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4213U -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4213U
CN209844213U CN201920634845.4U CN201920634845U CN209844213U CN 209844213 U CN209844213 U CN 209844213U CN 201920634845 U CN201920634845 U CN 201920634845U CN 209844213 U CN209844213 U CN 20984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lar plate
plate
particle size
small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48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婷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48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4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电容特性的组合电极和为所述组合电极提供高压电压的高压模组;所述组合电极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间还设有一陶瓷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通过高压模组向第一极板、第二极板输送6~8KV的脉冲电压,能产生粒径较小的负离子,提高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此外,在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高压放电时,陶瓷板于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间形成绝缘介质,避免直接对空气放电,改善热击穿,减少臭氧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小粒径负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按其迁移距离和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就是小粒径负离子。
一般地,电压越高,空气离子直径越小。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负离子发生器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是采用3KV上下的直流电压,固产生的负离子粒径较大,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有限;
此外,高压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而人体暴露在高浓度的臭氧环境中,可能出现皮肤、眼睛刺痛,呼吸不畅、咳嗽和头痛等症状。如何减少臭氧的产生,成了负离子发生器首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电容特性的组合电极和为所述组合电极提供高压电压的高压模组;所述组合电极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间还设有一陶瓷板。陶瓷板的设置,在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高压放电时,于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间形成绝缘介质,避免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直接对空气放电,极大地减少臭氧的产生;此外,在高压放电产生负离子的过程中,常伴有热击穿,绝缘介质中发生的损耗将引起局部发热,而陶瓷的散热性能良好,一定程度上改善热击穿,从而进一步减少臭氧的产生。
所述高压模组的输出电压为6~8KV。由于离子运动速度与离子直径成反比,离子迁移率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而提高电压能提高离子的运动速度,因此高压模组的输出电压为6~8KV,比市面上普遍采用的3KV上下的直流电压,能产生粒径更小的负离子。
所述高压模组的输出电压为脉冲电压。采用脉冲电压,使第一极板、第二极板能周期性地放电,给陶瓷板一定的散热时间,进一步的改善热击穿,减少臭氧的产生。
所述脉冲电压的脉冲周期为50~500ns。
所述高压模组包括升压变压器、开关元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开关元件周期性闭合、断开的控制元件;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有电源和所述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通过控制元件驱使开关元件周期性闭合、断开,实现高压模组脉冲电压的输出。
所述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整流器的设置,升压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输送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保证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的正常放电。
所述开关元件为MOS开关管;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漏极;所述MOS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栅极。
所述陶瓷板上设有极板放置槽,所述第一极板对应所述极板放置槽内嵌于所述陶瓷板中。第一极板内嵌于陶瓷板中,保证第一极板对第二极板放电的过程中比先经过陶瓷板,提高工作稳定性。
所述极板放置槽与所述陶瓷板的板面间距为0.3mm。
所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相对面的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通过高压模组向第一极板、第二极板输送6~8KV的脉冲电压,能产生粒径较小的负离子,提高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此外,在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高压放电时,陶瓷板于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间形成绝缘介质,避免直接对空气放电,改善热击穿,减少臭氧的产生。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模组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陶瓷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电容特性的组合电极和为所述组合电极提供高压电压的高压模组1;所述组合电极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所述高压模组1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2连接,所述高压模组1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3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间还设有一陶瓷板4。陶瓷板4的设置,在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高压放电时,于第一极板2与第二极板3间形成绝缘介质,避免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直接对空气放电,极大地减少臭氧的产生;此外,在高压放电产生负离子的过程中,常伴有热击穿,绝缘介质中发生的损耗将引起局部发热,而陶瓷的散热性能良好,一定程度上改善热击穿,从而进一步减少臭氧的产生。
所述高压模组1的输出电压为6~8KV。由于离子运动速度与离子直径成反比,离子迁移率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而提高电压能提高离子的运动速度,因此高压模组1的输出电压为6~8KV,比市面上普遍采用的3KV上下的直流电压,能产生粒径更小的负离子。
所述高压模组1的输出电压为脉冲电压。采用脉冲电压,使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能周期性地放电,给陶瓷板4一定的散热时间,进一步的改善热击穿,减少臭氧的产生。
