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2303U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32303U CN210032303U CN201920298798.0U CN201920298798U CN210032303U CN 210032303 U CN210032303 U CN 210032303U CN 201920298798 U CN201920298798 U CN 201920298798U CN 210032303 U CN210032303 U CN 2100323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unit
- tenon
- splicing
- cr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10 drug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所述装配式砌块体系用于奇数层砌体拼装的A砌块单元和用于偶数层砌体拼装的B砌块单元,A砌块单元包括A单元十字砌块DA5。本实用新型的A单元十字砌块通过相邻砌块端面合理设计的榫卯结构进行组合拼接,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同时结合其它砌块单元进行不同类型砌块之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了该类型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的装配式砌体的“十”字型交接。一方面是对现有装配式砌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增强了该类型利用榫卯结构连接的装配式砌体在砌体工程中实际应用。这种装配式组合砌体体系具适用范围广、装配方便、节能保温、重复利用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背景技术
传统砌体一般采用有砂浆砌块进行砌筑的湿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往往导致砌筑工作繁重、施工质量管控难度大,同时传统的砂浆砌筑无筋砌体结构由于砌块和砂浆之间的粘结力较弱导致砌体本身抗震性能不佳,震害较重。而基于几何联锁连接机制的装配式快拼砌体不需要砂浆,完全依靠相邻砌块设置的几何联锁机制进行连接和传递荷载,是一种干作业施工方式。这种快拼砌体一方面保温隔热性能好;另一方面由于拼装砌体的砌块之间微小拼装缝隙允许相邻砌块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移动,起到一定的耗能减震作用。
为了适应砌体装配化的发展需要,有些专利对砌块结构本身作了改进。例如申请号CN201811240315.8,公布号CN109025040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装配式砌体体系及其建造方法”。该专利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砌体体系,包括用于奇数层砌体拼装的A砌块单元和用于偶数层砌体拼装的B砌块单元,奇数层砌体和偶数层砌体交替拼装,提高了砌块砌体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该组合砌体装配方便,拆除后可重复利用,适用范围广;并且,奇数层砌体具有拼装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空隙,偶数层砌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孔道,一方面在减轻砌体自重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组合砌体的保温性和隔音性,另一方面由于组合砌体内部镂空,可以方便管线在组合砌体内部留设。
但上述专利中装配式砌块体系只考虑了“一”字型、“L”型及“T”型砌体的三种组合单元及其组砌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完善该装配式砌块体系,适用于在实际工程中砌块组砌的不同交接方式。基于上述原因,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满足于“十”字型交接的砌块单元及其组砌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包括用于奇数层砌体拼装的A砌块单元和用于偶数层砌体拼装的B砌块单元,所述的A砌块单元包括A单元主砌块ZA和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所述的B砌块单元包括B单元主砌块一ZB1、B单元主砌块二ZB2和B单元端砌块DB,还包括A单元十字砌块DA5,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具有L形主体,其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靠近端面拼接榫头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另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槽,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靠近转角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靠近端面拼接榫槽处的外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所述外侧面拼接榫头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的深度,使相邻两块主砌块ZA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A单元主砌块ZA具有长方体主体,A单元主砌块ZA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A单元主砌块ZA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头和内侧面拼接榫槽,且内侧面拼接榫头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的深度,所述的A单元主砌块ZA的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另一端设有与相邻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相榫卯的端面拼接榫槽;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端面拼接榫头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内侧面拼接榫槽与A单元主砌块ZA的内侧面拼接榫头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相榫卯,另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相榫卯,所述端面拼接榫槽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相榫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具有T形主体,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长边另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槽,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槽的一端设有内侧面拼接榫头,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头的一端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内侧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且与短边内侧相邻的长边上设有转角拼接榫槽;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上靠近端部的端面拼接榫槽的外侧面拼接榫头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上的内侧面拼接榫槽相榫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结构相同,均具有“Z”形主体,“Z”形主体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一;所述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交替拼接,且相邻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拼接方向呈180°;所述的B单元端砌块DB具有L形主体,B单元端砌块DB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且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二;四块B单元端砌块DB拼装形成“十”字型交接组合体,两块B单元端砌块DB背对背呈180°左右拼装,其中,左侧一块的短边在上,右侧一块的短边在下,第三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逆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第四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顺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B单元主砌块二ZB2设置于第三、四块B单元端砌块DB之间,其左端部与右侧B单元端砌块DB齐拼装。