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8240U - O型圈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O型圈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18240U CN209618240U CN201822222246.XU CN201822222246U CN209618240U CN 209618240 U CN209618240 U CN 209618240U CN 201822222246 U CN201822222246 U CN 201822222246U CN 209618240 U CN209618240 U CN 209618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ring
- bin
- slideway
- separation 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O型圈送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滚筒、上料仓、分离仓和输送滑道,所述上料仓的上部与所述输送滚筒连通,且部分所述输送滚筒延伸在所述上料仓内,所述上料仓的下部与所述分离仓连通,所述分离仓与输送滑道的入口相通,所述分离仓上开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吹气孔,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沿着所述O型圈的输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输送滑道上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用于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所述分离仓具有弧形内壁,所述弧形内壁与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所在面相切。本实用新型能逐个输送O型圈,避免了O型圈之间发生粘连现象,输送效果好,能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装置,尤其涉及到O型圈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O型圈,即O型密封圈,O型圈(O-rings)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橡胶密封圈。
O型圈因为价格便宜,制造简单,功能可靠,并且安装要求简单,是最常见的密封用机械设计。O型圈可用于静态的应用中,也可以用在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动态应用中。
由于O型圈的广泛引用,生产量和使用量也十分大,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将O型圈输送并分离进行下一步工序或者将单独的O型圈与其他工件进行相应的配合。因此,需要将大量的O型圈输送并能够进行分离,而O型圈因为本身有油,易发生粘连,通过普通的振动盘输送不能达到输送并分离的作用,人工夹取,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型圈送料装置,可对O型圈进行单个逐步输送,避免在输送过程O型圈发生粘连。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O型圈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滚筒、上料仓、分离仓和输送滑道,所述上料仓的上部与所述输送滚筒连通,且部分所述输送滚筒延伸在所述上料仓内,所述上料仓的下部与所述分离仓连通,所述分离仓与输送滑道的入口相通,所述分离仓上开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吹气孔,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沿着所述O型圈的输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输送滑道上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用于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所述分离仓具有弧形内壁,所述弧形内壁与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所在面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滚筒上连接有驱动所述输送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滚筒并与所述输送滚筒同步转动的滚子。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滚筒的内壁设有螺旋式导料圈。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滚筒连接在所述上料仓的上部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上料仓的出口为倾斜设置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分离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仓为圆柱型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上设有多个圆形导向部,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沿着弧形内壁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的轴线均与所述分离仓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导向部为导向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导向部为导向条并贴合在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仓的上端用于投放所述O型圈的开口,所述上料仓上设有能够盖合在所述上料仓开口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O型圈送料装置,O型圈投放到位于所述上料仓上部的所述输送滚筒中,经过所述输送滚筒的转动将O型圈输送到所述上料仓中并流入与上料仓下部连通的分离仓中,通过连接在所述分离仓上的第一吹气孔向所述分离仓中吹气,位于分离仓中的O型圈在吹气的作用下在所述分离仓中不停移动,由于所述分离仓与输送滑道的入口相通,且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与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所在面相切,O型圈在分离仓内壁移动时,当移动至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处,能够沿着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被气流吹入到所述输送滑道中,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沿着所述O型圈的输送方向逐渐变小,便于所述O型圈能够进入顺利进入输送滑道中。另外,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所在面与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相切设置,所述O型圈在进入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时,只能进入一个O型圈,避免了O型圈之间发生粘连现象,输送效果好,能提高生产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O型圈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O型圈送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
图中:1、输送滚筒;11、螺旋式导料圈;2、上料仓;21、盖板;3、分离仓;31、弧形内壁;32、圆形导向部;4、输送滑道;41、第二吹气孔;5、驱动装置;51、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O型圈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滚筒1、上料仓2、分离仓3和输送滑道4,所述上料仓2的上部与所述输送滚筒1连通,且部分所述输送滚筒1延伸在所述上料仓2内,所述上料仓2的下部与所述分离仓3连通,所述分离仓3与输送滑道4的入口相通,所述分离仓3上开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吹气孔(图中未示出),能够对位于所述分离仓3的O型圈进行翻动;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沿着所述O型圈的输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输送滑道4上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二吹气孔41,所述第二吹气孔41用于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4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所述分离仓3具有弧形内壁31,所述弧形内壁31与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所在面相切。
