿势的限制;由于波纹连接管5可上、下弯折,患者可在坐立、斜躺、卧躺的姿势下进行雾化治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杯(1)、雾化芯(2)、波纹连接管(5)、吸入面罩(6)和氧气导管(7),雾化芯(2)盖合于药液杯(1)中,吸入面罩(6)通过波纹连接管(5)与药液杯(1)连接,氧气导管(7)与药液杯(1)连接;
所述药液杯(1)的一侧固定有把手(4),药液杯(1)的另一侧固定有出雾管(3),出雾管(3)上铰接有插接管(9),波纹连接管(5)插接在插接管(9)上,波纹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吸入面罩(6)连接,所述插接管(9)的右端管壁上开有环状的转动凹槽(12),插接管(9)的左端部嵌入转动凹槽(12)中,插接管的左端部开有嵌槽,嵌槽与转动凹槽(12)之间容纳有滚珠(13),插接管(9)可通过滚珠(13)在转动凹槽(12)中转动;药液杯(1)底部固定有圆锥形底板(10),底板(10)的中心处固定有过流管(11),过流管(11)的上部为圆锥状,过流管(11)的下部与氧气导管(7)连接;
所述雾化芯(2)包括顶盖(14)、嵌合部(15)和连接部(16),连接部(16)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竖向挡片(17),连接部(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挡片(18),水平挡片(18)的一侧缺口,顶盖(14)、嵌合部(15)和连接部(16)的中心处开有贯通且同轴的出气通道(8),连接部(16)的底部通过连接板(20)与呈圆锥形的雾化嘴(21)连接,雾化嘴(21)上方的连接板(20)之间固定有隔片(19),隔片(19)位于连接部(16)底部的出气通道(8)下方中心处,雾化嘴(21)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雾化通道(22),雾化通道入口(23)斜切向上,雾化芯(2)插入至药液杯(1)中时,雾化芯的雾化嘴(21)插入过流管(11)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通道入口(23)的斜切面角度为45°~60°。
CN201920442766.3U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Active CN210078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2766.3U CN210078504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2766.3U CN210078504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8504U true CN210078504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2766.3U Active CN210078504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8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572A (zh) * 2021-03-24 2021-06-15 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鼻腔给药的喷雾装置及给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572A (zh) * 2021-03-24 2021-06-15 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鼻腔给药的喷雾装置及给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118B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輔助導引件
EP2934637B1 (en) Nebulizer mouthpiece for reducing drug loss
US20220062566A1 (en) Medical Nebulizer for Fast Drug Delivery
CN210078504U (zh) 一种手持式雾化吸入器
CN107432967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
CN211611144U (zh) 一种幼儿医疗用雾化器
CN20671501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1921247U (zh) 一种医用雾化吸入器及其咬嘴
CN110721381A (zh) 一种麻醉用雾化吸入器
TWI690338B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主要導引件
CN213789389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3220148U (zh) 一种雾化面罩用管道转接头
CN212395548U (zh) 一种防反流医用超声雾化器
CN210750709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雾化器
CN102462879A (zh) 一种医用雾化吸入器及其咬嘴
CN112827042A (zh) 一种适用于肺部疾病治疗的输氧面罩
CN201899753U (zh) 医用雾化吸入器的咬嘴及吸入器
CN110860014A (zh) 一种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211611164U (zh) 一种防止药液遗漏的雾化装置
CN108704202A (zh) 医用给药雾化杯
CN214762678U (zh) 面罩式雾化器转换接头
CN209967301U (zh) 一种高效雾化杯
CN21221432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气流雾化器
CN214912021U (zh) 一种防倒流雾化器
CN210992336U (zh) 多功能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