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5045U - 一种园林景观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景观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05045U CN209605045U CN201920564894.5U CN201920564894U CN209605045U CN 209605045 U CN209605045 U CN 209605045U CN 201920564894 U CN201920564894 U CN 201920564894U CN 209605045 U CN209605045 U CN 209605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ndscape
- landscape lamp
- windmill
- garden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0218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灯,涉及园林景观装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园林景观灯不能既对园林景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对游客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景观灯主体和设置于景观灯主体上的景观风车,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发电装置和充电接口,所述景观风车、发电装置以及充电接口依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景观风车将自然界的风能转换为电能,使游客能够通过景观灯主体上的充电接口对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同时,在景观灯主体上设置的风车还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风格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车造型,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园林景观灯既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装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园林景观灯。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灯既有照明的功能,同时又兼有艺术装饰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园林景观灯需要根据园林整体规划沿园林路径间隔布置,一方面对某一片区园林内的建筑、道路、草木等进行照明;另一方面,景观灯的造型风格还需要与该片区的园林景观相匹配,起到装饰景观的作用。
园林是游客旅游、观光、休息、学习的佳选之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播放器等。便携是这些电子产品的主要优点,但同时带来的缺点就是这些电子产品的续航问题。人们在园林中旅游、观光、休息、学习时,难免出现所携带的电子产品电量不足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园林景观灯具有对游客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功能。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能够对游客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园林景观灯,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园林景观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园林景观灯不能既对园林景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对游客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园林景观灯,包括景观灯主体和设置于景观灯主体上的景观风车,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发电装置和充电接口,所述景观风车、发电装置以及充电接口依次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园林景观灯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景观风车的立柱,在景观风车上设置有支撑杆,在立柱上设置有轴承,所述景观风车通过所述支撑杆与轴承的配合在立柱上转动。
进一步,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绕组线圈与磁性转子,所述绕组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周围,所述磁性转子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使所述磁性转子转动时绕组线圈产生电流。
进一步,所述绕组线圈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有整流器、稳压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所述充电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景观灯主体外部设置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转动装置以及限位装置,所述景观风车设置于旋转框架上,所述景观灯主体设置于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转轴座,所述旋转框架安装在转轴座上,使旋转框架带动所述景观风车转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座上的a限位挡片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b限位挡片。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框架停止的扭力弹簧和踏板。
进一步,所述景观灯主体包括灯源和灯箱,所述灯箱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灯源发光的线路板。
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自动切换开关,所述自动切换开关分别与市政电路和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园林景观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景观风车将自然界的风能转换为电能,使游客能够通过景观灯主体上的充电接口对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同时,在景观灯主体上设置的风车还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风格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车造型,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园林景观灯既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又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园林景观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装置与限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灯源;2—灯箱;3—旋转框架;4—立柱;5—景观风车;6—绕组线圈;7—磁性转子;8—支撑杆;9—轴承;10—扭力弹簧;11—蓄电池;12—踏板;13—转轴座;14—充电接口;15—底座;16—a限位挡片;17—b限位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园林景观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灯源1、灯箱2、景观风车5以及充电接口14,灯箱2内设置有线路板,用于使灯源1发光,充电接口14设置于灯箱2上。在灯源1或者灯箱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柱4,立柱4上设置有轴承9,在景观风车5上设置有支撑杆8,景观风车5通过支撑杆8插入轴承9中在立柱4上自由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立柱4内设置有绕组线圈6与磁性转子7,其中,绕组线圈6设置于支撑杆8的周围,磁性转子7安装在支撑杆8上,当自然界的风吹动景观风车5转动时,景观风车5带动磁性转子7转动,此时绕组线圈6内产生交流电。
