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4352U -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4352U
CN209914352U CN201920177717.1U CN201920177717U CN209914352U CN 209914352 U CN209914352 U CN 209914352U CN 201920177717 U CN201920177717 U CN 201920177717U CN 209914352 U CN209914352 U CN 20991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fin group
heat
fins
sid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77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毅丹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777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该散热片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垂直于XY平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第四侧面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第一鳍片组靠近第三侧面,第三侧面设置有凸台,或者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均设置有凸台;一种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亦被提及,其通过散热片的配置,能够形成一个连续和四周封闭通风的风道,电子元件设置在该风道内,在进行强迫散热时,流动的空气为散热片散热的同时,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片,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尤其是电力电子器件,其是高度集成化半导体器件,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器件产生的热流量大且散热空间有限,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应用了这些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用到散热器,但是传统的散热器的布局合理性和散热效率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片,其布局合理、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通过散热片的配置,能够形成一个连续和四周封闭通风的风道,电子元件设置在该风道内,在进行强迫散热时,流动的空气为散热片散热的同时,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垂直于XY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所述第一鳍片组靠近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凸台,或者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均设置有凸台。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凸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方向垂直。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凸台宽度范围为3mm-50mm。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位置呈斜面设计,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朝外一端相平,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逐渐增加,且靠近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最短。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鳍片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
如上所述的散热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预留有用于安装需散热元件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组和连接板,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但不接触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采用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散热片,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侧面的凸台上,或者,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侧面的凸台与所述第四侧面的凸台上。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片的本体还包括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五侧面平行于XY平面,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对,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片的本体的第五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另一个所述散热片的本体的第六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散热风扇。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为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凸台,用于安装连接板,这样鳍片与连接板之间因凸台的间隙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风道,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没有在散热片上设置凸台,连接板直接抵接到散热片的鳍片上,既浪费了抵接的鳍片散热面积,又减少了相应的散热通道,散热效率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相比散热效果更好,且连接板安装更简单。
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设置有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这样的设计,鳍片长度较短的第二组鳍片组高度相应降低,从而在第一鳍片组的下面即第二鳍片组的位置,产生一个可以安装较大电子元件的空间,布局合理。
三、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第一鳍片组的位置设计成斜面,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鳍片组的位置设计成斜面,且第一鳍片组的鳍片朝外一端相平,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因为热量从发热电子元件传输过来时,根据离发热电子元件的远近,形成了一定的温度下降梯度,在热量传输的过程已经散去部分热量,离发热电子元件较远处温度已经较低,需要传输的热量较少,此时可以用较少的金属进行热传导,能够在到达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约材料,另一方面还能使得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和表面积增加,提升了鳍片的散热效率。
四、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通过两个散热片和连接板,能够形成一个四周基本封闭的风道,当电子元件设置在该风道内,进行强迫散热时,流动的空气为散热片散热的同时,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散热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本体1;第一侧面11;第一鳍片组111;第二鳍片组112;第二侧面12;第三鳍片组121;第三侧面13;第四侧面14;第五侧面15;第六侧面16;凸台17;
连接板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更多的技术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第六侧面”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散热片包括本体1,一般来说,本体1的长度为800mm以下,本体1的高度为20mm-500mm内,该本体具有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第四侧面14、第五侧面15和第六侧面16,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与第四侧面14均垂直于XY平面,第五侧面15与第六侧面16均平行于XY平面,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相对,第三侧面13与第四侧面14相对,第五侧面15与第六侧面16相对,第一侧面11上设置有第一鳍片组111和第二鳍片组112,此侧面预留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空间,第一鳍片组111和第二鳍片组112的鳍片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同时,此侧面作为强制散热面,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为20mm-100mm范围内,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之间的距离为2mm-20mm范围内,第二鳍片组112的鳍片长度不大于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第二鳍片组112的鳍片长度相应减少,这样的设计,鳍片长度较短的第二组鳍片组112高度相应降低,在第一鳍片组111的下面即第二鳍片组112的位置,产生一个可以安装较大电子元件的空间,第一鳍片组111靠近第三侧面13,第三侧面13设置有凸台17,凸台17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方向垂直,凸台17部分的尺寸小于本体1的尺寸,凸台17用于安装连接板,这样鳍片与连接板之间因凸台17的间隙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风道,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没有在散热片上设置凸台,连接板直接抵接到散热片的鳍片上,既浪费了抵接的鳍片散热面积,又减少了相应的散热通道,散热效率降低,因此本实施例的散热片较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相比散热效果更好,且连接板安装更简单。
