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4678U -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 Google Patents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34678U CN209634678U CN201920111486.4U CN201920111486U CN209634678U CN 209634678 U CN209634678 U CN 209634678U CN 201920111486 U CN201920111486 U CN 201920111486U CN 209634678 U CN209634678 U CN 2096346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ther
- ship
- hawser
- winch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983 Crescentia cuje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797 Lagenaria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575 Magnolia champa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属于船舶领域。该系泊组件包括缆绳和两组系缆桩,两组系缆桩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缆绳的通道。缆绳包括固定端、索身和系绳端,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索身穿过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索身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该系泊装置包括绞车、缆绳、检测组件和多个系缆桩,缆绳的固定端与绞车连接,系绳端从两组系缆桩之间穿过。检测组件安装在缆绳上,用于检测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否达到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该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系泊组件,或者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系泊装置。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进港后,需要将船舶停泊在岸边,系缆停泊是船舶的一种主要停泊方式,系缆停泊是利用绳索将船舶安全、牢固的系结于岸边上。如图1-2所示,现有的系缆停泊方式需要用到绳索绞车2’、绳索1’、撇绳索4’和带缆桩3’,绳索绞车2’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绳索1’安装在绳索绞车2’上,绳索绞车2’用于收放绳索1’。绳索1’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绳索绞车2’上,绳索1’的另一端用于系在岸边的带缆桩3’上。撇绳索4’的其中一端连接有重物,撇绳索4’的另一端用于与绳索1’的另一端连接,其中,船舶的甲板上也安装有带缆桩3’。
在系缆停泊过程中,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船舶上的船员将绳索1’的另一端与撇绳索4’的另一端连接,再将与撇绳索4’其中一端连接的重物穿过甲板上的带缆桩3’后抛到岸上,其中,撇绳索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重物。继而岸上的工作人员会利用牵引工具或者小车5’牵引撇绳索4’,以将绳索1’拖到岸边的带缆桩3’附近,如图2所示。将绳索1’拖到岸边的带缆桩3’附近后,2工作人员再将绳索1’的另一端系在岸边的带缆桩3’上,以完成系缆停泊过程。
当停靠在岸边的船舶准备出航时,需要将绳索1’从岸边的带缆桩3’上收回,在收缆过程中,首先需要岸上的工作人员将绳索1’的另一端从岸上的带缆桩3’上解开,继而如图3所示,需要甲板上的船员启动绳索绞车2’,绳索绞车2’会将绳索1’从岸边收回到甲板上,并最终回到初始位置。绳索1’被收回后,如图4所示,再由甲板上的船员将撇绳索4’从绳索1’的另一端上解开,并将撇绳索4’收起以待下次系缆停泊时使用。
在船舶准备出航过程中,需要将绳索1’的另一端穿过带缆桩3’后收卷在绳索绞车2’上,而当系缆停泊时,需再次使绳索1’的另一端穿过带缆桩3’。因而在船舶准备出航过程中和系缆停泊时,绳索1’另一端的移动路程较长,导致船员的工作用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以解决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泊组件,包括缆绳和多个系缆桩;
多个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系缆桩分为两组,两组系缆桩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缆绳的通道;
缆绳包括固定端、索身和系绳端,缆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索身穿过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系绳端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
索身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抵接件,第一抵接件安装在两组系缆桩背离固定端的一侧上;
第一抵接件上设置有孔洞,缆绳穿过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且缆绳的系绳端的宽度大于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抵接件,第二抵接件安装在系绳端上,第二抵接件的宽度大于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件,挡件安装在两组系缆桩的顶端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牵引组件;
缆绳的系绳端与牵引组件连接,牵引组件安装在船舶上,牵引组件用于将系绳端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系绳端送至船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泊装置,包括绞车、缆绳、检测组件和多个系缆桩;
绞车安装在船舶上,缆绳包括固定端和系绳端,固定端与绞车连接;
多个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系缆桩分为两组,系绳端从两组系缆桩之间穿过,并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
检测组件安装在缆绳上靠近系绳端的位置处,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否达到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
