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7751U - 胶条粘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胶条粘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7751U
CN209937751U CN201920229911.XU CN201920229911U CN209937751U CN 209937751 U CN209937751 U CN 209937751U CN 201920229911 U CN201920229911 U CN 201920229911U CN 209937751 U CN209937751 U CN 209937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mounting seat
bonding
convey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99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淮旭迪
李建和
路延雷
王克佳
李文川
霍朝
李鹏飞
张大宝
吴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cheng Engineer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cheng Engineer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cheng Engineer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cheng Engineer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299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7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7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7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条粘接装置,包括控制器,装置基体,以及导向滑动于装置基体上的安装座,该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设于用于输送胶条的胶条输送机构,及位于胶条输送机构的下游的胶条导向机构,和用于切断待粘接的胶条主体的胶条切断机构,以及用于将胶条主体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的胶条粘接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可自动对胶条进行输送、切断以及在待粘接部件上的粘接,且胶条上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也可持续不断的回收,有利于保证生产节拍,并保证产品在线生产过程中平稳性,其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胶条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条粘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条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上的密封胶条均采用手动、借助机械手的半自动,或采用车门仿型模具与气缸结合的压装工艺进行粘接,其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生产效率低,同时对加工的精度要求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半自动胶条粘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借助工装,而工装均与单个车门配合使用,即一套工装设备只可在对一种车型的车门粘接时使用,无法兼容多种车型,使得生产的造价高,且粘接设备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胶条粘接装置,以实现胶条在待粘接部件上的自动化粘接,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胶条粘接装置,包括控制器,还包括:
装置基体;
安装座,导向滑动的设于所述装置基体上,并于所述装置基体和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驱使所述安装座于预设位移区间内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
胶条输送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并可夹紧胶条以构成对所述胶条的输送;
胶条切断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胶条切断机构被构造为可构成对所输送的所述胶条中的待粘接的胶条主体的切断;
胶条粘接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胶条粘接机构具有转动设置并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外伸的粘接轮,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以驱使所述粘接轮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
