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8631U -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8631U
CN209548631U CN201920105952.8U CN201920105952U CN209548631U CN 209548631 U CN209548631 U CN 209548631U CN 201920105952 U CN201920105952 U CN 201920105952U CN 209548631 U CN209548631 U CN 209548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ear
pin
support base
pole
telesco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59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坤洁
麦啟树
肖咏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ndh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ndh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ndh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ndh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059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8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8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86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包括上抱箍、下抱箍、支撑扶手、中部伸缩机构、弹簧、支撑底座、偏心紧固急停机构;上抱箍固定于支撑扶手,支撑扶手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支撑底座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并与下抱箍连接,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位于爬杆设备中部,本实用新型利用了上抱箍与下抱箍的自锁和中部伸缩机构与弹簧的拉伸收缩完成爬杆作业,避免了高成本的缺陷及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的风险,所述支撑底座可避免工人疲劳,中部伸缩机构和弹簧可防止因其中之一发生断裂的危险,偏心紧固急停装置可通过迅速下压偏心手柄夹紧急停,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爬杆装置安全系数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建设的工作中,经常需要技术人员借助爬杆装置进行高空作业,传统的爬杆装置多采用简易的爬杆脚扣,利用杠杆作用,借助人体自身重力,使另一侧紧扣在电线杆上,产生摩擦力,从而使人易于攀登,而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扣自动松开,即利用力学中的自锁现象,但这种结构过于简易的传统的爬杆装置安全系数不足,脚扣皮带腐朽断裂、腰带绑扎不够牢固、因技术人员长期处于站立攀爬的紧张状态而导致的体力不支等原因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一些结构复杂、制造成本昂贵的带有电机等输出设备的载人爬杆机器人不仅由于价格高昂失去市场而失去实际意义,而且可能由于设备故障导致严重意外,安全系数也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电机等电力输出设备,避免了高成本的缺陷及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的风险,而且安全系数高。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包括包括上抱箍、下抱箍、支撑扶手、中部伸缩机构、弹簧、支撑底座、偏心紧固急停机构;所述上抱箍固定于支撑扶手,所述支撑扶手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组成转动副,所述支撑扶手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组成转动副,所述下抱箍固定于支撑底座,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位于爬杆设备中部;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的结构相同,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使抱箍片能适应不同粗细的电杆,所述上抱箍包括第一抱箍片、第二抱箍片,所述第二抱箍一端设置有直杆,所述第一抱箍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直杆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直杆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穿紧固螺栓的孔,所述直杆有若干可穿紧固螺栓的孔,直杆能在滑槽内滑动并通过直杆与滑槽之间的孔的配合实现定位,并通过安装并拧紧紧固螺栓实现固定,能保证第一抱箍片与第二抱箍片不发生分离,所述第二抱箍片设置有橡胶条,能与电杆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加强爬杆作业时爬杆装置的紧固效果与安全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伸缩机构包括滑杆部件与滑腔部件,所述滑杆部件设置有滑杆,滑杆末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滑杆的挡片,所述滑腔部件内部有滑腔,滑腔下端设置有阻止挡片下落的挡板,中部伸缩机构和弹簧不仅起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杆装置必要的伸缩传动作用,还可以防止因其中之一发生断裂造成支撑扶手与支撑底座分离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在中部伸缩机构底部,所述支撑底座有束缚双脚的绑带,防止工作人员脱离支撑底座安全位置,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也使工作人员利用绑带辅助弹簧帮助支撑底座上提,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可靠背的座位,可防止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工作产生过度疲劳情况而发生危险,座位的靠背与所述的偏心紧固装置起到了传统技术中的利用爬杆脚扣进行爬杆作业时所需要配备的腰部绑带的作用,即防止工作人员在进行爬杆作业时只有一个固定点时工作人员发生后坠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包括中部抱箍和偏心夹紧器,所述偏心夹紧器包括穿销、转动销、偏心手柄,所述中部抱箍内侧设置有橡胶条,当装置发生故障下滑时,工作人员可快速下压所述偏心手柄,所述中部抱箍直径减小而夹紧电杆,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产生了急停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抱箍结构为围绕电杆的环状,由半圆状两部分结构铰接而成,开口处有凸台,其中一个凸台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由电杆直径确定规格大小,凸台设置有可穿穿销的孔;所述穿销一端可穿转动销的孔,另一端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穿销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转动销底面圆直径大小与穿销底面圆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偏心手柄有槽和可穿转动销的孔,且偏心手柄设置有手柄和偏心圆结构;所述螺母、垫圈与穿销连接,其中垫圈的一面与螺母接触,另一面与所述地板本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转动销插入穿销的孔与偏心手柄的孔,其中穿销固定于偏心手柄的槽中。