进一步的,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接近开关;
第一接近开关与绞车连接,第一接近开关用于在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时,向绞车发送停止指令,绞车能够接收第一接近开关发送的停止指令,并根据停止指令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
第二接近开关与系绳端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一接近开关与系绳端之间的间隔;
第二接近开关与绞车连接,第二接近开关用于在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向绞车发送减速指令,绞车能够接收第二接近开关发送的减速指令,并根据减速指令开始减速。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组件和牵引组件;
缆绳的系绳端与牵引组件连接,牵引组件安装在船舶上,牵引组件用于将系绳端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系绳端送至船舶上;
绞车与开关组件连接,开关组件安装在船舶上远离缆绳的位置处,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绞车收卷或者放松缆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系泊组件,系泊组件安装在船舶本体上,或者,
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系泊装置,系泊装置安装在船舶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组件包括缆绳和多个系缆桩,多个系缆桩分为两组并均安装在船舶上,两组系缆桩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缆绳的通道。缆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索身穿过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由于索身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因而缆绳的系绳端能够一直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组件在系缆停泊时,不需船舶上的船员将缆绳的系绳端穿过船舶上的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可以直接将缆绳的系绳端送至船舶对岸。在船舶出航前的收缆过程中,缆绳的系绳端不会从两组系缆桩之间穿过。因而在系缆停泊和收缆过程中,缆绳的系绳端的移动路程较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组件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装置包括绞车、缆绳、检测组件和多个系缆桩,绞车和多个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缆绳包括固定端和系绳端,固定端与绞车连接。多个系缆桩分为两组,系绳端从两组系缆桩之间穿过,并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检测组件安装在缆绳上靠近系绳端的位置处。
在系缆停泊时,缆绳的系绳端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移动至船舶对岸处,当船舶出航前需要收缆时,缆绳的系绳端从船舶对岸回到船舶上的系缆桩处。当缆绳的系绳端靠近船舶上的系缆桩时,安装在缆绳上的检测组件会检测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将检测组件检测到的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与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进行对比后,若系绳端与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则绞车停止工作,缆绳不再被收卷,缆绳的系绳端可以静止在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其中,停止绞车的参照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绞车停止收卷后,缆绳的系绳端由于惯性移动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装置同样可以使缆绳的系绳端一直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从而可以使系缆停泊过程和收缆过程中,缆绳的系绳端移动的路程较短。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装置通过在缆绳上安装检测组件,可以使缆绳的系绳端稳定的停止在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而不会撞击系缆桩。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装置也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系泊组件,系泊组件安装在船舶本体上,或者,包括船舶本体和上述系泊装置,系泊装置安装在船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上述系泊组件或上述系泊装置,因而具有与上述系泊组件或上述系泊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系缆停泊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系缆停泊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缆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缆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缆停泊过程中系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收缆过程中系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系泊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系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第一抵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系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系泊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系泊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缆绳;10-索身;11-系绳端;12-第二抵接件;2-系缆桩;20-第一抵接件;3-挡件;4-牵引组件;5-导向索;6-绞车;7-检测组件;70-第一接近开关;71-第二接近开关;1’-绳索;2’-绳索绞车;3’-带缆桩;4’-撇绳索;5’-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包括缆绳和多个系缆桩,多个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系缆桩分为两组,两组系缆桩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缆绳的通道。