隔离纸回收机构,所述隔离纸回收机构具有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隔离纸输送单元,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沿胶条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胶条切断机构的下游,且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被配置为承接于外部旋转驱动力,可构成对所述胶条中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向所述安装座区域外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纸回收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下游的隔离纸回收单元,所述隔离纸回收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基体固定设置而位于所述安装座区域外,且所述隔离纸回收单元具有回收管及回收箱;所述回收管的一端构造有隔离纸进口、隔离纸出口及可与外部压缩空气气路连接的进气口,且所述隔离纸出口对应于所述回收箱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包括承接所述外部旋转驱动力而可旋转的输送辊,以及位于所述输送辊一侧的具有夹紧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回收管的端部,所述隔离纸进口设于所述回收管的侧壁上,且所述隔离纸进口为相对于所述回收管向所述进气口一侧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装置基体上且气缸杆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气缸,设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装置基体之间的位移检测单元,并于所述装置基体上设有至少可限制所述气缸杆伸出行程的限位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主动带,驱使所述主动带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直线驱动装置,和位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的从动带;并于所述主动带与所述从动带之间设有可因所述从动带靠近于所述主动带,而构成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从动带的传递的传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
胶条导向机构,沿胶条输送方向而于所述胶条输送机构的下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相邻于所述胶条切断机构设置,以构成对所述胶条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胶条运动的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导向机构为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导向板,所述胶条切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以及装设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导向板对正布置,以由所述导向板对所述胶条的承载而切断所述胶条主体,且所述切刀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间设有构成两者距离调整的调整单元,并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制所述切刀切断行程的限位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轮包括位于内侧的金属轮芯,以及设于所述金属轮芯外周侧的塑料环,且于所述塑料环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导向槽,并于所述导向槽内套设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座上,于所述胶条导向机构处设有胶条检测单元,并于所述粘接轮的一侧还设有构成对已粘接的胶条主体端头的检测的胶头检测单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通过胶条输送机构对胶条进行输送,及胶条导向机构对输送中的胶条进行导向,可有效防止胶条在输送至胶条粘接机构的过程中发生偏扭而影响粘接效果。此外通过胶条切断机构切断胶条中待粘接的胶条主体,可使一定长度的胶条主体自动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该胶条粘接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和半自动的粘接方式相比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且通用性强,并有利于保证生产节拍,及产品在线生产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可靠性,且操作方便,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2)隔离纸回收单元中通过设置输送单元可将隔离纸输送至回收管内,并通过压缩空气于回收管内的喷吹,进而将可将隔离纸吹至回收箱内,从而实现对隔离纸的回收,其输送方式简单,对隔离纸的回收效率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其制造成本体,容易实现,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3)输送辊和夹紧辊的实现方式简单,对隔离纸的输送效果好。且进气口的位置可使压缩空气沿回收管的轴向流动,即与隔离纸的流向一致,从而提高空气对回收管内隔离纸的喷吹效果,有利于隔离纸落至回收箱中。
(4)位移检测单元可对于预设位移区间内滑动的安装座进行检测,限位单元可限制气缸杆伸出的行程,防止因气缸杆的过度外伸而撞击或划伤汽车车门。
(5)直线驱动装置可驱使从动带靠近主动带并夹紧胶条,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带转动,并经由传动单元带动从动带转动,从而避免胶条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而影响输送效果。
(6)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可驱动切刀切断输送中的胶条主体,调整单元能够对切刀与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切刀只切断胶条主体而不切断隔离纸。限位单元对移动中的可对切刀的切断行程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切刀的使用效果。
(7)金属轮芯保证了传动质量,塑料环可有效防止导向槽划伤汽车车门,且塑料环还有利于保持胶条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偏扭、翻转等现象,进而保证了胶条的位置精度,橡胶圈增大了粘接轮与汽车车门之间的弹性与摩擦力,可显著提高胶条主体在汽车车门上的粘接力。
