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8797U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98797U CN209998797U CN201920705583.6U CN201920705583U CN209998797U CN 209998797 U CN209998797 U CN 209998797U CN 201920705583 U CN201920705583 U CN 201920705583U CN 209998797 U CN209998797 U CN 209998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base
- clamping platform
- platform
- positioning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所述装夹工装包括主要由回转支承在上下方向上装配在一起的装夹平台和底座组成,所述底座用作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固定,所述装夹平台的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所述装夹平台的顶部具有能够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旋转调整而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实现多个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进行加工,操作方便,从而有效避免了同一个工件上的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加工而多次装夹所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质量难以提高等技术问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工件用的装夹工装,具体是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是将工件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再以机床主轴上所装夹的刀具而对工件的对应表面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例如铣削加工等)。
机床的工作台通常是固定不动的,当所要加工的工件上的加工部位为相同结构、但分处在不同的表面部位时,例如同一工件的外周为多个相同平面的结构等,只能通过将工件在工作台上进行多次不同角度的调转及分别装夹而实现。在机床工作台上的每一次装夹操作需要搬动工件(若为较重和/或较大工件时,则需要启用吊装设备)、调整工件角度、安装夹具、以及当前结构加工完后的拆卸夹具等操作工序,多次的装夹操作会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成本增高等,若采用吊装设备则还存在等待设备运行过程等时间耗费;而且,多次装夹操作很难保证各次装夹精度或匹配性能是相一致的,这就会使得工件的加工质量难以提高,这尤其是在工件上所存在的相平行结构的加工中最为明显,因为一次装夹只能实现工件上相平行结构中的一个结构的加工,另一个结构的加工就需要对工件进行调转后的第二次装夹,这样很难保证工件上前后两次装夹所加工出的、设计要求的相平行结构是能够保持相互平行的。
因而,针对机床工作台为固定式的、不可旋转调整的技术问题,在对机床本身不作改动的前提下,有必要设计一种独立于机床但是又能够装夹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可实现旋转功能、用作装夹工件的装夹工装,以满足于一次装夹而实现工件上多个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通过旋转调整而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实现多个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加工的旋转式装夹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所述装夹工装包括主要由回转支承在上下方向上装配在一起的装夹平台和底座组成,所述底座用作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固定,所述装夹平台的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所述装夹平台的顶部具有能够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的安装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多组能够旋转对称的定位销孔组,每组定位销孔组内用作插入定位销轴,由每组定位销孔组内所插入的定位销轴将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锁止、防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两组能够以180°旋转对称的定位销孔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的外缘处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以螺纹方式连接有能够向上延伸而顶开装夹平台、以使装夹平台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的顶丝,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上开设有延伸至底座壁面处的操作窗口。进一步的,所述顶丝以球形头结构配合所述装夹平台。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的外壁面上以内凹结构分布有多个装夹槽,每个装夹槽用作装入机床工作台上的压板。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装夹平台上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倒T型槽,每一道倒T型槽的口部处在所述装夹平台的顶面、且至少一个端部延伸至所述装夹平台的外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分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的回转支承以所述装夹平台和底座的共同中心为中心而环向排布。