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3274U -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3274U
CN209833274U CN201920257783.XU CN201920257783U CN209833274U CN 209833274 U CN209833274 U CN 209833274U CN 201920257783 U CN201920257783 U CN 201920257783U CN 209833274 U CN209833274 U CN 209833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swing arm
outer plate
arm support
inn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77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昊
陈元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77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3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3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3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该摆臂支架结构包括分体相连的外板体、内板体和连接体;其中,所述外板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横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所述内板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纵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所述连接体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之间,并分别焊接固定;其中,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分别开设有摆臂安装孔,并配置为:由上至下,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的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且本体截面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通过结构优化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在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符合产品轻量化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方案可适用大部分长悬臂支架,尤其适用于后驱后副车架。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后副车架作为后独立悬架系统的支撑骨架,其上安装有摆臂、稳定杆、减震器和轮毂支架等构件,具有阻隔振动、提高悬架性能的作用。众所周知,后副车架分为驱动后副车架和非驱动后副车架两种,作为摆臂的连接承载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中,驱动后副车架因需要避让传动半轴,其上的摆臂支架安装孔至纵梁的距离为非驱动后副车架的2倍左右,相当于为长悬臂结构。因此,对于非驱动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来说,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是影响其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提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后副车架摆臂支架,但是,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均无法有效兼顾材料利用率和良好力学性能。另外,现有后副车架摆臂支架构件结构使得冲压工艺较为复杂,无法有效控制制造成本。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以在获得良好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兼顾材料利用率,并可有效降低结构自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以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结构自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结构,包括分体相连的外板体、内板体和连接体;其中,所述外板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横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所述内板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纵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所述连接体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之间,并分别焊接固定;其中,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分别开设有摆臂安装孔,并配置为:由上至下,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的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且本体截面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
优选地,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的前板沿分别设置有相向折弯的连接附座;两个所述连接附座分别位于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所述摆臂安装孔的下方,且两者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的所述连接附座的截面配置为:自相应本体至连接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的两侧分别具有折弯段,两个所述折弯段的板面分别与所述内板体和所述外板体的板面贴合焊接固定,并在所述折弯段的外周形成相应焊缝。
优选地,两个所述折弯段的下边沿分别具有内凹部。
优选地,所述外板体和/或所述内板体的前侧和/或后侧板沿具有加强翻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包括相连接的横梁和纵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上的摆臂支架结构;所述摆臂支架结构具体如前所述的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所述的后副车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副车架摆臂支架结构,采用分体相连的外板体、内板体和连接体构成;其中的连接体横向设置在外板体和内板体之间,并分别焊接固定,由上至下,该外板体和内板体的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且本体截面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由此,形成稳固的承载结构。本方案采用分体式基础设计,可有效简化冲压工艺,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同时,外板体和内板体的间距及本体截面均由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可在确保承载强度及自体刚度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为进一步降低了结构自重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连接体通过两侧折弯段与内板体和外板体的板面贴合焊接固定,在折弯段的外周形成相应焊缝,结构受力状态更加稳固;另外,两个折弯段的下边沿分别具有内凹部,以有效规避连接板与内板体和外板体之间局部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结构承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后副车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摆臂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视角形成的摆臂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视角形成的摆臂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外板体1、连接附座11、内板体2、连接附座21、连接体3、折弯段31、内凹部32;
