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2140U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02140U CN209702140U CN201920593184.5U CN201920593184U CN209702140U CN 209702140 U CN209702140 U CN 209702140U CN 201920593184 U CN201920593184 U CN 201920593184U CN 209702140 U CN209702140 U CN 2097021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iron
- pulley
- wirerope
- locking device
- ri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所述机架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机架的上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绕线盘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上,所述机架的右侧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滑轮,所述支板的下方位于竖板上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为两组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右端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夹紧板、凸板,本装置可降低钢棒掉落时的损害程度,使得钢棒不会直接坠落在地面上,减少对地面上人或物的损害,提高吊装钢棒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棒防坠吊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写,建筑信息模型是对一个设施的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方式,常见于建筑学、工程学以及土木工程学,其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的模型建立,来在建筑完成前模拟建筑的真实信息,方便对建筑进行优化。当前基于BIM来对建筑进行建造时,需要使用到吊装设备,例如钢棒等,当前的吊装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针对一些长度较短的钢棒进行吊装时,可能会出现钢棒掉落的现象,会影响现场人和物的安全,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机架,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所述机架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机架的上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绕线盘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上,所述机架的右侧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滑轮,所述支板的下方位于竖板上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为两组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右端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夹紧板、凸板,所述锁紧装置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液压缸的空腔,所述夹紧板连接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锁紧装置的内部右侧还设有用于贯穿钢丝绳的通孔,所述凸板连接于锁紧装置的右端且位于通孔的右侧,所述锁紧装置的内部上下端均设有滑槽,所述夹紧板的上下端分别滑接于滑槽中,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依次连接于第三滑轮、通孔中,且钢丝绳的下端贯穿于通孔中向下延伸连接有吊装钩,所述竖板的下端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接料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绕线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钢丝绳的一端焊接在绕线盘上,这样设置,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正转可使得钢丝绳被向下延长,反转可将钢丝绳向上收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料架为网格状接料架,所述接料架的上端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也呈网格状设置,所述接料架位于锁紧装置的下方,这样使得第第二液压缸输出时推动接料架右移至吊装钩的下方,来接住钢棒,使得钢棒不会掉到地面上伤到人或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板与竖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连接稳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紧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弧形凸起,所述凸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交错设置,这样在第一液压缸输出使得夹紧板右移,来夹紧钢丝绳,然后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交错使得钢丝绳在通孔中的一段成为S型,这样可将钢丝绳夹紧,使得钢丝绳不会继续向下被拉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液压缸为两组设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竖板上,且两组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均连接于固定块上,支撑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使得钢丝绳被向下延长或向上收卷,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上滑动使用,这样对钢棒进行吊装,当钢丝绳发生往下滑落失控现象时,通过安装板为两组设置连接锁紧装置更加稳定,这样在夹紧板右移夹紧钢丝绳时,锁紧装置具备足够的支撑力度保持稳定,通过钢丝绳的下端贯穿于通孔中,且锁紧装置包括有第一液压缸、夹紧板、凸板,这样使得第一液压缸输出时,推动夹紧板向凸板靠近,然后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交错使得钢丝绳在通孔中的一段成为S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钢丝绳的下落速度,然后随着第一液压缸继续输出可将钢丝绳夹紧,使得钢丝绳不会继续向下被拉伸,进而使得下端连接的钢棒不会调到地面上,当吊装钩上的钢棒已经向下掉时,通过第二液压缸的输出使得接料架向锁紧装置的下方靠近,来接住即将掉下来的钢棒,使得钢棒不会调到地面上,伤到人或物,本装置可降低钢棒掉落时的损害程度,使得钢棒不会直接坠落在地面上,减少对地面上人或物的损害,提高吊装钢棒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料架位于吊装钩下方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料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机架;3、电机;4、第一滑轮;5、第二滑轮;6、钢丝绳;7、支板;8、第三滑轮;9、安装板;10、锁紧装置;11、凸板;12、第一液压缸;13、夹紧板;14、滑槽;15、通孔;16、竖板;17、第二液压缸;18、接料架;19、吊装钩;20、橡胶垫;21、第二弧形凸起;22、第一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连接有机架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3,所述机架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滑轮4,所述机架2的上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轮5,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绕线盘连接有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第一滑轮4、第二滑轮5上,所述机架2的右侧连接有竖板16,所述竖板16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滑轮8,所述支板7的下方位于竖板16上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为两组设置,所述安装板9的右端连接有锁紧装置10,所述锁紧装置10包括第一液压缸12、夹紧板13、凸板11,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液压缸12的空腔,所述夹紧板13连接于第一液压缸12的输出端,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右侧还设有用于贯穿钢丝绳6的通孔15,所述凸板11连接于锁紧装置10的右端且位于通孔15的右侧,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上下端均设有滑槽14,所述夹紧板13的上下端分别滑接于滑槽14中,所述钢丝绳6的下端依次连接于第三滑轮8、通孔15中,且钢丝绳6的下端贯穿于通孔15中向下延伸连接有吊装钩19,所述竖板16的下端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7,所述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端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接料架18。
