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9243U -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9243U
CN209809243U CN201822020794.4U CN201822020794U CN209809243U CN 209809243 U CN209809243 U CN 209809243U CN 201822020794 U CN201822020794 U CN 201822020794U CN 209809243 U CN209809243 U CN 209809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body
balloon
air bag
insertion end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07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浩
康荣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0207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9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9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92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夹持部件及气囊单元;导管本体具有插入端和连接端,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所述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端连通的通道;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环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夹爪,所述夹爪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另一端设有抵接在所述插入端上的弯钩;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上;当摆动所述握持部时,所述弯钩朝所述插入端的中心摆动;从而使该气管导管可针对扩张气囊患者端表面、人体气管内以及气管导管内的痰液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作用,也是为全身麻醉患者和危重症患者保持有效通气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气管导管内吸痰是一个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以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同时也对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吸痰大都是采用开放式吸痰,护士不停地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的连接,在气管导管中插入吸痰管来吸痰;或是在气管导管上设计湿化吸痰两用管。这对于气管导管内部的痰液可顺利吸出,但在扩张气囊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则无法顺利被吸出,长期积存影响病人呼吸,造成呛咳,极易导致细菌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导管,可针对扩张气囊患者端、人体气管内以及气管导管内的痰液进行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插入端和连接端,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所述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端连通的通道;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环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夹爪,所述夹爪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另一端设有抵接在所述插入端上的弯钩;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上;当摆动所述握持部时,所述弯钩朝所述插入端的中心摆动;
以及气囊单元,所述气囊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通过夹持部件的设置,可将扩张气囊表面或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夹持进导管本体内,再配合吸痰管进行清理;或者在要拔出导管本体时,进行此操作;如此,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针对扩张气囊患者端、人体气管内以及堵塞在气管导管的痰液进行清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环上设有摆动空间,所述摆动空间用于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圆周方向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握持部摆动的方向与所述弯钩摆动的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阀依次彼此相连通;所述气囊本体位于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沿所述导管本体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下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连接有一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湿化孔,所述第二湿化孔连接第一湿化管,所述第一湿化管沿所述内套管管壁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三湿化孔,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上方位置设有第四湿化孔,所述第三湿化孔和所述第四湿化孔上均连接有一湿化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弯钩的弧度与所述插入端的部分圆周弧度相同,以使所述弯钩抵接在所述插入端上时,与所述插入端重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管本体 10、插入端 11、连接端 12、通道 13、第一湿化孔 14、第二湿化孔 15、第三湿化孔 16、夹持部件 20、固定环 21、摆动空间 211、夹爪 22、握持部221、弯钩 222、气囊单元 30、充气阀 31、充气管 32、气囊本体 33、第一气囊 331、第二气囊 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术语“轴向、径向、周向、上方、下方”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上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用于医院实行气管插管术,其包括导管本体10、夹持部件20以及气囊单元30。气囊单元3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夹持部件2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中。
具体的,参考图1,导管本体10采用硬质塑料管,其为夹有钢丝的双层管;该导管本体10具有插入端11和连接端12,插入端11用于插入人体气管;导管本体10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插入端11与第二连接端12连通的通道13,通道1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贯穿导管本体10的长条状通道。
参考图2,夹持部件20包括固定环21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通道13内的夹爪22,夹爪22一端铰接在固定环21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221,另一端设有抵接在插入端11 上的弯钩222;固定环21设置在连接端12上;当摆动握持部221时,弯钩222朝插入端 11的中心摆动;如此,通过操作握持部221,使弯钩222朝向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可将附着在气囊单元30或气管内的痰液夹持,再配合吸痰管清理,或将痰液夹持进内套管20。具体的,固定环21具有一定的厚度;握持部221沿固定环2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固定环21上设有摆动空间211,摆动空间211用于握持部221沿固定环21的圆周方向摆动。可以理解的,固定环21上针对每个夹爪22,沿圆周方向设有类似于三角形的摆动空间211,摆动空间211的厚度与夹爪的直径相同;如此,使握持部221在摆动空间211摆动,可带动弯钩222朝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进而使弯钩222可将扩张气囊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液夹持住。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21摆动的方向与弯钩222摆动的方向相同,即弯钩 222朝插入端11的中心摆动为顺时针摆动时,摆动空间41的设置使得握持部221只能沿顺时针摆动,从而可避免弯钩222向插入端11外摆动而伤害气管。进一步地,夹爪2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夹爪22与通道的内壁面接触,且可在通道内旋转。弯钩222的弧度与插入端11的部分圆周弧度相同,以使弯钩222抵接在插入端11上时,与插入端11重叠。如此,可进一步避免弯钩222向外扩张伤害气管。
