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2888U - 翻转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转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82888U CN209582888U CN201920195019.4U CN201920195019U CN209582888U CN 209582888 U CN209582888 U CN 209582888U CN 201920195019 U CN201920195019 U CN 201920195019U CN 209582888 U CN209582888 U CN 2095828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earing assembly
- transmission unit
- feed device
- load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承载组件;连接于承载组件且用于推动承载组件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承载组件上且用于夹紧或松开电池的夹持机构;传送机构,紧靠于承载组件一侧,且用于接收随承载组件转动而来的电池,并使电池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结构紧凑而简单,故空间占用量低,且能够稳定有效地实现对电池进行翻转,并能够向着两个方向传送电池,从而安全准确地实现与下一工序的无缝对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翻转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器类产品已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汽车、家电、移动电子设备等都离不开电池的供能,故电池的需求量、生产量也在近年来飞速上升,而大批量的电池生产,必然依赖于自动化的电池加工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配合着电池的众多加工工序,设置成连贯的加工流水线,以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满足各工序连贯对接的需求,通常需要自动化设备自动对待加工电池进行传送或翻转一定的角度,而现有的用于翻转和传送电池的自动化设备为了满足使电池在各工位间实现无缝对接,通常将结构设计得十分复杂,且设备紧凑性不高,造成空间占用量大,不利于工厂布局和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送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翻转送料的自动化设备结构复杂、空间占用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翻转送料装置,用于翻转并传送电池,包括: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电池;
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且用于推动所述承载组件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
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且用于夹紧或松开所述电池;以及
传送机构,紧靠于所述承载组件一侧,且用于接收随所述承载组件转动而来的所述电池,并使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基座、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紧靠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基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承载板上的滚动支撑件,所述承载板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滚动支撑件用于接触并支撑所述电池;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紧靠于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支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板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多个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用于接触并支撑所述电池,各所述第一轴承的用于与所述电池接触的表面包覆有第一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承载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一侧,所述挡板用于阻止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用于夹持所述电池的两夹爪,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所述夹爪均穿过所述承载板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两所述夹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两第一带轮和绕设在两所述第一带轮外周的第一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第一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同步带用于承载所述电池,两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紧靠分布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至少两第二带轮和绕设在各所述第二带轮外周的第二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第二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送料装置还包括滚动止挡件,所述滚动止挡件和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相对两侧,所述滚动止挡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挡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杆上的多个第二轴承,多个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各所述第二轴承的能够与所述电池接触的表面包覆有第二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一侧的料道组件,所述料道组件包括料架和滚动件组;所述料架设有储料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储料道的开口,所述开口面向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且能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相正对;所述滚动件组位于所述储料道内且与所述料架连接,所述滚动件组包括多个沿直线排列的滚动件,各所述滚动件用于承载由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传送而来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翻转送料装置通过承载组件承载电池,以驱动机构驱动承载组件翻转运动,从而翻转电池,并且由夹持机构保证电池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将传送机构紧靠设置在承载组件的一侧,使电池在被翻转之后能够直接到达传送机构上,并被传送机构以两个方向自由度传送;基于此,该翻转送料装置结构紧凑而简单,成本低廉、空间占用量低,且能够稳定有效地实现对电池进行翻转,并能够向着两个方向传送电池,从而安全准确地实现与下一工序的无缝对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送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送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送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一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翻转送料装置;100、承载组件;200、驱动机构;300、夹持机构;400、传送机构;20、电池;21、电池本体;22、盖板;410、基座;420、第一传送单元;430、第二传送单元;110、承载板;120、滚动支撑件;111、板主体;112、连接头;121、支撑架;122、第一轴承;130、挡板;210、第一气缸;211、第一缸体;212、第一活塞杆;310、夹爪;320、第二气缸;321、第二缸体;322、第二活塞杆;421、第一带轮;422、第一同步带;423、第一电机;500、滚动止挡件;510、挡杆;520、第二轴承;431、第二带轮;432、第二同步带;433、第二电机;600、料道组件;610、支架;620、料架;630、滚动件组;631、滚动件;621、储料道;622、开口;623、料板;624、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可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方形动力电池的翻转和传送,尤其用于在动力电池的盖板焊接阶段,对动力电池的翻转和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定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为箭头X所指的方向,第二方向为箭头Y所指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并且,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重力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进行说明。