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8862U -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48862U CN209948862U CN201920871380.4U CN201920871380U CN209948862U CN 209948862 U CN209948862 U CN 209948862U CN 201920871380 U CN201920871380 U CN 201920871380U CN 209948862 U CN209948862 U CN 2099488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rod
- piston
- shock
- hydraulic cylinde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结构包括罩壳、面罩、通孔、散热片和减震底座,通过设置了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内采用液压减震,且液压缸呈倒L状,且两端均设置有活塞杆,在减震底座内对称设置有两组减震结构,通过两组减震结构太同时对马达进行减震,增加马达的效果,且减震结构内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杆与支撑板进行连接,保证的支撑板的平衡性,即保证了马达的在减震时的平衡性,避免马达倾斜造成容易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背景技术
马达又称为电机,它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马达需要通过外罩进行防护,但目前的马达外罩有防护和散热效果,以便于对马达进行防护和散热,但现有的马达外罩一般不具有减震效果,只有在安装时在马达外罩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对马达进行简单减震,由于对马达减震会造成马达在减震过程中前后倾斜,造成马达的输出轴带动输出齿轮进行稍微倾斜,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马达的输出轴以及输出齿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解决了现有的马达外罩一般不具有减震效果,由于对马达减震会造成马达在减震过程中前后倾斜,造成马达的输出轴以及输出齿轮的损坏的问题了,达到了对马达减震的同时保证了马达的在减震时的平衡性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包括罩壳、面罩、通孔、散热片和减震底座,所述罩壳左端与面罩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面罩圆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罩壳顶部和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片,所述罩壳底端与减震底座进行锁固连接,所述减震底座由底壳、固定板、支撑板、第一减震结构、第二减震结构和固定条组成,所述底壳前后两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条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条分别与支撑板底部前后两侧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顶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条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罩壳进行锁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结构由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组成,所述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为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区A由第一转动轴、连杆、第二转动轴、第一活塞杆、第一弹簧、第一活塞、液压缸、第二活塞、阻尼油、第二活塞杆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固定条内侧右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连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管,且该套管分别套接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活塞杆左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右端与第一活塞进行螺纹锁固,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活塞杆外侧,所述第一活塞嵌入在液压缸内部左端,所述液压缸内中部注入有阻尼油,所述液压缸内侧顶端与第二活塞进行嵌入配合,所述第二活塞顶端圆心处与第二活塞杆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与支撑板进行螺栓锁固,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活塞杆外侧,且第二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对液压缸和支撑板进行支撑,所述液压缸底端与底壳进行锁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外侧均设置有密封橡胶,且密封橡胶与液压缸内壁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呈倒L状,且顶端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连接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油封。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活塞杆和液压缸的高度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根据第二活塞杆的高度从左至右向下呈三十度至六十度角之间进行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左侧底端设置有一滑块,滑块底端插入与底壳内的滑槽与底壳进行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采用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第二转动轴、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马达外罩一般不具有减震效果,由于对马达减震会造成马达在减震过程中前后倾斜,造成马达的输出轴以及输出齿轮的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内采用液压减震,且液压缸呈倒L状,且两端均设置有活塞杆,在减震底座内对称设置有两组减震结构,通过两组减震结构太同时对马达进行减震,增加马达的效果,且减震结构内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杆与支撑板进行连接,保证的支撑板的平衡性,即保证了马达的在减震时的平衡性,避免马达倾斜造成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震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罩壳-1、面罩-2、通孔-3、散热片-4、减震底座-5、底壳-51、固定板-52、支撑板-53、第一减震结构-54、第二减震结构-55、固定条-56、第一减震区-A、第二减震区-B、第一转动轴-5401、连杆-5402、第二转动轴-5403、第一活塞杆-5404、第一弹簧-5405、第