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0898U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40898U CN209740898U CN201920313539.0U CN201920313539U CN209740898U CN 209740898 U CN209740898 U CN 209740898U CN 201920313539 U CN201920313539 U CN 201920313539U CN 209740898 U CN209740898 U CN 2097408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h water
- water outlet
- export
- water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7
- 238000001471 micro-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612 desal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28 nano-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CUXLLCKKVVCTQ-UHFFFAOYSA-M potass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K+] WCUXLLCKKVVCTQ-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295 crossflow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salt zinc chlorid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08 ultra-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92 zinc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74 zinc chlor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WQZGKKKJIJFFOK-GASJEMHNSA-N D-Glucose Natural products OC[C@H]1OC(O)[C@H](O)[C@@H](O)[C@@H]1O WQZGKKKJIJFFOK-GASJEMH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ZMRCDWAGMRECN-UGDNZRGBSA-N D-sucrose Chemical compound O[C@H]1[C@H](O)[C@@H](CO)O[C@@]1(CO)O[C@@H]1[C@H](O)[C@@H](O)[C@H](O)[C@@H](CO)O1 CZMRCDWAGMRECN-UGDNZRGB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ZMRCDWAGMRECN-GDQSFJPYSA-N Sucrose Natural products O([C@@H]1[C@H](O)[C@@H](O)[C@H](O)[C@H](CO)O1)[C@@]1(CO)[C@H](O)[C@@H](O)[C@@H](CO)O1 CZMRCDWAGMRECN-GDQSFJP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IAARYAFYJHUJI-UHFFFAOYSA-L Zinc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l-].[Zn+2] JIAARYAFYJHUJI-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3 cad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89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6 galvan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3 gluc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0 impreg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5 industri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74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85 membrane fou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116 oxidation-reduction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87 sand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720 sucr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turbidit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QZGKKKJIJFFOK-VFUOTHLCSA-N β-D-glucose Chemical compound OC[C@H]1O[C@@H](O)[C@H](O)[C@@H](O)[C@@H]1O WQZGKKKJIJFFOK-VFUOTHLCSA-N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系统、微滤系统、纳滤系统、第一海淡系统、第二海淡系统和RO系统,预处理系统、微滤系统和纳滤系统顺次相连,纳滤系统具有第一浓水出口和第一淡水出口,第一淡水出口与第一海淡系统相连,第一浓水出口与第二海淡系统相连,第一海淡系统的出口和第二海淡系统的出口均与RO系统相连,RO系统具有第二浓水出口和第二淡水出口,第二浓水出口与第一海淡系统的入口相连,第二淡水出口连接有回用水桶。本实用新型可使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系统稳定产水20m3/h,且产水水质满足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紧固件表面处理主要有电镀锌、磷化、氧化(发黑)、电镀镉、电镀铬、镀银、镀镍、热浸锌、渗锌、达克罗等九种工艺,由于目前行业整体属于粗放形式,废水主要特点是盐分较高,可以达到20000~30000us/cm。
蒸发工艺是现代化工单位操作方法之一,即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部分溶剂汽化并得以去除,以提高溶液的浓度,或为溶质析出创造条件。暴晒蒸发式中低成本的技术,通过浓缩含盐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来达到减小废水体积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最终得到的固体盐纯度不高,无法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以提高高盐废水的回收率同时对废水实现分盐处理。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微滤系统、纳滤系统、第一海淡系统、第二海淡系统和RO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所述微滤系统和所述纳滤系统顺次相连,所述纳滤系统具有第一浓水出口和第一淡水出口,所述第一淡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海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海淡系统的出口均与所述RO系统相连,所述RO系统具有第二浓水出口和第二淡水出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淡水出口连接有回用水桶。
