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0486U - 一种呼吸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0486U
CN209500486U CN201821662337.9U CN201821662337U CN209500486U CN 209500486 U CN209500486 U CN 209500486U CN 201821662337 U CN201821662337 U CN 201821662337U CN 209500486 U CN209500486 U CN 209500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oxygen
filter
protective cov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23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娥
王飞龙
刘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SHENG REN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SHENG RE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SHENG REN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SHENG RENH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0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0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过滤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过滤组件,壳体包括盖体和座体,盖体和座体共同围成内腔为壳体内腔,所述过滤组件位于壳体内腔内部,外界气体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该呼吸过滤器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位于壳体内腔内部,过滤组件被保护于保护罩与座体之间,该装置可以满足患者在麻醉手术和麻醉复苏两种状态下使用,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患者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过滤器,用于人工呼吸气道的空气过滤和湿化,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实施麻醉手术时,需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之间连接专用于呼吸机的呼吸过滤器,或者在气切套管与呼吸机之间连接专用于呼吸机的呼吸过滤器,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随着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步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此时临床上绝大多数采取撤掉呼吸机,使气管插管与外界连通,或者使气切套管与外界连通,少数采取撤掉呼吸机,将人工鼻与气管插管连接,或者将人工鼻与气切套管连接,为了满足患者不同吸氧浓度需求,人工鼻需连接输氧装置,通过手动方式调节输氧装置的氧气流量,以调节不同的氧浓度,满足患者吸氧需求。由以上不难看出,现有人工鼻存在诸多可改进之处。首先,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用于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的呼吸过滤器;其次,目前呼吸过滤器不能同时满足患者在麻醉手术时和麻醉复苏时两种状态下的使用,需要将专用于呼吸机的呼吸过滤器更换成人工鼻,这样不仅操作步骤繁琐,导致医院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治疗成本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然后,在更换人工鼻过程中院内空气中的致病菌、病毒很容易被患者吸入体内,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影响治疗效果;最后,现有人工鼻需要通过手动调节输氧流量的方式调节氧浓度,这样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存在无法快速、准确、及时调节氧浓度的技术问题,延误患者治疗最佳时间,导致不良后果。
在非专利文献“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选自中国保健营养,2016年第26卷第33期)一文中,公开了医务人员主观操作的尺度以及患者身体状况配合吸收程度的不同,都可造成患者吸入体内的实际氧气浓度与医生期望吸入的氧气浓度有较大的差异,这种不确定性明显与医生临床治疗的规范性、严肃性产生了矛盾。落后的吸氧治疗设备使医生无法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准确为患者提供氧气,影响治疗效果。由此可见,给氧浓度的精确性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458660U公开了一种高流量储氧人工鼻,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过滤器,箱体顶面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旋转开关,该装置通过手动旋转开关调节空气的进气流量,从而调整氧气和空气的比例,满足患者吸氧需要,首先,该装置无法连接呼吸机,使用功能单一,且操作步骤比较繁琐,无法及时调节氧浓度,延误患者治疗最佳时间;其次,通过手动方式调节氧浓度,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无法准确调节氧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08791A公开了一种呼吸插管用人工鼻,包括壳体、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壳体内部,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吸氧口,首先,该装置同样无法连接呼吸机,使用功能单一;其次,该装置无法调节氧浓度,不能满足患者不同氧浓度的需求。
