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2836U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22836U CN209922836U CN201920327818.2U CN201920327818U CN209922836U CN 209922836 U CN209922836 U CN 209922836U CN 201920327818 U CN201920327818 U CN 201920327818U CN 209922836 U CN209922836 U CN 2099228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columns
- supporting
- bearing
- prof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MzAwcHgnIGhlaWdodD0nMzAwcHgnIHZpZXdCb3g9JzAgMCAzMDAgMzAwJz4KPCEtLSBFTkQgT0YgSEVBREVSIC0tPgo8cmVjdCBzdHlsZT0nb3BhY2l0eToxLjA7ZmlsbDojRkZGRkZGO3N0cm9rZTpub25lJyB3aWR0aD0nMzAwLjAnIGhlaWdodD0nMzAw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zguMC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MzQjQxNDMnID5MPC90ZXh0Pgo8dGV4dCB4PScxNjUuNi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MzQjQxNDMnID5pPC90ZXh0Pgo8cGF0aCBkPSdNIDE4MC4zLDE1MC4wIEwgMTgwLjMsMTQ5LjggTCAxODAuMywxNDkuNyBMIDE4MC4zLDE0OS41IEwgMTgwLjIsMTQ5LjMgTCAxODAuMiwxNDkuMiBMIDE4MC4xLDE0OS4wIEwgMTgwLjAsMTQ4LjkgTCAxNzkuOSwxNDguNyBMIDE3OS44LDE0OC42IEwgMTc5LjcsMTQ4LjUgTCAxNzkuNSwxNDguNCBMIDE3OS40LDE0OC4zIEwgMTc5LjIsMTQ4LjIgTCAxNzkuMSwxNDguMSBMIDE3OC45LDE0OC4xIEwgMTc4LjcsMTQ4LjAgTCAxNzguNiwxNDguMCBMIDE3OC40LDE0OC4wIEwgMTc4LjIsMTQ4LjAgTCAxNzguMCwxNDguMCBMIDE3Ny45LDE0OC4xIEwgMTc3LjcsMTQ4LjEgTCAxNzcuNiwxNDguMiBMIDE3Ny40LDE0OC4yIEwgMTc3LjMsMTQ4LjMgTCAxNzcuMSwxNDguNCBMIDE3Ny4wLDE0OC41IEwgMTc2LjksMTQ4LjcgTCAxNzYuOCwxNDguOCBMIDE3Ni43LDE0OC45IEwgMTc2LjYsMTQ5LjEgTCAxNzYuNSwxNDkuMiBMIDE3Ni40LDE0OS40IEwgMTc2LjQsMTQ5LjYgTCAxNzYuNCwxNDkuNyBMIDE3Ni4zLDE0OS45IEwgMTc2LjMsMTUwLjEgTCAxNzYuNCwxNTAuMyBMIDE3Ni40LDE1MC40IEwgMTc2LjQsMTUwLjYgTCAxNzYuNSwxNTAuOCBMIDE3Ni42LDE1MC45IEwgMTc2LjcsMTUxLjEgTCAxNzYuOCwxNTEuMiBMIDE3Ni45LDE1MS4zIEwgMTc3LjAsMTUxLjUgTCAxNzcuMSwxNTEuNiBMIDE3Ny4zLDE1MS43IEwgMTc3LjQsMTUxLjggTCAxNzcuNiwxNTEuOCBMIDE3Ny43LDE1MS45IEwgMTc3LjksMTUxLjkgTCAxNzguMCwxNTIuMCBMIDE3OC4yLDE1Mi4wIEwgMTc4LjQsMTUyLjAgTCAxNzguNiwxNTIuMCBMIDE3OC43LDE1Mi4wIEwgMTc4LjksMTUxLjkgTCAxNzkuMSwxNTEuOSBMIDE3OS4yLDE1MS44IEwgMTc5LjQsMTUxLjcgTCAxNzkuNSwxNTEuNiBMIDE3OS43LDE1MS41IEwgMTc5LjgsMTUxLjQgTCAxNzkuOSwxNTEuMyBMIDE4MC4wLDE1MS4xIEwgMTgwLjEsMTUxLjAgTCAxODAuMiwxNTAuOCBMIDE4MC4yLDE1MC43IEwgMTgwLjMsMTUwLjUgTCAxODAuMywxNTAuMyBMIDE4MC4zLDE1MC4yIEwgMTgwLjMsMTUwLjAgTCAxNzguMywxNTAuMCBaJyBzdHlsZT0nZmlsbDojMDAwMDAwO2ZpbGwtcnVsZTpldmVub2Rk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ojMDAwMDAwO3N0cm9rZS13aWR0aDowLjBweDtzdHJva2UtbGluZWNhcDpidXR0O3N0cm9rZS1saW5lam9pbjptaXRlcjtzdHJva2Utb3BhY2l0eToxOycgLz4KPC9zdmc+Cg==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ODVweCcgaGVpZ2h0PSc4NXB4JyB2aWV3Qm94PScwIDAgODUgODUnPgo8IS0tIEVORCBPRiBIRUFERVIgLS0+CjxyZWN0IHN0eWxlPSdvcGFjaXR5OjEuMDtmaWxsOiNGRkZGRkY7c3Ryb2tlOm5vbmUnIHdpZHRoPSc4NS4wJyBoZWlnaHQ9Jzg1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zNS4wJyB5PSc1My42JyBjbGFzcz0nYXRvbS0wJyBzdHlsZT0nZm9udC1zaXplOjIzcHg7Zm9udC1zdHlsZTpub3JtYWw7Zm9udC13ZWlnaHQ6bm9ybWFs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pub25lO2ZvbnQtZmFtaWx5OnNhbnMtc2VyaWY7dGV4dC1hbmNob3I6c3RhcnQ7ZmlsbDojM0I0MTQzJyA+TDwvdGV4dD4KPHRleHQgeD0nNTEuMCcgeT0nNTMuNicgY2xhc3M9J2F0b20tMCcgc3R5bGU9J2ZvbnQtc2l6ZToyM3B4O2ZvbnQtc3R5bGU6bm9ybWFsO2ZvbnQtd2VpZ2h0Om5vcm1hbDtmaWxsLW9wYWNpdHk6MTtzdHJva2U6bm9uZTtmb250LWZhbWlseTpzYW5zLXNlcmlmO3RleHQtYW5jaG9yOnN0YXJ0O2ZpbGw6IzNCNDE0MycgPmk8L3RleHQ+CjxwYXRoIGQ9J00gNjEuMiw0Mi4wIEwgNjEuMiw0MS45IEwgNjEuMiw0MS44IEwgNjEuMiw0MS43IEwgNjEuMiw0MS42IEwgNjEuMSw0MS41IEwgNjEuMSw0MS40IEwgNjEuMCw0MS4zIEwgNjEuMCw0MS4zIEwgNjAuOSw0MS4yIEwgNjAuOCw0MS4xIEwgNjAuNyw0MS4xIEwgNjAuNyw0MS4wIEwgNjAuNiw0MS4wIEwgNjAuNSw0MC45IEwgNjAuNCw0MC45IEwgNjAuMyw0MC45IEwgNjAuMiw0MC44IEwgNjAuMSw0MC44IEwgNjAuMCw0MC44IEwgNTkuOSw0MC45IEwgNTkuOCw0MC45IEwgNTkuNyw0MC45IEwgNTkuNiw0MC45IEwgNTkuNSw0MS4wIEwgNTkuNCw0MS4wIEwgNTkuNCw0MS4xIEwgNTkuMyw0MS4yIEwgNTkuMiw0MS4yIEwgNTkuMSw0MS4zIEwgNTkuMSw0MS40IEwgNTkuMCw0MS41IEwgNTkuMCw0MS42IEwgNTkuMCw0MS43IEwgNTguOSw0MS44IEwgNTguOSw0MS45IEwgNTguOSw0Mi4wIEwgNTguOSw0Mi4wIEwgNTguOSw0Mi4xIEwgNTguOSw0Mi4yIEwgNTkuMCw0Mi4zIEwgNTkuMCw0Mi40IEwgNTkuMCw0Mi41IEwgNTkuMSw0Mi42IEwgNTkuMSw0Mi43IEwgNTkuMiw0Mi44IEwgNTkuMyw0Mi44IEwgNTkuNCw0Mi45IEwgNTkuNCw0My4wIEwgNTkuNSw0My4wIEwgNTkuNiw0My4xIEwgNTkuNyw0My4xIEwgNTkuOCw0My4xIEwgNTkuOSw0My4xIEwgNjAuMCw0My4yIEwgNjAuMSw0My4yIEwgNjAuMiw0My4yIEwgNjAuMyw0My4xIEwgNjAuNCw0My4xIEwgNjAuNSw0My4xIEwgNjAuNiw0My4wIEwgNjAuNyw0My4wIEwgNjAuNyw0Mi45IEwgNjAuOCw0Mi45IEwgNjAuOSw0Mi44IEwgNjEuMCw0Mi43IEwgNjEuMCw0Mi43IEwgNjEuMSw0Mi42IEwgNjEuMSw0Mi41IEwgNjEuMiw0Mi40IEwgNjEuMiw0Mi4zIEwgNjEuMiw0Mi4yIEwgNjEuMiw0Mi4xIEwgNjEuMiw0Mi4wIEwgNjAuMSw0Mi4wIFonIHN0eWxlPSdmaWxsOiMwMDAwMDA7ZmlsbC1ydWxlOmV2ZW5vZGQ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iMwMDAwMDA7c3Ryb2tlLXdpZHRoOjAuMHB4O3N0cm9rZS1saW5lY2FwOmJ1dHQ7c3Ryb2tlLWxpbmVqb2luOm1pdGVyO3N0cm9rZS1vcGFjaXR5OjE7JyAvPgo8L3N2Zz4K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小车上,升降机构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承载座,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上部,承载座能够在升降机构上转动,承载座用于承载重物。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重物在高度方向的自动输送,无需人工举升,从而可以便于操作,减少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物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发展,对轨道车辆重载电缆连接器可靠性的要求相应提高。用来传输驱动电机动力的连接器需要安装在两节车厢之间,作业空间有限,而且“连接器—电缆—连接器”组件总成重达40余公斤,不易向车厢上部搬运。目前,主机厂在安装驱动电力线缆连接器时,通常需要三名工人将电缆连接器组件、配件以及工具由地面举升到所需安装位置。当车与车之间由挂钩定位后,各种管线、电缆的连接需要在一个较窄的空间内进行,受空间限制人员需要借助爬梯,带着工具和器材攀登,一手把持、一手操作,制约了轨道车辆安装质量及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重物不易输送到高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小车上,升降机构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承载座,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上部,承载座能够在升降机构上转动,承载座用于承载重物。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转轴,转轴的下端与升降机构的上部连接,承载座包括:座体,座体设置在转轴的上端,座体能够通过转轴在升降机构上转动,座体上具有用于对重物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座体的上表面为承载面,限位槽位于座体的侧面,承载座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能够打开或闭合限位槽的槽口,锁紧件用于防止重物从限位槽脱出。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升降柱为多个,多个升降柱顺次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升降柱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脚踏结构,设置在至少一个升降柱上。
