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8296U -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8296U CN209658296U CN201920252531.8U CN201920252531U CN209658296U CN 209658296 U CN209658296 U CN 209658296U CN 201920252531 U CN201920252531 U CN 201920252531U CN 209658296 U CN209658296 U CN 2096582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ion
- ion battery
- fixing piece
- liquid injection
- absorption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01700030570 pad-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6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435 Prunus domestica subsp. insiti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74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12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吸收垫上设有第一通孔,吸收垫配合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上的状态下,第一通孔与所述注液口同轴线,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吸收垫配合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固定件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配合;在向锂离子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前,先将所述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后,吸收垫抵靠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第一通孔与注液口同轴线,注液装置穿过第一通孔与注液口配合,注液过程中溢出的电解液会被吸收垫吸收,保证锂离子电池外观的清洁,防止锂离子电池外壳被电解液腐蚀,注液完成后,将吸收装置撤除即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作为新能源应用领域的突出代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满足各种使用需求,锂离子电池往往需要制作成模组,以达到符合预期的容量、电压等使用需求。而模组的制成则对单体电池之间的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电池外观也使电池更加容易完成组装,同时,人们对于电池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锂离子电池在进行电解液注入操作过程中,因为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无法快速排出,会导致电解液从注液口往外溢出,沿着锂离子电池表面外流。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在注液阶段的电解液溢出现象,电解液流经锂离子电池表面后形成结晶,给之后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清理带来困难,影响电池的外观形象,同时,电解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对锂离子电池外壳造成腐蚀,对之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垫和固定机构;
吸收垫上设有第一通孔,吸收垫配合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上的状态下,第一通孔与所述注液口同轴线;
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吸收垫配合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固定件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配合。
优选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置所述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第一固定件设有卡槽,吸收垫配合在所述卡槽中。
优选地,吸收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锂离子电池极柱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第一凹槽贯穿吸收垫。
优选地,吸收垫第一侧与第一固定件相抵靠,吸收垫第二侧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向抵靠;
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线设置;
第一固定件靠近吸收垫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在吸收垫上的投影重合。
优选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再向锂离子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前,先将所述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后,吸收垫抵靠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第一通孔与注液口同轴线,注液装置穿过第一通孔与注液口配合,注液过程中溢出的电解液会被吸收垫吸收,保证锂离子电池外观的清洁,防止锂离子电池外壳被电解液腐蚀,注液完成后,将吸收装置撤除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垫1和固定机构;
吸收垫1用于吸收注液口溢出的电解液,吸收垫1上设有第一通孔11,吸收垫1配合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上的状态下,第一通孔11与所述注液口同轴线,第一通孔11供外界的注液针头穿过以与注液口相配合;
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吸收垫1配合在第一固定件2上吸收垫1可以从第一固定件2上拆卸下来,从而更换吸收垫1,第二固定件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配合,从而将整个吸收装置稳定的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确保吸收垫1稳定覆盖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
