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5442U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15442U CN209515442U CN201920301505.XU CN201920301505U CN209515442U CN 209515442 U CN209515442 U CN 209515442U CN 201920301505 U CN201920301505 U CN 201920301505U CN 209515442 U CN209515442 U CN 2095154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roller
- workpiece
- driving
- automatic winding
- operating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41001236653 Lavinia exilicaud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1854 Second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110 jell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74 jell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卷绕机,包括支撑台以及安装于支撑台的握持机构和装卸机构,握持机构包括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相互配合握持并旋转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件;还包括驱动第三转辊运动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三转辊在第一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具有握持工件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工件进出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装卸机构夹持工件进出工作位置;上述卷绕机能用于绕线,无需人工操作,卷绕机能自动完成安装和卸载以及握持,并在绕线机构和送线机构的配合下,将放入的工件缠绕成线圈送出,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一名操作人员能照看多台卷绕机,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上述卷绕机还可用于包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线圈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背景技术
线圈是互感器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它的质量好坏,性能高低直接影响互感器的使用效果,绕线成本又直接影响到线圈的制造成本。目前互感器的环形线圈大都采用手工或简易机械在环形工件上进行绕制而成,但手工或简易机械绕线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绕线效率低,二是劳动强度大,再是绕线圈数不准,紧密度不均匀,降低了环形线圈的质量。
中国专利文献CN107818868A公开了一种电磁卷绕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端设有排线盒,机架的后端设有立板,立板上设有绕线系统,绕线系统包括齿环、储线环、驱动机构与制动装置,排线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有摆臂,盒体内设有安装座,盒体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台,盒体的两侧设有蜗杆,蜗杆穿过安装孔与安装台轴接,盒体内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驱动连接,蜗轮与摆臂固定连接;摆臂的末端设有胶轮,摆臂的前端设有主转轴,所述摆臂的末端设有副转轴,胶轮与副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盒体中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主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转轴与副转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上述卷绕机利用第二驱动机构或者蜗杆带动主转轴转动,主转轴带动摆臂上的胶轮转动,其中一个胶轮不动,另外两个胶轮种的至少一个可通过手动拧转蜗杆或者操作按键启动第二驱动机构来靠近或者远离胶轮的工作面,实现工件的握持和松解,再利用绕线系统实现电磁线的自动缠绕。
但上述电磁卷绕机的自动化程度低,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在开始缠绕线圈时人工放置工件,启动摆臂或者按压按钮启动第二驱动结构使胶轮将工件握持,再启动绕线系统,绕线完成后还需手动操作启动摆臂或者按压按钮启动第二驱动结构使胶轮将工件松解,最后取出线圈,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卷绕机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大大减少人员投入的全自动卷绕机。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包括支撑台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握持机构和装卸机构,所述握持机构包括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所述第一转辊、所述第二转辊和所述第三转辊相互配合握持并旋转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件;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三转辊运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转辊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具有握持所述工件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所述工件进出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所述装卸机构夹持所述工件进出所述工作位置。
优选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安装座,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三转辊通过第一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三转辊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滑动,滑动过程中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通过同步带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同步带驱动所述第一转辊与所述第二转辊绕轴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