因此,本领域研发人员急需研发一种可在麻醉手术时和麻醉复苏时两种状态下使用,并且可以准确快速调节氧气浓度的呼吸过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过滤器,该呼吸过滤器可转换使用状态,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且具有准确调节氧气浓度的功能,可有效满足患者不同吸氧浓度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体主体,由壳体主体所围成的空腔为壳体内腔,壳体主体上设有呼吸器接口和出气口;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壳体内腔内部,与出气口连通,外界气体经过滤组件过滤后,由出气口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所述壳体主体包括盖体和座体,盖体与座体可拆卸式密封连接,还包括保护罩,该保护罩位于壳体内腔内部,保护罩上设有保护罩进气口和保护罩连接口,保护罩连接口与座体连接,过滤组件位于保护罩与座体所围成的空腔内部。
所述壳体主体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该壳体主体呈圆柱状或方体状,且边缘圆润,外形小巧,主要用于保护过滤组件,防止过滤组件受外力破坏。所述呼吸器接口与壳体内腔连通,用于连接呼吸机,呼吸器接口外缘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起到固定和连接呼吸机管路的作用。呼吸器接口可以设计成多种不同口径,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呼吸机。所述出气口与壳体内腔连通,用于连接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出气口外缘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起到固定连接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的作用。同样,出气口可以设计成多种不同口径,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所述盖体包括盖体顶壁、盖体侧壁和盖体连接口,所述座体包括座体底壁、座体侧壁和座体连接口,所述盖体连接口与座体连接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过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盖体连接口与座体连接口之间采用垫密封、直接接触密封等密封方式密封。所述过滤组件采用海绵、瓦楞纸、空气过滤膜材中的一种材质制成,该过滤组件不仅可以去除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而且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降低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还能够将人体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分收集并保留下来,使吸气时气体经过过滤组件时,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所述保护罩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该保护罩主要用于保护过滤组件,防止过滤组件受外界破坏。所述保护罩连接口与座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过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或者所述保护罩连接口与座体之间采用柳钉、焊接、胶接等不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主要用于防止保护罩受外力作用,从座体上脱落,影响装置正常使用。保护罩与座体所围成的空腔为容纳内腔,过滤组件位于容纳内腔内部。所述保护罩进气口与容纳内腔连通,为了降低患者呼吸阻力,该保护罩上设有多个保护罩进气口,保护罩进气口与保护罩进气口之间间隔排列。保护罩进气口内缘最宽宽度小于人手指的厚度,用于防止人手指伸入容纳内腔内部,对过滤组件进行破坏和污染。该装置同时满足患者在麻醉手术时和麻醉复苏时两种状态下使用。当患者在麻醉手术期间,通过呼吸器接口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和呼吸控制。当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无需更换装置,为了降低患者呼吸阻力,只需将盖体取掉即可,外界气体首先由保护罩进气口进入容纳内腔,然后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出气口,最后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该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氧气输送通路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第一氧气输送通路上设有第一氧气出口,第一氧气出口呈矩形,第一氧气出口位于保护罩或座体的内部;第二氧气输送通路上设有第二氧气出口,第二氧气出口呈矩形,第二氧气出口位于保护罩或座体的内部。通过设有第一氧气输送通路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使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得到吸氧。所述第一氧气输送通路还包括第一氧气入口和第一氧气通道,第一氧气入口位于保护罩或座体的外部,第一氧气通道贯穿保护罩或座体。该第一氧气输送通路与保护罩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保护罩上。另一种情况,第一氧气输送通路与座体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座体上。所述第二氧气输送通路还包括第二氧气入口和第二氧气通道,第二氧气入口位于保护罩或座体的外部,第二氧气通道贯穿保护罩或座体。该第二氧气输送通路与保护罩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保护罩上。