本实施例提出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再向锂离子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前,先将所述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吸收装置配合在锂离子电池上后,吸收垫1抵靠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并围绕在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第一通孔11与注液口同轴线,注液针头穿过第一通孔11与注液口配合,注液过程中溢出的电解液会被吸收垫1吸收,保证锂离子电池外观的清洁,防止锂离子电池外壳被电解液腐蚀,注液完成后,将吸收装置撤除即可;吸收垫1吸液量达到饱和后,可将吸收垫1从第一固定件2上取出,饱和的吸收垫1可通过加热、挤压等手段排出吸收的电解液,然后放入装置中重新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为板状结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与第一固定件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相对设置,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置所述锂离子电池,从而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将锂离子电池夹紧。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为板状结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分别位于第一固定件2的边缘位置,第一固定件2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有卡槽21,吸收垫1配合在所述卡槽21中,吸收垫1第一侧与第一固定件2相抵靠,吸收垫1第二侧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向抵靠;进一步地,卡槽21两侧贯穿第一固定件2,以便于将吸收垫1送入卡槽21内或将吸收垫1从卡槽21中抽出。
吸收垫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锂离子电池极柱的第一凹槽12,吸收垫1抵靠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后,锂离子电池的极柱位于第一凹槽12内,可以更好的使得吸收垫1贴合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上;进一步地,如果极柱长度较长,第一凹槽12贯穿吸收垫1,以使第一凹槽12能够容纳极柱。
如果第一凹槽12还不够容纳锂离子电池的极柱,第一固定件2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与第一凹槽12在吸收垫1上的投影重合,第二凹槽22也适用于容纳锂离子电池的极柱,如果第二凹槽22还不够容纳电池极柱,可将第二凹槽22贯穿第一固定件2。
第一固定件2设有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1同轴线设置,注液针头顺序穿过第二通孔23和第一通孔11再与锂离子电池上的注液口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垫(1)和固定机构;
吸收垫(1)上设有第一通孔(11),吸收垫(1)配合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上的状态下,第一通孔(11)与所述注液口同轴线;
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吸收垫(1)配合在第一固定件(2)上,第二固定件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与第一固定件(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相对设置,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置所述锂离子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2)设有卡槽(21),吸收垫(1)配合在卡槽(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垫(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锂离子电池极柱的第一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12)贯穿吸收垫(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垫(1)第一侧与第一固定件(2)相抵靠,吸收垫(1)第二侧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盖板向抵靠;
第一固定件(2)设有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1)同轴线设置;
第一固定件(2)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与第一凹槽(12)在吸收垫(1)上的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凹槽(22)贯穿第一固定件(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2531.8U CN209658296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2531.8U CN209658296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8296U true CN209658296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52531.8U Active CN209658296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82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1895A (zh) * | 2020-09-27 | 2020-11-13 | 烟台贝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质量检测的分类输送机 |
-
2019
- 2019-02-28 CN CN201920252531.8U patent/CN2096582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1895A (zh) * | 2020-09-27 | 2020-11-13 | 烟台贝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质量检测的分类输送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5835B (zh) | 一种多级缓冲连续真空吸附式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 |
CN209658296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附近电解液吸收装置 | |
CN208848999U (zh) | 一种锂电池结构件下塑胶分流装置 | |
CN209472008U (zh) | 耐低温且高倍率充放电的全极耳圆柱锂离子电池 | |
CN207368134U (zh) | 一种可更换电极的锂电池 | |
CN206471419U (zh) | 一种具有绝缘保护套的纽扣锂电池 | |
CN210897507U (zh) | 大容量圆柱锂电池电芯 | |
CN204966581U (zh) | 自动电池加水装置控制盒 | |
CN208400896U (zh) |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设备 | |
CN209029425U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与下塑胶的装配结构 | |
CN209169205U (zh) | 一种方便装卸的铅酸电池 | |
CN209183621U (zh) | 一种锂电池用安装支架 | |
CN207676995U (zh) | 一种锂电池注液头 | |
CN105024111A (zh) | 一种基于氧-金属电池的旋转式电极-电解液分离结构 | |
CN208189652U (zh) | 一种电池端极柱密封结构 | |
CN205406632U (zh) | 一种动力型铅酸蓄电池板栅 | |
CN207009545U (zh) | 一种动力锂电池过充保护盖板 | |
CN207082558U (zh) | 扁体锂电池外壳 | |
CN206060317U (zh) | 一种基于聚合物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动工具自动充电模组 | |
CN210224215U (zh) | 一种安全防爆铅酸蓄电池 | |
CN209232895U (zh) | 一种电容量大的铅酸电池 | |
CN207909946U (zh) | 一种安全电池盒结构 | |
CN217881812U (zh) | 一种双头连体结构极柱 | |
CN208077479U (zh) | 一种用于演示液流电池化学原理的结构 | |
CN208835213U (zh) | 一种电解液的润湿增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