进一步地,脚踏结构包括多个板状件,多个板状件分布在至少两个升降柱上。
进一步地,升降柱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第二型材上具有滑槽,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柱中,一个升降柱的第一型材与另一个升降柱的第二型材上的滑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升降柱为多个,多个升降柱顺次连接,相邻两个升降柱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升降装置还包括:链传动机构,多个升降柱通过链传动机构进行伸缩;电动驱动部,与链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和/或,手动驱动部,与链传动机构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小车包括:移动底盘,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底盘上;支撑机构,设置在移动底盘上,支撑机构能够支撑在承载面上,支撑机构的高度可调节以调整升降机构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横梁,横梁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底盘上;支腿,支腿与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支腿用于支撑在承载面上,支腿的下端与横梁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地,支腿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手轮,支撑杆与横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为多个,多个支撑机构间隔设置在移动底盘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移动小车可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举升重物的位置,将重物放置在承载座上,通过升降机构在高度方向的伸缩可将重物在高度方向输送,还可以将升降机构停止在预定高度以将重物保持在需要的高度上。而且,通过转动承载座,可以调整重物的角度,便于操作。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重物在高度方向的自动输送,无需人工举升,从而可以便于操作,减少劳动强度。例如,将该升降装置用于在两节车厢之间输送连接器,可避免人工搬运不方便操作以及费力的问题,而且,连接器可保持在需要的高度,以进行安装操作,这样人员无需把持重物,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在升起后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升降装置在缩回后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升降机构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升降装置应用于轨道车辆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侧面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移动小车;11、移动底盘;12、支撑机构;121、横梁;122、支腿;20、升降机构;21、升降柱;211、第一型材;212、第二型材;22、脚踏结构;30、承载座;40、转轴;50、链传动机构;60、电动驱动部;70、手动驱动部;80、连接器;9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0;升降机构20,设置在移动小车10上,升降机构20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承载座30,设置在升降机构20的上部,承载座30能够在升降机构20上转动,承载座30用于承载重物。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移动小车10可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举升重物的位置,将重物放置在承载座30上,通过升降机构20在高度方向的伸缩可将重物在高度方向输送,还可以将升降机构20停止在预定高度以将重物保持在需要的高度上。而且,通过转动承载座30,可以调整重物的角度,便于操作。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重物在高度方向的自动输送,无需人工举升,从而可以便于操作,减少劳动强度。例如,将该升降装置用于在两节车厢之间输送连接器,可避免人工搬运不方便操作以及费力的问题,而且,连接器可保持在需要的高度,以进行安装操作,这样人员无需把持重物,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的下端与升降机构20的上部连接,承载座30包括:座体,座体设置在转轴40的上端,座体能够通过转轴40在升降机构20上转动,座体上具有用于对重物进行限位的限位槽。通过设置转轴40,可灵活方便地调整座体在升降机构20上的角度。通过在座体上设置限位槽,可对重物进行限位,防止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的上表面为承载面,限位槽位于座体的侧面,承载座30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能够打开或闭合限位槽的槽口,锁紧件用于防止重物从限位槽脱出。