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6686U -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6686U
CN209816686U CN201920260835.9U CN201920260835U CN209816686U CN 209816686 U CN209816686 U CN 209816686U CN 201920260835 U CN201920260835 U CN 201920260835U CN 209816686 U CN209816686 U CN 20981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old
box girder
cantilever
roof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08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二侠
吴嘉佳
张思瑜
李鹏
蓝华
史健波
李博
李晓
欧秋杰
谢慧静
李信
杨理广
周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02608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6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6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包括并排布置的旧箱梁和新箱梁,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设有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悬臂拼接段,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悬臂拼接段的拼接钢筋连接,若干所述拼接钢筋横向且等间距布置于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顶面锯设有纵向的第一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内填充有沥青玛蹄脂,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底面锯设有第二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与所述第二填充缝上下相对应,所述第二填充缝内填充有木条,所述旧箱梁、悬臂拼接段以及新箱梁的顶部铺设有沥青,可以解决新旧桥梁连接结构施工不便,且顶面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早期建设的公路、市政道路,因道路宽度较窄、车道数量较少,特别是双向二、四车道的公路、市政道路,已呈现出交通拥堵、运输能力不足的状况,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安全事故逐年增多,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求,公路、市政道路改扩建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部分地区已加快对既有公路、市政道路实施改扩建工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道路工程标准、规范已难以适应现代工程所需,大部分标准、规范都进行了修编完善,新旧标准、规范对桥梁荷载等级要求也不同,采用老标准、老规范设计的既有桥梁部分参数、指标已不能满足现行标准及规范要求,在保证改扩建工程经济性及现状营运通行的前提下,改扩建工程一般采用“老桥老标准、新桥新标准”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保留没有明显病害的桥梁,必要时进行加固利用,拼宽桥梁均为满足新标准、新规范的新建桥梁,而既有桥梁为运营多年的旧桥。设计的拼宽新桥如采用与既有桥梁同材料的梁体,其梁高一般都比既有桥高,梁体刚度也大:如采用高性能材料(如钢梁)来保证与既有桥等高,因梁体材料性能不一样,其刚度也很难保证一致。梁体刚度相差较大的新旧桥梁采用刚性连接方式将造成相互影响、连接处开裂等问题;如采用完全分开互不影响的伸缩缝连接,也容易因沉降形成错台,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以解决新旧桥梁连接结构施工不便,且顶面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包括并排布置的旧箱梁和新箱梁,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设有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悬臂拼接段,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悬臂拼接段的拼接钢筋连接,若干所述拼接钢筋横向且等间距布置于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顶面锯设有纵向的第一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内填充有沥青玛蹄脂,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底面锯设有第二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与所述第二填充缝上下相对应,所述第二填充缝内填充有木条,所述旧箱梁、悬臂拼接段以及新箱梁的顶部铺设有沥青。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填充缝的高度为4~8厘米、宽度为1~3厘米,所述第二填充缝的高度为2~4厘米、宽度为1~3厘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悬臂拼接段前半段由旧箱梁的向内凿入45~55厘米浇注混凝土形成,所述悬臂拼接段后半段由所述新箱梁的预留空间浇注混凝土形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拼接钢筋由所述旧箱梁内的钢筋和所述新箱梁内的钢筋焊接形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混凝土的等级为C50。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任意相邻2个所述拼接钢筋之间的距离为6~15厘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悬臂拼接段端头部设有与所述旧箱梁或所述新箱梁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的过渡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能够将新旧桥梁拼接起来,不但能够实现对现有旧桥进行拓宽,而且该拼接结构中部设有上填充缝和下填充缝,填充缝内填充有填充介质,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悬臂拼接段的拼接钢筋连接,该结构具有传递剪力而不传递弯距的特性,当新桥和旧桥由于桥墩的沉降发生错位时,能够使裂缝集中于上填充缝和下填充缝处而不会分散,且由于上填充缝内填充有具有防水效果的沥青玛蹄脂,因此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该拼接结构施工方便,工作可靠,可将新旧桥的路面连接起来,使桥面上的车辆无障碍顺利通行。
由于所述第一填充缝的高度为4~8厘米、宽度为1~3厘米,所述第二填充缝的高度为2~4厘米、宽度为1~3厘米,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的高度和宽度适中,即可以使新旧桥梁之间由于错位产生的裂缝集中,还可避免由于缝隙过宽引起车辆颠簸。
由于所述悬臂拼接段前半段由旧箱梁的向内凿入45~55厘米浇注混凝土形成,所述悬臂拼接段后半段由所述新箱梁的预留空间浇注混凝土形成,以便于新旧桥梁之间的连接施工。
由所述悬臂拼接段端头部设有与所述旧箱梁或所述新箱梁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的过渡段,可使悬臂拼接段与旧箱梁或所述新箱梁连接处有一定的过渡,使悬臂拼接段与旧箱梁或所述新箱梁连接的更加自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旧箱梁,2-新箱梁,31-悬臂拼接段,31-第一填充缝,32-第二填充缝,4-拼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包括并排布置的旧箱梁1和新箱梁2,旧箱梁1与新箱梁2之间设有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悬臂拼接段31,本实施例中,悬臂拼接段31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悬臂拼接段31前半段由旧箱梁1的向内凿入45~55厘米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的等级优选为C50。悬臂拼接段31后半段由新箱梁2的预留空间浇注混凝土形成,以便于新旧桥梁之间的连接施工。