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A单元端砌块DA1、A单元一字型端砌块DA2和A单元L字型端砌块DA3。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端砌块DA5通过相邻砌块端面合理设计的榫卯结构进行组合拼接,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同时结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砌块单元进行不同类型砌块之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了该类型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的装配式砌体的“十”字型交接。一方面是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装配式砌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增强了该类型利用榫卯结构连接的装配式砌体在砌体工程中实际应用。这种装配式组合砌体体系具适用范围广、装配方便、节能保温、重复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平面图;
图2是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正立面图;
图3是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立体图;
图4是A单元主砌块Z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A单元主砌块ZA的平面图,图4(b)为A单元主砌块ZA的正立面图,图4(c)为A单元主砌块ZA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4(d)为A单元主砌块ZA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5是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平面图,图5(b)为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正立面图,图5(c)为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立体图;
图6是B单元主砌块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B单元主砌块一的平面图,图6(b)为B单元主砌块一的正立面图,图6(c)为B单元主砌块一的立体图;
图7是B单元主砌块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为B单元主砌块二的平面图,图7(b)为B单元主砌块二的正立面图,图7(c)为B单元主砌块二的立体图;
图8是B单元端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为B单元端砌块的平面图,图8(b)为B单元端砌块的正立面图,图8(c)为B单元端砌块的立体图;
图9是“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的奇数层砌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的偶数层砌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传统砂浆砌筑效率低,砌块砌体本身整体性差、质量控制难等问题,该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式砌块单元通过对砌块结构的合理设计,实现每块砌块除外立面之外的其余每个面均与相邻砌块进行榫卯连接,提高砌块砌体的连接性和整体性。利用该砌块单元组合的砌体在减轻砌体自重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组合砌体的保温性和隔音性;更为重要的是对该类型完全依靠榫卯结构连接装配式砌块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及完善,大大增强了装配式组合砌体的在墙体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十”字型砌体交接下的砌块单元体系。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装配式砌块单元分为A砌块单元(包括主砌块ZA、A单元端砌块DA1、A单元一字型端砌块DA2、A单元L字型端砌块DA3、A单元T型端砌块DA4)和B砌块单元(包括B单元主砌块一ZB1、B单元主砌块二ZB2、B单元端砌块DB)两种类型,其中A单元砌块用于奇数层砌体拼装,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主砌块ZA、T型端砌块DA4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出用于装配式砌体“十”字型交接的A单元十字砌块DA5(如图1-3所示);奇数层砌体利用主砌块ZA(如图4所示)、T型端砌块DA4(如图5所示)和A单元十字砌块DA5三种单元砌块进行组合,实现奇数层“十”字交接砌体的拼装(如图9所示);偶数层砌体拼装利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主砌块ZB1(如图6所示)和ZB2(如图7所示)、端部砌块DB(如图8所示)进行组合,实现偶数层“十”字交接砌体的拼装(如图10所示)。奇数层砌体通过相互平行且方向相反内外两排A单元砌块之间的设置的榫头与不等尺寸的榫槽之间插入拼接,实现同一层砌体中部沿砌体长度方向上下贯通的孔洞;偶数层拼装的B单元砌块中部自带有上下贯通的孔道,上述拼装或自带的孔洞可以方便管线在组合拼装砌体内部的留设。
本实用新型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砌块体系基础上,设计出结构合理,尺寸标准,用于装配式“十”字型交接砌体组合的端砌块DA5,其砌块尺寸及形状如图1-3所示。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具有L形主体,其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靠近端面拼接榫头2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另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槽3,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靠近转角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3、靠近端面拼接榫槽3处的外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所述外侧面拼接榫头4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5的深度,使相邻两块主砌块ZA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隙。
奇数层“十”字型交接砌体组合A单元砌块拼装方法说明:
利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主砌块ZA、端砌块DA4并结合新设计出的端砌块DA5进行组合,可拼装成奇数层“十”字交接型装配式砌体。奇数层“十”字接头砌体拼装,需要采用一个端砌块DA4和一个端砌块DA5进行组合,其余采用主砌块ZA即可(如图9所示)。在拼装过程中,利用其中一个砌块设置在内侧面的榫头插入到相互平行(或垂直)的另一砌块的内侧面榫槽实现拼装形成内外两排的组合拼装砌体。由于两排平行的主砌块ZA中由于其中一排砌块内侧面的榫头长度为50mm,而与榫头位置相对应的另一排砌块内侧面榫槽深度为30mm,在拼装过程中当榫头插入相对位置的榫槽内时,就会在内外两排组合拼装砌体的中间形成宽度为20mm,沿组合砌体长度方向且上下贯通的孔洞。