横梁10、纵梁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1中所示后副车架作为方案描述主体,详细说明本申请提出的摆臂支架结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该后副车架的具体布置形式,以及其他附加的其他功能结构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方案并不构成实质性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述后副车架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述摆臂支架结构的示意图。为清晰示出摆臂支架结构并简化图示,图1中仅局部示出了一侧摆臂支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分体式的摆臂支架结构固定焊接在后副车架的横梁10与纵梁20的交汇位置处。相连的外板体1、内板体2和连接体3焊接为整体承载结构,如图所示,连接体3横向设置在外板体1和内板体2之间,其两侧板沿分别与外板体1和内板体2焊接固定;考虑到驱动后副车架需要避让传动半轴而导致摆臂支架形成长悬臂结构,故在外板体1和内板体2之间设置连接体3以起加强作用。由于采用分体式基础设计,构件结构相对简单,可有效简化冲压工艺。其中,外板体1其具有用于与后副车架的横梁10焊接固定的下板沿;内板体2具有用于与后副车架的纵梁20焊接固定的下板沿,并在外板体1和内板体2上分别开设有相应设置的摆臂安装孔4,用于安装摆臂。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以车体中心为基准定义的,可以确定的是,上述方位词的使用仅用于清楚表达构件相对位置关系,对本方案实体内容不构成影响。
本方案中,外板体1和内板体2的间距由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也即上窄下宽;相应地,外板体1和内板体2的本体截面由上至下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状,形成适应摆臂支架工作载荷的降应力设计,可在确保承载强度及自体刚度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且重量较轻。
为了进一步提升结构承载性能,外板体1和内板体2的前板沿分别设置有相向折弯的连接附座(11、21);请一并结合图3所示,该为另一视角所示的摆臂支架结构。连接附座11位于外板体1上摆臂安装孔的下方位置处,连接附座21位于内板体2上摆臂安装孔的下方位置处,且相对设置的连接附座11和连接附座21焊接固定,在增加板体自体强度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由此可完全规避受力失稳的情形发生。
另外,外板体1和内板体1上的连接附座(11、21)的截面配置为:自相应本体至连接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也就是说,连接附座11自外板体1的本体至外端逐渐减小,连接附座21自内板体2的本体至外端逐渐减小,同样地采用良好的降应力设计。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连接体3的两侧焊接应力,该连接体3的两侧可分别具有折弯段31,请一并结合图4所示,该图中所示为上下翻转后的摆臂支架结构。图中所示,两个折弯段31的板面分别与内板体1和外板体2的板面贴合焊接固定,并在折弯段31的外周形成相应焊缝,这样,连接处紧密结合,结构受力状态更加稳固;另外,两个折弯段31的下边沿分别具有内凹部32,以有效规避连接板3与内板体2和外板体1之间局部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结构承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外板体1和/或内板体2的前侧和/或后侧板沿具有加强翻边,利用冲压工艺可一次成型。经跟踪样件台架试验情况,配此新型支架的后副车架顺利通过台架试验。
综上,本方案提供的摆臂支架结构简单,成型工艺简单,强度刚度满足,重量轻,可适用大部分长悬臂支架,尤其后驱后副车架上适合设计此结构摆臂支架。
除前述摆臂支架结构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包括相连接的横梁10和纵梁20,以及设置在横梁10和纵梁20上的前述摆臂支架结构。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后副车架的车辆,应当理解,该车辆的其他功能构成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后副车架上的摆臂支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结构,图中仅示出了一侧的摆臂支架结构,另外一侧摆臂支架为对称设置相同结构,应当理解,只要核心构思与本方案一致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相连的:
外板体,其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横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
内板体,其具有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纵梁焊接固定的下板沿;
连接体,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之间,并分别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分别开设有摆臂安装孔,并配置为:由上至下,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的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且本体截面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的前板沿分别设置有相向折弯的连接附座;两个所述连接附座分别位于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所述摆臂安装孔的下方,且两者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和所述内板体上的所述连接附座的截面配置为:自相应本体至连接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侧分别具有折弯段,两个所述折弯段的板面分别与所述内板体和所述外板体的板面贴合焊接固定,并在所述折弯段的外周形成相应焊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弯段的下边沿分别具有内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和/或所述内板体的前侧和/或后侧板沿具有加强翻边。
7.一种后副车架,包括相连接的横梁和纵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上的摆臂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架结构具体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的摆臂支架结构。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副车架。
CN201920257783.X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Active CN209833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7783.XU CN209833274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7783.XU CN209833274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3274U true CN20983327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7783.XU Active CN209833274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32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045A (zh) * 2021-01-11 2022-07-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悬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装支架、悬架系统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045A (zh) * 2021-01-11 2022-07-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悬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装支架、悬架系统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3274U (zh) 一种车辆、后副车架及其摆臂支架结构
CN201472102U (zh) 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
CN206394707U (zh) 汽车后纵梁结构总成
CN211107693U (zh) 一种分段式车架及车辆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20702930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109927781A (zh) 一体式副车架
CN209852426U (zh) 一种框式副车架
CN212401350U (zh) 后副车架和汽车
CN211809848U (zh) 一种增程式汽车后副车架
CN211076054U (zh) 一种副车架
CN211685316U (zh) 一种自卸汽车车架后宽尾梁
CN209225245U (zh) 一种空气悬架支撑横梁总成
CN2162325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16713146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架及平地机
CN202264615U (zh) 后桥纵臂
CN209972577U (zh) 副车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S63170176A (ja) 四輪バギ−車の車体フレ−ム
CN211519652U (zh) 副车架总成及含其的车辆
CN212500657U (zh) 副车架及汽车
CN218949291U (zh) 一种采用三维弯曲混合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8881908U (zh) 一种行李箱支架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9544888U (zh) 一种车架总成
CN210734288U (zh) 副车架后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