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8501U -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58501U CN209758501U CN201920449372.0U CN201920449372U CN209758501U CN 209758501 U CN209758501 U CN 209758501U CN 201920449372 U CN201920449372 U CN 201920449372U CN 209758501 U CN209758501 U CN 209758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age
- seat
- driving
- slide
- unload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水平机构,水平机构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壳体的滑轨、通过第一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座以及通过第二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座,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通过上料机构将工件移至加工工位加工,并通过下料机构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移出加工工位,实现了工件的加工,同时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的设计,使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可同时启动或单独启动工作,适用性广;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通过上下布置的方式设于第一壳体内,使水平机构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均设置有单独驱动其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或只设置一个驱动机构,通过该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运动或单独驱动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中其中一个进行运动,但目前单个驱动机构的布局设置不合理,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的移动速度慢,影响了工件上料与下料的速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使水平机构的整体结构变得笨重,需占用空间大,导致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设计合理且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的移动速度快、移动平稳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水平移动的水平机构,该水平机构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壳体的滑轨、通过第一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座以及通过第二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座,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包括分别设于滑轨两侧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使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的同步带以及用于固定同步带的锁紧件,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同步带通过锁紧件固定于第一滑座,第二联动装置的同步带通过锁紧件固定于第二滑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座以及装设于固定座且用于固定从动轮的滚轮座,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设于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以及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所述第二联动装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设于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以及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均包括安装基板、设于安装基板的升降座、驱动升降座升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装设于升降座的第一安装座以及设于第一安装座的取料组件,所述上料机构的安装基板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所述下料机构的安装基板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座。
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底部的第二安装座、装设于第二安装座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以及与第一磁体抵接的取料板。
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套筒、活动于第一套筒的第一导柱、设于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且套设于第一导柱的弹性件、设于第一导柱一端的第一调节块以及驱动第一调节块升降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柱的另一端装设于第二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底部的上盖板与下盖板、设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且装设于上盖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磁体以及驱动第二磁体升降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开设有与第二磁体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的第二套筒、活动于第二套筒的第二导柱、设于第二导柱一端的第二调节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调节块升降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与下盖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装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二导柱的中部穿设于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上料机构将工件移至加工工位加工,并通过下料机构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移出加工工位,实现了对工件的加工,此外通过水平机构驱动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水平移动,同时分别用于驱动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的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是相互独立的,即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可同时启动或单独启动工作,适用性广,且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同时启动时,上料机构进行上料的同时下料机构也进行下料,这样实现了设备的不停机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通过上下布置的方式设于第一壳体内,减少了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的占用空间,使水平机构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实施例一中水平机构隐藏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实施例二中取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紧凑型上下料机构的实施例一,包括上料机构1以及下料机构2,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料机构1以及下料机构2水平移动的水平机构3,该水平机构3包括壳体30、固定安装于壳体30的滑轨31、通过第一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31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座32以及通过第二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31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座33,所述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32与第二滑座33。