一活塞-5406、液压缸-5407、第二活塞-5408、阻尼油-5409、第二活塞杆-5410、第二弹簧-54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包括罩壳1、面罩2、通孔3、散热片4和减震底座5,罩壳1左端与面罩2进行螺栓连接,面罩2圆心处设置有通孔3,罩壳1顶部和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片4,罩壳1底端与减震底座5进行锁固连接,减震底座5由底壳51、固定板52、支撑板53、第一减震结构54、第二减震结构55和固定条56组成,底壳51前后两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板52,固定条56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条56分别与支撑板53底部前后两侧进行焊接,第一减震结构54和第二减震结构55顶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条56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板53顶端与罩壳1进行锁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4由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组成,所述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为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区A由第一转动轴5401、连杆5402、第二转动轴5403、第一活塞杆5404、第一弹簧5405、第一活塞5406、液压缸5407、第二活塞5408、阻尼油5409、第二活塞杆5410和第二弹簧5411组成,所述第一转动轴5401与固定条56内侧右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连杆540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管,且该套管分别套接在第一转动轴5401和第二转动轴5403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5403与第一活塞杆5404左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5404右端与第一活塞5406进行螺纹锁固,所述第一弹簧5405套接在第一活塞杆5404外侧,所述第一活塞5406嵌入在液压缸5407内部左端,所述液压缸5407内中部注入有阻尼油5409,所述液压缸5407内侧顶端与第二活塞5408进行嵌入配合,所述第二活塞5408顶端圆心处与第二活塞杆5410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5410顶端与支撑板53进行螺栓锁固,所述第二弹簧5411套接在第二活塞杆5410外侧,且第二弹簧5411上下两端分别对液压缸5407和支撑板53进行支撑,所述液压缸5407底端与底壳51进行锁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外侧均设置有密封橡胶,且密封橡胶与液压缸5407内壁吻合,有利于对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与液压缸5407连接处进行密封。
其中,所述液压缸5407呈倒L状,且顶端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杆5404和第二活塞杆5410的连接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油封,有利于保证液压缸5407内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连杆5402的长度大于第二活塞杆5410和液压缸5407的高度总和,有利于使连杆5402进行倾斜。
其中,所述连杆5402根据第二活塞杆5410的高度从左至右向下呈三十度至六十度角之间进行倾斜,有利于使连杆5402下压使挤压第一活塞杆5404产生向左推进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杆5404左侧底端设置有一滑块,滑块底端插入与底壳51内的滑槽与底壳51进行滑动连接,有利于保证第一活塞杆5404的平衡,避免第一活塞杆5404弯折。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5405和第二弹簧5411均采用压缩弹簧,支撑效果好,且具有减震效果。
其中,所述连杆5402、第二转动轴5403、第一活塞杆5404和第二活塞杆5410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硬度高,不易损坏去,且不易生锈。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弹簧5405和第二弹簧5411均采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
工作原理:在对马达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面罩2打开,将马达零件安装至罩壳1内,将面罩2前端进行封盖,且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通孔3进行伸出,然后将通过减震底座5底部的固定板52将马达锁固在使用者所需的位置上,当马达在运作时通过散热片4对马达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空气中进行散热,由于马达在运作时会产生振动,通过支撑板53进行受力进行下压,通过支撑板53下压同时挤压第一转动轴5401和第二活塞杆5410,且同时挤压第一弹簧5405和第二弹簧5411,第一转动轴5401通过第一转动轴5401和第二转动轴5403进行转动,且挤压第一活塞杆5404,通过第一活塞杆5404和第二活塞杆5410同时挤压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通过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挤压液压缸5407内的阻尼油5409进行液压减震,通过第一弹簧5405和第二弹簧5411产生推力对支撑板53进行复位,由于马达只对支撑板53第一减震区A一端进行产生压力时,使一减震区A内的连杆5402和第二活塞杆5410下压,且带动第二减震区B内的连杆5402顶端进行上身,连杆5402带动第一活塞5406进行拉出,第一活塞5406拉出时,由于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之间密封有阻尼油5409,进而带动第二活塞5408进行下压,第二活塞5408通过第二活塞杆5410拉动支撑板53左端进行下压,使支撑板53进行平行下压,保证的支撑板53的平衡性,即保证了马达的在减震时的平衡性,避免马达倾斜造成容易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包括罩壳(1)、面罩(2)、通孔(3)和散热片(4),所述罩壳(1)左端与面罩(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面罩(2)圆心处设置有通孔(3),所述罩壳(1)顶部和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片(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底座(5),所述罩壳(1)底端与减震底座(5)进行锁固连接,所述减震底座(5)由底壳(51)、固定板(52)、支撑板(53)、第一减震结构(54)、第二减震结构(55)和固定条(56)组成,所述底壳(51)前后两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条(56)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条(56)分别与支撑板(53)底部前后两侧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4)和第二减震结构(55)顶