另一种情况,第二氧气输送通路与座体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座体上。所述第一氧气输送通路至少一部分设有透明区域,第一氧气通道内部设有指示浮球,指示浮球随着人体的呼吸运动在第一氧气通道内部上下移动。所述透明区域便于医务人员透过第一氧气通道观察指示浮球移动,能够快速判断患者呼吸情况。所述指示浮球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呈空心或实心,用于显示患者呼吸的程度,有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患者吸气时,指示浮球向下移动,当患者呼气时,指示浮球向上移动,当氧气通过第一氧气通道时,指示浮球不在上下移动。为了防止指示浮球从第一氧气通道内吹出,第一氧气入口内径小于指示浮球外径,或者第一氧气入口内缘设有限位凸起,当指示浮球向上移动时,用于限制指示浮球继续向上移动。当然第二氧气通道内部也可以设有指示浮球。为了满足患者不同吸氧浓度需求,由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输出的氧流量不同,进而导致被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也不同。具体地,由于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面积不同,导致由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输出的氧流量不同,最终导致被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不同。此外,第一氧气输送通路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上设有指示标记,用于指导医务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吸氧浓度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氧气输送通路。使用时,首先将输氧装置与第一氧气输送通路连接,此时氧气首先由第一氧气入口经第一氧气通道流动至第一氧气出口,然后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出气口,最后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或者将输氧装置与第二氧气输送通路连接,氧气首先由第二氧气入口经第二氧气通道流动至第二氧气出口,然后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出气口,最后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该装置还包括调控结构,调控结构包括滑动板和滑轨,该滑动板封堵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一部分,滑轨位于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边缘,滑动板在滑轨内部滑动。所述调控结构通过调节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大小,改变氧气输出流量,进而改变氧气浓度。该调控结构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可以精确调节氧气浓度,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吸氧治疗。所述滑动板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该滑动板能够完全或部分遮住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所述滑轨为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上设置的凹槽,两滑轨间距大于或等于滑动板的高度,滑动板两侧滑动位于滑轨内,滑动板与滑轨之间相互运动为连续运动或者间断运动。另一种技术方案,滑轨为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上设有凹槽,两滑轨间距大于或等于滑动板的宽度,滑动板两侧滑动位于滑轨内。另一种技术方案,滑轨为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上设有凹槽,滑动板一侧滑动位于滑轨内。另一种技术方案,滑轨为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沿高度方向的一侧边缘上设有凹槽,滑动板一侧滑动位于滑轨内。另一种技术方案,滑动板铰接于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边缘,通过旋转滑动板改变其遮盖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面积,进而改变第一氧气出口和第二氧气出口的大小。
所述第一氧气出口与过滤组件的纵断面相对设置,第二氧气出口与过滤组件的纵断面相对设置。由于现有人工鼻产品给氧方式大多为直冲式给氧,具体为氧气轴向方向经过过滤组件,由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样沿轴向方向经过过滤组件,两股气流正面相撞,导致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顺利排出至外界。该装置利用第一氧气出口、第二氧气出口与过滤组件纵断面相对的特点,使氧气由第一氧气输送通路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进入容纳内腔后,沿径向方向经过过滤组件,由于两股气流无法正面相撞,因此由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能够顺利排出至外界。所述纵断面是指沿着过滤组件轴心线的方向切断过滤组件后所露出的表面。所述轴向方向是指过滤组件中心轴的方向。所述径向方向是指垂直于过滤组件轴心线的直线方向。