进一步来说,为了更好的安装连接板,凸台宽度不小于3mm,一般在3mm-50mm范围内。
进一步来说,第一侧面11设置有第一鳍片组111的位置呈斜面设计,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度-45度,但不包括0度,该角度范围内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散热效果比较好,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朝外一端相平,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逐渐增加,且靠近第二鳍片组112的鳍片长度最短,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热量从发热电子元件传输过来时,根据离发热电子元件的远近,形成了一定的温度下降梯度,在热量传输的过程已经散去部分热量,离发热电子元件较远处温度已经较低,需要传输的热量较少,此时可以用较少的金属进行热传导,能够在到达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约材料,另一方面还能使得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和表面积增加,提升了鳍片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来说,第二侧面12设置有第三鳍片组121,此侧面预留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空间,该侧面为自然散热面,第三鳍片组121的鳍片长度不大于第一鳍片组111的鳍片长度,可以与第二鳍片组112的鳍片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鳍片组121的鳍片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片的本体1在第三侧面13与第四侧面14均设置有凸台17,用于安装连接板,即散热片两端都有连接板时,可以分别安装在本体1的第三侧面13与第四侧面14的凸台17上,两端都可以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风道,实施例1的散热片由于只在第三侧面13设置有凸台17,更适用于只在散热片一端安装连接板的情况,假设两端都安装连接板,只能在有凸台17的一端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风道,散热效果比在两端都设置有凸台17的散热片散热效果稍差一点。
实施例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组和连接板2,散热片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但不接触的散热片,采用实施例2的散热片,连接板2为PCB板或者其他板材,连接板2有两块,一块安装在两个散热片的第三侧面13的凸台17上,一块安装在在两个散热片的第四侧面14的凸台17上,能够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风道,电子元件设置在该风道内,与散热片的本体1连接,或者与连接板2连接,在进行强迫散热时,流动的空气为散热片散热的同时,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而且连接板2与凸台17的连接方式可采用螺钉连接,也可采用粘接,由于连接板2是直接安装在凸台17上的,鳍片与连接板2之间因凸台17的间隙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风道,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没有在散热片上设置凸台,连接板2直接抵接到散热片的鳍片上,既浪费了抵接的鳍片散热面积,又减少了相应的散热通道,散热效率降低,因此本实施例的散热片较传统的没有凸台的散热片相比散热效果更好,且连接板2安装更简单。
进一步来说,在其中一个散热片的本体1的第五侧面15和另一个散热片的本体1的第六侧面16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以直接安装在本体1上,也可以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本体1上,如此,即可构成对电子元件的强迫散热系统,能够加快空气流动,提高热量传递速度。
实施例4
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片采用实施例1的散热片,由于只在第三侧面13设置有凸台17,更适用于只在散热片一端安装连接板2的情况,此时,两个散热片的第一鳍片组111在保证不接触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能够形成一个四周基本封闭的风道,用于对风道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垂直于XY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所述第一鳍片组靠近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凸台,或者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均设置有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宽度范围为3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位置呈斜面设计,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朝外一端相平,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逐渐增加,且靠近所述第二鳍片组的鳍片长度最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鳍片组,所述第三鳍片组的鳍片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鳍片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预留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空间。
8.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组和连接板,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但不接触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散热片,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侧面的凸台上,或者,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侧面的凸台与所述第四侧面的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本体还包括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五侧面平行于XY平面,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对,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片的本体的第五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另一个所述散热片的本体的第六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散热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PCB板。
CN201920177717.1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0991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7717.1U CN209914352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7717.1U CN209914352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4352U true CN209914352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7717.1U Active CN209914352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9236U (zh) 一种逆变器
CN103175179A (zh) 散热器
KR100981155B1 (ko) 히트싱크
US7733653B1 (en) Heat radiating member mounting structure
CN209914352U (zh) 一种散热片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装置
CN114396662A (zh)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406015U (zh) 一种导风散热装置
CN210038688U (zh) 一种散热模组
WO2019242697A1 (zh) 具有温度梯度的一体式散热器
CN201278625Y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散热装置
US6636423B2 (en) Composite fins for heat sinks
CN210485596U (zh) 散热器及车灯
CN209729889U (zh) 防尘散热模组
CN210200706U (zh) 新型吹胀板式翅片散热模组
CN108630640B (zh) 具有温度梯度的一体式散热器
WO2016127828A1 (zh) 一种光模块散热结构及通讯设备
CN214592534U (zh) 一种具有热管风冷散热器的变频器
CN212487076U (zh) 一种整板散热器
CN216291979U (zh) 一种散热器及设置该散热器的服务器板卡
CN214708519U (zh) 高散热性能的逆变器
CN215006544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4256941U (zh) 一种散热器及电源
CN216011397U (zh) 风冷式散热装置
CN215582430U (zh) 一种石墨烯用于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