可选地,所述第一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海淡循环槽和第一海淡膜,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淡水出口及第二浓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海淡膜具有第三浓水出口和第三淡水出口,所述第三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蒸发系统,所述第三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系统具有第四淡水出口以及第一集盐口,所述第四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海淡循环槽和第二海淡膜,所述第二海淡循环槽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浓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海淡膜具有第五浓水出口和第五淡水出口,所述第五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蒸发系统,所述第五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蒸发系统具有第六淡水出口以及第二集盐口,所述第六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RO系统包括RO循环槽和RO膜,所述RO循环槽的入口分别与第三淡水出口、所述第四淡水出口、所述第五淡水出口和所述第六淡水出口相连,所述RO膜具有第二浓水出口和第二淡水出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淡水出口与所述回用水桶相连。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pH调节池、还原池、气浮池和吸油棉系统,所述吸油棉系统与所述微滤系统相连。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所述的处理装置对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进行处理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收集到废水收集池中,废水首先进入pH值调节池进行加酸调节,再进入还原池进行还原处理,接着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最后进入吸油棉系统去除油污;
S2.启动微滤系统,使经过S1处理的废水进入微滤系统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A,淡水A进入纳滤系统并获得淡水B和浓水B,淡水B由第一淡水出口流出,浓水B由第一浓水出口流出;
S3.启动第一海淡系统,使由第一淡水出口流出的淡水B进入第一海淡膜进行脱盐处理,得到淡水C和浓水C,浓水C由第三浓水出口流出,淡水C由第三淡水出口流出;
S4.启动第一蒸发系统,使由第三浓水出口流出的浓水C进入第一蒸发系统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淡水E以及析出的盐分,淡水E由第四淡水出口流出,盐分由第一集盐口收集;
S5.启动第二海淡系统,使由第一浓水出口流出的浓水B进入第二海淡膜进行脱盐处理,得到淡水F和浓水F,浓水F由第五浓水出口流出,淡水F由第五淡水出口流出;
S6.启动第二蒸发系统,使由第五浓水出口流出的浓水F进入第二蒸发系统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淡水G以及析出的盐分,淡水G由第六淡水出口流出,盐分由第二集盐口收集;
S7.启动RO系统,使由第三淡水出口流出的淡水C、由第四淡水出口流出的淡水E、由第五淡水出口流出的淡水F和/或由第六淡水出口流出的淡水G均可进入RO膜中进行RO过滤,得到淡水D和浓水D,浓水D通过循环回路返回至第一海淡循环槽继续循环浓缩,淡水D则利用回收水桶收集,回用于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可使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系统稳定产水20m3/h,且产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中工艺与产品用标准(GB/T19923-2005)中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该用水标准中要求pH为6.5~8.5,化学需氧量(COD)≤30mg/L,悬浮物(SS)≤25mg/L。
2.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纳滤系统,对废水进行初步分盐处理,分离出含一价非重金属离子废水和含二价以上重金属离子废水,两种废水分别经过处理后获得一价盐KCl,其纯度大于98%,可回用于生产线,以及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混盐,重金属盐氯化锌含量大于50%,可用于回收重金属盐,从而实现双盐的资源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和微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纳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第一海淡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废水收集池-11;pH值调节池-12;还原池-13;气浮池-14;吸油棉系统-15;
微滤系统-2;纳滤系统-3;第一浓水出口-31;第一淡水出口-32;
纳滤循环槽-33;纳滤过滤器-34;精密过滤器-35;高压泵-36;
第一海淡循环槽-41;第一海淡膜-42;第三浓水出口-43;
第三淡水出口-44;第一蒸发系统-5;第四淡水出口-51;第一集盐口-52;
第二海淡循环槽-61;第二海淡膜-62;第五浓水出口-63;
第五淡水出口-64;第二蒸发系统-7;第六淡水出口-71;第二集盐口-72;
RO循环槽-81;RO膜-82;第二浓水出口-83;第二淡水出口-84;
回用水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微滤系统2、纳滤系统3、第一海淡系统、第一蒸发系统5、第二海淡系统、第二蒸发系统7和RO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所述微滤系统2和所述纳滤系统3顺次相连。
图2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和微滤系统2的结构框图。参见图2,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11、pH值调节池12、还原池13、气浮池14和吸油棉系统15,所述吸油棉系统15与所述微滤系统2相连。
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被收集进入废水收集池11中,废水收集池11中设有用于判定其中废水量的液位浮球,连接废水收集池11和pH调节池的管道中设有提升泵和流量计,用于将废水收集池11中的废水泵至pH值调节池12中。pH值调节池12中设有用于检测液体pH值的pH在线检测仪。还原池13中设有用于检测液体氧化还原电位的ORP在线检测仪。pH值调节池12和还原池13中均接通压缩空气,可以使水质更加均匀。气浮池14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浮查,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被去除后,进入吸油棉系统15中进行除油处理。
微滤系统2是一种利用膜过滤原理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其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1-0.01μm之间,适合对悬浮液和乳液进行截留或浓缩以及低浊度液体除菌。针对不同性质的废水可选用不同孔径的滤膜。
为减少膜污染,微滤系统2采用错流操作方式。在错流操作中,进料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膜平面的方向平行,显然,增大流速和流量能提高湍流程度降低边界层厚度,减轻膜表面污染。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选用3-6m/s的流速。由于流体在很高的的流速下会产生强烈湍流,并在膜表面产生巨大的剪切力,使沉积在膜表面微孔上的微粒重新返回到流体中。