(8)胶条检测单元可检测胶条检测装置上是否有胶条,胶头检测单元能够对待粘接部件上的胶条主体端头进行检测,从而使切刀切断输送中的胶条,并将剩余的胶条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完成一定长度的胶条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胶条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回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基体,101-滑道;
5-胶条;
6-安装座,601-滑块;
7-胶条切断机构,701-切刀安装架,702-垫片,703-切刀;
8-胶条粘接机构,801-粘接轮,802-胶条检测光电开关,803-传送带,804- 粘接轮张紧轮,805-粘接轮驱动电机,806-胶头检测光电开关;
9-胶条导向机构,901-支撑板,902-导向板,903-导向块,904-导向辊;
10-胶条输送机构,1001-主动带,1002-从动轮驱动气缸,1003-从动带,1004- 轮带张紧轮,1005-主动带驱动电机,1006-主动带输出齿轮,1007-传动齿轮, 1008-从动带输入齿轮;
11-隔离纸;
12-隔离纸回收机构,1201-回收机构导向辊,1202-回收机构导向块,1203- 夹紧辊,1204-夹紧辊驱动气缸,1205-输送辊,1206-回收管,12061-快接插头, 12062-隔离纸进口,12063-隔离纸输入管,12064-隔离纸出口,1207-安装盖,
13-安装座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胶条粘接装置,用于将胶条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该胶条粘接装置包括控制器,装置基体,以及导向滑动于装置基体上的安装座。该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胶条的胶条输送机构,及位于胶条输送机构的下游的胶条导向机构,和用于切断待粘接的胶条主体的胶条切断机构,及用于回收的隔离纸回收机构,以及具有粘接轮以将胶条主体粘接在待粘接部件上的胶条粘接机构。
其中,上述的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中的可编程控制器,即PLC控制器,上述的待粘接部件为汽车车门,胶条为粘接在汽车车门周向上并首尾相接的密封胶条,该胶条包括具有胶面的胶条主体,以及粘接在胶面上的隔离纸。当然,待粘接部件除了为汽车车门,还可以是其他的适用于粘接胶条的结构。
基于上述整体结构,并结合图1中示出的,汽车车门位于装置基体1的一侧,前述的安装座6靠近于汽车车门导向滑动于装置基体1上,且前述的胶条输送机构10、胶条导向机构9以及胶条切断机构7均设置在安装座6上。本实施例中的胶条5由现有技术中的料卷供料设备将胶条5输入到胶条输送机构 10、并经由胶条导向机构9的导向,最后与隔离纸11分离后的胶条主体输送至胶条粘接机构8上,并通过滑动安装座6使粘接轮801与车门接触,车门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与粘接轮80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胶条主体在车门上的粘接,而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11回收至隔离纸回收机构12内。
其中,在装置基体1与安装座6之间设有驱使安装座6于预设位移区间内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且结合图1和图2中示出的,该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装置基体1上且气缸杆与安装座6相连的安装座驱动气缸13。同时,为对滑动中的安装座6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安装座6的顶部,在装置基体1 上设有沿其安装座6滑动方向布置的滑轨101,并在安装座6的顶部构造有外伸设置的、并可于滑轨101内滑动的滑块601。此处,通过滑块601在滑轨101 上的滑动实现导向功能,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实现。
另外,在装置基体1上设有至少可限制安装座驱动气缸13的气缸杆伸出行程的限位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单元包括构造在气缸杆上的销轴,以及对应于气缸行程设在装置基体1上的限位块,并在限位块上形成有可与销轴抵接的限位槽。在气缸杆向车门移动时,当销轴抵接至限位槽时,即气缸杆已达到最大伸出位移,如此可有效防止因气缸杆的过度伸出碰撞并划伤车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单元除了可为上述的销轴于限位块外,还可为其他的限位结构。
前述的胶条输送机构10包括转动设在安装座6的主动带1001,驱使主动带1001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和设于安装座6上的直线驱动装置,以及位于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的从动带1003。且为便于胶条主体在汽车车门上的粘接,本实施例中的胶条5以倾斜向上的方式进行输送,此处,为防止输送中的胶条5发生打滑而影响输送效果,在主动带1001与从动带1003之间还设有传动单元,且传动单元被配置为可因从动带1003靠近于主动带1001,而构成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向从动带1003的传递。其中,主动带1001的上表面可构成对输送中胶条5底部的承托。
本实施例中的胶条输送机构通过从动带1003靠近主动带1001并夹紧胶条 5,以及主动带1001转动后经由传动单元带动从动带1003转动,从而实现对胶条5的输送。其中,上述的旋转驱动装置为动力输出端连接于主动带1001其一主动轮的主动带驱动电机1005。上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具体为设置在安装座6上的从动带驱动气缸1002。
上述的传动单元包括分别于主动带1001及从动带1003处设置、并可因从动带1003靠近于主动带1001而啮合相连的若干齿轮。结合图4中示出的,传动单元具体包括相对于主动带驱动电机1005,固设在另一主动轮上的主动带输出齿轮1006,和对应于主动带输出齿轮1006,固设在从动带1003的其一从动轮上的从动带输入齿轮1008,以及传动连接于从动带输入齿轮1008和主动带输出齿轮1006之间的两个传动相连的传动齿轮1007。