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了设置有橡胶条的抱箍的自锁作用与弹簧及中部伸缩机构的拉伸作用完成爬杆作业,压紧效果更显著,不需要电机等电力输出设备,避免了高成本的缺陷及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的风险,所述支撑底座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需爬杆脚蹬与腰部绑带进行长期站立并使用双脚攀爬造成工作人员疲劳的问题,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紧固急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抱箍;2、下抱箍;3、支撑扶手;4、中部伸缩机构;5、弹簧;6、支撑底座;7、偏心紧固急停机构;8、偏心夹紧器;11、第一抱箍片;12第二抱箍片;111、滑槽;121、直杆;122、橡胶条;41、滑腔部件;42、滑杆部件;411、滑腔;412、挡板;421、滑杆;422、挡片;71、中部抱箍;81、穿销;82转动销;83垫圈;84螺母;85偏心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1-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传统技术中爬杆装置安全系数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包括包括上抱箍1、下抱箍2、支撑扶手3、中部伸缩机构4、弹簧5、支撑底座6、偏心紧固急停机构7;所述上抱箍1固定于支撑扶手3,所述支撑扶手3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组成转动副,所述支撑扶手3通过所述弹簧5与所述支撑底座6连接,所述支撑底座6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组成转动副,所述下抱箍2固定于支撑底座6,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7位于爬杆设备中部;所述上抱箍1与下抱箍2的结构相同,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使抱箍片能适应不同粗细的电杆,所述上抱箍1包括第一抱箍片11、第二抱箍片12,所述第二抱箍一端设置有直杆121,所述第一抱箍片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直杆121配合的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与所述直杆121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穿紧固螺栓的孔,所述直杆121有若干可穿紧固螺栓的孔,直杆121能在滑槽111内滑动并通过直杆121与滑槽111之间的孔的配合实现定位,并通过安装并拧紧紧固螺栓实现固定,能保证第一抱箍片11与第二抱箍片12不发生分离,所述第二抱箍片12设置有橡胶条122,能与电杆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加强爬杆作业时爬杆装置的紧固效果与安全系数。
所述中部伸缩机构4包括滑杆部件42与滑腔部件41,所述滑杆部件42设置有滑杆,滑杆末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滑杆的挡片422,所述滑腔部件41内部有滑腔411,滑腔411上端设置有阻止挡片422下落的挡板412,中部伸缩机构4和弹簧5不仅起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杆装置必要的伸缩传动作用,还可以防止因其中之一发生断裂造成支撑扶手3与支撑底座6分离的危险。
所述支撑底座6固定在中部伸缩机构4底部,所述支撑底座6有束缚双脚的绑带,防止工作人员脱离支撑底座6安全位置,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也使工作人员利用绑带辅助弹簧5帮助支撑底座6上提,所述支撑底座6设置有可靠背的座位,可防止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工作产生过度疲劳情况而发生危险,座位的靠背与所述的偏心紧固装置起到了传统技术中的利用爬杆脚扣进行爬杆作业时所需要配备的腰部绑带的作用,即防止工作人员在进行爬杆作业时只有一个固定点时工作人员发生后坠的危险。
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7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4,包括中部抱箍71和偏心夹紧器8,所述偏心夹紧器8包括穿销81、转动销82、偏心手柄85,所述中部抱箍71内侧设置有橡胶条,当装置发生故障下滑时,工作人员可快速下压所述偏心手柄85,所述中部抱箍71直径减小而夹紧电杆,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7产生了急停作用。
所述中部抱箍71结构为围绕电杆的环状,由半圆状两部分结构铰接而成,开口处有凸台,其中一个凸台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由电杆直径确定规格大小,凸台设置有可穿穿销81的孔;所述穿销81一端可穿转动销82的孔,另一端有外螺纹;所述螺母84的内螺纹与所述穿销81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转动销82底面圆直径大小与穿销81底面圆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偏心手柄85有槽和可穿转动销82的孔,且偏心手柄85设置有手柄和偏心圆结构;所述螺母84、垫圈83与穿销81连接,其中垫圈83的一面与螺母84接触,另一面与所述地板本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转动销82插入穿销81的孔与偏心手柄85的孔,其中穿销81固定于偏心手柄85的槽中,通过下压偏心手柄85利用偏心圆半径的渐进实现夹紧作用。
工作方式:工作人员根据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的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套入所需要攀爬的电杆,并根据所需要攀爬的电杆粗细将上抱箍1与下抱箍2所包括的第一抱箍片11所设置的滑槽111的孔及第二抱箍片12所设置的直杆121的孔位置配合后穿入螺栓并拧紧,工作人员坐上爬杆装置的座位后,将双脚固定于绑带并系好座位设置的安全带,手握支撑扶手3两端并施加前上方的力,支撑扶手3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所铰接组成的转动副转动,支撑扶手3逆时针转动,中部伸缩机构上端顺时针转动,支撑底座6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所铰接组成的转动副也转动,支撑底座6静止,中部伸缩机构下端顺时针转动,上抱箍1松开,上抱箍1松开所需角度很小,中部抱箍71与电杆的间隙大小合适,中部抱箍71在防止中部伸缩机构4转动幅度过大的同时也不会阻碍中部伸缩机构4的转动作用,工作人员随后对支撑扶手3施加向上的推力,中部伸缩机构4与弹簧5拉伸,恢复动作后上抱箍1自锁,工作人员的利用双脚的绑带使支撑底座6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所组成的转动副发生转动,中部伸缩机构下端逆时针转动,下抱箍2松开,工作人员借助支撑扶手3上拉并利用所拉伸的弹簧5的回缩作用时支撑底座6上升,一个爬杆上升过程完成。