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可根据需求直接替换使用,只需更换相应的控制程序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当工件输送至上料工位时,水平机构3驱动将上料机构1移至上料工位并对工件进行取料,取料完成后水平机构3驱动上料机构1将工件移送放置于加工工位上,此时加工机构启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水平机构3驱动下料机构2移动至加工工位对工件进行取料,然后水平机构3驱动下料机构2将工件移送放置于下料工位上,同时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相互独立,可同时驱动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进行动作,也可驱动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单独进行动作,而在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水平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联动装置驱动第一滑座32在滑轨31上活动,即实现了上料机构1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通过第二联动装置驱动第二滑座33在滑轨31上活动,即实现了下料机构2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上料机构1将工件移至加工工位加工,并通过下料机构2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移出加工工位,实现了对工件的加工,此外通过水平机构3驱动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水平移动,同时分别用于驱动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的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是相互独立的,即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可同时启动或单独启动工作,适用性广,且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同时启动时,上料机构1进行上料的同时下料机构2也进行下料,这样实现了设备的不停机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通过上下布置的方式设于第一壳体30内,减少了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的占用空间,使水平机构3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包括分别设于滑轨31两侧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用于驱动主动轮3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6、用于使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传动连接的同步带37以及用于固定同步带37的锁紧件38,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同步带37通过锁紧件38固定于第一滑座32,第二联动装置的同步带37通过锁紧件38固定于第二滑座33。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6驱动主动轮34转动并通过同步带37带动从动轮35转动,以实现第一滑座32与第二滑座33在滑轨31上来回移动,同时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为独立的个体,既第一滑座32与第二滑座33可单独进行移动,也可同时进行移动,适用性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装置36的固定座39以及装设于固定座39且用于固定从动轮35的滚轮座3A,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分别设于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以及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所述第二联动装置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分别设于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以及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这样的布局设计,有效减少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的占用空间,使水平机构3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同时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布置于壳体30内的上下两端,使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的结构紧凑,以便于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在壳体30内的安装,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均包括安装基板4、设于安装基板4的升降座5、驱动升降座5升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装设于升降座5的第一安装座7以及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取料组件8,所述上料机构1的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32,所述下料机构2的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座3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可根据生产需求采用丝杆传动方式,也可采用气缸等驱动方式;当水平机构3驱动上料机构1移动至上料工位取料,或水平机构3驱动下料机构2移动至加工工位对工件进行下料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升降座5进行下移,使位于第一安装座7上的取料组件8接触工件进行取料,取料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升降座5上移,并通过水平机构3移动至下一工位进行后续操作,从而实现了工件上下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8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7底部的第二安装座80、装设于第二安装座80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81以及与第一磁体81抵接的取料板82。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81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一磁体81阵列布置于所述取料板82,取料板82既起到保护磁体的作用,避免因碰撞对磁体造成的磨损;同时优选的所述取料板8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取料板82既对磁体组起到保护的作用,且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取料板82清除表面杂质时更加的便捷;且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81为电磁体,通电时所述第一磁体81具有磁力可对工件进行磁吸吸附,断电时第一磁体81与工件断开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8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第一套筒83、活动于第一套筒83的第一导柱84、设于第一安装座7与第二安装座80之间且套设于第一导柱84的弹性件85、设于第一导柱84一端的第一调节块86以及驱动第一调节块86升降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87,所述第一导柱84的另一端装设于第二安装座80。取料组件8对工件取料的过程中,取料板82的外表面与工件接触,同时通过第一磁体81对工件磁吸吸附完成对工件的取料,此时通过第三驱动装置87驱动第一调节块86上移,同时带动第一导柱84在第一套筒83进行活动,从而使取料板82进行上移,此时第一安装座7与第二安装之间的间距会减少并挤压弹性件85,而当取料组件8移动至下一工位下料时,第三驱动装置87会进行复位,此时通过弹性件85的弹力将第二安装座80进行复位使位于取料板82上的工件靠近目标工位,然后第一磁体81断电与工件进行分离完成对工件的下料,此外在工件上下料时,弹性件85可减缓了工件在上下料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以避免工件在受压的过程中造成磨损,从而确保工件的完整性。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紧凑型上下料机构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取料组件8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7底部的上盖板88与下盖板89、设于上盖板88与下盖板89之间且装设于上盖板88的至少一个第二磁体8A以及驱动第二磁体8A升降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8B。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8A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8B为气缸,该气缸装设于所述上盖板88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下盖板89固定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控制上盖板88与下盖板89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第二磁体8A与下盖板89内表面接触或远离,进而实现第二磁体8A与工件的磁吸吸附或分离。在取料的过程中,通过第四驱动装置8B驱动第二磁体8A下移使其与下盖板89的内表面进行接触,并隔着下盖板89对工件进行磁吸吸附,避免了工件与第二磁体8A的直接接触,从而确保了第二磁体8A与工件的完整性,而在下料过程中,通过第四驱动装置8B驱动第二磁体8A与下盖板89的内表面进行分离,实现了第二磁体8A与工件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89开设有与第二磁体8A对应的凹槽8C。当第二磁体8A与下盖板89的内表面接触对工件进行吸附时,凹槽8C用于减少工件与第二磁体8A之间的隔离厚度,从而有效提高第二磁体8A与工件之间吸附力度,吸附稳固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8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第二套筒8D、活动于第二套筒8D的第二导柱8E、设于第二导柱8E一端的第二调节块8F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调节块8F升降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8G,所述第二导柱8E的另一端与下盖板89抵接。