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695U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91695U CN209691695U CN201920788427.0U CN201920788427U CN209691695U CN 209691695 U CN209691695 U CN 209691695U CN 201920788427 U CN201920788427 U CN 201920788427U CN 209691695 U CN209691695 U CN 209691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touch panel
- contactor
- fixed pin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主要解决了现在的接触器内的用于支持动触头的弹簧受力时容易从定位销中脱出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固定销(31),还包括弹簧(32),所述弹簧的一段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所述弹簧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一触板接触并提供将所述第一触板推向所述第二触板所在方向的预紧力;所述固定销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位配合使所述弹簧至少有一段保持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用于支持第一触板的弹簧具有限位的结构,防止弹簧在非轴向方向受力时轻易脱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分为交流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接触器的触头支持件工作时活动于壳体中,触头支持上设有空腔结构,空腔内用于安装动触桥,主力簧一端与动触桥相连,另一端安装在触头支持空腔上方,静触头对应安装在壳体上,接触器工作时通过驱使触头支持的上下移动来使动静触头分开闭合从而达到电路接通或分断的目的。动触桥受电磁吸力与弹簧的斥力的相互作用下在触头支持的空腔结构内做往复运动,以达到接通与分断电路的效果。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接触器,包括动触头,该动触头底部设有弹簧,在受到非轴向力时容易导致动触头偏斜,甚至于该弹簧从定位销中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主要解决了现在的接触器内的用于支持动触头的弹簧受力时容易从定位销中脱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板、第二触板及承载所述第一触板的触头支架,所述第一触板在所述触头支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触板电接触或者电分离,
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固定销,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段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所述弹簧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一触板接触并提供将所述第一触板推向所述第二触板所在方向的预紧力;
所述固定销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位配合使所述弹簧至少有一段保持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
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具有一个阀值,在该阀值下其弹簧摆动角度a小于30°。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挡壁。
所述挡壁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挡壁上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
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挡壁的底部端面抵压。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凹槽,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落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内壁限位配合。
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安装槽,所述固定销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触板中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两端具有伸出安装槽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
所述第一段包括主板和主板两侧设有的耳板。
所述第一段设于所述固定销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固定销另一侧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触板底部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弹簧的上端。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第一触板底部设有的限位槽,所述弹簧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且周向外壁与所述限位槽内壁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触板包括呈U形结构的中间段。
所述安装槽宽度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宽度,其宽度差为0.3 mm~0.5mm。
所述第一触板一体冲压制成。
所述第一触板底部与所述弹簧抵压配合,顶部与所述安装槽内壁接触。
所述触头支架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对应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上方,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所述第一触板单边受力大于另一边时,另一边翘起与所述限位凸起抵触。
所述第一触板可倾斜的最大角度为30°。
所述限位凸起具有用于阻挡与所述第一触板顶部端面的的第一杆和与第一触板两侧外壁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杆。
所述第一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杆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一触板两侧外壁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触头支架上装有衔铁,还包括有弹性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将所述衔铁安装于所述触头支架上。
所述触头支架上设有对应设置的两个支座,所述支座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件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固定槽内且与所述固定槽内壁面接触。
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安装件上设有与所述斜面接触的第二斜面。
所述固定槽底部还设有宽度变大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所述安装件受压时形变两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安装件为片簧。
所述触头支架上包括底板,所述衔铁底部与所述底板接触,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保护棱,所述保护棱与所述衔铁两侧对应设置。
所述底板中端相对所述衔铁之间设有下凹的散热槽。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如上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用于支持第一触板的弹簧具有限位的结构,防止弹簧在非轴向方向受力时轻易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触头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非轴向受力时)。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非轴向受力时)。
图15为安装有本触头系统的接触器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板1、第二触板2及承载所述第一触板的触头支架3,所述第一触板在所述触头支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触板电接触或者电分离,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固定销31,还包括弹簧32,所述弹簧的一段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所述弹簧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一触板接触并提供将所述第一触板推向所述第二触板所在方向的预紧力;
所述固定销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位配合使所述弹簧至少有一段保持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
触头支架如何活动来实现第一触板和第二触板分断和接触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作为优选,可以为该触头支架上设有衔铁,接触器壳体内设有静铁芯,当通电后,静铁芯吸引衔铁动作,进而带动该触头支架动作。
所述弹簧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一触板接触并提供将所述第一触板推向所述第二触板所在方向的预紧力,指的是,若第二触板在第一触板的上方,则该弹簧从下向上抵压该第一触板,反之则向下抵压该第一触板,该方向优选为垂直。
固定销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在下文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部可以为设置在固定销外壁的挡壁,也可以为设置在固定销外壁的凹槽,也可以为挡壁与凹槽的结合。
在传统接触系统中,当弹簧非轴向受力时(该受力方向可以为径向,或者三维空间内的斜向受力),第一触板会发生倾斜,若倾斜角度大于一定角度时,会导致第一触板脱出,但在本申请中,该弹簧的一匝会与该第一限位部接触,防止弹簧整体从固定销上脱出,有效保证运行的平稳性。
