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2050U -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2050U
CN209742050U CN201920390510.2U CN201920390510U CN209742050U CN 209742050 U CN209742050 U CN 209742050U CN 201920390510 U CN201920390510 U CN 201920390510U CN 209742050 U CN209742050 U CN 209742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rainwater
tank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05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丰收
成建
郑萌
张圣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05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2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2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2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女儿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面结构板的上方设有透水层,屋面结构板、透水层以及女儿墙形成集水槽。储水池凹设于地面。集水槽和储水池之间通过排水管和注水管连通,注水管连接有抽水泵,通过排水管能够将集水槽内要溢出的水引入储水池内,通过注水管可以在集水槽内的雨水不足时,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至集水槽内。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并将其用作保温隔热、冲洗卫生间,并且储水池和集水槽之间的雨水还可以互相传输,保证集水槽内贮存有雨水,而又不让集水槽内的水溢出。

Description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城市洪涝事件的不断发生和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雨水的排放与利用问题。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雨水径流量大,雨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却难以得到改善,雨水大多被直接排放,形成径流量,而未经利用。同时,城区绿化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改善的注意。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非常紧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倡导全民节约用水是十分必要的。若将雨水收集起来综合利用,对节约淡水而言,其意义是深刻的。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雨水收集并综合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雨水收集并综合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女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由屋面结构板构成,在所述屋面结构板的上方设有透水层,所述屋面结构板、所述透水层以及所述女儿墙形成集水槽;所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包括:
储水系统,所述储水系统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凹设于地面,所述储水池的上方开口处盖设有一储水井盖;
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落水管、排水管和注水管,所述屋面结构板上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落水孔,所述落水孔下端连接所述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上设置有落水控制开关;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内的上部,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储水池内还设有一个抽水泵,所述注水管和所述抽水泵连接。
这样,在下雨时,雨水透过该透水层而落入集水槽内,而由于集水槽设置于屋面,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还能对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屋内的温度更加舒适宜人,而且,在屋内发生火宅时,还可以打开落水控制开关,有助于消防过程的进行;同时,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集水槽的内的水会溢出而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储水池内做储存备用,避免了集水槽内的水溢出后会使屋面产生较多积水的情况;另外,当集水槽内的水不足时,还可以通过储水池内的抽水泵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集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排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
所述注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注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
这样,排水管和注水管的设置沿着房屋侧面延伸,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砖铺砌而成。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透水层的透水效果,同时能减少透水层上方积水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层还包括钢骨架,所述钢骨架设于所述透水砖的下方,且所述钢骨架的四周和所述女儿墙连接。
这样,钢骨架能够更好地对透水砖进行支撑,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池的侧壁上部还开设有洞口,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洞口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
这样,在储水池内的储存的水过多时,还能将储水池内的水引至市政雨水管网。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卫生间内。
这样,落水管还能将集水槽上的水用于卫生间的冲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处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集水槽1;储水池2;女儿墙3;屋面结构板4;储水井盖5;落水管6;排水管7;注水管8;落水孔9;抽水泵10;透水砖11;钢骨架12;洞口13;市政雨水管网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绕所述屋面一周的女儿墙3,其特点在于,所述屋面由屋面结构板4构成,在所述屋面结构板4的上方设有透水层,所述屋面结构板4、所述透水层以及所述女儿墙3形成集水槽1。所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包括储水系统和管道系统。所述储水系统包括储水池2,所述储水池2凹设于地面,所述储水池2的上方开口处盖设有一储水井盖5。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落水管6、排水管7和注水管8,所述屋面结构板4上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落水孔9,所述落水孔9下端连接所述落水管6,所述落水管6上设置有落水控制开关;所述排水管7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1的上部,所述排水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5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2内;所述注水管8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1内的上部,所述注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5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2内,所述储水池2内还设有一个抽水泵10,所述注水管8和所述抽水泵10连接。
这样,在下雨时,雨水透过该透水层而落入集水槽内,而由于集水槽设置于屋面,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还能对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屋内的温度更加舒适宜人,而且,在屋内发生火宅时,还可以打开落水控制开关,有助于消防过程的进行;同时,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集水槽的内的水会溢出而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储水池内做储存备用,避免了集水槽内的水溢出后会使屋面产生较多积水的情况;另外,当集水槽内的水不足时,还可以通过储水池内的抽水泵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集水槽内。
其中,所述排水管7与所述集水槽1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1内的边缘,且所述排水管7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5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2内。所述注水管8与所述集水槽1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1内的边缘,且所述注水管8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5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2内,并与所述抽水泵10连接。
这样,排水管和注水管的设置沿着房屋侧面延伸,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空间的占用。
其中,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砖11铺砌而成。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透水层的透水效果,同时能减少透水层上方积水的情况。
其中,所述透水层还包括钢骨架12,所述钢骨架12设于所述透水砖11的下方,且所述钢骨架12的四周和所述女儿墙3连接,所述钢骨架12和所述屋面结构板4之间存在间隙。
这样,钢骨架能够更好地对透水砖进行支撑,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
其中,所述储水池2的侧壁上部还开设有洞口13,所述储水池2通过所述洞口13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14。
这样,在储水池内的储存的水过多时,还能将储水池内的水引至市政雨水管网。
其中,所述落水管6离所述集水槽1一端延伸至卫生间内。
这样,落水管还能将集水槽上的水用于卫生间的冲洗。
实施时,所述排水管7的上端部和所述透水砖11之间存在高度距离在10~20cm范围内的进水空间。所述注水管8的上端部和所述透水砖11之间存在高度距离在10~20cm范围内的进水空间。
实施时,当下雨时,雨水可直接进入位于地面的所述储水池2;或是雨水通过透水层渗入所述集水槽1内,从而在屋面上存有雨水,用作消防用水储备并且能达到屋面保温的效果,同时,屋面上的雨水还能用作卫生间的冲洗;当屋面上的雨水的水位超过一定的水位线时,雨水覆盖过所述排水管7的上端并通过所述排水管7流入所述储水池2内,避免了屋面上的水储存过多的情况;当屋面上的雨水不足,而地面的所述储水池2达到一定的水位线时,可通过所述抽水泵10将所述储水池2内的雨水从所述注水管8注入屋面上;当屋面上的雨水充足,同时地面的所述储水池2内的水又超过一定的水位线时,所述储水池2内的水可通过所述洞口13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14。

