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0367U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40367U CN209540367U CN201920232491.0U CN201920232491U CN209540367U CN 209540367 U CN209540367 U CN 209540367U CN 201920232491 U CN201920232491 U CN 201920232491U CN 209540367 U CN209540367 U CN 2095403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screen
- sliding rail
- column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282472 Canis lupus famili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81 Plasm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该夹式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升降装置和屏铰链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升降移动组件和升降弹性组件;立柱底部枢接在底座上,底座具有夹持结构;立柱的顶部通过屏铰链装置与升降移动组件连接;升降固定组件连接显示屏;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升降固定组件和升降移动组件连接;屏铰链装置用于调整升降装置的俯仰角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随支撑架转动时,而造成显示器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器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借助支撑架等支撑结构的支撑才能使用。
目前,有一种支撑架夹持在台面上,以节省支撑架在台面的占用面积。然而现有的支撑架在支撑显示器时,显示器随支撑架绕着固定轴线转动,造成显示器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器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不便于用户的正常使用。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夹式支撑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随支撑架转动时,而造成显示器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器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含屏电子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随支撑架转动时,而造成显示器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器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式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升降装置和屏铰链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升降移动组件和升降弹性组件;所述立柱底部枢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台面的夹持结构;
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所述屏铰链装置与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升降固定组件用于连接显示屏;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所述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能够相对于所述屏铰链装置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和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所述屏铰链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升降装置的俯仰角度;
所述屏铰链装置包括屏铰链固定组件和屏铰链转动组件;所述屏铰链转动组件枢接在所述屏铰链固定组件上;
所述屏铰链转动组件通过支爪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组件;所述屏铰链固定组件与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沿所述立柱的左右方向,所述支爪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或者两侧;每侧所述支爪对应一个所述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包括升降固定连接件和滑轨的固定段;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所述滑轨的固定段与所述升降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连接件用于连接显示屏;
所述支爪与所述滑轨的移动段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滑轨的固定段和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可选地,所述支爪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方;
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包括滑轨的固定段;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所述滑轨的固定段用于连接显示屏;所述滑轨的移动段与所述支爪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滑轨的固定段和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可选地,所述升降固定组件还包括升降固定壳体;所述滑轨的固定段与所述升降固定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壳体用于连接显示屏;
所述升降固定壳体设置有升降固定壳凹槽,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所述升降固定壳体的后面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外的竖向开口;所述支爪伸入所述竖向开口与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部。
可选地,所述支爪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滑轨包括滚珠型滑轨或者轴承型滑轨;
或者,所述滑轨包括轴承和滑块。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方;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与所述立柱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能够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后平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包括恒力弹簧或气弹簧;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的恒力弹簧或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和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屏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夹式支撑架;