所述翻转送料装置10用于将电池20翻转90度后传送到特定的位置,这里,特定的位置可以是用于放置不良品的储料道,也可以是下一工序的加工工位,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该翻转送料装置10具体包括承载组件100、驱动机构200、夹持机构300和传送机构400,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括电池本体21和设置在电池本体21一端面的盖板22,电池本体21呈长方体状,电池本体21的背对于该盖板22的一端面在本实施例中被称为电池20的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且设置有上述盖板22的一端面被称为电池20的顶面,连接该电池20的顶面和电池20的底面的面被称为电池20的侧周面;其中,承载组件100用于承载电池20,且电池20的侧周面与该承载组件100直接接触,驱动机构200连接于承载组件100且用于推动承载组件100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0将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承载组件100推至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即驱动机构200推动承载组件100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90度,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夹持机构300将电池20的相对两端夹紧,该夹紧机构设置在承载组件100上,故能够随着承载组件100运动,同时保证电池20在承载组件100由水平转为竖直的时候不从承载组件100上滑落;传送机构400紧靠分布于承载组件100的一侧,当承载组件100由水平转向竖直,电池20的底面正好落在传送机构400上,此时夹持机构300松开电池20,电池20则在传送机构400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者沿第二方向运动,亦或同时产生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位移;如此,可轻松将水平放置的电池20翻转至竖直状态,电池20则以盖板22朝上的姿态被传送到下一工位或其他位置,该翻转送料装置10结构紧凑而简单,成本低廉、空间占用量低,且能够稳定有效地实现对电池20进行翻转,并能够向着两个方向传送电池20,从而安全准确地实现与下一工序的无缝对接。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电池20也可以为圆柱形电池,或者具有其他结构的电池包,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可不仅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焊接工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电池的生产工序。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上述传送机构400包括基座410、第一传送单元420和第二传送单元430,其中,第一传送单元420紧靠于承载组件100的一侧,当承载组件100翻转90度以后,该电池20的底面落在第一传送单元420上,该第一传送单元420能够驱动电池20沿第一方向运动;而且,该第一传送单元420与基座410固定连接,第二传送单元430与基座410固定连接,且第二传送单元430能够驱动基座410沿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机构沿第二方向运动,如此被翻转传送到第一传送单元420上的电池20则能够在第一传送单元420和第二传送单元430的共同作用下既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也发生沿第二方向的位移,大大提高了翻转送料装置10的自由度和适用范围。
另外,上述承载组件100、驱动机构200也与基座410连接,故当基座410随第二传送单元430运动时,基座410也会带动承载组件100和驱动机构200运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承载组件100和驱动机构200也可以不与基座410连接,第二传送单元430仅驱动基座410和第一传送单元420沿第二方向运动,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承载组件100包括承载板110和滚动支撑件120,其中承载板110包括板主体111和两连接头112,该板主体111具有顶面和底面,连接头112连接于板主体111的底面,夹持机构300与该连接头112连接且活动穿过该板主体111,并伸出于板主体111的顶面将电池20的相对两端夹紧;板主体111的一侧边缘与基座410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销轴(图未示)铰接配合,上述驱动机构200与该板主体111转动连接,可推动板主体111绕着该销轴转动90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板主体111转动的角度可视具体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滚动支撑件120固定设置在该的顶面,该滚动支撑件120包括支撑架121,以及固定连接于该支撑架121的多个第一轴承122,该多个第一轴承122沿第一方向呈排成两排,用于与电池20的侧周面直接接触,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电池20与板主体111直接接触,减少摩擦和运动阻力,还能对电池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在第一轴承122的用于与电池20直接接触的表面包裹有第一缓冲层(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缓冲层优选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胶带,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电池20与第一轴承122的接触应力,降低电池20损伤报废的可能。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滚动支撑件120也可以省去,或者被替换为其他结构的支撑部件,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承载组件100还包括挡板130,该挡板130设置在承载板110的远离第一传送单元420的一侧,该挡板130呈矩形板状,并且与承载板110固定连接后二者互呈直角,该挡板130用于防止电池20沿第二方向朝远离第一传送单元420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电池20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200为第一气缸210,该第一气缸210包括第一缸体211和活动插设于第一缸体211内的第一活塞杆212,其中第一活塞杆212与上述板主体111的底面转动连接,第一缸体211与基座41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活塞杆212与承载组件100铰接,第一缸体211与基座410铰接。可以理解地,该第一缸体211内的气压可调,故通过调节第一缸体211内的气压则可以调整第一活塞杆212的伸出高度,此处,当第一活塞杆212伸出,则可推顶承载板110绕上述销轴转动,从而带动电池20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并且使电池20的底面最终落到第一传送单元420上。