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工件的外周具有至少一组相平行的待加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工件为悬索桥工程用的索夹的组成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独立于机床、无需对机床本身作出明显改动(甚至是无需改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底座能够装夹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平台的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装夹平台通过回转支承以可旋转的方式装配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进行当前表面部位的结构加工,而且能够通过旋转调整而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其它表面部位的结构进行加工,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旋转调整而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实现多个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进行加工,操作方便,从而有效避免了同一个工件上的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加工而多次装夹所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质量难以提高等技术问题,实用性强;
2.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的能够旋转对称的多组定位销孔组的布置,在每组定位销孔组内所插装的定位销轴配合下,使得装夹平台在底座上的旋转角度定量化,这样就能够使装夹平台在底座上的旋转调整角度对应于所要加工工件上的不同表面部位之间相同结构的排布角度,从而使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各不同表面部位的相同结构前后加工能够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件加工质量;
3.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所设置的以180°旋转对称的两组定位销孔组,能够有效满足于机床对装夹其上的工件上两个不同表面部位、但却相平行的相同结构实现高质量的加工;
4.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外缘处所排布的顶丝能够有效顶升装夹平台,从而使装夹平台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进而减小装夹平台在底座上旋转的摩擦阻力,这样既可以方便装夹平台在底座上实现轻松、高效的旋转调整,又能够减少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的磨损而引发的变形,还能够有效降低回转支承所承受的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尤其是在顶丝顶部采用球形头结构配合装夹平台时更为明显;
5.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外壁面上的装夹槽结构,在不影响装夹平台和底座旋转配合的前提下、以及不增大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积的前提下,而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稳定的装夹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6.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平台所排布的倒T型槽结构,能够使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稳定、灵活、高效的安装在装夹平台上,操作灵活、方便,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角度和不体积大小的工件装夹;
7.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平台和底座分别采用长方形结构,使得装夹平台在底座上的旋转调整一目了然、轻松方便,有利于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孔组的找正定位;
综上所述,基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外周具有至少一组相平行的待加工结构的工件装夹,例如悬索桥工程用的索夹的组成构件-索夹本体(其两侧具有相平行的平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出装夹工装是由上下方向上的装夹平台和底座组成,且底座外缘处通过分布的各操作窗口而分别排布有能够顶起装夹平台的顶丝,以及底座外壁面上以内凹结构分布有装夹槽。
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中可以看出装夹工装的装夹平台和底座在上下方向上是由回转支承连接组合在一起,且装夹平台上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倒T型槽。
图3为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中可以看出装夹平台和底座之间的回转支承,主要是由连接固定在装夹平台底部环槽内的内圈、连接固定在底座顶部环槽内的外圈、处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组成。
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可以看出装夹工装为长方形结构、以及回转支承以装夹平台和底座的共同中心为中心而环向排布,还可以看出装夹工装上设置有两组能够以180°旋转对称的定位销孔组、以及装夹平台上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型槽(即文中的倒T型槽)。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装夹工件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可以看出底座通过装夹槽而装夹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以及装夹平台的顶部通过装夹工具而装配有索夹的组成构件(即索夹半体)。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装夹工件在机床加工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可以看出装夹平台的顶部通过装夹工具而装配的工件为索夹的组成构件(即索夹半体),且该索夹的组成构件两侧具有一组相平行的待加工平面结构。
图中代号含义:1—底座;2—装夹平台;3—装夹槽;4—定位销孔组一;5—定位销孔组二;6—内圈;7—外圈;8—滚动体;9—倒T型槽;10—压紧机构;11—顶升机构;12—压板;13—工件;14—顶丝;15—操作窗口;16—机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例如镗床)加工工件用的装夹工装,具体是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阐释,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用作悬索桥工程中的索夹组成构件-索夹半体的铣削加工,该索夹半体结构的具体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关于对索夹结构的相关说明,通常,索夹半体为半环体结构,其两侧具有对接另一半的法兰结构,而法兰结构的外侧则为平面结构,两侧法兰结构外侧的平面呈相互平行。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底座1、装夹平台2和回转支承。