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屏凹槽;所述升降装置容纳在所述屏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屏铰链装置容纳在所述屏凹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包括底座、立柱、升降装置和屏铰链装置,其中,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和升降移动组件;通过屏铰链装置能够调整升降装置的俯仰角度,以使显示屏随升降装置可以同步改变显示屏与升降装置的俯仰角度;通过立柱的顶部通过屏铰链装置与升降移动组件连接,升降固定组件用于连接显示屏,以在升降移动组件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时,显示屏能够相对于屏铰链装置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能够沿立柱上下移动;也就是说,该夹式支撑架,不仅立柱能够绕底座摆转以能够改变显示屏与用户之间的远近距离,显示屏还可以沿立柱上下移动,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度,便于用户使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立柱只能够绕底座摆转,导致显示屏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而不便于用户使用显示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夹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夹式支撑架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A区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夹式支撑架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C区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夹式支撑架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夹式支撑架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左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图标:1-底座;2-立柱;3-枢接轴;
110-底座;120-立柱;130-屏铰链装置;140-升降装置;141-滑轨的固定段;142-滑轨的移动段;143-升降弹性组件;144-升降固定连接件;145-升降固定壳体;150-夹持结构;160-支爪;20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见图2-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式支撑架;图2-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夹式支撑架的相关示意图,图中显示了显示屏;其中,图2为夹式支撑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爆炸图,图4为图3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A区放大图,图5为夹式支撑架的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B-B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C区放大图。图8-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夹式支撑架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显示屏;其中,图8为夹式支撑架的立体图,图9为夹式支撑架的主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夹式支撑架的左视图,图11为夹式支撑架的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式支撑架以操作者为参照,其前方指的是操作者面对显示屏的位置,后方指的是操作者背对显示屏的位置,左右指的是操作者面对显示屏的左右方向,上下指的是显示屏沿夹式支撑架的高度上下移动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式支撑架,用于支撑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屏幕、液晶电视、电子荧幕等等显示屏,还可以支撑其他需要支撑的设备。其中,显示屏又称为屏、显示器。
参见图2-图11所示,所述夹式支撑架,包括底座110、立柱120、升降装置140和屏铰链装置130;升降装置140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升降移动组件和升降弹性组件。
立柱120底部枢接在底座110上,以使立柱120能够相对于底座110摆转;可选地,立柱120底部水平枢接或者近似水平枢接在底座110上。
底座110的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台面的夹持结构150;其中,该台面例如可以为桌面、工作台的台面等夹式支撑架能够夹持的台面。夹持结构150例如可以为弹簧夹子、台钳底部通过螺杆可调节夹持距离的类似夹子等。
立柱12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与升降装置140连接;升降装置140用于连接显示屏200;可选地,立柱120的顶部通过屏铰链装置130与升降移动组件连接;升降固定组件用于连接显示屏200;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200能够相对于屏铰链装置130上下移动,进而使显示屏200能够沿立柱120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体运动是相对的,升降移动组件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也为升降固定组件沿升降移动组件上下移动。该上下移动中的上下不是绝对的垂直于水平面的上下关系,而是相对上下关系,例如可以为沿斜线方向的上下关系。本实施例中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也即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升降固定组件大体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200能够相对于屏铰链装置130大体上下移动;例如升降固定组件的状态是倾斜的,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升降固定组件斜着上下移动。
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升降固定组件和升降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200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200的随停;通过升降弹性组件,以能够令显示屏200随停在用户需要的位置,提高了显示屏200位置调节的便捷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屏铰链装置130用于调整升降装置140的俯仰角度,以使显示屏200随升降装置140可以改变俯仰角度,也即显示屏200与升降装置140同步改变相对于立柱120的俯仰角度。
可选地,屏铰链装置130包括屏铰链固定组件和屏铰链转动组件;屏铰链转动组件枢接在屏铰链固定组件上,以使屏铰链转动组件能够绕屏铰链固定组件摆转。