如图4所示,A单元主砌块ZA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A单元主砌块ZA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头4和内侧面拼接榫槽5,且内侧面拼接榫头4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5的深度,所述的A单元主砌块ZA的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另一端设有与相邻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2相榫卯的端面拼接榫槽3;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端面拼接榫头2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3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内侧面拼接榫槽5与A单元主砌块ZA的内侧面拼接榫头4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3相榫卯,另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相榫卯,所述端面拼接榫槽3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2相榫卯。
如图5所示,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具有T形主体,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6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长边另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槽3,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7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槽3的一端设有内侧面拼接榫头4,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头2的一端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内侧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且与短边内侧相邻的长边上设有转角拼接榫槽8;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上靠近端部的端面拼接榫槽3的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上的内侧面拼接榫槽5相榫卯。
偶数层“十”字型交接砌体组合B单元砌块拼装方法说明:
利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主砌块ZB1和ZB2、端砌块DB进行组合,可拼装成偶数层“十”字交接型装配式砌体。偶数层“十”字接头砌体拼装,需要采用四个端砌块DB和一个主砌块ZB2进行组合(如图10所示)。在偶数层的砌体拼装过程中利用ZB1、ZB2、DB三种类型的砌块组合拼装,其中偶数层砌体与上下相邻奇数层砌体的连接通过设置在主砌块ZB1、ZB2上下两端设置的榫头分别插入到上下相邻奇数层砌块与上述榫头位置相对应的榫槽内,从而实现上下相邻奇偶两层砌体之间的耦合连接。
如图6-8所示,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结构相同,均具有“Z”形主体,“Z”形主体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9,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9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一10;所述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交替拼接,且相邻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拼接方向呈180°;所述的B单元端砌块DB具有L形主体,B单元端砌块DB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9,且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9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二11;四块B单元端砌块DB拼装形成“十”字型交接组合体,两块B单元端砌块DB背对背呈180°左右拼装,其中,左侧一块的短边在上,右侧一块的短边在下,第三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逆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第四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顺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
在砌体组合拼装过程中,需在砌体下方基础设置完毕之后,先实施第一层即奇数层的砌块的拼装,注意第一层砌块的下端面需要利用砂浆与基础端面砌筑连接,待第一层即奇数层砌块实施结束后,上方第二层即偶数层即可利用上下端面设置的榫卯结构与下层奇数层实现耦合连接,等第二层砌块拼装完成之后,上方各层按照奇、偶数层交替的顺序并结合砌块单元的中不同类型砌块的组合,实现“十”字型砌体的组合拼装。
采用在奇偶两层交替拼装,一方面可保证整个组合拼装砌体的连接性,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可实现上下两层砌体的错缝拼装,进一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这种“十”字型交接的组合拼装砌块体通过水平方向同层砌块及垂直方向上下相邻两层砌块之间设置的榫卯结构实现的耦合连接,其连接牢固,稳定性高,整体性好、装配方便、适用范围广。此外,这种“十”字型交接的组合拼装砌体一方面是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提出的砌块体系的拓展和完善补充,另一方面可以适应于实际工程中的不同砌体交接的情况,从而增强了这种利用榫卯结构连接的装配式砌体的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的砌块结构及其组砌方法均已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811240315.8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包括用于奇数层砌体拼装的A砌块单元和用于偶数层砌体拼装的B砌块单元,所述的A砌块单元包括A单元主砌块ZA和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所述的B砌块单元包括B单元主砌块一ZB1、B单元主砌块二ZB2和B单元端砌块D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单元十字砌块DA5,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具有L形主体,其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靠近端面拼接榫头(2)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另一条边的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槽(3),且在这条边靠近转角处的外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靠近转角处的内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靠近端面拼接榫槽(3)处的外侧面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所述外侧面拼接榫头(4)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5)的深度,使相邻两块主砌块ZA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单元主砌块ZA具有长方体主体,A单元主砌块ZA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A单元主砌块ZA的内侧面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和内侧面拼接榫槽(5),且外侧面拼接榫头(4)的高度大于内侧面拼接榫槽(5)的深度,所述的A单元主砌块ZA的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另一端设有与相邻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2)相榫卯的端面拼接榫槽(3);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