通过设置锁紧件,可在重物的至少一部分放入到限位槽后,对限位槽的槽口进行阻挡,以防止重物脱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20包括:升降柱21,升降柱21为多个,多个升降柱21顺次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升降柱21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脚踏结构22,设置在至少一个升降柱21上。通过至少两个相邻的升降柱21的重叠区域的长度调节,可调整升降机构20的整体长度,从而调整重物的高度。通过设置脚踏结构22,可便于操作人员踩踏到上面进行操作。而且,操作人员可随同升降机构20进行升降,无需通过梯子或其他工具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脚踏结构22包括多个板状件,多个板状件分布在至少两个升降柱21上。其中,任一个板状件都可供操作人员踩踏。通过设置多个板状件,便于操作人员选择不同的位置踩踏。具体地,板状件为L形,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升降柱21上。
如图4所示,升降柱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型材211和第二型材212,第二型材212上具有滑槽,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柱21中,一个升降柱21的第一型材211与另一个升降柱21的第二型材212上的滑槽配合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便于相邻的两个升降柱21发生相对位移,并且使相邻的两个升降柱21连接紧密,可靠。这样当升降机构20伸长时不会产生很大的缝隙,使重物不易晃动,比较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0包括:升降柱21,升降柱21为多个,多个升降柱21顺次连接,相邻两个升降柱21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升降装置还包括:链传动机构50,多个升降柱21通过链传动机构50进行伸缩;电动驱动部60,与链传动机构50驱动连接;和/或,手动驱动部70,与链传动机构50驱动连接。通过链传动机构50能够安全可靠地驱动多个升降柱21伸缩。具体地,链传动机构50可设置为链条和链轮。电动驱动部60或手动驱动部70可对链传动机构50的运转提高动力。在升降装置可设置电动驱动部60和手动驱动部70,这样在不方便使用电力的环境,可采用手动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小车10包括:移动底盘11,升降机构20设置在移动底盘11上;支撑机构12,设置在移动底盘11上,支撑机构12能够支撑在承载面上,支撑机构12的高度可调节以调整升降机构20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通过移动底盘11的移动,可将升降装置整体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在使用时,支撑机构12支撑在承载面上,例如地面上,可以提高升降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倾倒。通过调节支撑机构12的高度,可以调整升降机构20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承载的重物相对竖直方向的角度,以便操作。
具体地,支撑机构12包括:横梁121,横梁121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底盘11上;支腿122,支腿122与横梁121的另一端连接,支腿122用于支撑在承载面上,支腿122的下端与横梁121之间的距离可调。这样可通过转动横梁121使横梁121收起到移动底盘11上或从移动底盘11伸出。通过调节支腿122的下端与横梁121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升降机构20相对于竖直方向发生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支腿122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手轮,支撑杆与横梁121螺纹连接。这样可通过转动手轮调节支撑杆与横梁121的连接位置,即调节横梁121的另一端到承载面的距离,以调整升降机构20相对于竖直方向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2为多个,多个支撑机构12间隔设置在移动底盘11上。这样可通过多个支撑机构12对移动底盘11和升降机构20进行支撑。并可通过分别调整每个支撑机构12来调整升降机构20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还包括电器控制箱、电器控制模块、声光报警器等,移动底盘11通过锂电池驱动。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升降装置可用实现满足车厢之间1.2米至4米升降高度,脚踏结构22升降高度为1.2米至2.2米,承载座30承重须大于60公斤,脚踏结构22承重大于100公斤。在电源不方便接入时可用手动摇把(手动驱动部)完成升降。
升降机构20采用多节联动桅柱(升降柱)实现升降,第六节桅柱为固定桅柱,后面的第五节桅柱、第四节桅柱、第三节桅柱、第二节桅柱和第一节桅柱由一根主传动链条和一根从动链条。主传动链条的一端固定在第六节桅柱的固定点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从第五节桅柱的传动链轮上绕过,在上升绕到固定桅柱的上传动链轮,并通过传动链轮和支撑件固定在手动摇把上,通过传动链轮拉动主传动链条时,为桅柱的上升柱提供上升力。第五节桅柱的上升原理是从主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桅柱的低部处,中间绕过上升第五节桅柱的传动链轮和第四节桅柱,升降桅柱的传动链轮把第四节桅柱托起。第三节、第二节、第一节桅柱的上升原理与第五节杆相同。
升降机构20的电动升降采用拉力传感器、拉力控制器实现过桥线承重设定,装置具备超载检测功能,当超载时装置停止工作并且利用发出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
铝合金第一节桅柱顶部设有承载座30,用于将工作人员及他需要的工具、材料送到工作位置,届时工作人员将站在脚踏结构22上展开工作。无缝隙传输用于桅柱之间,使得桅柱举升后的摇摆小。四个防倾支撑机构12被连接到移动底盘11的四个角落,作业时它们支撑抬升承载座30。支腿122安装在横梁121末端位置,组成水平调节机构,防止倾斜。