缆绳包括固定端、索身和系绳端,缆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索身穿过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系绳端位于两组系缆桩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索身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
如图6所示,由于索身10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11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因而缆绳1的系绳端11能够一直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在系缆停泊时,不需船舶上的船员将缆绳1的系绳端11穿过船舶上的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可以直接将缆绳1的系绳端11送至船舶对岸。在船舶出航前的收缆过程中,缆绳1的系绳端11不会从两组系缆桩2之间穿过。因而在系缆停泊和收缆过程中,缆绳1的系绳端11的移动路程较短。
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还可以包括挡件3,挡件3安装在两组系缆桩2的顶端上。
挡件3可以为板状,挡件3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两组系缆桩2的顶端上的。挡件3能够防止缆绳1沿系缆桩2的轴向从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中脱离,可以使缆绳1的系绳端11稳定的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还可以包括牵引组件4,缆绳1的系绳端11与牵引组件4连接,牵引组件4安装在船舶上,牵引组件4用于将系绳端11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系绳端11送至船舶上。
如图5-6所示,牵引组件4可以是固定在船舶边沿处的,牵引组件4能够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进而可以将缆绳1的系绳端11从船舶送至船舶对岸,或者将缆绳1的系绳端11从船舶对岸带回至船舶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包括牵引组件4时,缆绳1的系绳端11一直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还可以使牵引组件4牵引缆绳1的过程更加顺畅。
其中,牵引组件4可以为旋臂吊起重机,旋臂吊起重机为小型起重机,旋臂吊起重机包括回旋臂、回旋机构和电动葫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缆绳1的系绳端11连接在旋臂吊起重机的电动葫芦上,电动葫芦安装在回旋臂上。回旋机构能够带动回旋臂旋转,回旋臂可以将电动葫芦送至船舶对岸,电动葫芦能够带动缆绳1的系绳端11上升或者下降。当船舶的高度较高时,回旋臂距离地面较高,因而船舶对岸的工作人员不易于触摸到与回旋臂连接的缆绳1的系绳端11,而电动葫芦可以带动缆绳1的系绳端11下降,进而可以使船舶对岸的工作人员轻易的触摸到与回旋臂连接的缆绳1的系绳端11,便于完成系缆停泊作业和收缆作业,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
其中,电动葫芦还可以用导向索5和抛引物代替,如图5-6所示,操作臂与导向索5的其中一端连接,导向索5的另一端与系绳端11连接,且导向索5的另一端与抛引物连接。
在系泊过程中,回旋臂可以将导向索5带动至船舶对岸,此时可以放松缆绳1,导向索5会牵动缆绳1的系绳端11一起移动。由于导向索5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抛引物,缆绳1处于放松状态,因而抛引物会因自身重力而下落,并带动导向索5的另一端靠近或者落在船舶对岸的地面上,此时船舶对岸的工作人员可以轻易的接触到导向索5,并利用导向索5将缆绳1的系绳端11拉动至船舶对岸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还可以包括卷线器,卷线器安装在回旋臂上,导向索5的其中一端与卷线器连接,且导向索5盘绕在卷线器上。卷线器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弹簧自动收卷导向索5,卷线器便于在收缆过程中收卷导向索5。
其中,牵引组件4还可以为箱形伸缩臂起重机,箱形伸缩臂起重机包括伸缩臂、伸缩机构和液压泵,伸缩臂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与液压泵连接,伸缩机构用于在液压泵的驱动下带动伸缩臂伸缩。缆绳1的系绳端11可以与伸缩臂连接,如图7所示,箱形伸缩臂起重机可以安装在船舶的边沿位置处,箱形伸缩臂起重机中的伸缩臂能够带动缆绳1的系绳端11到达船舶对岸,或者将缆绳1的系绳端11从船舶对岸带回船舶上。
与回旋臂相同,伸缩臂上也可以安装有电动葫芦,或者连接导向索5与抛引物。其中,抛引物可以为铅锤或者橡胶锤。
其中,旋臂吊起重机和箱形伸缩臂起重机均可以与起重机遥控器无线连接,起重机遥控器可以向旋臂吊起重机发送旋转指令、下降指令和停止指令,旋臂吊起重机能够接收起重机遥控器发送的旋转指令、升降指令和停止指令,并能够根据旋转指令驱动回旋机构,以使回旋臂旋转,还能根据升降指令控制电动葫芦升降,以及能够根据停止指令关闭回旋机构,以使回旋臂停止旋转。起重机遥控器还可以向箱形伸缩臂起重机发送伸缩指令、下降指令和停止指令,旋臂吊起重机能够接收起重机遥控器发送的伸缩指令、升降指令和停止指令,并能够根据伸缩指令驱动伸缩机构,以使伸缩臂伸缩,还能根据升降指令控制电动葫芦升降,以及能够根据停止指令关闭伸缩机构,以使伸缩臂停止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旋臂吊起重机和箱形伸缩臂起重机的工作过程还可以由船舶驾驶室中的操控面板上的物理按钮、物理旋钮或者触摸按钮控制,或者可以由起重机遥控器控制。因此对于船舶上的船员,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可以实现遥控收缆和遥控系缆过程,能够使船员不必穿过整个甲板到达缆绳1位置处,不仅能够进一步的降低船员的劳动强度,还能防止船员受到缆绳1断裂造成的强击事故,保障了船员的人身安全。且在风暴等恶劣天气中,该系泊装置可以使船员不必到甲板上完成系缆作业和收缆作业,同样可以极大的提升系缆作业和收缆作业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与实施例一中的系泊组件相同,同样包括缆绳1和多个系缆桩2,多个系缆桩2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系缆桩2分为两组,两组系缆桩2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缆绳1的通道。