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2886U -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2886U
CN209782886U CN201920638171.5U CN201920638171U CN209782886U CN 209782886 U CN209782886 U CN 209782886U CN 201920638171 U CN201920638171 U CN 201920638171U CN 209782886 U CN209782886 U CN 209782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hell
fan
cooling fa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81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振华
李海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emei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emei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emei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emei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81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2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2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2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包括:外壳、风扇、吸水器、雾化片和控制器,风扇、吸水器和雾化片都位于外壳的内部,并且从外壳的后端往前端依次排列,风扇与吸水器正对,雾化片位于外壳的下端并且靠近外壳前端的位置,控制器位于外壳的上端并且与风扇和雾化片形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水冷风扇,吹出的冷风除了带有水分以外,还可以促使雾气扩散,将组合产生的雾气吹出后,制造出清新而凉爽环境,并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风扇,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背景技术
水冷风扇自身带一个储水盒,这样在吹风的同时就会让水蒸发,从而让室内的温度下降,而且人所感受到的风也是凉爽的。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下,空气的干/湿度差别较大,所以此时的水冷风扇制冷效果相对较高。此外,水冷风扇的蒸发式冷气机能达到降温和换气的双重效果,从而营造一个清新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目前,有的水冷风扇带有喷雾功能,在吹出水冷空气的同时还喷射出雾气,不仅可以增强降温效果,还可以呈现制冷的视觉效果。
然而,市面上带有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将喷雾的出口设置在风扇的中部,雾气和冷风相对独立地被喷射出去(雾气集中在中部,冷风位于雾气周围),导致冷风不能很好地带动雾气扩散,限制了降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所述水冷风扇包括:外壳、风扇、吸水器、雾化片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所述吸水器和所述雾化片都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从所述外壳的后端往前端依次排列,所述风扇与所述吸水器正对,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外壳的下端并且靠近所述外壳前端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且与所述风扇和所述雾化片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具有:主体、进风口、出风口和支架盖,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后端,所述支架盖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吸水器与所述支架盖形成固定。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具有:出风罩、多个出风片和出风连杆,多个出风片都位于所述出风罩的中部并且呈一排的方式均匀排列,所述出风片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连杆形成固定,另一端具有转轴,所述出风片的转轴插入所述出风罩的侧壁中。
进一步,所述外壳还具有:观察口,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侧水箱,所述侧水箱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侧水箱的侧壁为透明盖;所述外壳还具有:底水箱,所述侧水箱与底水箱之间具有水孔,所述底水箱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侧水箱从所述底水箱延伸至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观察口与所述透明盖正对。
进一步,所述雾化片下方还具有吸水棉条,所述吸水棉条从所述底水箱延伸至所述雾化片。
进一步,所述外壳还具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都为水平设置,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底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一挡水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第二挡水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吸水器位于所述第一挡水板与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侧水箱中具有水箱灯,所述水箱灯与所述观察口沿竖直方向对齐。
进一步,所述侧水箱与所述底水箱之间具有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具有:浮子、连接杆以及可选择性密封所述水孔的堵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形成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堵头形成固定,所述浮子位于所述底水箱中,所述堵头位于所述水孔下方。
进一步,所述支架盖具有:注水盖和两个凸筋,所述注水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盖的一个注水口中,所述注水盖与所述侧水箱正对,两个凸筋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盖的两侧并且从所述支架盖的两侧向外凸起。
进一步,所述支架盖还具有:至少两个上卡钩,所述上卡钩位于所述支架盖的下端,至少一个上卡钩朝向所述支架盖前端,至少一个上卡钩朝向所述支架盖后端;所述吸水器具有:吸水支架和吸水纸,所述吸水支架具有:前吸水支架和后吸水支架,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都具有固定槽,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固定槽相互对齐,所述吸水纸固定在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固定槽中,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上端都具有下卡钩,所述前吸水支架的下卡钩与朝向所述支架盖前端的上卡钩接合,所述后吸水支架的下卡钩与朝向所述支架盖后端的上卡钩接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水冷风扇,吹出的冷风除了带有水分以外,还可以促使雾气扩散,将组合产生的雾气吹出后,制造出清新而凉爽环境,并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风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风扇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出风口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风扇沿剖面线B-B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风扇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架盖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水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风扇在更换吸水纸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结合图1-图2所示,水冷风扇包括:外壳1、风扇2、吸水器3、雾化片4和控制器5,风扇2、吸水器3和雾化片4都位于外壳1的内部,并且从外壳1的后端往前端依次排列,风扇2与吸水器3正对,雾化片4位于外壳1的下端并且靠近外壳1前端的位置,控制器5位于外壳1的上端并且与风扇2和雾化片4形成电连接。外壳1的下端装有水,吸水器3吸收位于外壳1下端的水分,在水冷风扇工作时,控制器5启动风扇2和雾化片4,风扇2转动,形成气流,气流经过吸水器3时带走水分,雾化片4震动,将外壳1下端的水分雾化并向上传输雾气,雾气经过气流时被带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水冷风扇,吹出的冷风除了带有水分以外,还可以促使雾气扩散,将组合产生的雾气吹出后,制造出清新而凉爽环境,并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