装置还包括药物输送通路或气体采样通路,该药物输送通路贯穿保护罩或壳体,用于向患者注入雾化药物;该气体采样通路贯穿保护罩或壳体,用于采集患者呼出的气体样本。所述药物输送通路为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通路,药物输送通路与容纳内腔连通,或者药物输送通路与出气口连通。该药物输送通路与保护罩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保护罩上。另一种情况,药物输送通路与座体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座体上。当需要向患者注入雾化药物时,通过药物输送通路注入雾化药物即可。所述气体采样通路为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通路,气体采样通路与容纳内腔连通。该气体采样通路与保护罩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保护罩上。另一种情况,气体采样通路与座体一体成型,或为单独部件镶嵌于座体上。当需要向患者采集气体样本时,通过气体采样通路即可采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样本。另一种情况,所述药物输送通路或气体采样通路还可以位于盖体上。上述药物输送通路或气体采样通路上设有密封帽,当不需要采集气体样本或注入雾化药物时,该密封帽用于封堵药物输送通路或气体采样通路。
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卡钩,座体上设有卡槽,该卡钩与卡槽相互卡合。所述卡钩为保护罩设置的倒勾状的凸起,卡槽为座体上贯穿的通孔,采用卡钩与卡槽卡合式固定,具有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安装稳定性好、简单快捷装配等特点。
装置还包括锁合结构,该锁合结构包括锁合块和锁合槽,锁合槽位于盖体上,锁合块滑动位于锁合槽内,锁合块上设有凹槽,座体上设有凸起,外力驱动锁合块沿锁合槽向座体方向移动,凸起与凹槽凹凸配合。所述锁合结构用于锁紧盖体和座体,防止盖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牵拉从座体上脱落,影响装置正常使用。所述锁合块呈片状,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锁合槽设置在盖体上,锁合块位于锁合槽内,并在锁合槽内部滑动。所述凹槽为锁合块上向内凹陷的部分,凸起为座体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凸起与凹槽凹凸配合。另一种技术方案,锁合槽设置在座体上,锁合块位于锁合槽内,并在锁合槽内部滑动。所述凹槽为锁合块上向内凹陷的部分,凸起为盖体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凸起与凹槽凹凸配合。另一种技术方案,锁合槽设置在盖体和座体上,锁合块位于锁合槽内,凹槽为锁合块上向内凹陷的部分,凸起为盖体或座体上向外凸出的部分,凸起与凹槽凹凸配合。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过滤部件,该第一过滤部件由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第一过滤部件的过滤膜片上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开口,过滤部件内腔通过第一过滤部件开口与壳体出气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部件至少由上膜片和下膜片两片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上膜片与下膜片边缘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或者第一过滤部件由一片过滤膜片制成,过滤膜片对折后其边缘未连接区域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区域是指两片过滤膜片需要连接在一起形成囊状的边缘区域,或者单片过滤膜片对折后边缘未能连接在一起区域。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开口为下膜片上贯穿通孔,第一过滤部件开口与出气口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为防止患者气道积痰,第一过滤部件上膜片上设有吸痰口,该吸痰口可使吸痰管穿过过滤部件内腔进入人体气道内部。为了防止污染气体未经过滤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吸痰口上设有封闭吸痰口的密封盖。另一种情况,上述吸痰口还可以位于壳体上,吸痰口与出气口连通。
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过滤部件,该第二过滤部件由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过滤膜片上设有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和第二过滤部件开口,该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连通,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与壳体出气口密封连通,第一过滤部件与第二过滤部件串连为一体。同样,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至少由上膜片和下膜片两片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上膜片与下膜片边缘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或者第二过滤部件由一片过滤膜片制成,过滤膜片对折后其边缘未连接区域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为上膜片上贯穿的通孔,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为下膜片上贯穿的通孔,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与出气口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外界气体可以经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的过滤膜片过滤后,进入过滤部件内腔,然后由第二过滤部件开口流动至出气口,最后经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完成对吸入气体的过滤。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两个串连在一起,增大过滤组件的过滤膜片面积,减少人体呼吸阻力。