采用气缸作为电池20翻转的动力元件,不仅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而且空间占用量低,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200还可以为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夹持机构300包括两夹爪310和第二气缸320,第二气缸320包括第二缸体321和活动插设于第二缸体321内的第二活塞杆322,其中,两夹爪310分别活动穿过上述板主体111,并分别与上述两连接头112转动连接。具体地,其中一夹爪310的一端伸过板主体111的顶面,用于夹持电池20,相对的另一端留在承载板110的底面所在的一侧,并与第二活塞杆322铰接,而该夹爪310的位于上述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与其中一连接头112铰接;相应地,另一夹爪310的一端伸过板主体111的顶面,用于夹持电池20,相对的另一端留在板主体111的底面所在的一侧,并与第二杆体铰接,而该夹爪310的位于上述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与另一连接头112铰接。如此,第二活塞杆322的伸缩则可牵动两上述夹爪310绕着各自与连接头112铰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控制两夹爪310渐进或松开电池20。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夹持机构300可以设置多组,相应地,承载板110包括的连接头112也可以包括多对,以每一夹爪310分别与一个连接头112铰接配合为准,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传送单元420包括两第一带轮421和第一同步带422,以及一传动连接至少一第一带轮421的第一电机423,两上述第一带轮421转动连接于基座410,并沿着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也即第一带轮421和第二带轮431的轴线分别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第一同步带422绕设在第一带轮421和第二带轮431外周,并能够随第一带轮421和第二带轮431的转动而沿着第一方向运动;该第一同步带422紧靠在承载板110的一侧,当承载板110由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承载板110上的电池20的底面正好落在第一同步带422上,随后两夹爪310松开电池20,电池20则依靠其底面与第一同步带422的摩擦力被第一同步带422沿着第一方向传送。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传送单元420还可以被替换为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翻转送料装置10还包括滚动止挡件500,该滚动止挡件500用于防止电池20在运动过程中从第一同步带422上跌落,具体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座410的挡杆510,以及固定连接于挡杆510的多个第二轴承520,该多个第二轴承520沿第一方向呈直线状间隔排布,能够与电池20的侧周面接触,由于轴承本身的滚动特性,故即使第二轴承520与电池20接触也不会干涉电池20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且还会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同时,在第二轴承520的能够与电池20直接接触的表面还包裹有第二缓冲层(图未示),该第二缓冲层优选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胶带,如此,可进一步避免电池20表面的挤压变形或刮花破损。
值得一体的是,请参阅图5,当承载板110被第一活塞杆212推顶至竖直状态,设置在承载板110上的多个第一轴承122也随之运动,并最终与多个第二轴承520分别位于第一同步带422的相对两侧,也即,电池20落在第一同步带422上后,是位于滚动止挡件500和滚动支撑件120之间,从而杜绝了电池20从第一同步带422上掉落的可能,大大提高了电池20传送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滚动止挡件500件也可以省去,或者被替换为其他结构的止挡部件,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第二传送单元430包括多个第二带轮431和第二同步带432,以及传动连接于至少一第二带轮431的第二电机433,其中,至少两第二带轮431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也即至少两第二带轮431的轴线分别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同步带432分别绕设在各第二带轮431外周,并能够随着两第二带轮431的转动沿着第二方向运动。由于上述基座410与第二同步带432固定连接,故基座410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电池20产生沿第二方向的位移。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送单元420和第二传送单元43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传送机构400,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另外,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送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传动送单元430一侧的料道组件600,该料道组件600包括支架610、料架620和滚动件组630,其中料架620连接在支架610上方,滚动件组630连接在料架620上;具体地,料架620上设有多个储料道621,以及分别连通于各储料道621的多个开口622,各开口622均面向第二传送单元430并能与第一传送单元420相正对,每个储料道621内设有的两滚动件组630,各滚动件组630包括多个滚动件631,该多个滚动件631在储料道621内沿直线呈排成两列,并且在各滚动件组630中,最靠近第一传送单元420的滚动件631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置高于最远离第一传送单元420的滚动件631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置,也即,每一滚动件组630包括的多个滚动件631排列呈的直线相对于水平线倾斜一定的角度,并且该倾斜的角度满足从第一传送单元420传送过来的电池20能够经过上述开口622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各个滚动件631支撑着自动滑入储料道621内。
更具体地,上述料架620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料板623,以及连接于各料板623一端的端板624,该端板624与相邻两料板623围合形成上述储料道621,位于每个储料道621内的两滚动件组630分别与两料板623连接;上述滚动件631优选为轴承,并且在该轴承的用于与电池20接触的表面设有第三缓冲层(图未示),该第三缓冲层优选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胶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料道621主要用于容纳有一定质量问题而需要返工的电池,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储料道621还可以用于容纳其他类型的产品,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毫无疑义地,不用返工的电池可以被送往位于料道组件600一侧的其他设备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翻转送料装置,用于翻转并传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电池;
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且用于推动所述承载组件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
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且用于夹紧或松开所述电池;以及
传送机构,紧靠于所述承载组件一侧,且用于接收随所述承载组件转动而来的所述电池,并使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基座、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紧靠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基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承载板上的滚动支撑件,所述承载板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滚动支撑件用于接触并支撑所述电池;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紧靠于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板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轴承,多个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用于接触并支撑所述电池,各所述第一轴承的用于与所述电池接触的表面包覆有第一缓冲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承载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一侧,所述挡板用于阻止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方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用于夹持所述电池的两夹爪,