其中,控制器5位于外壳1的上端可以避免水分对电路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地,控制器5由控制按钮和集成电路板(PCBA)组成,控制按钮位于外壳1的外部,集成电路板位于外壳1的内部,控制按钮与集成电路板的电路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路同时与风扇2和雾化片4形成电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可以控制水冷风扇的工作模式,如:吹风、喷雾、或吹风和喷雾同时进行。其中,集成电路板的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更具体地,风扇2由电机和扇叶组成,扇叶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集成电路板的电路与电机形成电连接。更具体地,水冷风扇包括:USB电源接口,控制器5的集成电路板的电路与USB电源接口形成电连接,从而为水冷风扇供电。
具体地,外壳1具有:主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支架盖14和观察口15,进风口12位于主体11的前端,出风口13位于主体11的后端,支架盖14可拆卸地固定在主体11的上端,吸水器3与支架盖14形成固定,观察口15嵌在主体11的侧壁中。其中,由于水中除了包含水分子以外还常常包含一些杂质和矿物质,因此当吸水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一般为一个季度),杂质会充满在吸水器中,导致无法正常吸水,此时,吸水器即需要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有的水冷风扇只能打开支架盖进行更换,操作十分不便,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8所示,水冷风扇可以直接把支架盖14和吸水器3取出来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操作的便捷性。此外,用户可以透过观察口15观察外壳1内部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往外壳1的内部加水。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由上壳和下壳组成,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体11也可以由左壳和右壳组成,或者由前壳和后壳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作限制。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出风口13具有:出风罩131、多个出风片132和出风连杆133,多个出风片132都位于出风罩13的中部并且呈一排的方式均匀排列,出风片132的一端与出风连杆133形成固定,另一端具有转轴,出风片132的转轴插入出风罩131的侧壁中。其中,利用转轴与出风罩131的侧壁配合,让出风片132可以发生转动,出风连杆133保证多个出风片132转动的一致性,从而控制水冷风扇的风向。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风片132为上下翻动的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片132也可以为左右翻动的方式。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水冷风扇还包括:侧水箱6,侧水箱6位于外壳1的内部,侧水箱6的侧壁为透明盖。外壳1还具有:底水箱16,侧水箱6与底水箱16之间具有水孔,底水箱16位于主体1的下端,侧水箱6从底水箱16延伸至主体1的上端,观察口15与侧水箱6的透明盖正对,侧水箱6中具有水箱灯7,水箱灯7与观察口15沿竖直方向对齐,侧水箱6与底水箱16之间的水孔下方具有液压阀8。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的外表面还具有透明凸条,透明凸条嵌入观察口15中。
其中,用户可以透过观察口15观察侧水箱6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加水。水箱灯7可以照亮侧水箱6的内部,使用户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水位观察。此外,水箱灯7还可以营造光亮气氛,提高视觉效果,使水冷风扇更加美观。其中,水箱灯7可以与控制器5形成电连接,也可以由单独的电路板进行控制。
其中,侧水箱6与底水箱16通过水孔连通,利用液压阀8可以控制底水箱16的水量,保证吸水器3吸水的流畅性。当底水箱16的水量过低时,液压阀8打开水孔,侧水箱6中的水流入底水箱16中;当底水箱16的水量足够时,液压阀8关闭水孔,阻挡侧水箱6中的水流入。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液压阀8具有:浮子81、连接杆82和堵头83,连接杆82的一端与浮子81形成固定,另一端与堵头83形成固定,浮子81位于底水箱16中,堵头83位于侧水箱6与底水箱16之间的水孔的下方,并且堵头83可密封上述水孔,即该堵头83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水孔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堵头83和水孔的水平截面都为圆形,并且堵头83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水孔的半径。
更具体地,外壳1还具有:第一挡水板17和第二挡水板18,第一挡水板17和第二挡水板18都为水平设置,并且都固定在底水箱16的上端,第一挡水板17位于外壳1的后端,第二挡水板18位于外壳1的前端,吸水器3位于第一挡水板17与第二挡水板18之间。利用第一挡水板17和第二挡水板18的阻挡作用,可以避免当水冷风扇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底水箱16的水从进风口12或出风口13流出的问题。
更具体地,第二挡水板18的上表面凸起有雾化通道180,雾化通道180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雾化片4位于雾化通道180中。雾化通道180可以对雾气起到导向作用,使其进入风扇2产生的气流中。
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雾化片4下方还具有吸水棉条40,吸水棉条从底水箱16延伸至雾化片4。吸水棉条40可以将水分传输至雾化片4。
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支架盖14具有:注水盖141、两个凸筋142和至少两个上卡钩143,注水盖14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盖14的一个注水口中,注水盖141与侧水箱6正对,两个凸筋142分别位于支架盖14的两侧并且从支架盖14的两侧向外凸起,上卡钩143位于支架盖14的下端,至少一个上卡钩143朝向支架盖14前端,至少一个上卡钩143朝向支架盖14后端。其中,当侧水箱6中的水位较低时,用户可以打开注水盖141对侧水箱6进行注水操作。两个凸筋142可以方便用户从外壳1中取出支架盖14,进行前述的更换吸水器3操作。上卡钩143用于固定吸水器3。
更具体地,一个凸筋142位于注水盖141上。这样的结构还可以方便用户打开注水盖141。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吸水器3具有:吸水支架和吸水纸32,吸水纸32固定在吸水支架上,吸水支架与支架盖14形成固定。更具体地,吸水纸32为多张,吸水纸32竖直放置;吸水支架具有: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