如图1和图2所示,灯箱2内设置有蓄电池11,在绕组线圈6与蓄电池11之间还设置有整流器和稳压器,绕组线圈6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整流器、稳压器以及蓄电池11,将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储存于蓄电池11内,蓄电池11通过电线与充电接口14相连接,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灯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功能。整流器、稳压器以及蓄电池11的型号根据实际园林景观灯的型号大小选择适配的功率及容量即可。充电接口14优选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景观风车将自然界的风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11中,再通过蓄电池11对充电接口14供电,绿色环保无污染。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所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需求,同时景观风车5本身还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风格设计各种造型,以满足园林景观装饰的效果。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灯源1和灯箱2的外部设置有旋转框架3,其中,灯源1和灯箱2整体呈圆柱形结构,旋转框架3呈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旋转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5,底座15上设置有转轴座13,旋转框架3安装在转轴座13上,使旋转框架3能够相对于底座15自由转动,而灯源1和灯箱2固定在底座15上。立柱4固定设置在旋转框架3的顶部,当旋转框架3转动时,景观风车5能够跟随转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转轴座13上设置有a限位挡片16,在底座15上设置有b限位挡片17。当旋转框架3转动时,b限位挡片17能够防止a限位挡片16转过360度,从而使旋转框架3的转动角度控制在360度内。这种设计能够防止连接绕组线圈6与蓄电池11的电线发生过度的扭转,对发电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当某个方向的风速较大时,游客可以自己转动旋转框架3,使景观风车5的转速更快,从而使交流电产生的效率更快。同时,这种结构设计还能增加游客的趣味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底座15上还设置有扭力弹簧10和踏板12,扭力弹簧10的长度等于长方体形状的旋转框架3的宽度,当调整好旋转框架3的旋转角度后,游客可以通过扭力弹簧10带动踏板12压紧于旋转框架3上,从而实现旋转框架3的固定。优选的,旋转框架3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多棱柱框架结构,框架的棱数越多,景观风车5可调节的角度也越多。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灯箱2内的线路板上设置自动切换开关,使自动切换开关分别与市政电路和蓄电池11相连接。当市场电路停电时,蓄电池11中储存的电能还能够作为园林景观灯的备用电源使用。或者,减少市政电路的工作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灯主体和设置于景观灯主体上的景观风车(5),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发电装置和充电接口(14),所述景观风车(5)、发电装置以及充电接口(14)依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景观风车(5)的立柱(4),在景观风车(5)上设置有支撑杆(8),在立柱(4)上设置有轴承(9),所述景观风车(5)通过所述支撑杆(8)与轴承(9)的配合在立柱(4)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绕组线圈(6)与磁性转子(7),所述绕组线圈(6)设置于所述支撑杆(8)的周围,所述磁性转子(7)安装在所述支撑杆(8)上,使所述磁性转子(7)转动时绕组线圈(6)产生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6)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有整流器、稳压器以及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通过电线与所述充电接口(1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灯主体外部设置有旋转框架(3),所述旋转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5)、转动装置以及限位装置,所述景观风车(5)设置于旋转框架(3)上,所述景观灯主体设置于底座(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15)上的转轴座(13),所述旋转框架(3)安装在转轴座(13)上,使旋转框架(3)带动所述景观风车(5)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座(13)上的a限位挡片(16)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5)上的b限位挡片(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框架(3)停止的扭力弹簧(10)和踏板(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灯主体包括灯源(1)和灯箱(2),所述灯箱(2)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灯源(1)发光的线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灯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景观风车(5)的立柱(4),在景观风车(5)上设置有支撑杆(8),在立柱(4)上设置有轴承(9),所述景观风车(5)通过所述支撑杆(8)与轴承(9)的配合在立柱(4)上转动;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绕组线圈(6)与磁性转子(7),所述绕组线圈(6)设置于所述支撑杆(8)的周围,所述磁性转子(7)安装在所述支撑杆(8)上,使所述磁性转子(7)转动时绕组线圈(6)产生电流;
所述绕组线圈(6)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有整流器、稳压器以及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通过电线与所述充电接口(14)相连接;
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自动切换开关,所述自动切换开关分别与市政电路和所述蓄电池(11)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4894.5U CN209605045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园林景观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4894.5U CN209605045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园林景观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05045U true CN209605045U (zh) | 2019-11-08 |
Family
ID=6840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64894.5U Active CN209605045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园林景观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05045U (zh) |
-
2019
- 2019-04-23 CN CN201920564894.5U patent/CN2096050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47968U (zh) | 一种可调节式太阳能路灯 | |
CN205560596U (zh) | 一种智能型太阳能路灯 | |
CN107642736A (zh) | 一种具有光照角度可调功能的节能发电路灯 | |
CN205516242U (zh) | 发电式户外健身器材 | |
CN209605045U (zh) | 一种园林景观灯 | |
CN105852347A (zh) | 一种多功能送风伞 | |
CN202203840U (zh) | 一种风能发电路灯 | |
CN206687306U (zh) | 一种基于便携式可拆卸风力发电装置的多功能登山杖 | |
CN205919234U (zh) | 风光互补发电照明式安全篮球架 | |
CN106224167B (zh) | 一种组合风能发电机 | |
CN205802693U (zh) | 一种电动风管收放机 | |
CN209088606U (zh) | 一种多功能户外防水排插电源 | |
CN108644709B (zh) | 一种多功能户外环保娱乐照明装置 | |
CN208312186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
CN108612635B (zh) | 减速带发电组 | |
CN206647281U (zh) | 一种迷你手持锂电无级调速充插两用风扇 | |
CN103982847A (zh) | 风光发电售电景观灯塔 | |
CN208312201U (zh) | 一种多功能户外环保娱乐照明装置 | |
CN207865225U (zh) | 一种led线形灯 | |
CN203907420U (zh) | 风光发电售电景观灯塔 | |
CN205480754U (zh) | 一种环保型可控路灯 | |
CN201954450U (zh) | 烟囱效应自发电路灯 | |
CN206324377U (zh) | 户外多功能伞 | |
CN108482544A (zh) | 一种自行车自发电及控制方法 | |
CN2320885Y (zh) | 手动飞轮充电照明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