取料组件8对工件取料的过程中,下盖板89的外表面与工件接触,同时通过第二磁体8A对工件磁吸吸附完成对工件的取料,此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8G驱动第二调节块8F上移,同时带动第二导柱8E在第二套筒8D进行活动,从而使下盖板89进行上移,而当取料组件8移动至下一工位下料时,第五驱动装置8G会进行复位,此时位于取料组件8上的工件会靠近目标工位,并通过第四驱动装置8B驱动第二磁体8A与下盖板89的内表面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了对第二磁体8A与工件的分离,完成对工件的下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88装设有第三套筒8H,所述第二导柱8E的中部穿设于第二套筒8D以及第三套筒8H。第三套筒8H起到固定第二导柱8E的作用,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位于上盖板88与第一安装座7之间的第二导柱8E出现晃动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1)以及下料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料机构(1)以及下料机构(2)水平移动的水平机构(3),该水平机构(3)包括壳体(30)、固定安装于壳体(30)的滑轨(31)、通过第一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31)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座(32)以及通过第二联动装置驱动在滑轨(31)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座(33),所述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32)与第二滑座(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包括分别设于滑轨(31)两侧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用于驱动主动轮(3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6)、用于使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传动连接的同步带(37)以及用于固定同步带(37)的锁紧件(38),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同步带(37)通过锁紧件(38)固定于第一滑座(32),第二联动装置的同步带(37)通过锁紧件(38)固定于第二滑座(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装置与第二联动装置均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装置(36)的固定座(39)以及装设于固定座(39)且用于固定从动轮(35)的滚轮座(3A),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分别设于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以及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所述第二联动装置的主动轮(34)与从动轮(35)分别设于第二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以及第一联动装置的固定座(39)。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与下料机构(2)均包括安装基板(4)、设于安装基板(4)的升降座(5)、驱动升降座(5)升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装设于升降座(5)的第一安装座(7)以及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取料组件(8),所述上料机构(1)的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座(32),所述下料机构(2)的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于第二滑座(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8)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7)底部的第二安装座(80)、装设于第二安装座(80)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81)以及与第一磁体(81)抵接的取料板(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8)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第一套筒(83)、活动于第一套筒(83)的第一导柱(84)、设于第一安装座(7)与第二安装座(80)之间且套设于第一导柱(84)的弹性件(85)、设于第一导柱(84)一端的第一调节块(86)以及驱动第一调节块(86)升降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87),所述第一导柱(84)的另一端装设于第二安装座(8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8)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7)底部的上盖板(88)与下盖板(89)、设于上盖板(88)与下盖板(89)之间且装设于上盖板(88)的至少一个第二磁体(8A)以及驱动第二磁体(8A)升降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8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89)开设有与第二磁体(8A)对应的凹槽(8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8)还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座(7)的第二套筒(8D)、活动于第二套筒(8D)的第二导柱(8E)、设于第二导柱(8E)一端的第二调节块(8F)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调节块(8F)升降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8G),所述第二导柱(8E)的另一端与下盖板(89)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凑型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88)装设有第三套筒(8H),所述第二导柱(8E)的中部穿设于第二套筒(8D)以及第三套筒(8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9372.0U CN209758501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9372.0U CN209758501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58501U true CN209758501U (zh) | 2019-12-10 |
Family
ID=6875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49372.0U Active CN209758501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58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9843A (zh) * | 2021-07-09 | 2021-09-17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打标装置及激光打标系统 |
CN114212478A (zh) * | 2021-12-25 | 2022-03-22 | 扬胜(天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双联动送料装置 |
-
2019
- 2019-04-04 CN CN201920449372.0U patent/CN2097585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9843A (zh) * | 2021-07-09 | 2021-09-17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打标装置及激光打标系统 |
CN114212478A (zh) * | 2021-12-25 | 2022-03-22 | 扬胜(天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双联动送料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58501U (zh) | 紧凑型上下料机构 | |
CN109822609B (zh) | 一种偏心转动式多工位切换转动装置 | |
JP5298536B2 (ja) | 板材搬送装置 | |
CN110436191A (zh) | 一种变距机构及具有变距的拾取装置 | |
CN111204380A (zh) | 一种爬壁机器人 | |
CN210824389U (zh) | 一种变距机构及具有变距的拾取装置 | |
CN212558117U (zh) | 一种物料分离机构 | |
CN210635346U (zh) | 一种移载机构 | |
CN209829425U (zh) | 自动涂液设备 | |
CN107915057B (zh) | 一种高效的码料机械手 | |
CN110562722B (zh) | 一种移载机构 | |
CN211693407U (zh) | 一种丝杆双工位防尘模组 | |
CN211310120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自动送料机构 | |
CN210788961U (zh) | 一种高速偏摆送料机 | |
CN218633585U (zh) | 一种基于电磁吸力的柔性夹取机构 | |
CN212150628U (zh) | 收料装置及取料收料设备 | |
CN209758500U (zh) | 多工件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219310410U (zh) | 一种溅射靶材保压装置 | |
CN113441998A (zh) | 油箱夹件棱边倒钝智能工作站 | |
CN109926266B (zh) | 自动涂液设备 | |
CN214217391U (zh) | 一种工件抓取机构 | |
CN217086539U (zh) | 多功能双向送料系统 | |
CN220260612U (zh) | 一种磁片打磨机的送料机构 | |
CN219747522U (zh) | 一种高精度多工位上料机构 | |
JP4034106B2 (ja) | プレス機械および工作機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