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都具有固定槽311,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的固定槽311相互对齐,吸水纸32固定在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的固定槽311中。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的上端都具有下卡钩312,前吸水支架31a的下卡钩312朝向吸水支架前端,后吸水支架31b的下卡钩312朝向吸水支架后端,前吸水支架31a的下卡钩312与朝向支架盖14前端的上卡钩143接合,后吸水支架31b的下卡钩312与朝向支架盖14后端的上卡钩143接合。前吸水支架31a的两侧和后吸水支架31b的两侧都具有定位件313,前吸水支架31a的定位件313与后吸水支架31b的定位件313接合,从而使前吸水支架31a与后吸水支架31b之间形成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前吸水支架31a一侧的定位件313为卡孔,另一侧的定位件313为倒钩,后吸水支架31b一侧的定位件313为倒钩,另一侧的定位件313为卡孔。即前吸水支架31a和后吸水支架31b为两个中心对称(即形状完全相同)的支架。
请继续参考图8,在吸水器3更换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支架盖14将旧的吸水器3从外壳1中取出并拆除,将新的吸水器3安装在支架盖14上,最后放回外壳1中。
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所述水冷风扇包括:外壳、风扇、吸水器、雾化片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所述吸水器和所述雾化片都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从所述外壳的后端往前端依次排列,所述风扇与所述吸水器正对,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外壳的下端并且靠近所述外壳前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且与所述风扇和所述雾化片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主体、进风口、出风口和支架盖,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后端,所述支架盖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吸水器与所述支架盖形成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具有:出风罩、多个出风片和出风连杆,多个出风片都位于所述出风罩的中部并且呈一排的方式均匀排列,所述出风片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连杆形成固定,另一端具有转轴,所述出风片的转轴插入所述出风罩的侧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观察口,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侧水箱,所述侧水箱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侧水箱的侧壁为透明盖;所述外壳还具有:底水箱,所述侧水箱与底水箱之间具有水孔,所述底水箱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侧水箱从所述底水箱延伸至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观察口与所述透明盖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下方还具有吸水棉条,所述吸水棉条从所述底水箱延伸至所述雾化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都为水平设置,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底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一挡水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第二挡水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吸水器位于所述第一挡水板与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水箱中具有水箱灯,所述水箱灯与所述观察口沿竖直方向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水箱与所述底水箱之间具有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具有:浮子、连接杆以及可选择性密封所述水孔的堵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形成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堵头形成固定,所述浮子位于所述底水箱中,所述堵头位于所述水孔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盖具有:注水盖和两个凸筋,所述注水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盖的一个注水口中,所述注水盖与所述侧水箱正对,两个凸筋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盖的两侧并且从所述支架盖的两侧向外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盖还具有:至少两个上卡钩,所述上卡钩位于所述支架盖的下端,至少一个上卡钩朝向所述支架盖前端,至少一个上卡钩朝向所述支架盖后端;所述吸水器具有:吸水支架和吸水纸,所述吸水支架具有:前吸水支架和后吸水支架,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都具有固定槽,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固定槽相互对齐,所述吸水纸固定在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固定槽中,所述前吸水支架和所述后吸水支架的上端都具有下卡钩,所述前吸水支架的下卡钩与朝向所述支架盖前端的上卡钩接合,所述后吸水支架的下卡钩与朝向所述支架盖后端的上卡钩接合。
CN201920638171.5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Active CN209782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8171.5U CN209782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8171.5U CN209782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2886U true CN209782886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8171.5U Active CN20978288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2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9113U (zh) 蒸发式自用空气冷却器
KR100820149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가습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10875882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92373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40276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782886U (zh)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CN108758825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2013113200A (ja) 扇風機用簡易冷風装置
JP2012078040A (ja) 加湿装置
CN110068067B (zh) 移动空调
CN11070168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860230U (zh) 用于竖款挂壁空调的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竖款挂壁空调
CN212319990U (zh) 雾化风扇
CN2872199Y (zh) 节能暖风机
CN207962905U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379727U (zh) 冷风扇
CN219036781U (zh) 送风装置
CN220047085U (zh) 一种新型泡泡机
CN211290392U (zh) 一种带摇头和喷雾功能的水冷风扇
CN215523584U (zh) 一种家用加湿器
CN2206242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510935U (zh) 一种火焰加湿器
CN108758823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175615U (zh) 一种冷风机
CN21669378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