微滤系统2是基于此种原理而发展并改良的废水处理技术,利用循环泵将水打入膜系统进行错流过滤,从而实现分离过程。微滤系统2完全代替了传统废水处理中的絮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和超滤等工艺,其优点在于:处理效果稳定,完全满足污水处理的排放要求;占地面积小,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节约土建投资;可依据水量模块化分期设计,减少初始投资;出水调节pH值后就可以排放或直接进入RO系统回用,方便业主随时扩展回用而不受任何工艺限制;清洗周期长,减少运行费用。
纳滤系统3(NF)用于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如无机盐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纳滤又称为低压反渗透,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新兴领域,其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允许一些无机盐和某些溶剂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纳滤系统3,对废水进行初步分盐处理,分离出含一价非重金属离子废水和含二价以上重金属离子废水。在本申请中,含一价非重金属离子废水被定义为淡水,含二价以上重金属离子废水被定义为浓水。
图3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纳滤系统3的结构框图。参见图3,纳滤系统3具体包括用于接收并储存废水的纳滤循环槽33和纳滤过滤器34,在纳滤循环槽33和纳滤过滤器34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提升泵,在提升泵与纳滤过滤器34之间设有精密过滤器35和高压泵36。所述纳滤过滤器34具有第一浓水出口31和第一淡水出口32,废水经过纳滤过滤器34处理之后分为浓水B和淡水B,并分别从第一浓水出口31和第一淡水出口32流出。
参见图1,所述第一淡水出口32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浓水出口31与所述第二海淡系统相连。第一海淡系统和第二海淡系统的内部构造及零部件均相同,区别仅在于,二者的入口与出口所连接的装置不同。故在本申请中仅提供了第一海淡系统的结构框图,第二海淡系统的结构框图可参照第一海淡系统。
图4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第一海淡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见图4,所述第一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海淡循环槽41和第一海淡膜42,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4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淡水出口32相连。所述第一海淡膜42具有第三浓水出口43和第三淡水出口44。淡水B从第一淡水出口32流出,进入到第一海淡循环槽41中,经提升泵提升至第一海淡膜42中,经第一海淡膜42处理之后,分为浓水C和淡水C,并分别从第三浓水出口43和第三淡水出口44流出。
参见图1,所述第三浓水出口43与所述第一蒸发系统5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系统5具有第四淡水出口51以及第一集盐口52,所述第四淡水出口51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浓水C从第三浓水出口43流出,进入到第一蒸发系统5中,经过第一蒸发系统5处理后实现固液分离,即可获得淡水E以及一价非重金属盐,如KCl,淡水E从第四淡水出口51流出,一价非重金属盐经第一集盐口52收集委外处理。
同样地,所述第二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海淡循环槽61和第二海淡膜62,所述第二海淡循环槽6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浓水出口31相连。所述第二海淡膜62具有第五浓水出口63和第五淡水出口64。浓水B从第一浓水出口31流出,进入到第二海淡循环槽61中,经提升泵提升至第一海淡膜42中,经第二海淡膜62处理之后,分为浓水F和淡水F,并分别从第五浓水出口63和第五淡水出口64流出。
参见图1,所述第五浓水出口63与所述第二蒸发系统7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蒸发系统7具有第六淡水出口71以及第二集盐口72,所述第六淡水出口71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浓水F从第五浓水出口63流出,进入到第二蒸发系统7中,经过第二蒸发系统7处理后实现固液分离,即可获得淡水G以及含二价以上重金属离子盐,如ZnCl2,淡水G从第六淡水出口71流出,含二价以上重金属离子盐经第二集盐口72收集委外处理。
参见图1,所述RO系统包括RO循环槽81和RO膜82,所述RO循环槽81的入口分别与第三淡水出口44、所述第四淡水出口51、所述第五淡水出口64和所述第六淡水出口71相连,所述RO膜82具有第二浓水出口83和第二淡水出口84,所述第二浓水出口83与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41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淡水出口84与所述回用水桶9相连。
淡水C、淡水E、淡水F和淡水G均直接进入RO循环槽81,进而经过RO膜82处理,可获得淡水D和浓水D,并分别从第二淡水出口84和第二浓水出口83流出。从第二淡水出口84流出的淡水D可通过回用水桶9收集,直接回用于生产线。
参见图1,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41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浓水出口83相连。从第二浓水出口83流出的浓水D可通过循环回路返回至第一海淡循环槽41中,再次经第一海淡膜42进行处理。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处理装置对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进行处理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收集到废水收集池11中,废水首先进入pH值调节池12进行加酸调节,再进入还原池13进行还原处理,接着进入气浮池14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最后进入吸油棉系统15去除油污;
S2.启动微滤系统2,使经过S1处理的废水进入微滤系统2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A,淡水A进入纳滤系统3并获得淡水B和浓水B,淡水B由第一淡水出口32流出,浓水B由第一浓水出口31流出;
S3.启动第一海淡系统,使由第一淡水出口32流出的淡水B进入第一海淡膜42进行海淡过滤,得到淡水C和浓水C,浓水C由第三浓水出口43流出,淡水C由第三淡水出口44流出;
S4.启动第一蒸发系统5,使由第三浓水出口43流出的浓水C进入第一蒸发系统5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淡水E以及析出的盐分,淡水E由第四淡水出口51流出,盐分由第一集盐口52收集;
S5.启动第二海淡系统,使由第一浓水出口31流出的浓水B进入第二海淡膜62进行海淡过滤,得到淡水F和浓水F,浓水F由第五浓水出口63流出,淡水F由第五淡水出口64流出;
S6.启动第二蒸发系统7,使由第五浓水出口63流出的浓水F进入第二蒸发系统7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淡水G以及析出的盐分,淡水G由第六淡水出口71流出,盐分由第二集盐口72收集;
S7.启动RO系统,使由第三淡水出口44流出的淡水C、由第四淡水出口51流出的淡水E、由第五淡水出口64流出的淡水F和/或由第六淡水出口71流出的淡水G均可进入RO膜82中进行RO过滤,得到淡水D和浓水D,浓水D通过循环回路返回至第一海淡循环槽41继续循环浓缩,淡水D则利用回收水桶收集,回用于生产线。
为了验证回收水桶收集的淡水D的水质状况,采用国标检测方法(GB/T19923-2005)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废水及回用水的pH、COD及SS值,结果见表1。
表1