所述脉冲电压的脉冲周期为50~500ns。
所述高压模组1包括升压变压器11、开关元件12以及用于驱使所述开关元件12周期性闭合、断开的控制元件13;所述升压变压器11的初级绕组连接有电源和所述开关元件12,所述开关元件12与所述控制元件13连接。通过控制元件13驱使开关元件12周期性闭合、断开,实现高压模组1脉冲电压的输出。所述控制元件13可以采用单片机、时间继电器等具有控制功能的元器件。
所述升压变压器11的次级绕组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2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3连接。整流器的设置,升压变压器11输出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输送到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保证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的正常放电。
所述开关元件12为MOS开关管;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漏极;所述MOS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栅极。
所述陶瓷板4上设有极板放置槽,所述第一极板2对应所述极板放置槽内嵌于所述陶瓷板4中。第一极板2内嵌于陶瓷板4中,保证第一极板2对第二极板放电的过程中比先经过陶瓷板4,提高工作稳定性。
所述极板放置槽与所述陶瓷板4的板面间距为0.3mm。其中,陶瓷板4的厚度为0.3mm,其厚度可针对不同的电压需求而设计。
所述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相对面的面积相同。其中,第二极板3可对任何导体放电,包括人体。
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元件13驱使开关元件12周期性地闭合、断开,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经升压变压器11升压后通过整流器输出6~8KV的直流脉冲电压信号;
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第一极板2与第二极板3,第一极板2先对陶瓷板4再对第二极板3高压放电,从而实现负离子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通过高压模组1向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输送6~8KV的脉冲电压,能产生粒径较小的负离子,提高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此外,在第一极板2、第二极板3高压放电时,陶瓷板4于第一极板2与第二极板3间形成绝缘介质,避免直接对空气放电,改善热击穿,减少臭氧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容特性的组合电极和为所述组合电极提供高压电压的高压模组;
所述组合电极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所述高压模组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
于所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间还设有一陶瓷板;
所述高压模组的输出电压为6~8K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组的输出电压为脉冲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的脉冲周期为50~500n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组包括升压变压器、开关元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开关元件周期性闭合、断开的控制元件;
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有电源和所述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有整流器;
所述整流器的电压正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电压负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MOS开关管;
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漏极;
所述MOS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MOS开关管的栅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上设有极板放置槽,所述第一极板对应所述极板放置槽内嵌于所述陶瓷板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放置槽与所述陶瓷板的板面间距为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相对面的面积相同。
CN201920634845.4U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Active CN20984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4845.4U CN209844213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4845.4U CN209844213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4213U true CN209844213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4845.4U Active CN209844213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4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8086B (zh) 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
CN209101445U (zh) 离子发生系统、杀菌消毒装置和/或空气净化装置
EP1614971A3 (en) Air purifier
CN209844213U (zh) 一种减少臭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CN104078846A (zh) 一种空气负离子发生电路
CN110149755A (zh) 一种不产生臭氧的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201918639U (zh) 微功耗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202423830U (zh) 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CN115528546B (zh) 一种基于电容式负离子发生电路
CN202384640U (zh)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1039786C (zh) 电子超声针灸多用仪
CN103427661A (zh) 一种压电陶瓷变压器驱动电路
CN107172796A (zh) 一种圆角矩形轮廓‑球形曲面电极的低温等离子体杀菌处理腔
CN205065909U (zh) 一种新型利用等离子发生器同时产生负离子和微量臭氧的装置
CN210723692U (zh) 一种高效负离子发生器
CN201497879U (zh) 高能态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
CN201448810U (zh) 一种空气净化灯
CN209048926U (zh) 一种基于聚焦超声的驱动电路与治疗仪
CN102496855A (zh)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111493582A (zh) 一种负离子导入床垫
RU2014851C1 (ru) Ионизатор воздуха
CN202554546U (zh) 电子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11417247A (zh) 可接触智能化等离子沿面放电装置
CN202505983U (zh) 静电医疗保健器
CN220272960U (zh) 一种低压负离子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