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3709U -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3709U
CN209993709U CN201921377155.1U CN201921377155U CN209993709U CN 209993709 U CN209993709 U CN 209993709U CN 201921377155 U CN201921377155 U CN 201921377155U CN 209993709 U CN209993709 U CN 209993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insertion loss
resonant
low
band duple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7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嘉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echeng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e 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e 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e 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7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3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3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3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包括一个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分别具有六个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位置呈一字型布置,且每六个谐振腔内还设置有一双模腔,所述谐振腔三个一组,分设在双模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谐振腔的内边开设有窗口,构成连通,并使其形成电耦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可缩短项目周期,节省人力资源,提升双工器抑制度、降低插损、降低加工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滤波器腔与腔之间的耦合结构及双模腔的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背景技术
微波双工器在微波中继通信、雷达、天馈系统、电子对抗及微波测量仪表中得到及其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基础工业和加工机械精密度的提升,E-band双工器已经成为毫米波广泛使用的滤波器形式,它结构简单、体积小、损耗低、易于批量生产,并具有优良的滤波特性。随着5G的兴起,对传输设备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E-band频谱资源丰富,加上基础加工业的提升,估市场上对E-band需求量会成几何增长。目前E-band双工器只是单纯的主模电感耦合形式,设计简单,但滤波器带宽较宽,电感耦合会很快出现寄生通带,需要增加低通抑制,既浪费工程师设计时间,又浪费物料成本,还耽误项目进度,并且双工器的电性能指标还不优良。因此,必须采用新的结构和设计方案完成E-band 双工器设计。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 双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包括一个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分别具有六个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位置呈一字型布置,且每六个谐振腔内还设置有一双模腔,所述谐振腔三个一组,分设在双模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谐振腔的内边开设有窗口,构成连通,并使其形成电耦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公共端口中心轴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中心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公共端口上设置有 E-T转换接头。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双模腔呈凸型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双工器由腔体和盖板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谐振腔和双模腔位于腔体内,两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口开口位于所述腔体底面,所述公共端口的开口位于盖板的顶面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与E-T转换接头相连,并形成水平信号的出口或垂直信号的出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的长度为5.7mm,两段宽度为1.93mm,中间宽度为1.6mm,且中间为圆弧结构,且深度为1mm。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所述双模腔两侧的谐振腔从外侧至内侧的内边的窗口从低逐渐变高设置,其内侧的内边高度低于腔体的高度。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的内边全开构成电耦合结构,可以拉远因磁耦合产生的寄生通带,并且结构简单,不会因为磁耦合的隔劲墙壁与盖子接触不良产生泄露,对cnc加工也降低了要求,平面度不需要要求太高,此耦合结构可以有效的把不连续性产生的高次模很快凋零,从而拉远寄生通带,有效地达到抑制远端的作用。在谐振腔中间加入双模腔,调整双工器腔的尺寸及耦合结构,控制零点的位置,从而提升高低端滤波器的抑制、降低滤波器的插损。保证滤波器通带有很好的矩形系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E-band双工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8字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包括一个公共端口13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分别具有六个谐振腔11,所述谐振腔11的位置呈一字型布置,且每六个谐振腔11内还设置有双模腔12,所述谐振腔11三个一组,分设在双模腔1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谐振腔11的内边14 开设有窗口,构成连通,所述双模腔两侧的谐振腔从外侧至内侧的内边的窗口从低逐渐变高设置,其内侧的内边高度低于腔体的高度,并使其形成电耦合设置。
上述的内边14开设的窗口的大小依据滤波器的带宽决定,而滤波器的带宽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在这不在做任何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公共端口中心轴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中心轴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公共端口上设置有E-T转换接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在这不再做任何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模腔呈凸型结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工器由腔体和盖板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谐振腔和双模腔位于腔体内,两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口开口位于所述腔体底面,所述公共端口的开口位于盖板的顶面上设置。