其中,底座1为长方形结构。在底座1的顶面以长、宽方向之间的中心为中心而开设有内凹结构的环槽,该环槽用作排布固定回转支承的,因而在环槽内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孔。底座1的两端靠近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销孔,每个定位销孔是从底座1的顶面内沉而成型,呈盲孔状;底座1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错开底座1的宽度方向中线、且在底座1的宽度方向上错位,同时要求底座1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应能够以180°旋转而对称。底座1用作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固定,因而,底座1的两端外壁面上分别以内凹结构分布有多个(例如,每端两个,两端共四个)装夹槽3,每个装夹槽3在底座1的端部壁面上以顶部向下内凹的台阶结构成型,每个装夹槽3的大小匹配于机床工作台上的压板12。底座1的四周外缘处分布有多个螺纹孔(基本上两个长边的螺纹孔相对称,两个端部的螺纹孔亦相对称,这样有利于安装其中的顶丝所起支承作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1上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壁面处的操作窗口15,即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1类似于底座1上的每个装夹槽3成型一样,是在底座1的外缘处顶部以向下内凹的台阶结构成型,成型的台阶空间即为操作窗口15,而螺纹孔分布在操作窗口15的底部中央处,通常操作窗口15的大小应该容纳的下一定规格的扳手(具体规格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操作下述顶丝14即可)。前述底座1上的每个螺纹孔内以螺纹方式连接有顶丝14,该顶丝14通过扳手的正向/反向操作而能够在对应螺纹孔内实现上升/下降,底座1上的每一个顶丝14用作顶升下述装配在底座1顶部的装夹平台2,以使底座1顶部所装配的装夹平台2的底面能够与底座1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以减小装夹平台2和底座1面接触而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因而,每个顶丝14的顶部最好采用球形头结构。
装夹平台2亦为长方形结构,面积大小与底座1相仿。在装夹平台2的底面以长、宽方向之间的中心为中心而开设有内凹结构的环槽,该环槽用作排布固定回转支承的,因而在环槽内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孔;为了配合底座1上的环槽、方便回转支承装入,装夹平台2底面的环槽直径小于底座1顶面的环槽直径。装夹平台2的两端靠近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销孔,每个定位销孔是从装夹平台2顶、底面之间贯通成型的通孔结构;装夹平台2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错开装夹平台2的宽度方向中线、且在装夹平台2的宽度方向上错位,同时要求装夹平台2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应能够以180°旋转而对称;当装夹平台2以中心对应的方式与底座1在上下方向上对应重合时,要求装夹平台2上的两个定位销孔能够分别与底座1上的两个定位销孔实现一一对应配合关系。装夹平台2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因而,装夹平台2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而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倒T型槽9,这些倒T型槽9之间呈等间距排布,每一道倒T型槽9的口部处在装夹平台2的顶面,部分倒T型槽9的两个端部延伸至装夹平台2的两端外壁面处(主要为避开中部环槽的两道),另部分倒T型槽9只有一个端部延伸至装夹平台2对应端部的外壁面处;装夹平台2的顶部通过各倒T型槽9而形成能够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的安装结构。
回转支承主要由内圈6、外圈7和若干滚动体8组成。内圈6的顶部内缘具有法兰盘,该法兰盘对应装夹平台2底面的环槽、以及环槽内分布的螺钉孔而具有若干螺钉孔;内圈6的顶部内缘嵌装在装夹平台2底面的环槽内,并通过法兰盘与装夹平台2之间一一对应螺钉孔内所穿装的螺钉而固定。外圈7的底部外缘具有法兰盘,该法兰盘对应底座1顶面的环槽、以及环槽内分布的螺钉孔而具有若干螺钉孔;外圈7的底部外缘嵌装在底座1顶面的环槽内,并通过法兰盘与底座1之间一一对应螺钉孔内所穿装的螺钉而固定。若干滚动体8以润滑结构排布在内圈6和外圈7之间,以使内圈6和外圈7之间能够进行旋转方向的相对运动位移。前述结构的回转支承将装夹平台2和底座1在上下方向上装配组合在一起,装夹平台2能够通过回转支承而在底座1上旋转;当装夹平台2在底座1上旋转至二者在长度方向上重合时,装夹平台2左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因与底座1左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在上下方向对应重合而组成定位销孔组一4,装夹平台2右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因与底座1右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重合而组成定位销孔组二5,通过在每一组定位销孔组内插入定位销轴,能够有效锁止装夹平台2和底座1、以防旋转;当需要作另一角度旋转时,则取出每一组定位销孔组内的定位销轴、并以180°旋转装夹平台2,则组成新的定位销孔组一和定位销孔组二。
