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3456U -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23456U CN210023456U CN201920218410.1U CN201920218410U CN210023456U CN 210023456 U CN210023456 U CN 210023456U CN 201920218410 U CN201920218410 U CN 201920218410U CN 210023456 U CN210023456 U CN 2100234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movable block
- groove
- sprin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并连通活动块顶端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活动块的正面开设有贯穿活动块并连通活动槽内部的弧形槽,且第一圆杆的表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该防水型电路板,通过上模板带动连接板上移时,使第二圆杆配合第二弹簧向上拉动弧形框,通过轴承配合转轴,使得推杆配合第一弹簧带动活动块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圆杆在弧形槽内向上运动,顶块随之向上移动顶出成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顶出成品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小至电子连接器,大至汽车仪表盘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模具加工工艺包括裁模、冲坯模、复合模、挤压模、四滑轨模、级进模、冲压模、模切模具等。现有技术中,模具在成型产品后,需要将产品取出,但现有的方式通常是人工的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具备自动顶出成品等优点,解决了人工取出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并连通活动块顶端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活动块的正面开设有贯穿活动块并连通活动槽内部的弧形槽,且第一圆杆的表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基座上表面的模具槽,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基座并连通模具槽和滑槽内部的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壁与顶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基座右端的推杆,所述活动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活动链接在推杆的表面,且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弧形框,所述弧形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基座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限位板两端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与第二圆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活动连接在第二圆杆的表面,所述第二圆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活动连接在伸缩杆的表面,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头。
优选的,所述模具头位于模具槽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槽以活动块上表面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活动块的正面和背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大小与滑槽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的垂直长度与模具头到模具槽的距离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的水平长度与弧形槽的水平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框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推杆的背面和正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大小与第二圆杆的大小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防水型电路板,通过上模板带动连接板上移时,使第二圆杆配合第二弹簧向上拉动弧形框,通过轴承配合转轴,使得推杆配合第一弹簧带动活动块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圆杆在弧形槽内向上运动,顶块随之向上移动顶出成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顶出成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结构正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框结构侧剖图。
图中:1基座、2滑槽、3活动块、4活动槽、5顶块、6第一圆杆、7弧形槽、8模具槽、9导向槽、10推杆、11第一弹簧、12转轴、13弧形框、14第二圆杆、15限位板、16限位孔、17第二弹簧、18连接板、19上模板、20伸缩杆、21第三弹簧、22固定块、23模具头、2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活动块3的大小与滑槽2的大小相适配,使得活动块3可以在滑槽2内活动,活动块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并连通活动块3顶端的活动槽4,活动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顶块5,顶块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6,活动块3的正面开设有贯穿活动块3并连通活动槽4内部的弧形槽7,且第一圆杆6的表面与弧形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弧形槽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槽7以活动块3上表面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活动块3的正面和背面,两个第一圆杆6可以在两个弧形槽7内活动,使得顶块5能够平稳上升,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基座1上表面的模具槽8,模具头23位于模具槽8的正上方,使得该装置可以正常功能工作,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基座1并连通模具槽8和滑槽2内部的导向槽9,且导向槽9的内壁与顶块5的表面活动连接,活动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基座1右端的推杆10,活动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活动链接在推杆10的表面,且第一弹簧11的右端与滑槽2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推杆10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4,轴承2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弧形框13,弧形框13的垂直长度与模具头23到模具槽8的距离相适配,使得当模具头23到达最低时,轴承24位于弧形框13的顶端,弧形框13的水平长度与弧形槽7的水平长度相等,使得轴承24位于弧形框13的顶端时,第一圆杆6正好位于弧形槽7的最左端,当弧形框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框13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推杆10的背面和正面活动连接,使得可以夹着推杆10且带动两个轴承24在弧形框13的槽内转动,弧形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14,基座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限位板15两端的限位孔16,限位孔16的大小与第二圆杆14的大小相适配,使得第二圆杆14能够穿过限位孔16,限位孔16的内壁与第二圆杆1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且第二弹簧17活动连接在第二圆杆14的表面,第二圆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且连接板18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板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上模板19,当上模板19带动连接板18上移时,使第二圆杆14配合第二弹簧17向上拉动弧形框13,通过轴承24配合转轴12,使得推杆10配合第一弹簧11带动活动块3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圆杆6在弧形槽7内向上运动,顶块5随之向上移动顶出成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顶出成品的目的,上模板19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的下表面与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模板19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1,且第三弹簧21活动连接在伸缩杆20的表面,第三弹簧21的另一端与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模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头23,通过将板材放在基座1上,通过模具头23下压配合模具槽8使得成品成型,当上模板19带动连接板18下压时,第二圆杆14带动弧形框13向下移动,通过轴承24配合转轴12,使得推杆10带动活动块3向右移动,使得第一圆杆6在弧形槽7内向下运动,顶块5随之向下移动,使得该装置可正常完成模具冲压过程。