缆绳1包括固定端、索身10和系绳端11,缆绳1的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索身10穿过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系绳端11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索身10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系绳端11的宽度大于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还包括第一抵接件20,如图8-9所示,第一抵接件20安装在两组系缆桩2背离固定端的一侧上。如图9所示,第一抵接件20上设置有孔洞,缆绳1穿过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且缆绳1的系绳端11的宽度大于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的直径。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中的两组系缆桩2之间的用于通过缆绳1的通道是由第一抵接件20形成的。由于缆绳1的系绳端11的宽度大于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的直径,因而缆绳1不会从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穿过,继而可以抵接在第一抵接件20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上。
其中,第一抵接件20可以为板状,第一抵接件20可以是固接在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上的。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抵接件12,第二抵接件12安装在系绳端11上,第二抵接件12的宽度大于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的直径。
第二抵接件12可以固接在缆绳1上的系绳端11处,第二抵接件12的形状没有限制,第二抵接件12可以为杆状,也可以为板状,还可以为柱体。
第二抵接件12可以进一步的防止缆绳1的系绳端11从第一抵接件20上的孔洞中穿过,还可以防止缆绳1的系绳端11受到第一抵接件20的磨损。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组件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泊组件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组件同样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三:
如图10-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置包括绞车6、缆绳1、检测组件7和多个系缆桩2,绞车6安装在船舶上,缆绳1包括固定端和系绳端11,固定端与绞车6连接。多个系缆桩2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系缆桩2分为两组,系绳端11从两组系缆桩2之间穿过,并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检测组件7安装在缆绳1上靠近系绳端11的位置处,检测组件7用于检测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否达到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
在系缆停泊时,缆绳1的系绳端11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移动至船舶对岸处,当船舶出航前需要收缆时,缆绳1的系绳端11从船舶对岸回到船舶上的系缆桩2处。当缆绳1的系绳端11靠近船舶上的系缆桩2时,安装在缆绳1上的检测组件7会检测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将检测组件7检测到的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与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进行对比后,若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则绞车6停止工作,缆绳1不再被收卷,缆绳1的系绳端11可以静止在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其中,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绞车6停止收卷后,缆绳1的系绳端11由于惯性移动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置同样可以使缆绳1的系绳端11一直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从而可以使系缆停泊过程和收缆过程中,缆绳1的系绳端11移动的路程较短。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置通过在缆绳1上安装检测组件7,可以使缆绳1的系绳端11稳定的停止在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固定端的一侧,而不会撞击系缆桩2。
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置也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检测组件7可以为位置传感器,还可以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如图10-1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接近开关70,第一接近开关70与绞车6连接,第一接近开关70用于在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时,向绞车6发送停止指令,绞车6能够接收第一接近开关70发送的停止指令,并根据停止指令停止工作。
第一接近开关70能够检测船舶上的系缆桩2与缆绳1系绳端11之间的距离,并能够根据该距离断开或者闭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一接近开关70与指示灯连接,通过第一接近开关70的断开或者闭合可以使指示灯熄灭或者亮起,进而可以提示船舶上的船员是否需要关闭绞车6,以使缆绳1的系绳端11能够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绞车6还可以为液压绞车或者电动绞车,第一接近开关70可以与绞车6串联,第一接近开关70断开或者闭合可以使绞车6停止转动或者继续转动,当缆绳1的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时,第一接近开关70断开,绞车6自动停止转动,缆绳1的系绳端11可以位于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可以看出,第一接近开关70可以实现自动化停止缆绳1收卷过程,可以进一步的节省人力劳动。