结合图1,气囊单元3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具体的,气囊单元30包括充气阀31、沿导管本体10向外延伸的充气管32和沿导管本体10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33,气囊本体33、充气管32与充气阀31依次彼此相连通;气囊本体33位于靠近插入端11的位置处。如此,当气管导管插入到位时,通过充气阀31可向气囊本体33充气,使得气囊本体 33扩开接触人体气管粘膜,对气管导管在人体气管处进行定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充气管32是设置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内,并沿导管本体1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靠近连接端12 的位置,再向外延伸,与充气阀31连接。
为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避免气管粘膜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气囊本体33包括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沿导管本体10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一气囊331在第二气囊332的下方,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上均连接有一充气管32和充气阀31。如此,通过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的双气囊实现交替充气,可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
另外,本实施例中,导管本体10上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14,第一湿化孔14连接一湿化管(图未示,湿化管的设置如充气管32一样,埋设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上,其为现有结构,不做详细赘述),湿化管沿导管本体10向外延伸。如此,通过第一湿化孔14的设置,当患者有痰时,可通过湿化孔给氧或注射湿化液,使患者在吸痰时,仍能保持呼吸顺畅;且第一湿化孔14设置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可保证湿化液有效地作用在痰液上。当然,也可在导管本体10上位于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湿化孔15;在导管本体10上位于第二气囊332的上方设有第三湿化孔16,如此,提供多个给氧通道;同时也可对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痰液以及第二气囊332 上方的痰液进行湿化。另外,上述湿化孔的设置也可用于充湿化孔中吸取少量的痰液。
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在使用时,可如现有的气管导管一样操作插入人体气管。当气囊或气管内有较大痰液时,可摆动握持部221使弯钩222将痰液夹持进导管本体10内,再结合吸痰管等部件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导管本体10接上呼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插入端和连接端,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所述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端连通的通道;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环及多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夹爪,所述夹爪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并向外延伸出握持部,另一端设有抵接在所述插入端上的弯钩;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上;当摆动所述握持部时,所述弯钩朝所述插入端的中心摆动;
以及气囊单元,所述气囊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环上设有摆动空间,所述摆动空间用于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固定环的圆周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摆动的方向与所述弯钩摆动的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阀依次彼此相连通;所述气囊本体位于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沿所述导管本体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下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连接有一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湿化孔,所述第一湿化孔连接湿化管,所述湿化管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三湿化孔,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上方位置设有第四湿化孔,所述第三湿化孔和所述第四湿化孔上均连接有一湿化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的弧度与所述插入端的部分圆周弧度相同,以使所述弯钩抵接在所述插入端上时,与所述插入端重叠。
CN201822020794.4U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9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0794.4U CN209809243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0794.4U CN209809243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9243U true CN20980924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07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9243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92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18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18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13289185B (zh) * 2021-05-25 2024-03-08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5285A1 (en) Tracheal tube and suction device
US9907920B2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dedicated evacuation port
US8535265B2 (en) Tracheal catheter with suction lumen port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cuff
DK161122B (da) Kateter af ballontype
EP3055013B1 (en) Tracheal tube and suction device
US20130047993A1 (en) Tracheal tube having a flange with a variable volume
CN209809243U (zh)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US911992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ubating humans and non-human animals
SE522361C2 (sv) Ventilatortub
CN209809241U (zh) 可视支气管插管
CN204972601U (zh) 可鉴定式气管导管
CN211962767U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JP2011156246A (ja) 非侵襲的に気管内痰の吸引が可能な気管チューブ
CN207085042U (zh) 新型吸氧管用气管插管
CN213554194U (zh) 一种可清理气管导管内痰液的吸痰管
CN214550584U (zh) 一种插管组件
CN215135269U (zh) 一种冲吸式双气囊气管插管
CN215135195U (zh) 一种可通氧的通气道
CN110732069A (zh) 可进行食道引流的气管插管
CN219558366U (zh) 一种双侧开口鼻咽通气道
CN221600950U (zh) 一种可以手动压缩充气的一次性气管插管
CN215024441U (zh) 一种婴幼儿支气管封堵式气管导管
CN209548493U (zh) 双腔支气管插管
CN211096834U (zh) 一种一次性气管插管内限位器
CN208660083U (zh) 便于使用的钢丝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