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过滤部件,该中间过滤部件由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过滤膜片上设有两个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相邻两个中间过滤部件通过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密封连通,第一过滤部件与中间过滤部件之间通过第一过滤部件开口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密封连通,第二过滤部件与中间过滤部件之间通过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密封连通。同样,所述中间过滤部件至少由上膜片和下膜片两片过滤膜片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上膜片与下膜片边缘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或者中间过滤部件由一片过滤膜片制成,过滤膜片对折后其边缘未连接区域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所述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为上膜片与下膜片上贯穿的通孔,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第一过滤部件开口以及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之间均采用焊接、胶接等方式密封连接。外界气体可以经第一过滤部件、中间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的过滤膜片过滤后,进入过滤部件内腔,然后由第二过滤部件开口流动至出气口,最后经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完成对吸入气体的过滤。第一过滤部件、中间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串连在一起,有效增大过滤组件的过滤膜片面积,大大减少人体呼吸阻力。
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支撑件位于过滤部件内腔内部和/或外部,避免组成单个过滤部件的过滤膜片之间贴合,或者避免相邻两个过滤部件之间的过滤膜片贴合;连接件为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或片状,位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处,连接件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密封连接,使连接件内部中空与过滤部件内腔连通。所述支撑件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当支撑件位于过滤部件内腔内部时,可将过滤膜片撑起,防止相邻过滤膜片之间发生贴合,影响过滤膜片的过滤效果或增加呼吸阻力;当支撑件位于过滤部件内腔外部时,可与过滤膜片部分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胶接,连接后的支撑件将过滤膜片拉起,防止相邻过滤膜片之间发生贴合。所述连接件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第二过滤部件开口、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处的过滤膜片焊接或胶接连接为一体,通过连接件使相邻过滤部件之间更方便串连在一起。该连接件还可以与支撑件一体成型,具体地,连接件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一体成型,或者连接件与相邻的一个支撑件一体成型,连接件与支撑件一体成型,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了组装工艺。
该装置还包括加湿部件,加湿部件是液态水、水凝胶、可吸水性纤维中的一种,该加湿部件位于壳体上或者过滤部件内腔内部。所述加湿部件可以位于壳体内部和/或壳体外部,外界气体首先从加湿部件表面经过,带走加湿部件表面的水蒸气,完成湿化过程,再经过滤组件过滤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加湿部件还可以位于过滤部件内腔内部,外界气体经过滤膜片过滤进入过滤部件内腔,再由加湿部件进行加湿,最后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该加湿部件内部和/或外部还设有加湿部件壳体,该加湿部件壳体用于容纳或支撑加湿部件,加湿部件壳体上设有储水槽,加湿部件析出的多余水分流入储水槽内部。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湿热水分,当湿度较大时,水凝胶或可吸水性纤维容易析出水分,为了防止该水分进入人体气道,在加湿部件壳体上设有储水槽。
该装置还包括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具体地,在壳体或保护罩上设有加热部件,外界气体先加热再进行加湿和过滤;当加热部件设在加湿部件壳体上时,加热部件可对加湿部件进行加温,加速液态水、水凝胶、可吸水性纤维表面水蒸气的产生,不仅给外界气体进行加温,同时加速为外界气体加湿。
该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发生部件,该负离子发生部件包括释放端和连接端,其释放端位于过滤部件内腔内部,连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有益效果:
该装置壳体主体包括盖体和座体,其盖体和座体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同时满足患者在麻醉手术时和麻醉复苏时两种状态下使用,当患者由麻醉手术进入麻醉复苏期间,无需在更换人工鼻,这样不仅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而且节省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避免在更换人工鼻过程中院内空气中的致病菌、病毒被患者吸入体内,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影响治疗效果。
该装置通过设有第一氧气输送通路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无需手动调节氧浓度,一方面避免手动误差,无法精确给氧,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操作步骤简便,只需连接相对应的氧气输送通路,即可满足患者不同吸氧浓度需求。
