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6932U - 浓烟灭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浓烟灭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96932U CN209596932U CN201920259773.XU CN201920259773U CN209596932U CN 209596932 U CN209596932 U CN 209596932U CN 201920259773 U CN201920259773 U CN 201920259773U CN 209596932 U CN209596932 U CN 2095969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lphur
- pond
- extraction system
- goes ou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2—Direct CO2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烟灭排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排烟口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脱硫仓、抽风机、分离仓、催化床、吸气机和净化池;脱硫仓的底部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导硫器、硫水混合桶、硫水分离器和SO2收集瓶;所述分离仓的顶部通过CO1返回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取消了传统燃烧室的烟囱,并在分离仓内对CO进行集中分类处理,让CO1重新返回燃烧室燃烧利用,并将SO2回收装入瓶中,而CO2、NO2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处理掉,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达到灭排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的工业烟气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浓烟灭排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使得环境污染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和气体,特别是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等;除气味伤人外,还会削弱地力,危害庄稼,形成酸雨影响水质。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随着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
现有的许多工业厂矿还设有高大的烟囱,不断地向大气层排放CO污染物,而传统的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复杂,设备结构不完善,排放气体的处理不够彻底就进行排放,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同时煤炭燃烧产生的小颗粒也被排放到大气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伤害,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没有完全被利用;加上造价昂贵,不适应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煤炭燃烧不够充分彻底的CO1收集重新返回燃烧室燃烧利用,而且还能将SO2分离回收处理,让废气变宝,既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又保护了环境的浓烟灭排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浓烟灭排系统,包括燃烧室,其中:所述燃烧室的排烟口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脱硫仓、抽风机、分离仓、催化床、吸气机和净化池;所述脱硫仓的底部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导硫器、硫水混合桶、硫水分离器和SO2收集瓶;所述分离仓的顶部通过CO1返回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脱硫仓内设置数个陶瓷脱硫板,每个陶瓷脱硫板的背面设置含有脱硫催化剂的金属过滤网;所述分离仓内设置分离过滤网和催化剂,分离仓的进气口与抽风机连接,分离仓的底部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催化床连接,分离仓的顶部出气口通过CO1返回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催化床内设置多层催化剂;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水池冷却池、催化池和水池消耗池;所述导硫器内设置多层导硫板。
进一步地,所述CO1返回管道上设置烟气换热器和气流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仓内的数个陶瓷脱硫板呈并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仓的底部设置剩硫盘,剩硫盘上设置硫水出口,硫水出口与导硫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仓上设置蒸汽水通道,蒸汽水通道通过蒸汽水管道与净化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床的底部设置进气口,催化床的顶部设置出气口,催化床的底部且位于进气口上方设置呈阶梯状催化剂层,催化床的顶部且位于出气口下方设置呈水平状催化剂层。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池的水池冷却池内设置水体和浸水沙管,浸水沙管的进气口位于水体上方且与吸气机的出气口连接,浸水沙管的出气口从水体延伸至催化池内,催化池内设置催化剂;所述水池消耗池内设置水体,催化池的顶部通过斜管与水池消耗池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硫器内的导硫板呈上下并排多层设置,导硫板为蜂窝青石导硫板。
进一步地,所述硫水混合桶内设置乳化机和搅动棒,硫水混合桶与硫水分离器之间设置蠕动泵。
进一步地,所述硫水分离器的上部设置硫水分离过滤装置,下部设置液体收集瓶,硫水分离过滤装置内设置硫水过滤网和隔板,硫水分离过滤装置通过SO2管道与SO2收集瓶连接,SO2管道上设置开关阀,液体收集瓶通过蒸汽水管道与净化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易维护。