所述O型圈放置在所述输送滚筒1中经所述输送滚筒1送至连接上料仓2下部的分离仓3中,设在所述分离仓3上的第一吹气孔连接气源后向分离仓3中吹气,所述O型圈能够被气流搅动翻滚,部分所述O型圈能贴着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移动,当所述O型圈移动至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输送滑道4中,再由所述输送滑道4上设有的第二吹气孔41接通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吹气孔41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4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从而进行输送O型圈,不需要人工取放O型圈,同时,还能避免所述O型圈在输送时发生相互粘接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送滚筒1上连接有驱动所述输送滚筒1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滚筒1并与所述输送滚筒1同步转动的滚子51,所述输送滚筒1连接在所述上料仓2的上部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上料仓2的出口为倾斜设置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分离仓3连通,所述输送滚筒1的内壁设有螺旋式导料圈11。由于所述输送滚筒1向上倾斜设置,将O型圈直接投放至所述输送滚筒1内,在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滚子51转动,与所述滚子51连接的所述输送滚筒1也同步转动,另外的,所述输送滚筒1的内壁设有螺旋式导料圈11,所述输送滚筒1在转动过程中,位于所述输送滚筒1内的O型圈沿着所述螺旋式导料圈11流出所述输送滚筒1并掉入所述上料仓2内,进而经过所述上料仓2的倾斜部落入所述分离仓3中。
再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离仓3为圆柱型空腔,所述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上设有多个圆形导向部32,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32沿着弧形内壁31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32的轴线均与所述分离仓3的轴线重合,所述圆形导向部32为导向凹槽,所述O型圈在所述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上移动时,所述O型圈能够沿着导向凹槽移动,便于所述O型圈能够顺利进入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导向部32为导向条并贴合在所述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上,所述O型圈在所述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上移动时,所述O型圈能够沿着导向凹槽移动,便于所述O型圈能够顺利进入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
所述上料仓2的上端用于投放所述O型圈的开口,所述上料仓2上设有能够盖合在所述上料仓2开口的盖板21,人工在投放O型圈时,可以打开所述上料仓2开口的盖板21进行投放。
工作时,打开所述上料仓2上的盖板21,向所述输送滚筒1中投放O型圈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滚子51转动,带动所述输送滚筒1转动,逐步将所述O型圈流出所述输送滚筒1并掉入所述上料仓2中,进而进入所述分离仓3中,经过所述分离仓3上的第一吹气孔连接气源后向分离仓3中吹气,所述O型圈能够被气流搅动翻滚,部分所述O型圈能贴着分离仓3的弧形内壁31移动,还可通过所述弧形内壁31上的圆形导向部32进行导向移动,当所述O型圈移动至所述输送滑道4的入口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输送滑道4中,再由所述输送滑道4上设有的第二吹气孔41接通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吹气孔41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4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从而进行输送O型圈,不需要人工取放O型圈,还能避免所述O型圈在输送时发生相互粘接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方便解释和准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和“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O型圈送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滚筒、上料仓、分离仓和输送滑道,所述上料仓的上部与所述输送滚筒连通,且部分所述输送滚筒延伸在所述上料仓内,所述上料仓的下部与所述分离仓连通,所述分离仓与输送滑道的入口相通,所述分离仓上开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吹气孔,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沿着所述O型圈的输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输送滑道上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用于输出向所述输送滑道的出口方向流动的气体;所述分离仓具有弧形内壁,所述弧形内壁与所述输送滑道的入口所在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上连接有驱动所述输送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滚筒并与所述输送滚筒同步转动的滚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的内壁设有螺旋式导料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连接在所述上料仓的上部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上料仓的出口为倾斜设置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分离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为圆柱型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上设有多个圆形导向部,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沿着弧形内壁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圆形导向部的轴线均与所述分离仓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向部为导向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向部为导向条并贴合在所述分离仓的弧形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的上端用于投放所述O型圈的开口,所述上料仓上设有能够盖合在所述上料仓开口的盖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22246.XU CN209618240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O型圈送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22246.XU CN209618240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O型圈送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18240U true CN209618240U (zh) | 2019-11-12 |
Family
ID=6844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22246.XU Active CN209618240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O型圈送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18240U (zh)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22222246.XU patent/CN2096182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44268B (zh) | 一种溢流管自动变径式旋流分离装置 | |
CN108820890A (zh) | 一种多通道粉料颗粒料通用吸料装置 | |
CN103611656B (zh) | 一种环形套筒涂胶机 | |
CN209618240U (zh) | O型圈送料装置 | |
CN201907658U (zh) | 球镍自动包装机 | |
CN204728138U (zh) | 一种应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自动加湿装置 | |
CN104668427B (zh) | 高速智能化铆钉分钉供钉装置 | |
CN106000794A (zh) | 一种连续上胶和连续出胶的灌胶装置 | |
CN205602707U (zh) | 一种固体粉末气力输送喷射装置 | |
CN202897525U (zh) | 螺栓分配装置 | |
CN208018868U (zh) | 一种上胶装置 | |
CN105196041B (zh) | 一种组合盖自动装配系统 | |
CN104370129B (zh) | 全自动回转式压痕烫金设备 | |
CN208633824U (zh) | 一种采矿掘进设备 | |
CN205045492U (zh) | 一种纸杯成型机的杯筒快速传送装置 | |
CN202063558U (zh) | 一种底部快速真空进粉料装置 | |
CN108248117A (zh) | 一种上胶装置 | |
CN207635947U (zh) | 一种烟花爆竹粉体分料灌装设备 | |
CN110154263A (zh) | 一种橡胶助剂粒子表面粉末分离装置 | |
CN104803212B (zh) | 一种球形物料供料装置 | |
CN213111628U (zh) | 一种微量给料装置 | |
CN110211898A (zh) | 一种具有除静电功能的稳定型芯片分拣设备 | |
CN208853150U (zh) | 一种打胶机 | |
CN109622372A (zh) | 一种风向可调的风分器 | |
CN208018869U (zh) | 一种上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