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3717U -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3717U CN209713717U CN201920014605.4U CN201920014605U CN209713717U CN 209713717 U CN209713717 U CN 209713717U CN 201920014605 U CN201920014605 U CN 201920014605U CN 209713717 U CN209713717 U CN 209713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wall
- shell
- inner cavity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分别轴接有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左侧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内腔,所述电源线的右侧一端缠绕于第二圆柱的外壁且与壳体的内腔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壁底端缠绕有卷簧的一端,所述卷簧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圆柱的外壁,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壳体的后侧内腔插接有直齿条。该立式便携营养泵,该装置可有效的利用卷簧将电源线缠绕收紧,使其更加美观整齐,不易散乱和丢失,便于整理和携带,延长其使用寿命,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背景技术
营养泵是可供鼻饲用的营养型输液泵,可通过鼻饲管输入水、营养液和自制的一定浓度的饭乳,具有自动输液、输完报警和快排、反轴等功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是疾病治疗的基础条件,临床营养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而肠内营养更有利于人体的生理营养素代谢和利用,能安全、有效地促进和维护完整的胃肠道结构与功能,保护胃勃膜屏障,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现有的营养泵一般设有配套的电源线,在电池没有电之后需要用配套的电源线进行充电,但是在携带时,电源线需要整理好后通过设有魔术贴的固定带固定在营养泵的外侧,或者直接缠绕在电源适配器外侧,既不美观,而且易散乱,不便于携带,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分别轴接有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左侧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内腔,所述电源线的右侧一端缠绕于第二圆柱的外壁且与壳体的内腔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壁底端缠绕有卷簧的一端,所述卷簧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圆柱的外壁,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壳体的后侧内腔插接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的左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焊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卡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通过轴承轴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与直齿条啮合相连的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通过扭力弹簧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卡接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卡块,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卡接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缠绕于连接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转板位于卷簧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转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卡孔,且相邻卡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直齿条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位于齿轮的左侧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立式便携营养泵,通过卷簧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圆柱的外壁释放电源线,第一圆柱将电源线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的外壁,方便使用者对电源线进行收纳整理,通过对电源线收纳整理结束后,使用者撤掉施加给直齿条的外力,通过弹簧和扭力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直齿条和卡块复位,方便下一次使用,该装置可有效的利用卷簧将电源线缠绕收紧,使其更加美观整齐,不易散乱和丢失,便于整理和携带,延长其使用寿命,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簧俯视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圆柱,3、第二圆柱,4、电源线,5、卷簧,6、转板,7、卡孔,8、直齿条,9、支撑板,10、弹簧,11、连接杆,12、齿轮,13、扭力弹簧,14、连接板,15、卡块,16、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分别轴接有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第一圆柱2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4,电源线4的左侧一端延伸出壳体1的内腔,电源线4的右侧一端缠绕于第二圆柱3的外壁且与壳体1的内腔顶端电性连接,第二圆柱3的外壁底端缠绕有卷簧5的一端,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圆柱3的外壁释放电源线4,第一圆柱2将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方便使用者对电源线4进行收纳整理,卷簧5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圆柱2的外壁,卷簧5的型号为0.2*10mm,第二圆柱3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转板6,转板6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7,通过卡孔7与卡块15相配合,当卡块15卡进卡孔7的内腔后,防止转板6顺时针旋转,进一步防止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对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固定,避免在对壳体1进行充电时通过卷簧5的拉力将电源线4拉回壳体1的内腔,壳体1的后侧内腔插接有直齿条8,直齿条8的左侧焊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左侧焊接有弹簧10的一端,通过对电源线4收纳整理结束后,使用者撤掉施加给直齿条8的外力,通过弹簧10和扭力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直齿条8和卡块15复位,方便下一次使用,弹簧10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相卡接,弹簧10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弹簧10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壳体1的内腔前侧通过轴承轴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与直齿条8啮合相连的齿轮12,通过使用者向内侧捏动直齿条8,促使齿轮12带动连接杆11顺时针旋转并将拉绳16缠绕收紧在连接杆11的外壁,同时拉绳16的左侧一端拉动连接板14和卡块15向右侧移动出卡孔7的内腔,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顺时针旋转将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方便使用者对电源线4进行收纳整理,壳体1的内腔后侧通过扭力弹簧13卡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左侧卡接有与卡孔7相配合的卡块15,连接板14的右侧卡接有拉绳16的一端,拉绳16的另一端缠绕于连接杆11的外壁。