绕线机构,包括将导线缠绕于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形成线圈的绕线环;
送线机构,包括将所述导线引入的引线结构,以及将所述引线结构引入的所述导线牵引至所述绕线环内的牵引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线结构包括成型有多个相对设置、适于所述导线穿过的定位孔的定位架,以及将所述导线向前传递的第一引线轮。
优选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
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支撑台;
导线夹,设置在所述引线结构具有在第二驱动结构作用下夹紧或释放的作用端,以夹紧或释放所述导线;
摆臂,用于固定所述导线夹和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第三驱动结构的驱动所述摆臂绕轴摆动将所述导线送入所述绕线环;
固定夹,设置在所述绕线环处、用于将所述导线定位在所述绕线环内。
优选的,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轮处、用于切割导线的切割结构,所述切割结构包括切刀和驱动所述切刀伸缩的第四驱动结构。
优选的,包括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的驱动轴,对应所述驱动轴末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第一转辊安装于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与所述驱动轴通过齿轮配合;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座绕所述驱动轴转动使所述第一转辊转动为所述送线机构让道的第五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能将所述工件送入所述工作位置的安装结构和能将所述工件夹出所述工作位置的卸载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和所述卸载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台,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板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存放所述工件、并排序的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成型有用于所述安装结构夹取所述工件的缺口的存放架,设置在所述存放架上、并将所述工件依次送到所述缺口处的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在所述缺口处夹取所述工件的安装夹,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张开和夹紧的第六驱动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缺口的第一伸缩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卸载结构包括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夹取所述线圈的卸载夹,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张开和夹紧的第七驱动结构,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伸缩驱动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卸载结构旋转、将所述线圈放入收纳盒的第一旋转驱动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
包带机构,包括将绝缘带缠绕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的绕带环;
送带机构,包括将所述绝缘带引入的引带结构,以及将所述引带结构引入的绝缘带牵引至所述绕带环内的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绝缘带的绝缘带夹;
点胶机构,包括用于将加热形成热熔胶、并将所述热熔胶喷涂于所述绝缘带、用于固定的加热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卷绕机,包括支撑台以及安装于支撑台的握持机构和装卸机构,握持机构包括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相互配合握持并旋转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件;还包括驱动第三转辊运动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三转辊在第一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具有握持工件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工件进出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装卸机构夹持工件进出工作位置;上述卷绕机能用于绕线,其中,第三转辊具有握持工件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工件进出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的两种状态,第三转辊处于第一状态时,卷绕机绕线,第三转辊处于第二状态时,握持机构将工件送入工作位置和将卷绕机绕好的线圈取出工作位置,这样就能将握持机构与装卸机构连贯起来,实现自动化的装卸和握持工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卷绕机,上述卷绕机能无需人工操作,卷绕机能自动完成安装和卸载以及握持,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一名操作人员能照看多台卷绕机,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上述卷绕机还可用于包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卷绕机,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通过同步带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座,通过同步带驱动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绕轴转动;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装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同步转动,即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都为主动转动,这样握持机构在带动工件旋转时具有较大的动力,保证工件旋转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牵引结构安装架,安装于支撑台;导线夹,设置在引线结构具有在第二驱动结构作用下夹紧或释放的作用端,以夹紧或释放导线;摆臂,用于固定导线夹和第三驱动结构,可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第三驱动结构的驱动摆臂绕轴摆动将导线送入绕线环;固定夹,设置在绕线环处、用于将导线定位在绕线环内;上述牵引结构利用第三驱动结构带动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摆臂在引线结构和绕线环之间摆动,固定在摆臂上的导线夹就将引线结构上的导线送入到绕线环,然后固定夹夹住导线将导线固定在绕线环内,方便绕线,上述牵引结构,结构简单,配合度高,能自动准确的将导线送入到绕线环。