当主动带驱动电机1005工作时,主动带输出齿轮1006可通过两个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1007带动从动带输入齿轮1008转动,从而实现对胶条5的输送。本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压紧式双边皮带输送,使用过程灵活多变,同时方便胶条上料,并保证了输送质量。而选取齿轮作为传动单元,其结构成熟,容易安装且传动的稳定性好。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从动带1003也可由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其一从动轮的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但采用主动带1001和从动带1003共用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能够有效节约空间。
另外,为提高主动带1001和从动带1003的张紧效果,如图3中示出的,对应于主动带1001的底部以及从动带1003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构成对对应轮带张紧的轮带张紧轮1004。而为提高主动带1001和从动带1003对胶条5的夹紧效果,有效防止输送中的胶条5发生偏扭,结合图3中示出的,在主动带1001 和从动带1003上分别设有两个可承托对应轮带以抵紧胶条的夹紧辊。
继续参照图3中示出的,前述的胶条导向机构9具体为固定在安装座6上的导向板902,该导向板902具有随形于胶条5的导向孔,由胶条输送机构10 输出的胶条5可穿过导向孔后向后输送,从而防止胶条输出机构10输出的胶条 5发生偏扭。
此外,沿胶条5的输送方向,在胶条输送机构10的上游和下游还分别设有位于安装座6上的导向块903。此外,在上游导向块的上游还设有两个上下布置的导向辊904,胶条5先经由两导向辊904之间,然后经由上游导向块进入胶条输送机构10内,以达到较佳的导向输送效果。同时,在导向板902的下游还设有支撑板901,且支撑板901的一端靠近于导向板902布置、并沿胶条5 输送方向延伸至粘接轮801的底部。由导向板902输出的胶条5经由支撑板901 的支撑导向后,再进行分离和粘接。为提高支撑板901的导向效果,并保证胶条主体在汽车车门上的粘接位置的精度,本实施例中将支撑板901的横截面设置成“U”字形。
前述的胶条切断机构7相邻于导向板902设于安装座6上,参照图3中示出的,该胶条切断机构7包括设于安装座6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以及装设于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切刀703,且切刀703与导向板902对正布置,以由导向板902对胶条5的承载而切断胶条主体。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切刀703安装在切刀安装架701上,上述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切刀安装架701的切刀驱动气缸。为便于切刀703 在导向板902上对胶条主体进行切断,在导向板902上还构造有正交于胶条5 输送方向设置的切刀导向孔,切刀703在切刀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可插入导向板902内的切刀导向孔,从而完成对胶条主体的切断。
为确保切刀703只切断胶条主体而不切断隔离纸11,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6上设有限制切刀703切断行程的限位单元。具体结构上参照图3中示出的,该限位单元包括设在切刀安装架701上并沿切刀703的冲切方向布置的长形孔,以及穿设在长形孔内并固定在安装座6上的销钉。此处的销钉可与长形孔的端部抵接从而实现对切刀安装架701移动的限位。
同时,在切刀703与切刀安装架701之间设有构成两者距离调整的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具体为夹置在切刀703与切刀安装架701之间的垫片702,以通过调整垫片702的宽度而实现对距离的调整。此处的依靠垫片702对距离进行调整,可将精度达到0.01mm,进而保证隔离纸11不会因切刀703而出现断裂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除了通过切刀703与导向板902配合,以实现对胶条主体的切断,当然也可使得导向板902构成的导向单元和切刀703所属的切断单元分别单独工作,以完成两者各自的工作。此时的切断单元中,对应于切刀703设置类似于导向板902的以承载胶条的结构便可。
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胶条粘接机构8设于安装座6上,结合图3中示出的,且胶条粘接机构8具有转动设置并部分相对于安装座6外伸的粘接轮801,以及设于安装座6上以驱使粘接轮801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其中,参照图2,上述的旋转动力装置为粘接轮驱动电机805,且在粘接轮驱动电机805的动力输出端以及粘接轮801上套设有传送带803,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的粘接轮801驱动胶条主体在车门上进行粘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粘接轮801包括位于内侧的金属轮芯,以及设于金属轮芯外周侧的塑料环,且在塑料环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导向槽,并于导向槽内套设有橡胶圈。其中,金属轮芯保证了传动质量,塑料环可有效防止导向槽划伤汽车车门,且塑料环还有利于保持胶条5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偏扭、翻转等现象,进而保证了胶条5的位置精度,橡胶圈增大了粘接轮801与车门之间的弹性与摩擦力,可显著提高胶条主体在车门上的粘接力。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6与装置基体1之间设有位移检测单元,该位移检测单元只允许安装座6在既定的范围内移动,超出位置后可报警。此处的位移检测单元为现有技术中的位置传感器,且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滑轨101上,且位于滑块601滑动行程的中间位置上。