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所述夹爪均穿过所述承载板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两所述夹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两第一带轮和绕设在两所述第一带轮外周的第一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第一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同步带用于承载所述电池,两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紧靠分布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至少两第二带轮和绕设在各所述第二带轮外周的第二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第二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送料装置还包括滚动止挡件,所述滚动止挡件和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相对两侧,所述滚动止挡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挡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杆上的多个第二轴承,多个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各所述第二轴承的能够与所述电池接触的表面包覆有第二缓冲层。
10.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一侧的料道组件,所述料道组件包括料架和滚动件组;所述料架设有储料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储料道的开口;所述滚动件组位于所述储料道内且与所述料架连接,所述滚动件组包括多个沿直线排列的滚动件,由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传送而来的所述电池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所述开口由各所述滚动件支撑着自动滑移至所述储料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95019.4U CN209582888U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翻转送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95019.4U CN209582888U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翻转送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82888U true CN209582888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5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95019.4U Active CN209582888U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翻转送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82888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8708A (zh) * | 2020-11-20 | 2021-03-12 |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进出烘箱双排输出系统及其方法 |
CN113492715A (zh) * | 2020-04-03 | 2021-10-1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方法 |
CN113839287A (zh) * | 2021-08-13 | 2021-12-24 | 杭州富阳中恒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能源连接器的送料机构及攻丝装置 |
CN113830526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翻转装置 |
CN115818184A (zh) * | 2022-11-14 | 2023-03-21 | 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芯包水平上料装置及方法 |
-
2019
- 2019-02-13 CN CN201920195019.4U patent/CN2095828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2715A (zh) * | 2020-04-03 | 2021-10-1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方法 |
CN113492715B (zh) * | 2020-04-03 | 2022-03-2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方法 |
EP4129776A4 (en) * | 2020-04-03 | 2024-05-01 |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Group | BATTERY EXCHANGE PROCESS |
CN113830526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翻转装置 |
CN112478708A (zh) * | 2020-11-20 | 2021-03-12 |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进出烘箱双排输出系统及其方法 |
CN113839287A (zh) * | 2021-08-13 | 2021-12-24 | 杭州富阳中恒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能源连接器的送料机构及攻丝装置 |
CN115818184A (zh) * | 2022-11-14 | 2023-03-21 | 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芯包水平上料装置及方法 |
CN115818184B (zh) * | 2022-11-14 | 2024-05-07 | 深圳市兴创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芯包水平上料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82888U (zh) | 翻转送料装置 | |
CN109802087B (zh) | 一种极耳焊接成型机 | |
CN211642733U (zh) | 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 |
CN110092030B (zh) | 电芯装盒机 | |
CN202840211U (zh) | 一种换向器送料装置 | |
CN204361178U (zh) | 扣式电池放电机的上料系统 | |
CN219302503U (zh) | 一种电力储能检测装置 | |
CN211643754U (zh) | 一种产品调姿取料装置 | |
CN217396913U (zh) | 一种用于电池外壳的自动化装箱结构 | |
CN216661239U (zh) | 半导体智能仓储机械手的控制机构 | |
CN208150434U (zh) | 托盘暂存装置及输送流水线 | |
CN210778832U (zh) | 一种具有转盘结构的电芯模组堆叠装置 | |
CN113104563A (zh) | 一种装载治具以及治具回流装置 | |
CN208548561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自动上料组装机构 | |
EP4507043A1 (en) | Transferring device, battery production line and feeding method for battery cells | |
CN110539160A (zh) | 一种电动门开关组装机 | |
CN214191667U (zh) | 一种玻璃进出仓装置 | |
CN216234806U (zh) | 齿轮上料机 | |
CN208393713U (zh) | 一种拉纸机构 | |
CN210789958U (zh) | 一种电动门开关组装机 | |
CN220412069U (zh) | 一种供料机构和供料系统 | |
CN217577123U (zh) | 一种托板翻转装置 | |
CN220684058U (zh) | 一种可切换通道的轴承储料机 | |
CN221239048U (zh) | 多工位手机电池双fpc成测机 | |
CN217146519U (zh) | 一种电池夹持模块及应用其的自动装箱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2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501, building 3,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park, No. 12, Chongqing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