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卷绕机,包括驱动转动座绕驱动轴转动使第一转辊转动为送线机构让道的第五驱动结构;上述结构是为了第一转辊在送线机构送线时,向外转动,避开摆臂,使得送线夹能进入到绕线环能,避免与第一转辊发生碰撞。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卷绕机,安装结构和卸载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安装板通过第二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支撑台,还包括驱动安装板滑动的第三驱动结构;安装结构与卸载结构是同步滑动动作的,安装结构夹取工件时,卸载工件夹取工作位置的线圈,安装工件将工件放入线圈时,卸载工件将线圈放入收纳盒,安装与卸载同步进行,加快了卷绕机的加工速度,提高了卷绕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卷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握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绕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送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装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2提供的卷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绝缘带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点胶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握持机构;11、第一转辊;12、第二转辊;13、第三转辊;131、第一驱动结构;14、第一驱动装置;15、同步带;16、转动轴;17、转动座;18、驱动轴;19、第五驱动结构;2、绕线机构;21、绕线环;22、松紧带;23、过桥齿轮;24、传动齿轮;25、第三驱动装置;3、送线机构;31、引线结构;311、定位架;312、定位孔;313、第一引线轮;314、第二引线轮;32、牵引结构;321、安装架;322、摆臂;323、第二驱动结构;324、导线夹;325、第三驱动结构;326、支撑架;327、滑动台;33、固定夹;331、第八驱动结构;34、分线件;35、切割结构;351、切刀;352、第四驱动结构;36、引带轮;37、装带轮;371、阻尼毛刷; 38、定位毛毯;4、存放机构;41、存放架;411、缺口;42、传动带;5、装卸机构;51、安装结构;511、安装夹;512、第六驱动结构;513、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4、固定台;52、卸载结构;521、卸载夹;522、第七驱动结构;523、第二伸缩驱动结构;524、旋转驱动结构;53、安装板;54、安装台;55、第二驱动装置;6、操作控制机构;7、支撑台;8、安装座; 9、工件;10、导线;20、点胶机构;201、加热筒;202;密封盖;203、压紧支架;204、压紧螺丝;205、进气口;206、点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工成本的提高,机械化的生产加工倾向于自动化,现有技术中的卷绕机需要人工安装工件,卸载线圈,以及调节握持机构的滚轮,无法满足自动化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安装工件、缠绕工件到卸载线圈的全自动卷绕机。
所述全自动卷绕机包括支撑台7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的握持机构1 和装卸机构5,所述握持机构1包括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 13;所述第一转辊11、所述第二转辊12和所述第三转辊13形成工作位置,所述第一转辊11、所述第二转辊12和所述第三转辊13相互配合握持并旋转处于所述工作位置的工件9;特别的,所述第三转辊13运动在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结构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三转辊13具有握持所述工件9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所述工件9进出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所述装卸机构5能运送所述工件9,在所述第三转辊13处于第二状态时,夹持所述工件9进出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工件9为环状,所述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能压紧所述工件9,使所述工件9在所述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转动时随之转动;所述第一状态即为所述第三转辊13处于靠近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即为所述第三转辊13处于远离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的状态。