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板6位于卷簧5的顶端,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圆柱3的外壁释放电源线4,第一圆柱2将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方便使用者对电源线4进行收纳整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板6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卡孔7,且相邻卡孔7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卡孔7与卡块15相配合,当卡块15卡进卡孔7的内腔后,防止转板6顺时针旋转,进一步防止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对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固定,避免在对壳体1进行充电时通过卷簧5的拉力将电源线4拉回壳体1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直齿条8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通过使用者向内侧捏动直齿条8,促使齿轮12带动连接杆11顺时针旋转并将拉绳16缠绕收紧在连接杆11的外壁,同时拉绳16的左侧一端拉动连接板14和卡块15向右侧移动出卡孔7的内腔,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顺时针旋转将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方便使用者对电源线4进行收纳整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板9位于齿轮12的左侧底端,通过对电源线4收纳整理结束后,使用者撤掉施加给直齿条8的外力,通过弹簧10和扭力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直齿条8和卡块15复位,方便下一次使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将电源线4向左侧拉动,促使电源线4带动第一圆柱2逆时针旋转释放电源线4,同时第一圆柱2将卷簧5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卷簧5的右侧带动第二圆柱3进行逆时针旋转释放卷簧5,同时第二圆柱3将第一圆柱2外壁底端释放的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二圆柱3的外壁,第二圆柱3带动转板6进行逆时针旋转,转板6在旋转的同时卡孔7的内壁挤压卡块15和连接板14向右侧运动挤压扭力弹簧13,扭力弹簧13受力形变收紧给连接板14反向的推力,当电源线4移出足够长的长度后对壳体1进行充电,通过扭力弹簧13的弹力促使连接板14推动卡块15卡进卡孔7的内腔对第二圆柱3进行固定,防止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旋转,待充电结束后,使用者向内侧捏动直齿条8,直齿条8带动支撑板9向左侧移动挤压弹簧10,弹簧10受力形变收紧给支撑板9和直齿条8反向的推力,通过直齿条8与齿轮12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齿轮12带动连接杆11顺时针旋转并将拉绳16缠绕收紧在连接杆11的外壁,同时拉绳16的左侧一端拉动连接板14和卡块15向右侧移动出卡孔7的内腔,通过卷簧5的拉力促使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圆柱3的外壁释放电源线4,第一圆柱2将电源线4缠绕收紧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当电源线4收纳整理在第一圆柱2的外壁后使用者撤掉施加给直齿条8的外力,通过弹簧10和扭力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直齿条8和卡块15复位,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便于整理和携带,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接”、“底端”、“一端” 、 “顶端”、“中心位置”、“另一端”、“左侧”、“右侧”、“顶部”、“内腔”、“前侧”、“两侧”、“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分别轴接有第一圆柱(2)和第二圆柱(3),所述第一圆柱(2)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4),所述电源线(4)的左侧一端延伸出壳体(1)的内腔,所述电源线(4)的右侧一端缠绕于第二圆柱(3)的外壁且与壳体(1)的内腔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圆柱(3)的外壁底端缠绕有卷簧(5)的一端,所述卷簧(5)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圆柱(2)的外壁,所述第二圆柱(3)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转板(6),所述转板(6)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7),所述壳体(1)的后侧内腔插接有直齿条(8),所述直齿条(8)的左侧焊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左侧焊接有弹簧(10)的一端,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相卡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侧通过轴承轴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与直齿条(8)啮合相连的齿轮(12),所述壳体(1)的内腔后侧通过扭力弹簧(13)卡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左侧卡接有与卡孔(7)相配合的卡块(15),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卡接有拉绳(16)的一端,所述拉绳(16)的另一端缠绕于连接杆(11)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6)位于卷簧(5)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6)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卡孔(7),且相邻卡孔(7)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条(8)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位于齿轮(12)的左侧底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14605.4U CN209713717U (zh) | 2019-01-05 | 2019-01-05 |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14605.4U CN209713717U (zh) | 2019-01-05 | 2019-01-05 |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3717U true CN209713717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7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14605.4U Active CN209713717U (zh) | 2019-01-05 | 2019-01-05 |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37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52939A (zh) * | 2022-03-24 | 2022-06-24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一种病员睡眠促进装置 |
-
2019
- 2019-01-05 CN CN201920014605.4U patent/CN2097137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52939A (zh) * | 2022-03-24 | 2022-06-24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一种病员睡眠促进装置 |
CN114652939B (zh) * | 2022-03-24 | 2024-06-25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一种病员睡眠促进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47350U (zh) | 一种消防水带收卷用卷管器 | |
CN209713717U (zh) | 一种立式便携营养泵 | |
CN207698194U (zh) | 一种便于装袋的枕头打卷包装机 | |
CN109258591A (zh) | 一种钓鱼竿 | |
CN220906833U (zh) | 一种具有电线收卷功能的电疗针灸装置 | |
CN212740176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 |
CN206434670U (zh) | 一种胰岛素针头卸载装置 | |
CN212729809U (zh) | 一种便携式家用心电图机 | |
CN207684656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连接线束线装置 | |
CN207684673U (zh) | 一种电缆线施工用收放装置 | |
CN201256965Y (zh) | 导连线可伸缩式便携心电图机 | |
CN110464426A (zh) | 一种妇科腹腔镜夹钳组件 | |
CN215353717U (zh) | 一种用于精神病科的药物破碎装置 | |
CN214762148U (zh) | 一种糖尿病病人下肢浮肿按摩装置 | |
CN213219286U (zh) | 一种多功能鼻饲护理装置 | |
CN204684380U (zh) | 氧气袋收卷增压装置 | |
CN208756248U (zh) | 一种畜牧用灌药装置 | |
CN215364222U (zh) | 一种软管整理装置 | |
CN206837192U (zh) | 一种输液科用带有标号功能的绕线器 | |
CN216629128U (zh) |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器 | |
CN213285290U (zh) | 一种多功能外用药涂抹装置 | |
CN219398496U (zh) | 一种便于观察药量的化疗泵 | |
CN220989053U (zh) | 一种可移动创伤急救便携箱 | |
CN211187983U (zh) |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换药装置 | |
CN215349848U (zh) | 一种临床医学用固定束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