如图10-12所示,检测组件7还可以包括第二接近开关71,第二接近开关71与系绳端11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一接近开关70与系绳端11之间的间隔。
其中,第二接近开关71与绞车6连接,第二接近开关71用于在系绳端11与系缆桩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向绞车6发送减速指令,绞车6能够接收第二接近开关71发送的减速指令,并根据减速指令开始减速。
其中,预设距离大于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预设距离可以为停止绞车6的参照距离的倍数,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多次收缆试验择优选取。
第二接近开关71可以与电动绞车或者液压绞车中的减速件,如减速机或者变频器等并联,第二接近开关71达到船舶上的系缆桩2位置处后,可以断开,此时电动绞车或者液压绞车中的减速件开始工作,以使电动绞车或者液压绞车开始减速,缆绳1的收卷过程也会被减速。
由于现有的缆绳1通常较重,因而第二接近开关71可以使缆绳1的收卷过程更加平稳。第二接近开关71可以使缆绳1平缓稳定的停止在两组系缆桩2的背离缆绳1固定端的一侧。
其中,为了便于第一接近开关70和第二接近开关71检测到船舶上的系缆桩2,可以在船舶上的系缆桩2上设置第一接近开关70和第二接近开关71均能检测到的金属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泊装置还可以包括开关组件和牵引组件4,缆绳1的系绳端11与牵引组件4连接,牵引组件4安装在船舶上,牵引组件4用于将系绳端11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系绳端11送至船舶上。绞车6与开关组件连接,开关组件安装在船舶上远离缆绳1的位置处,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绞车6收卷或者放松缆绳1。
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组件4与实施例一中的牵引组件4相同,关于该牵引组件4的其他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其中,与绞车6连接的开关组件可以为安装在船舶驾驶室操控面板上的物理按钮或旋钮或触摸按键,或者可以为绞车6遥控器。第一接近开关70、第二接近开关71和开关组件可以使船舶上的船员远程控制绞车6的工作,能够使船员不必穿过整个甲板到达缆绳1位置处,不仅能够降低船员的劳动强度,还能防止船员受到缆绳1断裂造成的强击事故,保障了船员的人身安全。
第一接近开关70、第二接近开关71、牵引组件4和开关组件可以使船员在风暴等恶劣天气中,不必到甲板上完成收缆作业,可以极大的提升收缆作业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实施例一的系泊组件或者实施例二中的系泊组件,系泊组件安装在船舶本体上。或者,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实施例三中的系泊装置,系泊装置安装在船舶本体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或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系泊组件,或包括实施例二中的系泊组件,或包括实施例三中的系泊装置,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与实施例一中的系泊组件、实施例二中的系泊组件和实施例三中的系泊装置,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同样改善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系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绳和多个系缆桩;
多个所述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所述系缆桩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系缆桩之间形成有用于通过所述缆绳的通道;
所述缆绳包括固定端、索身和系绳端,所述缆绳的固定端固定在船舶上,所述索身穿过两组所述系缆桩之间的通道,所述系绳端位于两组所述系缆桩的背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
所述索身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组所述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所述系绳端的宽度大于两组所述系缆桩之间的通道的最小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安装在两组所述系缆桩背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上;
所述第一抵接件上设置有孔洞,所述缆绳穿过所述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且所述缆绳的系绳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安装在所述系绳端上,所述第二抵接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的孔洞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件,所述挡件安装在两组所述系缆桩的顶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组件;
所述缆绳的系绳端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牵引组件安装在船舶上,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所述系绳端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所述系绳端送至船舶上。
6.一种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缆绳、检测组件和多个系缆桩;
所述绞车安装在船舶上,所述缆绳包括固定端和系绳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绞车连接;
多个所述系缆桩均安装在船舶上,多个所述系缆桩分为两组,所述系绳端从两组所述系缆桩之间穿过,并位于两组所述系缆桩的背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
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缆绳上靠近所述系绳端的位置处,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系绳端与所述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否达到停止所述绞车的参照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接近开关;