关于第一限位部对该弹簧的限位,可以为弹簧偏转到一定角度实现限位,也可以为从始至终对弹簧的一端进行限位,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于将弹簧的一端焊接于定位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13所示,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具有一个阀值,在该阀值下其弹簧摆动角度a小于30°。弹簧受力时,其中心线会相对垂直线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可以取值为0~30度,处于该角度时认为其为“安全”角度,弹簧的一匝并不与第一限位部接触,保证弹簧的灵活性。但当a值超过30度时,弹簧的一匝与第一限位部接触起到作用。作为可选方案之之一,该阀值的大小可以通过拉力仪来得知,通过拉力仪拉动弹簧使其处于30度,得知此时力的大小,经过若干次测量取平均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挡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挡壁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挡壁上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便于弹簧从上往下装入,而且也不易脱出,作为优选的,该弹簧的直径应当略小于或者略大于挡壁与固定销的总和直径(差值在0.1mm以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挡壁的底部端面抵压。当弹簧摆动角度大于30°时,弹簧的一匝与挡壁的底部端面抵压来实现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1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凹槽,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落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内壁限位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部位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凹槽,当弹簧摆动角度大于30°时,弹簧的一匝与凹槽的内壁抵压来实现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安装槽30(参见图3中安装槽的宽度d1),所述固定销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触板中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两端具有伸出安装槽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采用该结构,进一步防止第一触板一个方向的脱出,运行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段包括主板和主板两侧设有的耳板121。主板和耳板的总宽度大于安装槽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段设于所述固定销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固定销另一侧的外壁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位非完全凸环(或者非完全环形凹槽)两个方向均有防止脱出的结构,使用更加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所述第一触板底部设有第二限位部10,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弹簧的上端。该第二限位部可以为类似与固定销的销座,也可以为类似弹簧一端伸入的凹槽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第一触板底部设有的限位槽,所述弹簧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且周向外壁与所述限位槽内壁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触板包括呈U形结构的中间段1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宽度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宽度,其宽度差为0.3 mm~0.5mm。使第一触板可以平稳的在安装槽内活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板一体冲压制成。制造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触板底部与所述弹簧抵压配合,顶部与所述安装槽内壁接触。使第一触板具有更稳定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12和14所示,所述触头支架上设有限位凸起101,所述限位凸起对应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上方,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所述第一触板单边受力大于另一边时,另一边翘起与所述限位凸起(具体为限位点1010)抵触。对第一触板偏斜角度进行限位,防止第一触板过度倾斜而带动扭簧从定位销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板可倾斜的最大角度为3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凸起具有用于阻挡与所述第一触板顶部端面的的第一杆1011和与第一触板两侧外壁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杆1022。第一触板的每一边均可以设置多个第二杆,作为结构简洁考虑,优选为每边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杆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一触板两侧外壁之间存在间隙。作为优选,该限位凸起整体呈“工”字形结构,两侧对应侧板两侧践行限位,两者(第二杆与侧板一侧)之间具有2~4mm的间距,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10所示,所述触头支架上装有衔铁4,还包括有弹性的安装件5,所述安装件将所述衔铁安装于所述触头支架上。通过有弹性的安装件来安装衔铁,有效地减小衔铁吸合释放时的惯性应力,提高机械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所述触头支架上设有对应设置的两个支座35,所述支座内设有固定槽351,所述安装件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固定槽内且与所述固定槽内壁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第一斜面352,所述安装件上设有与所述斜面接触的第二斜面51。该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可以为平面、弧形面也可以为具有增加摩擦力的齿形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槽底部还设有宽度变大的容纳槽353,所述容纳槽用于所述安装件受压时形变两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保护安装板展平时具有足够的空间,保护安装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为片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触头支架上包括底板36,所述衔铁底部与所述底板接触,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保护棱361,所述保护棱与所述衔铁两侧对应设置。有效将衔铁包裹起来,使得衔铁在触头支架里得到有效地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底板中端相对所述衔铁之间设有下凹的散热槽362。保证接触面的平面度并有利于铁芯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内设有如上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板(1)、第二触板(2)及承载所述第一触板的触头支架(3),所述第一触板在所述触头支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触板电接触或者电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固定销(31),还包括弹簧(32),所述弹簧的一段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所述弹簧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一触板接触并提供将所述第一触板推向所述第二触板所在方向的预紧力;
所述固定销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位配合使所述弹簧至少有一段保持套设于所述固定销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非轴向方向受力具有一个阀值,在该阀值以下其弹簧摆动角度a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挡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沿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上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与所述挡壁的底部端面抵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固定销周向外壁上设有的凹槽,所述弹簧径向受力大于阀值时,所述弹簧的至少一匝落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内壁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安装槽(30),所述固定销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触板中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两端具有伸出安装槽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设于所述固定销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固定销另一侧的外壁上。
10.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88427.0U CN209691695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88427.0U CN209691695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91695U true CN209691695U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860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88427.0U Active CN209691695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9169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040A (zh) * | 2019-05-29 | 2019-08-09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
2019
- 2019-05-29 CN CN201920788427.0U patent/CN2096916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040A (zh) * | 2019-05-29 | 2019-08-09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91695U (zh)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
CN201594509U (zh) |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片与推动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 |
KR20230003027A (ko) | 릴레이 | |
CN106486324A (zh) | 继电器 | |
CN110112040A (zh) |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 |
CN108511272B (zh) |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5531789A (zh) | 电磁接触器 | |
CN208690181U (zh) | 一种交流接触器 | |
CN208690178U (zh) | 接触器 | |
CN214378265U (zh) | 一种高速电磁开关分离闸结构 | |
CN109036975A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210088129U (zh) | 开关型电磁阀及燃气设备 | |
CN210467724U (zh) | 一种具有滚动配合的触头支持的接触器 | |
CN109119290B (zh) | 接触器 | |
CN204558374U (zh) |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 | |
CN109119292A (zh) | 直流接触器 | |
CN208690180U (zh) | 一种家用交流接触器 | |
CN108962687B (zh) | 一种交流接触器 | |
CN207977277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02332711U (zh) | 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 | |
CN214378239U (zh) | 一种防止推片脱落的电磁继电器 | |
CN213936054U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217822601U (zh) | 一种推片防转式继电器 | |
CN220306175U (zh) | 一种开关电器的触头支持以及开关电器 | |
CN212461541U (zh) | 一种小壳架三主一辅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