Claims (6)

1.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女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由屋面结构板构成,在所述屋面结构板的上方设有透水层,所述屋面结构板、所述透水层以及所述女儿墙形成集水槽;所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包括:
储水系统,所述储水系统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凹设于地面,所述储水池的上方开口处盖设有一储水井盖;
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落水管、排水管和注水管,所述屋面结构板上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落水孔,所述落水孔下端连接所述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上设置有落水控制开关;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内的上部,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储水池内还设有一个抽水泵,所述注水管和所述抽水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排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
所述注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注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砖铺砌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还包括钢骨架,所述钢骨架设于所述透水砖的下方,且所述钢骨架的四周和所述女儿墙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的侧壁上部还开设有洞口,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洞口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卫生间内。
CN201920390510.2U 2019-03-26 2019-03-26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ctive CN209742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0510.2U CN209742050U (zh) 2019-03-26 2019-03-26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0510.2U CN209742050U (zh) 2019-03-26 2019-03-26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2050U true CN209742050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0510.2U Active CN209742050U (zh) 2019-03-26 2019-03-26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2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8364B (zh) 屋面雨水滞留连拱结构与绿色屋顶智能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CN104652597A (zh) 维护成本较低的生态建筑的工作方法
CN105794523A (zh) 一种具有雨水渗蓄净化功能的树池装置
CN209323301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CN105735406B (zh) 一种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利用收集和储存装置
CN201972229U (zh) 住宅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装置
CN210226354U (zh) 一种用于房屋顶板景观的渗排水结构
CN201245930Y (zh) 支点式塑料夹层板种植屋面排水结构
CN200946285Y (zh) 屋顶雨水过滤存储装置
CN209339468U (zh) 一种用于建筑防积水渗漏的强防水屋面结构
CN209742050U (zh)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8310014U (zh) 一种隔热防水生态斜屋顶
CN104074233B (zh) 多功能生态型露天蓄水装置
CN208088681U (zh) 一种集水式绿化保温屋面系统
CN216552277U (zh) 一种埋置于下凹绿地的多孔硬式透水管系统
CN202214759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
CN209907548U (zh) 一种装配式竖直混凝土雨水口
CN212689418U (zh) 屋面排水沟挡土结构的收头构造
CN211396332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10117864U (zh) 一种能够避免雨水浸泡的屋顶花园
CN208201983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1665846U (zh)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CN109881852A (zh) 一种收集雨水绿色雨棚
CN217975073U (zh) 一种合院式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室内化的顶棚雨水处理系统
CN213741958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