即当车门与粘接轮801接触时,可将安装座驱动气缸13压回至气缸行程的中间位置,此时,滑块601也对应的滑动到行程的中间位置,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滑块601的位置,安装座驱动气缸13不再移动,并保持在该位置,以保证粘接过程中粘接轮801与汽车车门的接触面保持一个恒定的推力,进而避免因为粘接力的变化而导致胶条主体与车门之间出现漏粘的问题,避免了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同时,在胶条粘接机构不粘接时,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驱动气缸13也会一直向车门的方向顶推安装座6。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6上,靠近于导向板902还设有胶条检测单元,如图3中示出的,该胶条检测单元为胶条检测光电开关802,即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开关。当导向机构上输送有胶条5时,胶条检测光电开关802可检测到胶条 5信号,此时,粘接轮驱动电机805驱动粘接轮801转动,从而为粘接进行准备。
由于胶条主体是首尾相的接粘接在车门上,故本实施例中,在粘接轮801 的一侧还设有构成对已粘接的胶条主体端头的检测的胶头检测单元。继续参照图3中示出的,上述的胶头检测单元为位于胶条检测光电开关802下方的胶头检测光电开关806,在粘接中的汽车车门转动的过程中,当胶头检测光电开关 806检测到胶条主体端头位置时,前述的切刀703切断连续输送的胶条主体,如此剩余的胶条主体粘接在车门上,使胶条主体的首尾粘接在一起。
当然,根据不同的车型的车门,上述胶头检测单元的位置可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满足对不同规格汽车车门的粘接,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前述的隔离纸回收机构12具有设于安装座6上的隔离纸输送单元,隔离纸输送单元沿胶条5输送方向设置在胶条切断机构7的下游,且隔离纸输送单元被配置为承接于外部旋转驱动力,可构成对胶条5中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11向安装座6区域外的输送。
本实施例中的输送单元包括承接外部旋转驱动力而可旋转的输送辊1205,以及位于输送辊1205一侧的具有夹紧辊1203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且因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带动而可使夹紧辊1203抵接于输送辊1205上。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11可夹置在输送辊1205和夹紧辊1203之间,并通过输送辊1205 旋转的带动而向着安装座6区域外输送。
具体结构上如图3中示出的,为预留更多的空间给车门,以便于胶条主体的粘接,前述的输送辊1205具体位于粘接轮801的斜下方并设置在安装座6 的边缘,且上述的外部旋转驱动力可由胶条输送机构10中的主动带驱动电机 1005提供。上述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设于安装座6上的夹紧辊驱动气缸1204,在夹紧辊120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夹紧辊驱动气缸1204的动力输出端,以在输送辊1205的作用下可转动,从而实现对隔离纸11的输送。
对应于粘接轮801的下方,在安装座6上还设有支撑板,胶条5通过支撑板后输送到粘接轮801的底部,此处的支撑板的横截面呈“U”字形,以便于对输送中的胶条5进行支撑和导向。并在支撑板的输出端转动设有导向轮,与胶条5分离后的隔离纸11可经由导向轮的导向后完成转向,从而顺利的向后输送。此处,选取导向轮作为隔离纸11的导向结构,其安装简单,导向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沿隔离纸11的走向,在隔离纸输送单元的上游设有构成对分离后的隔离纸11进行导向的隔离纸导向单元。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座6上的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回收机构导向辊 1201,隔离纸11可绕经两回收机构导向辊1201之间导向输送至输送辊1205。当然,此处,回收机构导向辊1201的具体数量和布置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输送辊1205与夹紧辊1203对隔离纸11的输送效果,隔离纸11优选为以垂直输送的方式进入两者之间,而由于空间的限制,经由上述两回收机构导向辊1201的导向后,隔离纸11并不能实现垂直输送。故而本实施例中,在输送辊1205的上方固设有回收机构导向块1202,且对应于输送辊1205和夹紧辊1203的夹紧处,在回收机构导向块1202上开设有截面为长条形的导向槽,隔离纸11可穿经导向槽后垂直进入输送辊1205,并绕经输送辊1205的底部进入下述的回收管1206。
前述的隔离纸回收机构12还包括位于隔离纸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下游的隔离纸回收单元,隔离纸回收单元相对于装置基体1固定设置而位于安装座6 区域外,且隔离纸回收单元具有回收管1206及回收箱。
结合图3中示出的,上述回收箱位于安装座6区域外,回收管1206安装在回收箱的顶部,以便于由回收管1206进入的隔离纸11下落到回收箱的底部,且不容易在隔离纸出口处形成堵塞,对隔离纸11的回收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回收管1206的一端构造有隔离纸进口12062,及可与外部压缩空气气路连接的进气口,在回收管1206的另一端构造有隔离纸出口12062,且隔离纸出口12062对应于回收箱布置,以可使自隔离纸出口12062吹出的隔离纸11落于回收箱中。
基于回收管的整体设计,并结构如图5中示出的,该回收管的进气口设于回收管1206的端部,并沿回收管1206的轴向布置,外部供气设备为存储有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空压机内的压缩空气可输气管由进气口流入回收管1206内,以对回收管1206内的隔离纸11进行喷吹。当然,压缩空气除了由空压机提供外,还可由气泵等其他存储压缩空气的设备提供。
另外,为提高流入回收管内压缩空气的喷吹速度,以达到对隔离纸进行更好的喷吹效果,本实施例中将回收管1206的进气端设置成直径略小的柱状,而为便于输气管与进气口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在进气口处安装有快插接头12061,该快插接头12061具有环其周向布置的凹槽,与空压机相连通的输气管的输出端可安装于快插接头12061的凹槽内。