参见图1至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装夹其上的工件的第一个加工结构加工时,放置在机床16(例如镗床)的工作台上、并由工作台上的压板12而在底座1上的装夹槽3内将本实用新型装夹固定在机床16的工作台上;调整装夹平台2和底座1之间的对应配合关系,确保定位销孔组一和定位销孔组二成型,并在每一组定位销孔组装入定位销轴而锁止;将底座1外缘处的各顶丝14旋沉,以使装夹平台2的底面和底座1的顶面形成面接触配合;对应工件13-即悬索桥工程用的索夹的组成构件-索夹半体的支撑要求,在装夹平台2顶部的部分倒T型槽9内装入顶升机构11-通常为简易千斤顶,将工件13支撑在顶升机构11上,使工件13上的待加工表面部位与装夹平台2顶面之间保持加工操作空间,在装夹平台2顶部的另部分倒T型槽9内装入压紧机构10-通常为可调节高度的压板等,使压紧机构10从工件13的顶部而在装夹平台2上压紧工件13;启用机床加工工件13上的当前面至符合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装夹其上的工件的第二个加工结构加工时,其它装夹结构保持不动;将底座1外缘处的各顶丝14旋升,顶丝14以球头结构接触配合装夹平台2的顶面,以顶起装夹平台2,使装夹平台2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将定位销孔组一和定位销孔组二上的锁止结构分别消除;将装夹平台2在底座1上旋转180°,使装夹平台2和底座1之间形成新的对应配合关系,确保新的定位销孔组一和定位销孔组二成型,并在每一组定位销孔组装入定位销轴而锁止;将底座1外缘处的各顶丝14旋沉,以使装夹平台2的底面和底座1的顶面形成面接触配合;启用机床16加工工件13上的当前面至符合设计要求,以此使工件13上的相互平行结构在一次装夹中而加工完毕,加工精度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用作悬索桥工程中的索夹组成构件-索夹半体的铣削加工,该索夹半体结构的具体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关于对索夹结构的相关说明,通常,索夹半体为半环体结构,其两侧具有对接另一半的法兰结构,而法兰结构的外侧则为平面结构,两侧法兰结构外侧的平面呈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底座、装夹平台和回转支承。
其中,底座为长方形结构。在底座的顶面以长、宽方向之间的中心为中心而开设有内凹结构的环槽,该环槽用作排布固定回转支承的,因而在环槽内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孔。底座的两端靠近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销孔,每个定位销孔是从底座的顶面内沉而成型,呈盲孔状;底座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错开底座的宽度方向中线、且在底座的宽度方向上错位,同时要求底座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应能够以180°旋转而对称。底座用作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固定,因而,底座的两端外壁面上分别以内凹结构分布有多个(例如,每端两个,两端共四个)装夹槽,每个装夹槽在底座的端部壁面上以顶部向下内凹的台阶结构成型,每个装夹槽的大小匹配于机床工作台上的压板。底座的四周外缘处分布有多个螺纹孔(基本上两个长边的螺纹孔相对称,两个端部的螺纹孔亦相对称,这样有利于安装其中的顶丝所起支承作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上开设有延伸至底座壁面处的操作窗口,即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类似于底座上的每个装夹槽成型一样,是在底座的外缘处顶部以向下内凹的台阶结构成型,成型的台阶空间即为操作窗口,而螺纹孔分布在操作窗口的底部中央处,通常操作窗口的大小应该容纳的下一定规格的扳手(具体规格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操作下述顶丝即可)。前述底座上的每个螺纹孔内以螺纹方式连接有顶丝,该顶丝通过扳手的正向/反向操作而能够在对应螺纹孔内实现上升/下降,底座上的每一个顶丝用作顶升下述装配在底座顶部的装夹平台,以使底座顶部所装配的装夹平台的底面能够与底座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以减小装夹平台和底座面接触而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因而,每个顶丝的顶部最好采用球形头结构。
装夹平台亦为长方形结构,面积大小与底座相仿。在装夹平台的底面以长、宽方向之间的中心为中心而开设有内凹结构的环槽,该环槽用作排布固定回转支承的,因而在环槽内均匀开设有多个螺钉孔;为了配合底座上的环槽、方便回转支承装入,装夹平台底面的环槽直径大于底座顶面的环槽直径。装夹平台的两端靠近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销孔,每个定位销孔是从装夹平台顶、底面之间贯通成型的通孔结构;装夹平台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错开装夹平台的宽度方向中线、且在装夹平台的宽度方向上错位,同时要求装夹平台上的这两个定位销孔应能够以180°旋转而对称;当装夹平台以中心对应的方式与底座在上下方向上对应重合时,要求装夹平台上的两个定位销孔能够分别与底座上的两个定位销孔实现一一对应配合关系。装夹平台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因而,装夹平台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而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倒T型槽,这些倒T型槽之间呈等间距排布,每一道倒T型槽的口部处在装夹平台的顶面,部分倒T型槽的两个端部延伸至装夹平台的两端外壁面处(主要为避开中部环槽的两道),另部分倒T型槽只有一个端部延伸至装夹平台对应端部的外壁面处;装夹平台的顶部通过各倒T型槽而形成能够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的安装结构。
回转支承主要由内圈、外圈和若干滚动体组成。外圈的顶部外缘具有法兰盘,该法兰盘对应装夹平台底面的环槽、以及环槽内分布的螺钉孔而具有若干螺钉孔;外圈的顶部外缘嵌装在装夹平台底面的环槽内,并通过法兰盘与装夹平台之间一一对应螺钉孔内所穿装的螺钉而固定。内圈的底部内缘具有法兰盘,该法兰盘对应底座顶面的环槽、以及环槽内分布的螺钉孔而具有若干螺钉孔;内圈的底部内缘嵌装在底座顶面的环槽内,并通过法兰盘与底座之间一一对应螺钉孔内所穿装的螺钉而固定。若干滚动体以润滑结构排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以使内圈和外圈之间能够进行旋转方向的相对运动位移。前述结构的回转支承将装夹平台和底座在上下方向上装配组合在一起,装夹平台能够通过回转支承而在底座上旋转;当装夹平台在底座上旋转至二者在长度方向上重合时,装夹平台左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因与底座左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在上下方向对应重合而组成定位销孔组一,装夹平台右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因与底座右端端部处的定位销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重合而组成定位销孔组二,通过在每一组定位销孔组内插入定位销轴,能够有效锁止装夹平台和底座、以防旋转;当需要作另一角度旋转时,则取出每一组定位销孔组内的定位销轴、并以180°旋转装夹平台,则组成新的定位销孔组一和定位销孔组二。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如实施例1所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上的定位销孔为旋转对称的四个,即相邻两个定位销孔之间的旋转角度为90°;装夹平台上的定位销孔亦为在上下方向上吻合底座上的定位销孔的四个。