端面拼接榫头(2)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3)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内侧面拼接榫槽(5)与A单元主砌块ZA的外侧面拼接榫头(4)相榫卯,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的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槽(3)相榫卯,另一个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相榫卯,所述端面拼接榫槽(3)与A单元主砌块ZA的端面拼接榫头(2)相榫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具有T形主体,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B砌块单元上下榫卯连接的上下拼接榫槽(1),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长边另一端设有端面拼接榫槽(3),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端部设有端面拼接榫头(2),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槽(3)的一端设有外侧面拼接榫头(4),长边侧面靠近端面拼接榫头(2)的一端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所述的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短边内侧设有内侧面拼接榫槽(5),且与短边内侧相邻的长边上设有转角拼接榫槽(8);所述A单元十字砌块DA5上靠近端部的端面拼接榫槽(3)的外侧面拼接榫头(4)与A单元T字型端砌块DA4的长边上的内侧面拼接榫槽(5)相榫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结构相同,均具有“Z”形主体,“Z”形主体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9),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9)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一(10);所述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交替拼接,且相邻的B单元主砌块一ZB1和B单元主砌块二ZB2的拼接方向呈180°;所述的B单元端砌块DB具有L形主体,B单元端砌块DB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上下拼接榫头(9),且内外两排上下拼接榫头(9)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二(11);四块B单元端砌块DB和一块B单元主砌块二ZB2拼装形成“十”字型交接组合体,两块B单元端砌块DB背对背呈180°左右拼装,其中,左侧一块的短边在上,右侧一块的短边在下,第三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逆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第四块B单元端砌块DB相对右侧一块B单元端砌块DB呈顺时针90°旋转后,其左边缘与所述右侧一块的左边缘对齐拼接,B单元主砌块二ZB2设置于第三、四块B单元端砌块DB之间,其左端部与右侧B单元端砌块DB齐拼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单元端砌块DA1、A单元一字型端砌块DA2和A单元L字型端砌块DA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8798.0U CN210032303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8798.0U CN210032303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32303U true CN210032303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5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98798.0U Active CN210032303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3230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9128A (zh) * | 2019-03-08 | 2019-05-21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及其组砌方法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20298798.0U patent/CN2100323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9128A (zh) * | 2019-03-08 | 2019-05-21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及其组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73093A1 (zh) | 装配式钢木组合节点 | |
CN109025040A (zh) | 一种装配式砌体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 |
CN205024849U (zh) | 一种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0032303U (zh)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 |
CN206328941U (zh) | 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及其组合结构 | |
CN110173047A (zh) | 装配式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1850362U (zh) | 一种插接十字柱 | |
CN208950151U (zh) | 一种装配式砌体体系 | |
CN113719012A (zh) | 抗剪正交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 |
CN204414671U (zh) | 一种新型榫卯结合的木质工程材点阵夹芯结构 | |
CN205530752U (zh) | 一种中空正交层积木承重板 | |
CN109779128A (zh) |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及其组砌方法 | |
CN216239140U (zh) | 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在l、t型墙体交接处施工用连接柱 | |
CN210151986U (zh) | 一种装配式拼装墙体 | |
CN207714602U (zh) | 燕尾键槽砖 | |
CN214461721U (zh) | 一种卡槽式相变混凝土空心砌块 | |
CN208056437U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 | |
CN204435653U (zh) | 一种复合保温砌块及复合保温墙 | |
CN114382183A (zh) | 一种拼接式钢套及榫卯钢木组合节点 | |
CN210459528U (zh) | 一种竹重组材结构梁柱中节点 | |
CN202347661U (zh) | 预制空心板键式整体连接结构 | |
CN112962864B (zh) | 一种竹木构的夹接屋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782549U (zh) | 一种组装式生态砌块 | |
CN204645382U (zh) | 带榫槽连锁砌块 | |
CN205369652U (zh) | 一种砌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9 Address after: No. 18-1006, Galaxy Bay First City,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3022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Dengyue Spong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164 No. 33 Gehuzhong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