此外,在回收管1206上构造有相对于回收管1206而向进气口一侧倾斜布置的隔离纸输入管12063,前述的隔离纸进口即为此处隔离纸输入管12063的进口,如此设置,压缩空气与隔离纸11的流动方向一致,从而更易于实现对隔离纸11的喷吹,使隔离纸11顺利落至回收箱中,此外,为便于隔离纸11进入隔离纸输入管12063,本实施例中的隔离纸进口的截面呈长条状。且首次使用时人工将隔离纸11放置于回收管1206内。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亦可取消隔离纸输入管12063,而直接将隔离纸进口设置在回收管1206上,此时需保证隔离纸进口为相对于回收管1206 向进气口一侧倾斜布置,不过相比于不带隔离纸输入管12063,带有隔离纸输入管12063的方案在使用效果上会更好。继续结合图5中示出的,本实施例中,在回收管1206上还套设固定有安装盖1207,且该回收管1206经由穿设在安装盖1207的多个螺钉固定在回收箱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在首次使用时,需人工将胶条5穿过两导向辊904之间,通过主动带1001的上表面,再顺次经过导向板902和支撑板901,最后由粘接轮801的底部伸出。然后,将胶条5的胶条主体与隔离纸11分离,并使隔离纸11先后绕经回收机构导向辊904和回收机构导向块1202,最后经由输送辊1205将隔离纸11放入到隔离纸进口12062内。在胶条检测光电开关 802检测到胶条5后,从动带驱动气缸1002带动从动带1003靠近主动带1001 并夹紧胶条5,夹紧辊驱动气缸1204驱动夹紧辊1203靠近输送辊1205并夹紧隔离纸11,以等待控制器发出汽车车门粘接命令。
在控制器发出汽车车门粘接命令时,切刀驱动气缸驱动切刀703提前切断长期无隔离纸11保护的胶条主体,粘接轮驱动电机805与主动带驱动电机1005 与机器人的转速同步,使胶条主体粘接在汽车车门上。在胶条主体快粘接快到尾端时,胶头检测光电开关检测到汽车车门上起始粘接的胶头后,切刀驱动气缸驱动切刀703切断连续输送的胶条5,剩余胶条主体粘接在汽车车门上,使胶条主体的首尾粘接在一起,汽车车门上的胶条5成一个闭环状态。
同时,空压机内的压缩空气经输气管向回收管1206内喷吹空气,隔离纸 11被压缩空气吹进隔离纸回收管1206,再吹进隔离纸回收箱,在设备停机后,有专人对回收的隔离纸11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通过主动带1001和从动带1003对胶条5 进行夹紧并输送,及导向板902对输送中的胶条5进行导向,可有效防止胶条 5在输送至粘接轮801的过程中发生偏扭而影响粘接效果。并通过回收管1206 和回收箱,能够对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11进行不断的回收。通过切刀 703切断胶条中待粘接的胶条主体,可使一定长度的胶条主体自动粘接在汽车车门上。该胶条粘接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和半自动的粘接方式相比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且通用性强,并有利于保证生产节拍,及产品在线生产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可靠性,且操作方便,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胶条粘接装置,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置基体(1);
安装座(6),导向滑动的设于所述装置基体(1)上,并于所述装置基体(1)和所述安装座(6)之间设有驱使所述安装座(6)于预设位移区间内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
胶条输送机构(10),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并可夹紧胶条以构成对所述胶条(5)的输送;
胶条切断机构(7),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且所述胶条切断机构(7)被构造为可构成对所输送的所述胶条(5)中的待粘接的胶条主体的切断;
胶条粘接机构(8),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且所述胶条粘接机构(8)具有转动设置并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座(6)外伸的粘接轮(801),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以驱使所述粘接轮(801)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
隔离纸回收机构(12),所述隔离纸回收机构(12)具有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的隔离纸输送单元,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沿胶条(5)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胶条切断机构(7)的下游,且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被配置为承接于外部旋转驱动力,可构成对所述胶条(5)中与胶条主体分离后的隔离纸(11)向所述安装座(6)区域外的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纸回收机构(12)还包括位于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下游的隔离纸回收单元,所述隔离纸回收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基体(1)固定设置而位于所述安装座(6)区域外,且所述隔离纸回收单元具有回收管(1206)及回收箱;所述回收管(1206)的一端构造有隔离纸进口(12062)、隔离纸出口(12064)及可与外部压缩空气气路连接的进气口,且所述隔离纸出口(12064)对应于所述回收箱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纸输送单元包括承接所述外部旋转驱动力而可旋转的输送辊(1205),以及位于所述输送辊(1205)一侧的具有夹紧辊(1203)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回收管(1206)的端部,所述隔离纸进口(12062)设于所述回收管(1206)的侧壁上,且所述隔离纸进口(12062)为相对于所述回收管(1206)向所述进气口一侧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装置基体(1)上且气缸杆与所述安装座(6)相连的气缸,设于所述安装座(6)与所述装置基体(1)之间的位移检测单元,并于所述装置基体(1)上设有至少可限制所述气缸杆伸出行程的限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输送机构(10)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的主动带(1001),驱使所述主动带(1001)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的直线驱动装置,和位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的从动带(1003);并于所述主动带(1001)与所述从动带(1003)之间设有可因所述从动带(1003)靠近于所述主动带(1001),而构成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从动带(1003)的传递的传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粘接装置还包括:
胶条导向机构(9),沿胶条(5)输送方向而于所述胶条输送机构(10)的下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6)上,并相邻于所述胶条切断机构(7)设置,以构成对所述胶条输送机构(10)输送的所述胶条(5)运动的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导向机构(9)为固定于所述安装座(6)上的导向板(902),所述胶条切断机构(7)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以及装设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切刀(703);所述切刀与所述导向板(902)对正布置,以由所述导向板(902)对所述胶条(5)的承载而切断所述胶条主体,且所述切刀(703)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间设有构成两者距离调整的调整单元,并于所述安装座(6)上设有限制所述切刀(703)切断行程的限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轮(801)包括位于内侧的金属轮芯,以及设于所述金属轮芯外周侧的塑料环,且于所述塑料环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导向槽,并于所述导向槽内套设有橡胶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条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6)上,于所述胶条导向机构(9)处设有胶条检测单元,并于所述粘接轮(801)的一侧还设有构成对已粘接的胶条主体端头的检测的胶头检测单元。
CN201920229911.XU 2019-02-22 2019-02-22 胶条粘接装置 Active CN209937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9911.XU CN209937751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胶条粘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9911.XU CN209937751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胶条粘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7751U true CN209937751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9911.XU Active CN209937751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胶条粘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77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75A (zh) * 2021-01-28 2021-06-04 长春涵智科技有限公司 车门密封条粘贴安装系统及粘贴方法
CN113213243A (zh) * 2021-05-11 2021-08-06 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附密封条一体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75A (zh) * 2021-01-28 2021-06-04 长春涵智科技有限公司 车门密封条粘贴安装系统及粘贴方法
CN113213243A (zh) * 2021-05-11 2021-08-06 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附密封条一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7751U (zh) 胶条粘接装置
CN201685296U (zh) 自动定长冲切机
CN204160048U (zh) 切割装置
CN214265849U (zh) 一种高精度切管机
CN109958690B (zh) 胶条自动粘接系统及粘接方法
CN104647460A (zh) 裁切机
CN106698054B (zh) 一种膜卷分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22169U (zh) 裁切机
CN110281011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08615120U (zh) 一种胎面料头自动剔除装置
CN111342104A (zh) 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KR20020097445A (ko) 라벨 공급 장치
CN205043999U (zh) 一种自动翻胶导胶开炼机系统
CN215972543U (zh) 一种具有侧贴标功能的自动封箱机
CN110587968A (zh) 一种数控贴膜机
CN113734553A (zh) 一种自动封箱侧贴标机
CN105082393A (zh) 一种开炼机的胶料循环输送系统
CN112607468A (zh) 一种卷纸装置
CN110745595A (zh) 一种全伺服自动品检机
CN109502283A (zh) 一种具有上下料对接功能的agv
CN216466496U (zh) 一种塑料卷筒翻舌装置的翻舌剪切装置
CN211605313U (zh) 贴胶装置
CN209144406U (zh) 一种圆领拼接缝纫机的进料机构
CN216578269U (zh) 异形材在线冲孔装置
CN208883059U (zh) 一种全自动无纺布袋横向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