可选地,屏铰链装置130通过支爪160固定连接升降装置140;可选地,屏铰链转动组件通过支爪160固定连接升降移动组件;屏铰链固定组件与立柱120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屏铰链转动组件枢接在屏铰链固定组件上,以使屏铰链转动组件能够绕屏铰链固定组件摆转,从而使升降移动组件随屏铰链转动组件绕屏铰链固定组件摆转,进而使升降移动组件随屏铰链转动组件绕立柱120的顶部摆转,进而使显示屏200随升降装置140相对于立柱120摆转而改变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式支撑架,包括底座110、立柱120、升降装置140和屏铰链装置130,其中,升降装置140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和升降移动组件;通过屏铰链装置130能够调整升降装置140的俯仰角度,以使显示屏200随升降装置140可以同步改变显示屏200与升降装置140的俯仰角度;通过立柱120的顶部通过屏铰链装置130与升降移动组件连接,升降固定组件用于连接显示屏200,以在升降移动组件沿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时,显示屏200能够相对于屏铰链装置130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200能够沿立柱120上下移动;也就是说,该夹式支撑架,不仅立柱120能够绕底座110摆转以能够改变显示屏200与用户之间的远近距离,显示屏200还可以沿立柱120上下移动,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显示屏200相对于台面的高度,便于用户使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立柱120只能够绕底座110摆转,导致显示屏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而不便于用户使用显示屏的问题。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夹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2的顶部用于连接显示屏,立柱2的底部通过枢接轴3绕底座1摆转,底座1的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台面的夹持结构;立柱2的底部绕底座1摆转时,显示屏随立柱2的顶部沿着固定弧线轨迹移动而能够改变显示屏与用户之间的远近距离。当立柱2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者近似直角时,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度最高,立柱2从直角或者近似直角的位置绕底座1摆转时,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度逐渐降低,也即在立柱2绕底座1摆转时,显示屏相对于用户的远近距离与显示屏相对于台面的高低呈固定关系,影响了用户正常使用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式支撑架,通过升降装置140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令显示屏200沿立柱120上下移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显示屏200相对于台面的高度,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该夹式支撑架便于用户达到最佳操作显示屏效果,可满足夹式支撑架在前后方向上收纳后最大限度减少占用桌面及桌子上方空间的需求。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固定组件包括滑轨的固定段141;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142;滑轨的固定段141用于连接显示屏200;滑轨的移动段142能够沿滑轨的固定段141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体运动是相对的,滑轨的固定段141是相对于滑轨的移动段142而言,滑轨的移动段142沿滑轨的固定段141移动,也为滑轨的固定段141沿滑轨的移动段142移动。
支爪160与滑轨的移动段142固定连接;例如,支爪160与滑轨的移动段142通过焊接、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当滑轨的移动段142沿滑轨的固定段141往复移动时,显示屏200能够相对于支爪160往复移动,从而使显示屏200相对于设置在立柱120的顶部的屏铰链装置130往复移动,进而使显示屏200相对于立柱120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滑轨的移动段142随支爪16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绕立柱120摆转,以使显示屏200随滑轨的固定段141相对于立柱120摆转而改变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
升降弹性组件143分别与滑轨的固定段141和滑轨的移动段142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200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200的随停,以能够令显示屏200随停在用户需要的位置,提高了显示屏200位置调节的便捷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爪160可以设置在立柱120的左右侧或者立柱120的前面。
例如,参见图8-图11所示,沿立柱120的左右方向,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一侧或者两侧;每侧支爪160对应一个升降装置140。也即,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一侧时,与支爪160相应的立柱12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升降装置140;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两侧时,立柱12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升降装置140。图8-图10所示的夹式支撑架,其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两侧。
参见图11所示,升降固定组件包括升降固定连接件144和滑轨的固定段141;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142;滑轨的固定段141与升降固定连接件144固定连接;升降固定连接件144用于连接显示屏200,也即滑轨的固定段141通过升降固定连接件144连接显示屏200。
支爪160与滑轨的移动段142固定连接,以使滑轨的移动段142随支爪16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绕立柱120转动,以使显示屏200随滑轨的固定段141相对于立柱120摆转而改变俯仰角度。
升降弹性组件143分别与滑轨的固定段141和滑轨的移动段142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200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200的随停。
本实施例中屏铰链转动组件与支爪16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不可拆装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装固定连接。可选地,沿立柱120的左右方向,屏铰链转动组件的侧面设置有屏铰链凹槽,支爪160设置有与屏铰链凹槽配合支爪装配部;通过屏铰链凹槽和支爪装配部,以便于支爪160与屏铰链转动组件连接。可选地,沿立柱120的前后方向,屏铰链凹槽与支爪装配部的截面呈非圆形;和/或,屏铰链凹槽与支爪装配部设置有止转凹槽与止转凸起配合结构。例如,屏铰链凹槽设置有止转凹槽,支爪装配部设置有与止转凹槽相配合的止转凸起;又如,屏铰链凹槽设置有止转凸起,支爪装配部设置有与止转凸起相配合的止转凹槽。通过屏铰链凹槽与支爪装配部的截面呈非圆形,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爪160相对于屏铰链转动组件转动,以提高支爪160与屏铰链转动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步性。通过止转凹槽和止转凸起,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爪160相对于屏铰链转动组件转动,以提高支爪160与屏铰链转动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步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可以实现屏铰链转动组件与支爪160的固定连接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例如屏铰链转动组件与支爪160焊接、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等。