上述卷绕机用于绕线,所述第三转辊13具有夹持所述工件9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所述工件9进出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三转辊13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卷绕机绕线,所述第三转辊13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握持机构1将所述卷绕机绕好的工件9取出所述工作位置,并且同时所述工件9送入工作位置,这样就能将所述握持机构1与所述装卸机构5连贯起来,实现自动化的装卸和握持所述工件9,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卷绕机,上述卷绕机能无需人工操作,所述卷绕机能自动完成安装和卸载以及握持,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一名操作人员能照看多台卷绕机,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机构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的安装座8;所述第一转辊11 和所述第二转辊12通过传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8,所述第三转辊13的通过第一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8;第一驱动装置14固定在所述安装座8,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通过同步带15与第一驱动装置 14连接,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在所述同步带15的带动下各自绕轴转动。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的驱动下、随所述同步带15转动的驱动轴18,对应所述驱动轴18的末端设置有转动座17,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座17远离所述驱动轴18、与所述驱动轴18通过齿轮配合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16,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动轴16上;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7内;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通过所述同步带15带动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同步转动,即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都为主动转动,这样所述握持机构1在带动所述工件9旋转时具有较大的动力,保证所述工件9旋转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8上的第一滑动块和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成型有滑动和/或滑凸,所述第二滑动块成型有滑凸和/或滑道;所述第二滑动块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转辊13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转动座17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下所述第二滑动块带动所述第三转辊13在所述第一滑动块、相对所述安装座8滑动,使得所述第三转辊13在滑动过程中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第三转辊13为从动转辊。
另外,所述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的分别成型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转辊11的、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的环形凸台相互配合承载所述工件9。
所述卷绕机还包括绕线机构2,包括将导线10缠绕于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9形成线圈的绕线环21,所述绕线环21外周设置有能调节所述绕线环21松紧程度的松紧带22,所述松紧带22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所述松紧带22的调节气缸;所述绕线环包括设置在所述绕线环内侧设置有过桥齿轮23,以及设置在所述绕线环21外侧的传动齿轮24,以及驱动所述绕线环绕线的第三驱动装置25。
所述卷绕机还包括送线机构3,所述送线机构3包括将所述导线10引入的引线结构31,以及将所述引线结构31引入的所述导线10牵引至所述绕线环21内的牵引结构32;所述绕线机构2和送线机构3相互配合,绕线环21能将送线机构3送入的所述导线10缠绕到所述工件9的表面。
具体地,所述引线结构31包括成型有多个相对设置、适于所述导线10 穿过的定位孔312的定位架311,以及将所述导线10向前传递的第一引线轮313;所述定位架311成型有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两所述定位板上的多个所述定位孔312分别两两相对设置,所述导线10从所述定位架311一侧的定位孔312穿到所述定位架311另一侧的定位孔312,再引到所述第一引线轮313上,所述定位架311内的两所述定位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引线轮 314;上述引线结构31能将导线10从外部引导到卷绕机中,多个所述定位孔312将几根导线10同时引入到所述卷绕机中,使得所述导线10排列有序。
所述牵引结构32包括:安装架321,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相对所述绕线机构2的侧边;导线夹324,设置在所述引线结构31具有在第二驱动结构323作用下夹紧或释放的作用端,以夹紧或释放所述导线10;摆臂322,用于固定所述导线夹324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3,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321,第三驱动结构325驱动所述摆臂322绕轴摆动将所述导线10送入所述绕线环21;固定夹33,设置在所述绕线环21处、用于将所述导线10 定位在所述绕线环21内;还包括在第七驱动结构522的作用下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321的滑动台327,和固定在所述滑动台327、用于支撑所述摇臂和第三驱动结构325的支撑架326,所述滑动台327在所述第七驱动结构522的作用下能带动所述支撑架326及所述支撑架326上的所述摇臂和导线夹324进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绕线环21移动,使得所述导线夹324具有靠近所述绕线环21夹、紧所述导线10的第三状态,远离所述绕线环21、随所述摆臂322向下摆动的第四状态,靠近所述绕线环21、释放所述导线 10的第五状态和远离所述绕线环21、回复到初始位置的第六状态。
所述固定夹33连接有第八驱动结构331,所述第八驱动结构331的作用下能夹紧和释放作用端,以夹紧或释放所述导线10。
上述送线机构3通过引线结构31和牵引结构32的配合,所述定位架 311和第一引线轮313将所述导线10引入到所述卷绕机中,所述导线夹324 夹紧所述导线10,所述摆臂322将夹紧有所述导线10的所述导线夹324牵引到所述绕线环21内,所述固定夹33将所述导线夹324的所述导线夹324 住,所述导线夹324释放所述导线10,并随所述摆臂322返回,所述固定夹33在所述绕线环21将所述导线10缠绕到所述工件9表面后,释放所述导线10;上述送线机构3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送入所述绕线环21,工作效率高。