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通过将板材放在基座1上,通过模具头23下压配合模具槽8使得成品成型,当上模板19带动连接板18下压时,第二圆杆14带动弧形框13向下移动,通过轴承24配合转轴12,使得推杆10带动活动块3向右移动,使得第一圆杆6在弧形槽7内向下运动,顶块5随之向下移动,使得该装置可正常完成模具冲压过程,当上模板19带动连接板18上移时,使第二圆杆14配合第二弹簧17向上拉动弧形框13,通过轴承24配合转轴12,使得推杆10配合第一弹簧11带动活动块3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圆杆6在弧形槽7内向上运动,顶块5随之向上移动顶出成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顶出成品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防水型电路板,通过上模板19带动连接板18上移时,使第二圆杆14配合第二弹簧17向上拉动弧形框13,通过轴承24配合转轴12,使得推杆10配合第一弹簧11带动活动块3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圆杆6在弧形槽7内向上运动,顶块5随之向上移动顶出成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顶出成品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所述活动块(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并连通活动块(3)顶端的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顶块(5),所述顶块(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6),所述活动块(3)的正面开设有贯穿活动块(3)并连通活动槽(4)内部的弧形槽(7),且第一圆杆(6)的表面与弧形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基座(1)上表面的模具槽(8),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基座(1)并连通模具槽(8)和滑槽(2)内部的导向槽(9),且导向槽(9)的内壁与顶块(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基座(1)右端的推杆(10),所述活动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活动链接在推杆(10)的表面,且第一弹簧(11)的右端与滑槽(2)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0)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4),所述轴承(2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弧形框(13),所述弧形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14),所述基座(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限位板(15)两端的限位孔(16),所述限位孔(16)的内壁与第二圆杆(1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且第二弹簧(17)活动连接在第二圆杆(14)的表面,所述第二圆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且连接板(18)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上模板(19),所述上模板(19)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的下表面与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19)下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1),且第三弹簧(21)活动连接在伸缩杆(20)的表面,所述第三弹簧(21)的另一端与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头(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头(23)位于模具槽(8)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槽(7)以活动块(3)上表面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活动块(3)的正面和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的大小与滑槽(2)的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框(13)的垂直长度与模具头(23)到模具槽(8)的距离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框(13)的水平长度与弧形槽(7)的水平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框(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框(13)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推杆(10)的背面和正面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6)的大小与第二圆杆(14)的大小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8410.1U CN21002345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8410.1U CN21002345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23456U true CN210023456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5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18410.1U Active CN21002345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23456U (zh) |
-
2019
- 2019-02-21 CN CN201920218410.1U patent/CN2100234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23456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顶出装置 | |
CN214442462U (zh) |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 |
CN212285516U (zh) | 一种用于金属管的冲孔模具 | |
CN210589671U (zh) |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加工的冲压模具 | |
CN112845874A (zh) | 一种汽车电池盒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
CN215512040U (zh) | 一种托模块调节装置 | |
CN217373222U (zh) | 一种塑胶模具滑块进胶模具 | |
CN210059679U (zh) | 一种可自动送料的金属板材冲压铆接模具 | |
CN212238803U (zh) | 一种铁芯自扣模具扣点高度自控结构 | |
CN218963815U (zh) | 一种冲压模具 | |
CN215657408U (zh) |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化切边装置 | |
CN218139373U (zh) | 一种新能源极柱用一次成型模具 | |
CN215282902U (zh) | 一种塑料圆盘模具 | |
CN213826650U (zh) | 一种三线拉拔机的高精度管坯穿孔模具 | |
CN217964372U (zh) | 一种具有无弹簧驱动结构的模具 | |
CN211613988U (zh) | 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 | |
CN217044195U (zh) | 一种能够保证垂直度的冲子机构 | |
CN211637987U (zh) | 一种模具用脱模机构 | |
CN217393467U (zh) | 一种倒角冲针冲孔模具 | |
CN212469918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刀具的曲面模具加工用切削装置 | |
CN210080693U (zh) | 一种复杂分离式精密模具结构 | |
CN217531542U (zh) | 一种倒装式多色面罩模具 | |
CN214920656U (zh) | 一种车顶壳体模具加工用开槽装置 | |
CN211334406U (zh) | 一种大型壳体零件注塑模具 | |
CN211613985U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冲切一字长槽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8 Address after: 312000 No.8 Jingwu Road, Ganlin Town,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vh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Yaojiaduo 8, Maku Village, Youchegang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o Yuex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