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1117U -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81117U CN209681117U CN201920166871.9U CN201920166871U CN209681117U CN 209681117 U CN209681117 U CN 209681117U CN 201920166871 U CN201920166871 U CN 201920166871U CN 209681117 U CN209681117 U CN 2096811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solid phase
- central feeding
- damping tower
- tower h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定模座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减震塔的模腔,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其中,所述下模板、上模板及定模座板由下往上依次纵向竖直分布,位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位于模具的正上方以便从上方进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为高固相半固态模具首次采用三板模结构,产品结构比较适合采用中心进料方式成型,中心进料的模具由于没有侧边进的流道,可以缩小模具的外形尺寸,而且整模产品的投影面积也会减小,可以减小所使用的机台吨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高固相半固态模具较成熟的进料方式是侧边进料,通过两个侧抽滑块扒除圆柱形浆料的外侧冷料,将心部浆料压射到模具内。现有高固相半固态模具所使用的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为传统的两板模结构。为了扒除圆柱形浆料的外侧冷料,不可避免的的会有两个滑块的结构,增加了模具的复杂程度;而且这种结构都为侧面入料,模具的外形和整模产品的投影面积也会相对增大,相同的产品采用侧面入料会增大所使用的机台吨位,从而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解决了现有的模具两侧进料导致的模具结构复杂且增加机台的吨位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定模座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减震塔的模腔,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
其中,所述下模板、上模板及定模座板由下往上依次纵向竖直分布,位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位于模具的正上方以便从上方进料。
其中,所述下模板包括:下模本体,所述下模本体的上部设有下模腔。
其中,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下模腔对应的上模腔。
其中,所述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及定模座板的上还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以便开模机构控制模板的打开顺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为高固相半固态模具首次采用三板模结构,产品结构比较适合采用中心进料方式成型,并且能够使用水口板扒除圆柱浆料外侧的冷料,达到原有两板模两个滑块扒除冷料的效果。中心进料的模具由于没有侧边进的流道,可以缩小模具的外形尺寸,而且整模产品的投影面积也会减小,可以减小所使用的机台吨位,这都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1以及定模座板3;所述上模板2与下模板1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减震塔4的模腔,所述上模板2的顶部设有流道22,所述流道22连通于定模座板3上的进料口31。
其中,所述下模板1、上模板2及定模座板3由下往上依次纵向竖直分布,位于定模座板3上的进料口31位于模具的正上方以便从上方进料。其不同于传统的两侧进料的方式。
更具体的,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本体10,所述下模本体10的上部设有下模腔11。
其中,所述上模板2包括:上模本体20,所述上模本体2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下模腔11对应的上模腔21。
其中,所述上模本体20与下模本10体及定模座板3的上还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23和第三安装孔32,以便开模机构控制模板的打开顺序。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属于三板模具,和以往常用的两板模具结构有所不同。对圆柱形浆料进行压射时,固定在上模板上的水口板将浆料外侧的冷料扒除,心部浆料继续向前运动填充产品。
开模动作:开模时定模座板和上模板先打开,料饼5和流道22由于开模产生的拉力而断裂分离,上模板和下模板一起继续运动直到碰到限位装置,上模板和下模板打开,顶出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为高固相半固态模具首次采用三板模结构,产品结构比较适合采用中心进料方式成型,并且能够使用水口板扒除圆柱浆料外侧的冷料,达到原有两板模两个滑块扒除冷料的效果。中心进料的模具由于没有侧边进的流道,可以缩小模具的外形尺寸,而且整模产品的投影面积也会减小,可以减小所使用的机台吨位,这都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定模座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减震塔的模腔,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模板及定模座板由下往上依次纵向竖直分布,位于定模座板上的进料口位于模具的正上方以便从上方进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包括:下模本体,所述下模本体的上部设有下模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下模腔对应的上模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及定模座板的上还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以便开模机构控制模板的打开顺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6871.9U CN209681117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6871.9U CN209681117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81117U true CN209681117U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860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66871.9U Active CN209681117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81117U (zh)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20166871.9U patent/CN2096811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74135U (zh) | 一种精品蜡像注蜡模具结构 | |
CN208178377U (zh) | 铁型覆砂垂直分型铸造轴承盖铸件的工艺装置 | |
CN104309067A (zh) | 一种模具 | |
CN110605360A (zh) | 一种用于水龙头生产的重力铸造装置 | |
CN204817996U (zh) | 三板结构式新型压铸模具 | |
CN202527659U (zh) | 制动钳壳体浇注系统 | |
CN209681117U (zh) | 减震塔高固相半固态中心进料模具 | |
CN206632362U (zh) | 一种高密度粉末冶金压制台 | |
CN202894220U (zh) | 水平自动造型机的浇口装置 | |
CN202555772U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 | |
CN204977329U (zh) | 模具顺序控制机构 | |
CN209379889U (zh) | 一种汽车铝合金方板零部件压铸模具 | |
CN207668474U (zh) | 一种银阳极板浇铸机脱模装置 | |
CN204524227U (zh) | 飞轮壳低压铸造模具 | |
CN205732808U (zh) | 一种制备冒口的模具 | |
CN204686002U (zh) | 浇注模具的顶出机构 | |
CN209035299U (zh) | 一种冲压模具负角折弯结构 | |
CN202541467U (zh) | 一种汽车格栅上的卡爪结构 | |
CN203267132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3124693U (zh) | 一种灯罩的型芯先脱模顶部进料的模具结构 | |
CN208232232U (zh) | 一种小型高速模具 | |
CN203209634U (zh) | 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 | |
CN208628264U (zh) | 槽型底板前连接及限位槽成型模具 | |
CN204235798U (zh) | 一种模具 | |
CN207607052U (zh) | 一种公模弹跳结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2, No. 5, No. 19 Huanguan South Road, Junjunbu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Aikodi (Shenzhen) Precision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 / F, building B, hongyufa Industrial Park, 19 huanguan South Road, Junlong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BASIS DIE CASTING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