另外,所述第一引线轮31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引入的多根所述导线 10进行区分的分线件34,避免多根所述导线10发生缠绕;所述导线10架从所述分线件34的下方夹紧所述导线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环21具有储线功能,在缠绕工件9的过程中也能根据所述工件9的尺寸储存足够长度的所述导线10。
所述送线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轮313处、用于切割导线 10的切割结构35,所述切割结构35包括切刀351和驱动所述切刀351伸缩的第四驱动结构352;上述切割结构35设置在所述分线件34的下方,能在所述绕线环21储存足够的所述导线10后将所述导线10割断,方便所述工件9的卸载。
为将所述导线10送入所述绕线环21,所述握持机构1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座17绕所述驱动轴18转动使所述第一转辊11转动为所述送线机构3 让道的第五驱动结构19,即所述第一转辊11能在所述第五驱动结构19的作用下向外转动,使得所述导线夹324能将所述导线10牵引到所述绕线环 21。
所述装卸机构5包括能将所述工件9送入所述工作位置的安装结构51 和能将所述工件9夹出所述工作位置的卸载结构52;所述安装结构51和所述卸载结构52均设置在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通过第二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台54,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板53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5驱动所述安装板53在所述支撑台7上滑动时,所述安装结构51和卸载结构52同步移动,即所述卷绕机的所述工件9安装和卸载是同步进行的,所述装卸机构5完成一次装卸后会快速的返回原位,等待下一次装卸,提高了卷绕机的加工速度,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安装板53的滑道或/和滑凸,和成型于所述安装台54、适于所述安装板53在所述安装台54上滑动的滑凸或/ 和滑道。
所述卷绕机还包括用于存放所述工件9、并排序的存放机构4;所述存放机构4包括成型有用于所述安装结构51夹取所述工件9的缺口411的存放架41,设置在所述存放架41上、并将所述工件9依次送到所述缺口411 处的传动带42;操作人员存放工件9时,只要将所述工件9放置到所述传动带42上,所述传动带42就将所述工件9传送到所述缺口411处,一个所述工件9被所述装卸机构5取走后,下一个所述工件9就会被所述传动带42送上来,无需人工干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放机构4和绕线机构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这样方便所述装卸机构5快速安装和卸载所述工件9。
所述安装结构51包括用于在所述缺口411处夹取所述工件9的安装夹 511,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511张开和夹紧的第六驱动结构51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511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缺口411的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所述安装板53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连接的固定台514,所述固定台514能垫高所述安装结构51;安装所述工件9时,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向所述安装夹511向所述缺口411延伸,靠近所述缺口411,所述第六驱动结构512驱动所述安装夹511夹取所述工件9,再在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的作用下回复,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驱动所述安装夹511向所述工作位置靠近,所述第六驱动结构512驱动所述安装夹511释放所述工件9在所述工作位置。
所述卸载结构52包括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夹取所述线圈的卸载夹521,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521张开和夹紧的第七驱动结构522,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521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伸缩驱动结构52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卸载结构52旋转、将所述线圈放入收纳盒的旋转驱动结构524;卸载所述线圈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结构523驱动所述卸载夹521向所述工作位置靠近,所述第七驱动结构522驱动所述卸载夹521夹取所述线圈,再在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结构523的作用下回复,移动到所述收纳盒处的卸载位置时,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24驱动所述卸载夹521向外旋转,对准所述收纳盒,所述第七驱动结构522驱动所述卸载夹521释放所述线圈,使得所述线圈进入所述收纳盒,然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24驱动所述卸载夹 521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323、第三驱动结构 325、第四驱动结构352、第五驱动结构19、第六驱动结构512、第七驱动结构522、第八驱动结构331、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第二伸缩驱动结构 523和旋转驱动结构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第二驱动装置55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用于控制所述卷绕机的操作控制机构6,所述操作控制机构6具有显示屏,能输入执行程序。