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条(5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53)顶端与罩壳(1)进行锁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4)由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组成,所述第一减震区(A)和第二减震区(B)为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区(A)由第一转动轴(5401)、连杆(5402)、第二转动轴(5403)、第一活塞杆(5404)、第一弹簧(5405)、第一活塞(5406)、液压缸(5407)、第二活塞(5408)、阻尼油(5409)、第二活塞杆(5410)和第二弹簧(5411)组成,所述第一转动轴(5401)与固定条(56)内侧右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连杆(540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管,且该套管分别套接在第一转动轴(5401)和第二转动轴(5403)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5403)与第一活塞杆(5404)左端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5404)右端与第一活塞(5406)进行螺纹锁固,所述第一弹簧(5405)套接在第一活塞杆(5404)外侧,所述第一活塞(5406)嵌入在液压缸(5407)内部左端,所述液压缸(5407)内中部注入有阻尼油(5409),所述液压缸(5407)内侧顶端与第二活塞(5408)进行嵌入配合,所述第二活塞(5408)顶端圆心处与第二活塞杆(5410)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5410)顶端与支撑板(53)进行螺栓锁固,所述第二弹簧(5411)套接在第二活塞杆(5410)外侧,且第二弹簧(5411)上下两端分别对液压缸(5407)和支撑板(53)进行支撑,所述液压缸(5407)底端与底壳(51)进行锁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5406)和第二活塞(5408)外侧均设置有密封橡胶,且密封橡胶与液压缸(5407)内壁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5407)呈倒L状,且顶端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杆(5404)和第二活塞杆(5410)的连接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油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402)的长度大于第二活塞杆(5410)和液压缸(5407)的高度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402)根据第二活塞杆(5410)的高度从左至右向下呈三十度至六十度角之间进行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5404)左侧底端设置有一滑块,滑块底端插入与底壳(51)内的滑槽与底壳(51)进行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1380.4U CN20994886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1380.4U CN20994886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48862U true CN209948862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3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1380.4U Active CN209948862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488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33245A (zh) * | 2021-04-16 | 2021-07-16 | 格兰富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式的控制柜 |
-
2019
- 2019-06-11 CN CN201920871380.4U patent/CN2099488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33245A (zh) * | 2021-04-16 | 2021-07-16 | 格兰富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式的控制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48862U (zh) | 一种防震启动马达外罩 | |
CN214090598U (zh) |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玻璃 | |
CN210635068U (zh) |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 |
CN212967873U (zh) | 一种锂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 |
CN209804757U (zh) |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 |
CN210710239U (zh) | 一种电梯防震降噪装置 | |
CN210607399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减震散热安装结构 | |
CN21105506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全液晶仪表屏幕保护装置 | |
CN112563644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 |
CN21040383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震保护壳 | |
CN113059590A (zh) | 一种侦察机器人用电源防水装置 | |
CN215042066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铝合金油箱 | |
CN214848845U (zh) | 一种蓄电池悬置支架 | |
CN212660050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 |
CN214378674U (zh) | 一种电池容置装置 | |
CN210325904U (zh) | 一种用于行车记录仪的防尘电池 | |
CN210805863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安装架 | |
CN209184903U (zh) | 一种具有市电检测功能的自启动控制器 | |
CN214898733U (zh) | 一种新式锂电池保护机构 | |
CN215067318U (zh) | 一种基于北斗及gps双模智慧物流监控设备 | |
CN213333128U (zh) | 一种马达用具有减震功能的安装底座 | |
CN219606466U (zh) | 一种发电机油箱固定装置 | |
CN107745641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密封外壳结构 | |
CN210325897U (zh) | 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 | |
CN220035767U (zh) | 一种超高阻尼的隔震型支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