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与E-T 转换接头相连,并形成水平信号的出口或垂直信号的出口设置,其中,所述“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的长度为5.7mm,两段宽度为1.93mm,中间宽度为1.6mm,且中间为圆弧结构,且深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每六个谐振腔和其相连通的双模腔,和另六个谐振腔和相连通的双模腔能分别构成低通带滤波器和高通带滤波器,两者是可以进行互换。
而上述的低通带滤波器和高通带滤波器内的谐振腔之间的耦合采用开窗口的方式进行开通(即内边开口),使其构成电容结构,可以实现拉远寄生通带,而在谐振腔上还设置有双模腔,双模腔将谐振腔均分,可以提升滤波器的q值,并且还能提高滤波器的抑制度,同时又能利用双模腔和输入输出的耦合增加带外零点。
上述采用电耦合只要是耦合结构,内边全开,耦合能量很大,只需要很小的窗口即可满足带宽要求,磁场基本很弱,高次模在不连续的电耦合窗口很快衰减,达到拉远寄生通带。
双模结构,一个谐振腔有两个模式,相当于是两个谐振腔,通过改变耦合结构,可以实现双模腔中的两个模式和输入输出的耦合,增加带外零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谐振腔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结构,可以拉远因磁耦合产生的寄生通带,并且结构简单,不会因为磁耦合的隔劲墙壁与盖子接触不良产生泄露,对cnc加工也降低了要求,平面度不需要要求太高,此耦合结构可以有效的把不连续性产生的高次模很快凋零,从而拉远寄生通带,有效地达到抑制远端的作用。在谐振腔中间加入双模腔,调整双工器腔的尺寸及耦合结构,控制零点的位置,从而提升高低端滤波器的抑制、降低滤波器的插损。保证滤波器通带有很好的矩形系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包括一个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公共端口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分别具有六个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位置呈一字型布置,且每六个谐振腔内还设置有一双模腔,所述谐振腔三个一组,分设在双模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谐振腔的内边开设有窗口,构成连通,并使其形成电耦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口中心轴和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中心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口上设置有E-T转换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腔呈凸型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由腔体和盖板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谐振腔和双模腔位于腔体内,两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口开口位于所述腔体底面,所述公共端口的开口位于盖板的顶面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与E-T转换接头相连,并形成水平信号的出口或垂直信号的出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形结构的极化器的长度为5.7mm,两段宽度为1.93mm,中间宽度为1.6mm,且中间为圆弧结构,且深度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腔两侧的谐振腔从外侧至内侧的内边的窗口从低逐渐变高设置,其内侧的内边高度低于腔体的高度。
CN201921377155.1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Active CN209993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7155.1U CN20999370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7155.1U CN20999370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3709U true CN209993709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7155.1U Active CN20999370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37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171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苏州市协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171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苏州市协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43070A1 (zh) 滤波器
CN108306088A (zh) 矩形波导双模谐振腔、波导双模滤波器、双模双工器
CN203225324U (zh) 一种x频段波导带阻谐波滤波器
CN209993709U (zh)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CN105186079A (zh) 双频带波导滤波器
CN204167448U (zh) 一种双频同轴腔带通滤波器
CN110828951B (zh) 一种脊波导带通滤波器及滤波结构
CN104377409A (zh) 基于耦合型环形谐振器的小型化差分带通滤波器
CN205355218U (zh) 小型化波导滤波器
CN111224209A (zh) 基于波导再截止特性的波导带通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0380171A (zh) 一种高抑制低插损E-band双工器
CN106450618B (zh) 一种滤波器端口的耦合结构及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耦合结构
CN215896649U (zh) 一种新型结构带阻滤波器
CN108847516A (zh) 一种消失模波导高通滤波器
CN206349474U (zh) 一种带传输零点的E‑band双工器
CN208062235U (zh) 矩形波导双模谐振腔、波导双模滤波器、双模双工器
CN211125981U (zh)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11320273U (zh) 可实现单个带外传输零点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05406157B (zh) 一种膜片式可调滤波器
CN104362417A (zh) 一种带通滤波器
CN211125977U (zh)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10576354U (zh) 一种ltcc带通滤波器
CN211530150U (zh) 一种双模陶瓷介质滤波器
CN107658533B (zh) 带阻滤波器及射频器件
CN208655855U (zh) 一种新型介质交指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987 Chunshen Road, Huangda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echeng Microwav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987 Chunshen Road, Huangda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EC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