本实施例的结构适合于工件上的四个外表部位的相同结构加工,以相对的两个加工结构而平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上的定位销孔为旋转对称的三个,即相邻两个定位销孔之间的旋转角度为120°;装夹平台上的定位销孔亦为在上下方向上吻合底座上的定位销孔的三个。
本实施例的结构适合于工件上的三个外表部位的相同结构加工。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例如,取消顶丝结构;工件为其它非悬索桥工程用的构件等等);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装包括主要由回转支承在上下方向上装配在一起的装夹平台(2)和底座(1)组成,所述底座(1)用作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装夹固定,所述装夹平台(2)的顶部用作装夹机床所要加工的工件,所述装夹平台(2)的顶部具有能够装配工件的装夹工具的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多组能够旋转对称的定位销孔组,每组定位销孔组内用作插入定位销轴,由每组定位销孔组内所插入的定位销轴将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锁止、防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两组能够以180°旋转对称的定位销孔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缘处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以螺纹方式连接有能够向上延伸而顶开装夹平台(2)、以使装夹平台(2)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保持配合间隙的顶丝(14),每个螺纹孔所在区域的底座(1)上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壁面处的操作窗口(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丝(14)以球形头结构配合所述装夹平台(2)。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壁面上以内凹结构分布有多个装夹槽(3),每个装夹槽(3)用作装入机床工作台上的压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2)上以平行排布方式开设有多道倒T型槽(9),每一道倒T型槽(9)的口部处在所述装夹平台(2)的顶面、且至少一个端部延伸至所述装夹平台(2)的外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分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之间的回转支承以所述装夹平台(2)和底座(1)的共同中心为中心而环向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外周具有至少一组相平行的待加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旋转式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悬索桥工程用的索夹的组成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05583.6U CN209998797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05583.6U CN209998797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98797U true CN209998797U (zh) | 2020-01-31 |
Family
ID=6930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05583.6U Active CN209998797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987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5921A (zh) * | 2021-05-20 | 2021-08-20 | 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旋转定位夹具 |
-
2019
- 2019-05-16 CN CN201920705583.6U patent/CN2099987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5921A (zh) * | 2021-05-20 | 2021-08-20 | 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旋转定位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73025U (zh) | 后桥壳体附件组合定位焊装置 | |
CN109079204B (zh) | 一种发动机喷嘴环斜孔钻模 | |
CN209998797U (zh) |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 |
CN108480923B (zh) | 一种大型薄壁回转体零件精密加工的方法 | |
CN105945593A (zh) | 圆周均布斜孔钻模夹具 | |
CN205341971U (zh) | 用于在立车上加工大型零件外圆的自定心夹具 | |
CN210703582U (zh) | 一种活塞杆定位夹具及应用该夹具的镗铣床 | |
CN211162889U (zh) | 一种五面体加工中心工作台总成 | |
CN210208780U (zh) | 一种多孔位加工的钻床 | |
CN111922390A (zh) | 一种台阶轴钻孔夹具及台阶轴钻孔方法 | |
CN209793145U (zh) | 可翻转变速箱钻孔夹具 | |
CN110605416A (zh) | 一种挖掘机主平台加工工装、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
CN214559144U (zh) | 一种大型曲轴限位夹具 | |
CN210451088U (zh) | 可更换夹持块的异形柱体零件夹紧装置及钻孔设备 | |
CN213645901U (zh) | 一种多功能加工中心工作台专用夹具 | |
CN213135971U (zh) | 一种立式车床用内弧面加工固定装置 | |
CN215239329U (zh) | 支承轴夹具 | |
CN214237921U (zh) | 一种工件装配的辅助工具 | |
CN210306765U (zh) | 钻孔夹头 | |
CN216504340U (zh) | 双立柱钻床用圆周阵列孔打磨夹具 | |
CN212735130U (zh) | 十字轴车加工专用夹具 | |
CN210648580U (zh) | 一种挖掘机主平台加工工装、加工装置 | |
CN213438427U (zh) | 一种可提高装夹效率的钻孔夹具 | |
CN216264771U (zh) | 一种定位夹具 | |
CN212145336U (zh) | 车床生产用加工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