例如,参见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前方;可选地,支爪160设置在立柱120的前方,指的是支爪160设置在以立柱120的前平面为平面的前方,包括立柱120的正前方和立柱120的两侧的前方。
参见图7所示,升降固定组件包括滑轨的固定段141;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142;滑轨的固定段141用于连接显示屏200;滑轨的移动段142与支爪160连接,从而使滑轨的移动段142随支爪16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绕立柱120摆转,进而使显示屏200随滑轨的固定段141相对于立柱120摆转而改变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升降弹性组件143分别与滑轨的固定段141和滑轨的移动段142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200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200的随停,以能够令显示屏200随停在用户需要的位置,提高了显示屏200位置调节的便捷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见图7所示,可选地,升降固定组件还包括升降固定壳体145;滑轨的固定段141与升降固定壳体145固定连接;升降固定壳体145用于连接显示屏200,也即滑轨的固定段141通过升降固定壳体145连接显示屏200;通过升降固定壳体145,一方面提高升降固定组件的美观度,从而提高升降装置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升降固定组件与显示屏200连接的牢固度以及连接的便捷性。
可选地,升降固定壳体145设置有升降固定壳凹槽,滑轨设置在升降固定壳凹槽内,也即滑轨的固定段141和滑轨的移动段142均能够位于升降固定壳体145内。可选地,升降固定壳体145的后面一侧设置有连通升降固定壳凹槽内外的竖向开口;支爪160伸入竖向开口与滑轨的移动段142连接,从而使滑轨的移动段142随支爪16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绕立柱120摆转,进而使显示屏200随滑轨的固定段141相对于立柱120摆转而改变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
可选地,升降弹性组件143设置在升降固定壳凹槽内部。
可选地,支爪16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可选地,支爪16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支爪160,以提高屏铰链转动组件与升降移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屏铰链装置130与升降装置140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轨包括滚珠型滑轨或者轴承型滑轨,或者其他类型滑轨。通过滚珠型滑轨或者轴承型滑轨,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滑轨的移动段142和滑轨的固定段141之间的滑动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轨包括轴承和滑块;具有轴承和滑块的滑轨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滑轨的移动段和固定段的上半段采用轴承连接方式,滑轨的移动段和固定段的下半段采用滑块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装置140设置在立柱120的前方,如图2-图7;可选地,升降装置140设置在立柱120的前方,指的是升降装置140设置在以立柱120的前平面为平面的前方,包括立柱120的正前方和立柱120的两侧的前方。可选地,升降装置140和支爪160均设置在立柱120的前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装置140能够与立柱120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如图8-图10,以尽可能的减少夹式支撑架的厚度,便于夹式支撑架能够贴墙。由于升降装置14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与立柱120连接,当升降装置140绕立柱120摆转至升降装置140的升降方向与立柱120的上下方向平行或者基本平行时,升降装置140与立柱120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可选地,升降装置140与支爪160均能够与立柱120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装置140能够设置在立柱120的前后平面之间,以尽可能的减少夹式支撑架的厚度,便于夹式支撑架能够贴墙。由于升降装置140通过屏铰链装置130与立柱120连接,当升降装置140绕立柱120摆转至升降装置140的升降方向与立柱120的上下方向平行或者基本平行时,升降装置140设置在立柱120的前后平面之间。可选地,升降装置140与支爪160均能够设置在立柱120的前后平面之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弹性组件包括恒力弹簧或气弹簧;可选地,恒力弹簧或气弹簧设置在升降固定组件内部。
可选地,升降弹性组件的恒力弹簧或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固定组件和升降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200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200的随停,以能够令显示屏200随停在用户需要的位置,提高了显示屏200位置调节的便捷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含屏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200和上述的夹式支撑架;
显示屏200的背面设置有屏凹槽;升降装置140容纳在屏凹槽内。通过屏凹槽,以减少含屏电子设备的厚度,以便于含屏电子设备贴墙设置。
可选地,屏铰链装置130容纳在屏凹槽内,以进一步减少含屏电子设备的厚度,以进一步便于含屏电子设备贴墙设置。
该含屏电子设备包括本实施例所述的夹式支撑架,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夹式支撑架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含屏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已公开的夹式支撑架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含屏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夹式支撑架的优点,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所述夹式支撑架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升降装置和屏铰链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固定组件、升降移动组件和升降弹性组件;所述立柱底部枢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用于夹持台面的夹持结构;