所述卷绕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所述工件9放入所述存放机构4的所述存放架41,所述传动带42带动所述工件9向所述缺口411移动,此时,上一个工件9缠绕完毕形成所述线圈,所述握持机构1的所述第三转辊13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一状态,接着,所述安装夹511从所述缺口411处夹取所述工件9,同时,所述卸载夹521从所述工作位置夹取线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5驱动所述安装板53向右移动,所述安装结构51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处,所述安装夹511将所述工件9放入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卸载结构52移动到所述收纳盒处,所述卸载夹521将所述线圈放入所述收纳盒,然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5驱动所述安装板53复位,此时,所述第三转辊13也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下握持柱所述工件9,然后,所述送线结构中的所述导线夹 324将所述引线结构31上的所述导线10牵引到所述绕线环21,所述固定夹33接力夹紧所述导线10,所述导线夹324释放所述导线10并回复到原位,在牵引所述导线1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辊11向外旋转让道,所述导线夹324复位后,所述第一转辊11重新旋转握持所述工件9,最后,所述绕线环21将所述导线10缠绕到所述工件9上,在所述绕线环21缠绕所述导线10的过程中,所述绕线环21边绕线边储线,在储存足够的所述导线10后停顿,所述切刀351切断所述导线10,所述固定夹33也释放所述导线10。
所述卷绕机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只要放置所述工件9到所述存放架 41就能缠绕成线圈并送出到收纳盒,省时省力,大大的节省了人力,也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可替换方案,其为具有包带功能的卷绕机,具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支撑台7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的握持机构1、装卸机构5和存放机构4,还包括:包带机构,包括将绝缘带缠绕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的绕带环;送带机构,包括将所述绝缘带引入的引带结构,以及将所述引带结构引入的绝缘带牵引至所述绕带环内的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绝缘带的绝缘带夹;点胶机构20,包括用于将加热形成热熔胶、并将所述热熔胶喷涂于所述绝缘带、用于固定的加热筒。
所述引带结构包括装带盘37,引导所述绝缘带向前运动的引带轮36;所述绝缘带夹如图8所示,方便所述绝缘带的夹紧,所述装带轮37在所述绝缘带夹的带动下向外释放所述绝缘带。
如图9所示,所述点胶机构20包括用于加熔化胶状物的加热筒201,所述加热筒201的一端成型有点胶孔,所述点胶孔相对所述工作位置设置,所述点胶孔上安装有可替换的点胶嘴206,所述加热筒201的另一端设置有放料口,一密封盖202安装在所述放料口,所述密封盖202通过压紧支架 203和压紧螺丝204固定,所述密封盖202设置有进气孔205,在点胶时利用空气迫使所述热熔胶挤出。
所述引带轮36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毛毯38,用以绝缘带的定位,方便所述绝缘带夹夹取所述绝缘带,同时具有缓冲的作用,防止所述绝缘带进入卷绕机的速度过快。
为控制所述装带轮的转动速度,防止所述绝缘带的释放速度过快,所述装带轮37上安装有阻尼毛刷37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7)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的握持机构(1)和装卸机构,所述握持机构(1)包括第一转辊(11)、第二转辊(12)和第三转辊(13);所述第一转辊(11)、所述第二转辊(12)和所述第三转辊(13)相互配合握持并旋转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件(9);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三转辊(13)运动的第一驱动结构(131),所述第三转辊(13)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131)的作用下具有握持所述工件(9)的第一状态以及允许所述工件(9)进出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状态;所述装卸机构(5)夹持所述工件(9)进出所述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的安装座(8),所述第一转辊(11)和所述第二转辊(1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8),所述第三转辊(13)通过第一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8);所述第三转辊(13)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131)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安装座(8)滑动,滑动过程中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通过同步带(15)与第一驱动装置(1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8),通过所述同步带(15)驱动所述第一转辊(11)与所述第二转辊(12)绕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绕线机构(2),包括将导线(10)缠绕于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9)形成线圈的绕线环(21);
送线机构(3),包括将所述导线(10)引入的引线结构(31),以及将所述引线结构(31)引入的所述导线(10)牵引至所述绕线环(21)内的牵引结构(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31)包括成型有多个相对设置、适于所述导线(10)穿过的定位孔(312)的定位架(311),以及将所述导线(10)向前传递的第一引线轮(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包括:
安装架(321),安装于所述支撑台(7);
导线夹(324),设置在所述引线结构(31)具有在第二驱动结构(323)作用下夹紧或释放的作用端,以夹紧或释放所述导线(10);
摆臂(322),用于固定所述导线夹(324)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3),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321),第三驱动结构(325)的驱动所述摆臂(322)绕轴摆动将所述导线(10)送入所述绕线环(21);