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了设置有橡胶条122的抱箍的自锁作用与弹簧5及中部伸缩机构4的拉伸作用完成爬杆作业,压紧效果更显著,不需要电机等电力输出设备,避免了高成本的缺陷及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的风险,所述支撑底座6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需爬杆脚蹬与腰部绑带进行长期站立并使用双脚攀爬造成工作人员疲劳的问题,中部伸缩机构4和弹簧5在起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杆装置必要的伸缩传动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因其中之一发生断裂造成支撑扶手3与支撑底座6分离的危险,偏心紧固急停装置不仅使爬杆装置在爬杆运动时保证爬杆装置在竖直方向上有两个固定点防止装置后倒,在装置发生故障或者电杆过于润滑而下滑时能迅速下压偏心手柄85夹紧,安全系数高。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抱箍、下抱箍、支撑扶手、中部伸缩机构、弹簧、支撑底座、偏心紧固急停机构;所述上抱箍固定于支撑扶手,所述支撑扶手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所述支撑扶手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铰接于中部伸缩机构下端,所述下抱箍固定于支撑底座,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位于爬杆设备中部;
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的结构相同,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所述上抱箍包括第一抱箍片、第二抱箍片,所述第二抱箍一端设置有直杆,所述第一抱箍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直杆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直杆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穿紧固螺栓的孔,所述直杆有若干可穿紧固螺栓的孔,直杆能在滑槽内滑动并通过直杆与滑槽之间的孔的配合实现定位,所述第二抱箍片设置有橡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伸缩机构包括滑杆部件与滑腔部件,所述滑杆部件设置有滑杆,滑杆末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滑杆的挡片,所述滑腔部件内部有滑腔,滑腔下端设置有阻止挡片下落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在中部伸缩机构底部,所述支撑底座有束缚双脚的绑带和可靠背的座位,所述座位设置有安全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紧固急停机构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包括中部抱箍和偏心夹紧器,所述偏心夹紧器包括穿销、转动销、偏心手柄,所述中部抱箍内侧设置有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抱箍结构为围绕电杆的环状,由半圆状两部分结构铰接而成,开口处有凸台,其中一个凸台固定于中部伸缩机构上端,由电杆直径确定规格大小,凸台设置有可穿穿销的孔;所述穿销一端可穿转动销的孔,另一端有外螺纹;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穿销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转动销底面圆直径大小与穿销底面圆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偏心手柄有槽和可穿转动销的孔,且偏心手柄设置有手柄和偏心圆结构;所述螺母、垫圈与穿销连接,其中垫圈的一面与螺母接触,另一面与地板本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转动销插入穿销的孔与偏心手柄的孔,其中穿销固定于偏心手柄的槽中。
CN201920105952.8U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48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5952.8U CN209548631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5952.8U CN209548631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8631U true CN209548631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8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59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48631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86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7718A (zh) * 2021-09-18 2021-11-0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安全登杆器
CN115724375A (zh) * 2022-11-24 2023-03-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移动式钢管提升下降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7718A (zh) * 2021-09-18 2021-11-0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安全登杆器
CN113577718B (zh) * 2021-09-18 2022-05-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安全登杆器
CN115724375A (zh) * 2022-11-24 2023-03-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移动式钢管提升下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2727B (zh) 一种高空输电检修用辅助保护装置
CN209548631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爬杆装置
CN102836538B (zh) 电线杆攀登专用装置
CN107551490A (zh) 一种自调整卡围脚扣
CN105709350B (zh) 防坠落安全带挂环装置
CN206992600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辅助装置
CN207745426U (zh) 一种安全绳升降装置和安全设备
CN110742351A (zh) 一种用于工地上的高空作业防护鞋
CN211301973U (zh) 一种可推送安全带的电杆攀爬脚蹬
CN107854819B (zh) 一种爬高施工装置
CN208465104U (zh) 一种电线杆安全攀爬脚扣
CN106823185A (zh) 一种电力试验登高防坠装置
CN112451933A (zh) 一种鞋子式脚扣
CN112245877A (zh) 一种防坠落爬高装置
CN109833609A (zh) 可快速紧固脚部的登杆脚扣
CN207237185U (zh) 电力营销用电检查用便携式登杆器
CN215916270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杆攀爬防坠落设备
CN213789856U (zh) 一种用电检查用便携式登杆装置
CN21345709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检修装置
CN208785698U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登杆装置
CN108786025B (zh) 防脱落脚扣
CN209282715U (zh) 一种电力维修高空作业防护装置
CN206660349U (zh) 高空可调施工安全带
CN206120983U (zh) 杆塔登高防坠装置
CN218853430U (zh) 一种新型用电检查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