移动小车10可电动行走:36伏锂电池组在电气控制箱内的电气控制模块控制指令下驱动移动小车10后轮入库及在车厢之间移动,省事省力,提升工作效率。
在使用时,根据动车组安装技术要求及操作工艺流程,在原人工操作基础上实现电动升降,升降装置缓缓升起到需要连接器组件安装的位置高度,经人工操作可以在任意位置停靠。连接器组件接近连接器底座位置,使操作人员可简便地将连接器与车体上连接。
抬升前准备:需要安装到动车组机械化过桥线按照自上而下安装工艺流程,“连接器—电缆—连接器”组件预制在承载座30上面,并将升降装置停放在动车组的车厢之间,待升降装置的第一节桅柱紧靠铁轨外侧,利用升降装置的支撑机构12进行支撑。
动车组机械化过桥线抬升:人站在升降装置旁1米处,操作抬升按钮,经电气电控箱保护升降电机动作,传动链条带动桅柱上升至需要安装的工作位置,由五节桅柱在传动链条带动下逐步上升,承载座30所载的连接器对接安装位置。预装在桅柱两旁的脚踏结构22随着桅柱抬升也到达工作高度,按停止按钮。人可以一只脚站在桅柱两旁的脚踏结构22及动车组支撑位置,按照安装工艺流程开始工作。
动车组机械化过桥线抬升下降过程;动车组机械化过桥线分布车厢端面1.2米—4米之间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人可一支脚站在脚踏结构22上,随着连接器有上而下的安装顺序,按下降按钮降至所需工作位置,依次下行工作。
动车组机械化过桥线抬升电动行走:36V锂电池经电气控制模块驱动移动小车10的后轮以时速10km/h行走入库及车间工位,连续行走里程大约15公里。紧凑的设计使得一个人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从甲工作位置转移到乙工作位置,左、右、前、后倾斜角度调整设计可以使员工靠近车厢狭窄空间工作,并使连接器插头调整在与插座联接最佳位置进行联接,承载座30实现360度的全方位旋转。
升降装置根据车厢之间狭窄的安装环境,设计结构紧凑并可快速安装。为了低于调试列车导轨,升降装置收起高度为0.96米左右。驱动电动机带有变速控制器,控制电缆和皮带挂钩。在不具备电源或临时停电,可用手柄来操作升降。紧急停止按钮有用于手动控制的安全联锁开关。安装有过载离合器以进行过载保护。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升降很轻,因为举升桅柱由铝合金制造。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因此只要一人就可以移动设备或进入狭窄的工作位置。本方案克服现有动车组机械化过桥连接器组件人工抬升、安装效率低、空间作业安全隐患的缺点,为一种电动升降、电动行走并有效利用链条传动、升降桅柱联动新型升降装置,该装置将动车组的车间连接器安装,通过桅柱电动升降装置进行抬升,为连接器与车体抬升提供安全距离,防止连接器金属构件划伤车体表面,提高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操作简单方便,升降装置的承载座30可以实现左、右、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使连接器插头调整在与插座联接最佳位置,承载座30可实现360度的全方位旋转。该方案可提高工作效率,升降装置尺寸小,适合在动车组车厢之间较小的空间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小车(10);
升降机构(20),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0)上,所述升降机构(20)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
承载座(3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0)的上部,所述承载座(30)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20)上转动,所述承载座(30)用于承载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转轴(40),所述转轴(40)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机构(20)的上部连接,所述承载座(30)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转轴(40)的上端,所述座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40)在所述升降机构(20)上转动,所述座体上具有用于对所述重物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上表面为承载面,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座体的侧面,所述承载座(30)还包括: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所述锁紧件用于防止所述重物从所述限位槽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
升降柱(21),所述升降柱(21)为多个,多个所述升降柱(21)顺次连接,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升降柱(21)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
脚踏结构(22),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升降柱(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结构(22)包括多个板状件,多个所述板状件分布在至少两个所述升降柱(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型材(211)和第二型材(212),所述第二型材(212)上具有滑槽,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柱(21)中,一个所述升降柱(21)的第一型材(211)与另一个所述升降柱(21)的第二型材(212)上的滑槽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升降柱(21),所述升降柱(21)为多个,多个所述升降柱(21)顺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升降柱(21)的重叠区域的长度可调节;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链传动机构(50),多个所述升降柱(21)通过所述链传动机构(50)进行伸缩;