2、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适用于各种煤炭、燃油、煤气燃烧所排污的工业厂矿以及农家厨房,尤其是能将煤炭燃烧后所排放的CO1、CO2和SO2污染物分类回收利用,而且它能够再次将没有完全燃烧的CO1进行二次燃烧利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水平,更好地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的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脱硫仓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脱硫板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脱硫板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剩硫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为图1中的导硫器内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导硫板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分离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分离仓内部金属过滤网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催化床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净化池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硫水混合桶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的硫水分离器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硫水分离器上部内部隔板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硫水分离器上部内部过滤网示意图;
图16为电动机电源开关示意图;
图17为蠕动泵电源插头开关示意图;
图18为吸气机电源开关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CO管道;3、脱硫仓;4、陶瓷脱硫板;5、金属过滤网;6、剩硫盘;7、硫水出口;8、硫水混合管道;9、导硫器;10、导硫板;11、抽风机;12、电动马达;13、电源开关;14、分离仓;15、CO1分离过滤网;16、加固钢筋;17、CO1返回管道;18、气流调节闸;19、烟气换热器;20、蒸汽水管道;21、CO2、NO2混合气体管道;22、催化床;23、催化剂;24、催化后的气体管道;25、吸气机;26、吸气机出口管道;27、净化池;28、浸水沙管;29、水体;30、催化池;31、斜管;32、消耗池;33、放气出口;34、SO2管道;35、硫水混合桶;36、乳化机;37、搅动棒;38、蠕动泵;39、蠕动泵电源插头;40、硫水分离过滤装置;41、隔板;42、硫水过滤网;43、液体收集瓶;44、SO2液体开关阀;45、SO2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示,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的排烟口依次通过CO管道2串联连接脱硫仓3、抽风机11、分离仓14、催化床22、吸气机25和净化池27;所述脱硫仓3的底部依次通过硫水混合管道8串联连接导硫器9、硫水混合桶35、硫水分离器和SO2收集瓶45。
所述分离仓14的顶部通过CO1返回管道17与燃烧室1连接,CO1返回管道17上设置烟气换热器19和气流调节阀18。分离仓14内设置CO1分离过滤网15和催化剂,分离仓过滤网15设置有加固钢筋16,分离仓14的进气口与抽风机11连接,分离仓14的底部出气口通过CO2、NO2混合气体管道21与催化床22连接,分离仓14的顶部出气口通过CO1返回管道17与燃烧室1连接。分离仓14上设置蒸汽水通道,蒸汽水通道通过蒸汽水管道20与净化池27连接。
所述脱硫仓3内设置数个陶瓷脱硫板4,每个陶瓷脱硫板4的背面设置含有脱硫催化剂的金属过滤网5。脱硫仓3内的数个陶瓷脱硫板4呈并排间隔设置。脱硫仓3的底部设置剩硫盘6,剩硫盘6上设置硫水出口7,硫水出口7与导硫器9连接。
所述催化床22内设置多层催化剂;催化床22的底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CO2、NO2混合气体管道21连接,催化床的顶部设置出气口,出气口与催化后的气体管道24连接,催化床的底部且位于进气口上方设置呈阶梯状催化剂层,阶梯状催化剂层上设置催化剂23,催化床的顶部且位于出气口下方设置呈水平状催化剂层,水平状催化剂层设置催化剂23。
所述净化池27内设置水池冷却池、催化池30和水池消耗池32;净化池27的水池冷却池内设置水体29和浸水沙管28,浸水沙管28的进气口位于水体上方且通过吸气机出口管道26与吸气机25的出气口连接,浸水沙管28的出气口从水体延伸至催化池30内,催化池30内设置催化剂23;所述水池消耗池32内设置水体,水体消耗池32上方设置放气出口33,催化池30的顶部通过斜管31与水池消耗池32相通。
所述导硫器9内设置多层导硫板10,导硫器内的导硫板10呈上下并排多层设置,导硫板10为蜂窝青石导硫板。
所述硫水混合桶35内设置乳化机36和搅动棒37,硫水混合桶35与硫水分离器之间设置蠕动泵38。
所述硫水分离器的上部设置硫水分离过滤装置40,下部设置液体收集瓶43,硫水分离过滤装置40内设置硫水过滤网42和隔板41,硫水分离过滤装置40通过SO2管道34与SO2收集瓶45连接,SO2管道34上设置开关阀44,液体收集瓶43通过蒸汽水管道20与净化池27连接。
在图16中的电源开关13是采用三相电源供电动马达12带动抽风机11转动。吸气机25和乳化机36、蠕动泵38的电源都是使用220V的照明电源。在图17中的蠕动泵38设置蠕动泵电源插头39。
本实用新型浓烟灭排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煤炭等燃烧物在燃烧室1燃烧后所排放的CO1、CO2、SO2、NO2污染物气体被抽风机吹入分离仓14时,因其仓内压强增大混合物气体中的CO1质量最轻,就会浮于其它气体之上,由分离仓内的CO1分离过滤网15上部的CO1返回管道经烟气换热器19再次返回燃烧室重新燃烧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分离仓内的混合有害气体中的CO2质量相对要大一些,加上抽风机吹力的作用,将CO2、NO2污染物气体,由CO2、NO2混合气体管道21进入催化床22催化,当催化后的少量气体经吸气机25送入净化池27处理,达到灭排效果。
在两脱硫仓3底部的蒸汽水和SO2由硫水混合管道8与导硫器9串联,当硫水混合液体经导硫器9初步分离后,直接进入硫水混合桶35,然后经蠕动泵38抽入硫水分离过滤装置40内,进行第二次过滤分离,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分离硫水固态物,还能使硫水分离更彻底。分离后的蒸汽水通过蒸汽水管道进入净化池作为补充水体来源。