固定夹(33),设置在所述绕线环(21)处、用于将所述导线(10)定位在所述绕线环(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轮(313)处、用于切割导线(10)的切割结构(35),所述切割结构包括切刀(351)和驱动所述切刀(351)伸缩的第四驱动结构(3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下转动的驱动轴(18),对应所述驱动轴(18)末端设置有转动座(17);所述第一转辊(11)安装于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座(17),与所述驱动轴(18)通过齿轮配合;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座(17)绕所述驱动轴(18)转动使所述第一转辊(11)转动为所述送线机构(3)让道的第五驱动结构(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5)包括能将所述工件(9)送入所述工作位置的安装结构(51)和能将所述工件(9)夹出所述工作位置的卸载结构(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51)和所述卸载结构(52)均设置在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通过第二滑动结构滑动安装于安装台(54),还包括驱动所述安装板(53)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放所述工件(9)、并排序的存放机构(4);所述存放机构(4)包括成型有用于所述安装结构(51)夹取所述工件(9)的缺口(411)的存放架(41),设置在所述存放架(41)上、并将所述工件(9)依次送到所述缺口(411)处的传动带(4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51)包括用于在所述缺口(411)处夹取所述工件(9)的安装夹(511),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511)张开和夹紧的第六驱动结构(51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夹(511)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缺口(411)的第一伸缩驱动结构(513)。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结构(52)包括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夹取线圈的卸载夹(521),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521)张开和夹紧的第七驱动结构(522),用于控制所述卸载夹(521)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二伸缩驱动结构(52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卸载结构(52)旋转、将所述线圈放入收纳盒的第一旋转驱动结构(524)。
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全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带机构,包括将绝缘带缠绕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工件的绕带环;
送带机构,包括将所述绝缘带引入的引带结构,以及将所述引带结构引入的绝缘带牵引至所述绕带环内的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绝缘带的绝缘带夹;
点胶机构(20),包括用于将加热形成热熔胶、并将所述热熔胶喷涂于所述绝缘带、用于固定的加热筒(2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1505.XU CN209515442U (zh) | 2019-03-07 | 2019-03-07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1505.XU CN209515442U (zh) | 2019-03-07 | 2019-03-07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15442U true CN209515442U (zh) | 2019-10-18 |
Family
ID=6820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01505.XU Active CN209515442U (zh) | 2019-03-07 | 2019-03-07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154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8970A (zh) * | 2020-07-20 | 2020-10-13 | 江西赣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装置 |
-
2019
- 2019-03-07 CN CN201920301505.XU patent/CN2095154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8970A (zh) * | 2020-07-20 | 2020-10-13 | 江西赣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装置 |
CN111768970B (zh) * | 2020-07-20 | 2021-10-12 | 江西赣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38908U (zh) | 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 | |
CN204558253U (zh) | 改良结构的一体化绕线包胶一体机 | |
CN209515442U (zh)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
CN109686562A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106129514B (zh) | 极片废料卷绕及收集装置 | |
CN207283838U (zh) | 一种多士炉发热体绕线机 | |
CN203794317U (zh) | 一种输出电缆用全自动打盘机构 | |
CN204696208U (zh) | 一种新型圆柱形电芯卷绕机 | |
CN109859946A (zh) | 一种全自动卷绕机 | |
CN103935824A (zh) | 一种输出电缆用全自动打盘机构 | |
CN207492252U (zh) | 一种箱包生产线 | |
CN208120350U (zh) | 一种自动起卷装置 | |
CN108455336B (zh) | 一种气泡膜全自动收卷装置 | |
CN207061401U (zh) | 全自动三工位缠绕膜机 | |
CN208358910U (zh) | 一种气泡膜裁剪装置 | |
CN209374267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08993124U (zh) | 一种用于边框贴胶的贴胶机构 | |
CN209357619U (zh) | 一种绕线机的送线机构 | |
CN112374272A (zh) | 一种半自动络丝机 | |
CN207550643U (zh) | 一种用于冰箱包装的自动套袋机 | |
CN110155448A (zh) | 一种全自双层标签贴标机及其贴标方法 | |
CN213921644U (zh) | 一种线材加工用线材捆扎装置 | |
CN209720159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集装箱贴标装置 | |
CN216121581U (zh) | 一种可裁剥短线的裁绕扎一体机 | |
CN204749311U (zh) | 一种胎圈缠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