电动驱动部(60),与所述链传动机构(50)驱动连接;和/或,手动驱动部(70),与所述链传动机构(50)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0)包括:
移动底盘(11),所述升降机构(20)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11)上;
支撑机构(12),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11)上,所述支撑机构(12)能够支撑在承载面上,所述支撑机构(12)的高度可调节以调整所述升降机构(20)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2)包括:
横梁(121),所述横梁(12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底盘(11)上;
支腿(122),所述支腿(122)与所述横梁(1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腿(122)用于支撑在承载面上,所述支腿(122)的下端与所述横梁(121)之间的距离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22)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手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横梁(121)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机构(12)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1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7818.2U CN209922836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升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7818.2U CN209922836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升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22836U true CN209922836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7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27818.2U Active CN209922836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升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22836U (zh) |
-
2019
- 2019-03-14 CN CN201920327818.2U patent/CN2099228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94380B2 (en) | Helicopter emplaceable cart for travel along electrical power lines | |
WO2006075192A1 (en) |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
US6048012A (en) | Understructure lifting beam | |
US20190256335A1 (en) | Work vehicle including suspended platform | |
US20150354277A1 (en) | Aircraft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aircraft tire servicing | |
US6186275B1 (en) | Basket transportable by helicopter for use on elevated cables or installations | |
CN210451662U (zh) | 一种自动定位车桥安装装置 | |
CN209922836U (zh) | 升降装置 | |
KR20000022110A (ko) | 활주부로 지지되는 헬리콥터용 수송대 | |
CN111056458A (zh) | 一种起吊转运车 | |
CN108661327A (zh) | 预制轻质墙板安装机器 | |
CN112060969A (zh) | 一种纯电动重卡的换电系统及换电方法 | |
US9718307B2 (en) | Tire handler | |
CN103573176B (zh) | 电力系统快速组合登高工具 | |
CN213509855U (zh) | 电塔 | |
CN212654233U (zh) | 一种纯电动重卡的换电系统 | |
NL2024446B1 (en) | Portable device for driving a rope | |
CN216735436U (zh) | 包装运输组件 | |
CN215439559U (zh) | 一种电力检修用升降装置 | |
CN214653441U (zh) | 一种方便移动的电力维修用辅助装置 | |
CN212197108U (zh) | 一种便于存放货物的登高车 | |
JP3050678U (ja) | フォーク移動式荷役装置 | |
CN210029713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天车吊装支架 | |
CN112211471A (zh) | 电塔及用于电塔的方法 | |
JP2521762Y2 (ja) | 歩行型電動運搬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