进入浸水沙管28内的气体经水体冷却后直接输送到催化池30催化,最后将催化后比较少量的气体由催化池30上方左侧出口的斜管31进入水体消耗池32彻底消耗掉,不会产生第二次污染,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水平。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浓烟灭排系统,包括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排烟口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脱硫仓、抽风机、分离仓、催化床、吸气机和净化池;所述脱硫仓的底部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导硫器、硫水混合桶、硫水分离器和SO2收集瓶;所述分离仓的顶部通过CO1返回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脱硫仓内设置数个陶瓷脱硫板,每个陶瓷脱硫板的背面设置含有脱硫催化剂的金属过滤网;所述分离仓内设置分离过滤网和催化剂,分离仓的进气口与抽风机连接,分离仓的底部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催化床连接,分离仓的顶部出气口通过CO1返回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催化床内设置多层催化剂;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水池冷却池、催化池和水池消耗池;所述导硫器内设置多层导硫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1返回管道上设置烟气换热器和气流调节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仓内的数个陶瓷脱硫板呈并排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仓的底部设置剩硫盘,剩硫盘上设置硫水出口,硫水出口与导硫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上设置蒸汽水通道,蒸汽水通道通过蒸汽水管道与净化池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的底部设置进气口,催化床的顶部设置出气口,催化床的底部且位于进气口上方设置呈阶梯状催化剂层,催化床的顶部且位于出气口下方设置呈水平状催化剂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的水池冷却池内设置水体和浸水沙管,浸水沙管的进气口位于水体上方且与吸气机的出气口连接,浸水沙管的出气口从水体延伸至催化池内,催化池内设置催化剂;所述水池消耗池内设置水体,催化池的顶部通过斜管与水池消耗池相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硫器内的导硫板呈上下并排多层设置,导硫板为蜂窝青石导硫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水混合桶内设置乳化机和搅动棒,硫水混合桶与硫水分离器之间设置蠕动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烟灭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水分离器的上部设置硫水分离过滤装置,下部设置液体收集瓶,硫水分离过滤装置内设置硫水过滤网和隔板,硫水分离过滤装置通过SO2管道与SO2收集瓶连接,SO2管道上设置开关阀,液体收集瓶通过蒸汽水管道与净化池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9773.XU CN209596932U (zh) | 2019-03-01 | 2019-03-01 | 浓烟灭排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9773.XU CN209596932U (zh) | 2019-03-01 | 2019-03-01 | 浓烟灭排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96932U true CN209596932U (zh) | 2019-11-08 |
Family
ID=68405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597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96932U (zh) | 2019-03-01 | 2019-03-01 | 浓烟灭排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96932U (zh) |
-
2019
- 2019-03-01 CN CN201920259773.XU patent/CN20959693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8732B (zh) | 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6039982B (zh) | 一种发酵臭气和燃烧烟气的洗涤治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2042601A (zh) |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 |
CN101332463A (zh) | 环保型有机垃圾的工业化回收利用设备及生产工艺 | |
CN101190395A (zh) | 一种火烟降温除尘净化器 | |
CN2784762Y (zh) | 火电厂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 |
CN201662068U (zh) |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 |
CN101876439B (zh) | 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5327602A (zh) | 浮法玻璃熔窑烟气废热利用及脱硝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9596932U (zh) | 浓烟灭排系统 | |
CN205007834U (zh) | 浮法玻璃熔窑烟气废热利用及脱硝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8365552U (zh) | 一种乏氧高浓度voc处理系统 | |
CN204987023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一体化装置 | |
CN109718664A (zh) | 浓烟灭排系统 | |
CN206642572U (zh) | 除二氧化碳及脱硫脱硝装置 | |
CN2920369Y (zh) | 一种沥青烟气净化装置 | |
CN205061973U (zh) | 间接加热式热解炭化生物质的系统 | |
CN201225624Y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 | |
CN103776037A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CN201342305Y (zh) | 锅炉烟尘脱硫强力雾化处理设备 | |
CN207610221U (zh) | 蓄热式热力焚烧有机废气净化设备 | |
CN208426844U (zh) | 可回收热量的空气污染物处理器 | |
CN207298995U (zh) | 一种有机垃圾热裂解尾气燃烧装置 | |
CN206325336U (zh) | 尾气处理装置的处理箱 | |
CN204693511U (zh) |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型回风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