旧箱梁1与新箱梁2之间通过贯穿悬臂拼接段31的拼接钢筋4连接,拼接钢筋4由旧箱梁1内的钢筋和新箱梁2内的钢筋焊接形成。若干拼接钢筋4横向且等间距布置于旧箱梁1与新箱梁2之间,任意相邻2个拼接钢筋4之间的距离为6~15厘米。悬臂拼接段31中部的顶面锯设有纵向的第一填充缝31,第一填充缝31内填充有沥青玛蹄脂,悬臂拼接段中部的底面锯设有第二填充缝32,第一填充缝31与第二填充缝32上下相对应,第二填充缝32内填充有木条,旧箱梁1、悬臂拼接段31以及新箱梁2的顶部铺设有沥青。
第一填充缝31的高度优选为4~8厘米、宽度为1~3厘米,第二填充缝32的高度优选为2~4厘米、宽度为1~3厘米,第一填充缝31和第二填充缝32的高度和宽度适中,即可以使新旧桥梁之间由于错位产生的裂缝集中,还可避免由于缝隙过宽引起车辆颠簸。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悬臂拼接段31端头部设有与旧箱梁1或新箱梁2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的过渡段,可使悬臂拼接段31与旧箱梁1或新箱梁2连接处有一定的过渡,使悬臂拼接段31与旧箱梁1或新箱梁2连接的更加自然。
本申请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能够将新旧桥梁拼接起来,不但能够实现对现有旧桥进行拓宽,而且该拼接结构中部设有上填充缝和下填充缝,填充缝内填充有填充介质,旧箱梁1与新箱梁2之间通过贯穿悬臂拼接段31的拼接钢筋4连接,该结构具有传递剪力而不传递弯距的特性,当新桥和旧桥由于桥墩的沉降发生错位时,能够使裂缝集中于上填充缝和下填充缝处而不会分散,且由于上填充缝内填充有具有防水效果的沥青玛蹄脂,因此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该拼接结构施工方便,工作可靠,可将新旧桥的路面连接起来,使桥面上的车辆无障碍顺利通行。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布置的旧箱梁和新箱梁,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设有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悬臂拼接段,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通过贯穿所述悬臂拼接段的拼接钢筋连接,若干所述拼接钢筋横向且等间距布置于所述旧箱梁与所述新箱梁之间,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顶面锯设有纵向的第一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内填充有沥青玛蹄脂,所述悬臂拼接段中部的底面锯设有第二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与所述第二填充缝上下相对应,所述第二填充缝内填充有木条,所述旧箱梁、悬臂拼接段以及新箱梁的顶部铺设有沥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缝的高度为4~8厘米、宽度为1~3厘米,所述第二填充缝的高度为2~4厘米、宽度为1~3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拼接段前半段由旧箱梁的向内凿入45~55厘米浇注混凝土形成,所述悬臂拼接段后半段由所述新箱梁的预留空间浇注混凝土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钢筋由所述旧箱梁内的钢筋和所述新箱梁内的钢筋焊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等级为C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2个所述拼接钢筋之间的距离为6~15厘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拼接段端头部设有与所述旧箱梁或所述新箱梁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的过渡段。
CN201920260835.9U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Active CN209816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835.9U CN209816686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835.9U CN209816686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6686U true CN209816686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0835.9U Active CN209816686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66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149A (zh) * 2020-09-01 2020-10-27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桥梁拼宽的铰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016445A (zh) * 2021-12-20 2022-02-0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拼宽的机械铰接搭板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149A (zh) * 2020-09-01 2020-10-27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桥梁拼宽的铰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827149B (zh) * 2020-09-01 2022-01-28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桥梁拼宽的铰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016445A (zh) * 2021-12-20 2022-02-0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拼宽的机械铰接搭板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0666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波形腹板钢箱结合梁混合梁结构体系
CN102330408A (zh) 一种桥梁
CN209816686U (zh) 一种新旧桥梁拼宽铰接连接构造
CN109082998A (zh) 整体预制钢板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065951U (zh) 预制空心板梁的连接构造
CN105672144B (zh) 一种中小跨径旧桥加固与拼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62597B (zh) 一种多片式组合梁桥上下部整体式结构施工方法
CN206298836U (zh) 一种采用z形钢板连接件的桥梁拼宽构造
CN110331664B (zh)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面板接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31212A (zh) 一种用于有轨电车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12806A (zh) 空心板铰缝剪力连接构造及施工工艺
CN202187278U (zh) 一种桥梁
CN105544373B (zh) 一种用于大跨斜拉桥的钢箱‑混凝土组合主梁及施工方法
CN208563082U (zh) 一种具有加厚边跨桥面板的结合梁斜拉桥
CN208219448U (zh) 一种利用铰缝空间进行空心板桥的加固装置
CN103669193B (zh) 一种横向拼装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及施工方法
CN110042770A (zh) 一种采用纵横体外预应力钢束拓宽原有桥梁的方法
CN109098094A (zh) 无支架横向拼装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施工方法
CN206219998U (zh) 一种采用波形钢板连接件的桥梁拼宽构造
CN106677051B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条件的钢箱板梁混合梁桥
CN112281663B (zh) 一种新、旧桥上部结构连接拓宽的施工方法
CN208594493U (zh) 一种桥面拓宽结构
CN112982189A (zh) 一种钢板梁拼宽空心板梁结构
CN210262769U (zh) 一种空心板桥梁加固加宽结构
CN203795293U (zh) 一种少支架横向拼装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