由上表结果可以看出,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在经过本申请的装置和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回用水中pH、COD及SS值均符合回用水的标准。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微滤系统、纳滤系统、第一海淡系统、第二海淡系统和RO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所述微滤系统和所述纳滤系统顺次相连,所述纳滤系统具有第一浓水出口和第一淡水出口,所述第一淡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海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海淡系统的出口均与所述RO系统相连,所述RO系统具有第二浓水出口和第二淡水出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淡水出口连接有回用水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海淡循环槽和第一海淡膜,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淡水出口及第二浓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海淡膜具有第三浓水出口和第三淡水出口,所述第三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蒸发系统,所述第三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系统具有第四淡水出口以及第一集盐口,所述第四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海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海淡循环槽和第二海淡膜,所述第二海淡循环槽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浓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海淡膜具有第五浓水出口和第五淡水出口,所述第五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蒸发系统,所述第五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蒸发系统具有第六淡水出口以及第二集盐口,所述第六淡水出口与所述RO系统的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O系统包括RO循环槽和RO膜,所述RO循环槽的入口分别与第三淡水出口、所述第四淡水出口、所述第五淡水出口和所述第六淡水出口相连,所述RO膜具有第二浓水出口和第二淡水出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海淡循环槽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淡水出口与所述回用水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pH调节池、还原池、气浮池和吸油棉系统,所述吸油棉系统与所述微滤系统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13539.0U CN20974089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13539.0U CN20974089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40898U true CN209740898U (zh) | 2019-12-06 |
Family
ID=68716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13539.0U Active CN20974089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408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81866A1 (zh) * | 2019-03-12 | 2020-09-17 | 扬州佳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
2019
- 2019-03-12 CN CN201920313539.0U patent/CN2097408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81866A1 (zh) * | 2019-03-12 | 2020-09-17 | 扬州佳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54106B (zh) | 一种高盐废水零排放且盐分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3269703U (zh) | 新型膜法海水淡化制取淡水和制盐原料系统 | |
CN105000737B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5000755A (zh) | 一种废水“零排放”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1805083A (zh) | 一种从电镀废水中回收贵金属的工艺方法 | |
CN205347081U (zh) | 氰化镀镉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105836954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6044948A (zh) |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组合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9740898U (zh)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 |
CN102408165A (zh) | 一种达标市政污水深度回用的方法 | |
CN106966536A (zh) | 浓盐水零排放膜浓缩工艺及设备 | |
CN201610402U (zh) | 电子电镀废水回用深度处理装置 | |
CN104445714A (zh) | 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 |
CN204981134U (zh) | 一种采用管式微滤膜的氢氟酸回收处理系统 | |
WO2020181866A1 (zh) | 一种紧固件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
CN104609605B (zh) | 一种实现印染染色废水回用和染料回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6886885U (zh) | 一种热膜耦合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8916999U (zh) | 一种铜氨络合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5635230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1767890B (zh) | 一种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 |
CN205634995U (zh) |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组合处理反渗透浓盐水的装置 | |
CN107698109A (zh) | 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4490638U (zh) | 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的专用装置 | |
CN211283959U (zh) | 一种浓盐水深度净化装置 | |
CN210915626U (zh) | 一种放射性废水资源化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