具体的,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绕线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钢丝绳6的一端焊接在绕线盘上,这样设置,电机3为正反转电机,正转可使得钢丝绳6被向下延长,反转可将钢丝绳向上收卷。
具体的,所述接料架18为网格状接料架,所述接料架18的上端连接有橡胶垫20,且橡胶垫20也呈网格状设置,所述接料架18位于锁紧装置10的下方,这样使得第第二液压缸17输出时推动接料架18右移至吊装钩19的下方,来接住钢棒,使得钢棒不会掉到地面上伤到人或物。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9与竖板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连接稳定。
具体的,所述夹紧板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弧形凸起22,所述凸板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弧形凸起21,所述第一弧形凸起22、第二弧形凸起21交错设置,这样在第一液压缸12输出使得夹紧板13右移,来夹紧钢丝绳6,然后第一弧形凸起22、第二弧形凸起21交错使得钢丝绳6在通孔15中的一段成为S型,这样可将钢丝绳6夹紧,使得钢丝绳6不会继续向下被拉伸。
具体的,所述第二液压缸17为两组设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竖板16上,且两组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端均连接于固定块上,支撑稳定。
具体的,通过电机3的设置,使得钢丝绳6被向下延长或向上收卷,在第一滑轮4、第二滑轮5、第三滑轮8上滑动使用,这样对钢棒进行吊装,当钢丝绳6发生往下滑落失控现象时,通过安装板9为两组设置连接锁紧装置10更加稳定,这样在夹紧板13右移夹紧钢丝绳6时,锁紧装置10具备足够的支撑力度保持稳定,通过钢丝绳6的下端贯穿于通孔15中,且锁紧装置10包括有第一液压缸12、夹紧板13、凸板11,这样使得第一液压缸12输出时,推动夹紧板13向凸板11靠近,然后第一弧形凸起22、第二弧形凸起21交错使得钢丝绳6在通孔15中的一段成为S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钢丝绳6的下落速度,然后随着第一液压缸12继续输出可将钢丝绳6夹紧,使得钢丝绳6不会继续向下被拉伸,进而使得下端连接的钢棒不会调到地面上,当吊装钩19上的钢棒已经向下掉时,通过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使得接料架18向锁紧装置10的下方靠近,来接住即将掉下来的钢棒,使得钢棒不会调到地面上,伤到人或物。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7的启动停止控制在本领域均为现有技术,采用控制器操控,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可以采用中国专利CN201621418973.8中的控制器实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连接有机架(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3),所述机架(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滑轮(4),所述机架(2)的上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轮(5),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绕线盘连接有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第一滑轮(4)、第二滑轮(5)上,所述机架(2)的右侧连接有竖板(16),所述竖板(16)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滑轮(8),所述支板(7)的下方位于竖板(16)上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右端连接有锁紧装置(10),所述锁紧装置(10)包括第一液压缸(12)、夹紧板(13)、凸板(11),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液压缸(12)的空腔,所述夹紧板(13)连接于第一液压缸(12)的输出端,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右侧还设有用于贯穿钢丝绳(6)的通孔(15),所述凸板(11)连接于锁紧装置(10)的右端且位于通孔(15)的右侧,所述锁紧装置(10)的内部上下端均设有滑槽(14),所述夹紧板(13)的上下端分别滑接于滑槽(14)中,所述钢丝绳(6)的下端依次连接于第三滑轮(8)、通孔(15)中,且钢丝绳(6)的下端贯穿于通孔(15)中向下延伸连接有吊装钩(19),所述竖板(16)的下端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7),所述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端通过固定块连接有接料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绕线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钢丝绳(6)的一端焊接在绕线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架(18)为网格状接料架,所述接料架(18)的上端连接有橡胶垫(20),且橡胶垫(20)也呈网格状设置,所述接料架(18)位于锁紧装置(10)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与竖板(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弧形凸起(22),所述凸板(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弧形凸起(21),所述第一弧形凸起(22)、第二弧形凸起(21)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7)为两组设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竖板(16)上,且两组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端均连接于固定块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93184.5U CN209702140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93184.5U CN209702140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02140U true CN209702140U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865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9318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02140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02140U (zh) |
-
2019
- 2019-04-28 CN CN201920593184.5U patent/CN2097021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9318B (zh) | 捞渣机 | |
CN202079264U (zh) | 捞渣机 | |
CN201176361Y (zh) | 一种轮胎拆装机的起吊轮胎装置 | |
CN209702140U (zh)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棒防坠吊装装置 | |
CN102601320A (zh) | 多功能射砂板清理装置 | |
CN202492537U (zh) | 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 | |
CN21004839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吊机 | |
CN107601301B (zh) | 一种钢筋笼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 | |
CN220618173U (zh) | 一种机电设备维修用吊运装置 | |
CN204325394U (zh) | 泥炮机打泥机构更换装置 | |
CN206955528U (zh) | 一种新型省力提升机构 | |
CN215404322U (zh) | 高炉风管维护装置 | |
CN201907924U (zh) | 展翅式卷筒吊装装置 | |
CN205702420U (zh) | 钢水灌水口拆除装置 | |
CN212503819U (zh) | 用于偏析炉安装的坩埚以及坩埚放置装置 | |
CN209682079U (zh) | 垂直设备内部件安装操作平台 | |
CN208083435U (zh) | 一种用于砂型升降移栽的机构 | |
CN106424589B (zh) | 一种车轮模具便捷拆卸单元 | |
CN207932954U (zh) | 一种可移动的卷扬支架 | |
CN207973415U (zh) | 用于高窄空间的可移动吊装装置 | |
CN218290134U (zh) | 一种框架起重吊具 | |
CN221500306U (zh) | 大型筒体吊装装置 | |
CN215842075U (zh) | 一种改善压滤机浸泡效果的工艺装置 | |
CN205434996U (zh) | 一种户外演艺设备用的升降导轨 | |
CN217867887U (zh) | 一种顶部防护组件及jpz型调动绞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