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用于在所述系绳端与所述系缆桩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停止所述绞车的参照距离时,向所述绞车发送停止指令,所述绞车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发送的停止指令,并根据所述停止指令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系绳端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系绳端之间的间隔;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用于在所述系绳端与所述系缆桩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绞车发送减速指令,所述绞车能够接收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发送的减速指令,并根据所述减速指令开始减速。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和牵引组件;
所述缆绳的系绳端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牵引组件安装在船舶上,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所述系绳端从船舶送至岸上,或者,将位于岸上的所述系绳端送至船舶上;
所述绞车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组件安装在船舶上远离所述缆绳的位置处,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绞车收卷或者放松所述缆绳。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舶本体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泊组件,所述系泊组件安装在所述船舶本体上,或者,
包括船舶本体和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系泊装置,所述系泊装置安装在所述船舶本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1486.4U CN2096346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1486.4U CN2096346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34678U true CN209634678U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8478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11486.4U Active CN2096346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346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1676A (zh) * | 2020-05-15 | 2020-08-07 | 芜湖芬特勘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停靠的漂浮揽绳柱 |
-
2019
- 2019-01-22 CN CN201920111486.4U patent/CN2096346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1676A (zh) * | 2020-05-15 | 2020-08-07 | 芜湖芬特勘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停靠的漂浮揽绳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32516B1 (ko) | 지지와이어로부터 매달린 화물의 방위를 지지와이어를 중심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과 윈치구조 | |
CA2520168C (en) | Method of servicing the outer components of a wind turbine such as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and the tower with a work platform and work platform | |
CN101746680B (zh) | 小艇快速收放装置 | |
US9950910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rientation of a load suspended from a bearing wire about said bearing wire and a winch arrangement | |
CN201647085U (zh) | 小艇快速收放装置 | |
CN209634678U (zh) | 系泊组件、系泊装置和船舶 | |
JP2016508920A (ja) | 海上輸送船と建造物若しくは船舶との間で対象体を転移するための改良した装置及び方法 | |
WO2018074140A1 (ja) | ゴンドラ装置を備える作業用車両 | |
CN105460170A (zh) | 一种船用自动伸缩舷梯 | |
CN105384085A (zh) | 塔柱式三弦杆臂架船用起重机 | |
CN209634677U (zh) | 系泊装置和船舶 | |
CN109649584A (zh) | 系泊装置和船舶 | |
CN207433753U (zh) | 一种船舶用系泊装置 | |
CN112758257B (zh) | 一种可移动可折叠的绳网式auv回收系统 | |
CN109795952A (zh) | 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起升系统 | |
JP4668356B1 (ja) | 昇降式曝気循環装置 | |
CN206107539U (zh) | 一种带吊舱的浮空器 | |
CN212503743U (zh) | 一种高承重型电动卧式船舶绞盘 | |
CN107311050A (zh) | 具备救生功能的港口码头专用悬臂起重机 | |
CN212503742U (zh) | 一种加装于船舶甲板的液压拖缆绞车 | |
CN211470691U (zh) | 一种吊装装置 | |
CN207173896U (zh) | 一种电动起锚系缆绞盘刹车装置 | |
CN202625676U (zh) | 塔吊回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 | |
CN213535005U (zh) | 卷扬式折叠雷达桅 | |
CN212047797U (zh) | 一种码头登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