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所述屏铰链装置与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升降固定组件用于连接显示屏;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能够沿所述升降固定组件上下移动,从而使显示屏能够相对于所述屏铰链装置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和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所述屏铰链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升降装置的俯仰角度;
所述屏铰链装置包括屏铰链固定组件和屏铰链转动组件;所述屏铰链转动组件枢接在所述屏铰链固定组件上;
所述屏铰链转动组件通过支爪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组件;所述屏铰链固定组件与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柱的左右方向,所述支爪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或者两侧;每侧所述支爪对应一个所述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包括升降固定连接件和滑轨的固定段;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所述滑轨的固定段与所述升降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连接件用于连接显示屏;
所述支爪与所述滑轨的移动段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滑轨的固定段和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爪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方;
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包括滑轨的固定段;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滑轨的移动段;所述滑轨的固定段用于连接显示屏;所述滑轨的移动段与所述支爪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滑轨的固定段和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用于提供显示屏向上的支撑力,实现显示屏的随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固定组件还包括升降固定壳体;所述滑轨的固定段与所述升降固定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壳体用于连接显示屏;
所述升降固定壳体设置有升降固定壳凹槽,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所述升降固定壳体的后面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外的竖向开口;所述支爪伸入所述竖向开口与所述滑轨的移动段连接;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壳凹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爪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滚珠型滑轨或者轴承型滑轨;
或者,所述滑轨包括轴承和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方;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与所述立柱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能够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后平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弹性组件包括恒力弹簧或气弹簧;
所述升降弹性组件的恒力弹簧或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固定组件和所述升降移动组件连接。
9.一种含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式支撑架;
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屏凹槽;所述升降装置容纳在所述屏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铰链装置容纳在所述屏凹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2491.0U CN209540367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2491.0U CN209540367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40367U true CN209540367U (zh) | 2019-10-25 |
Family
ID=6827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32491.0U Active CN209540367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40367U (zh) |
-
2019
- 2019-02-20 CN CN201920232491.0U patent/CN2095403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48449U (zh) | 一种展示器材的改良结构 | |
CN209540367U (zh)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
CN209471709U (zh) | 一种便携式工程造价预算展示架 | |
CN109681737A (zh) | 夹式支撑架及含屏电子设备 | |
CN209315159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艺术画架 | |
CN206760859U (zh) | 一种服装设计用绘图板 | |
CN211925339U (zh) | 双屏显示激光投影机 | |
CN210716754U (zh) | 一种移动折叠式广告显示装置 | |
CN209661113U (zh) | 一种可调镜子 | |
CN215488920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液晶显示屏 | |
CN214500621U (zh) |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电视机脚架 | |
CN208044927U (zh) | 一种外语教学多功能展示架 | |
CN218064212U (zh) | 一种智能型具有角度可调节功能的led会议显示终端 | |
CN209912170U (zh) | 一种社科课堂上使用的民俗工艺教学操作台 | |
CN210466217U (zh) |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计算机屏幕保护装置 | |
CN218441554U (zh) | 一种可调试物证翻拍台 | |
CN209133078U (zh) | 一种可调式电子信息移动指示牌 | |
CN214700155U (zh)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教学终端 | |
CN210043440U (zh) | 一种具有收放式支撑架的教学讲桌 | |
CN215360731U (zh) | 一种艺术设计多功能画板 | |
CN1648818A (zh) | 电脑平面显示器的可伸缩气压式支撑装置 | |
CN215423842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投影展台 | |
CN209340831U (zh) | 一种便捷型电视支架 | |
CN212005107U (zh) | 一种显示屏支撑组件 | |
CN208074496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子商务教学展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