该装置通过第一氧气出口与过滤组件的纵断面相对设置,以及第二氧气出口与过滤组件的纵断面相对设置,一方面使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顺利排出外界,避免二氧化碳的滞留,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另一方面使氧气顺利穿过过滤组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避免大量氧气流失,影响患者吸氧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分解局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局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3;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分解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4;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2;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器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3;
图中:1.壳体;11.壳体主体;111.呼吸器接口;112.出气口;113.盖体;1131.盖体连接口;1132.盖体顶壁;1133.盖体侧壁;114.座体;1141.卡槽;1142.凸起;1143.座体连接口;1144.座体底壁;1145. 座体侧壁;12.壳体内腔;13.吸痰口;131.密封盖;2.过滤组件;21.第一过滤部件;211.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2.第二过滤部件;221.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2.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3.中间过滤部件;231.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4.支撑件;25.连接件;26.纵断面;3.保护罩;31.保护罩进气口;32.保护罩连接口;33.卡钩;34.保护罩吸痰口;35.保护罩顶壁;36.保护罩侧壁;4. 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1.第一氧气入口;42.第一氧气出口;421.第一氧气出口高度;422.第一氧气出口宽度;43.第一氧气通道;5.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1.第二氧气入口;52.第二氧气出口;521.第二氧气出口高度;522.第二氧气出口宽度;53.第二氧气通道;7.药物输送通路;8.气体采样通路;9. 锁合结构;91.锁合块;911.导向脊;9111.凸台;912.凹槽;92.锁合槽;921.阻挡部分;10.过滤膜片;101.过滤部件内腔;102.上膜片;103.下膜片;20.调控结构;201.滑动板;2011.推板;202.滑轨;30.负离子发生部件;301.释放端;302.连接端;40.加湿部件;401.加湿部件壳体;4011.储水槽;4012.入口;4013.出口;4014.通气孔;4015.加湿内腔;50.加热部件;60.指示浮球;70.密封帽;80.容纳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过滤器,包括壳体1和过滤组件2,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主体11,壳体主体11采用丙烯睛、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材质制成,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其内部中空为壳体内腔12。该壳体主体11包括盖体113和座体114,盖体113包括盖体连接口1131、盖体顶壁1132和盖体侧壁1133,盖体顶壁1132与盖体连接口1131相对,盖体侧壁1133位于盖体顶壁1132与盖体连接口1131之间,座体114包括座体连接口1143、座体底壁1144和座体侧壁1145,座体连接口1143与座体底壁1144相对,座体侧壁1145位于座体连接口1143与座体底壁1144之间,盖体连接口1131与座体连接口1143过盈密封插接。盖体顶壁1132中心设有呼吸器接口111,呼吸器接口111为盖体顶壁1132贯穿通孔,与壳体内腔12内部连通,呼吸器接口111边缘设有单层环形凸台,主要便于连接和固定呼吸机管路。座体底壁1144中心还设有出气口112,该出气口112为座体底壁1144贯穿通孔,与壳体内腔12内部连通,出气口112边缘设有单层环形凸台,主要便于固定连接气管插管或者气切套管。该装置还包括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呈倒立杯状,位于壳体内腔12内部,包括保护罩连接口32、保护罩顶壁35和保护罩侧壁36,保护罩连接口32与保护罩顶壁35相对,保护罩侧壁36位于保护罩顶壁35与保护罩连接口32之间。保护罩顶壁35和保护罩侧壁36上均设有保护罩进气口31,该保护罩进气口31为保护罩3上贯穿的通孔,保护罩进气口31与保护罩进气口31之间间隔排列,均匀分布于保护罩3上,有效减少患者呼吸阻力。为了使保护罩3稳定固定于座体114上,保护罩连接口32与座体底壁1144螺纹连接,此时由保护罩3与座体114共同围成内腔为容纳内腔80。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组件2位于容纳内腔80内部,与出气口112连通,该过滤组件2为网状海绵,座体底壁1144上设有容纳过滤组件2的容置槽,该容置槽起到固定过滤组件2的作用,防止过滤组件2从座体114上脱落。当患者处于麻醉手术状态时,该装置通过呼吸器接口111与呼吸机连接,通过出气口112与气管插管连接。当患者处于麻醉复苏状态时,只需将盖体113取掉,此时外界气体由保护罩进气口31进入容纳内腔80内部,经过滤组件2过滤后,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当患者处于麻醉复苏状态时,为了满足患者不同吸氧浓度需要,所述座体侧壁1145上设有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L型管状,并镶嵌于座体侧壁1145上,包括第一氧气入口41、第一氧气出口42和第一氧气通道43,第一氧气入口41位于座体114外部,第一氧气出口42位于座体114内部,第一氧气通道43贯穿座体侧壁1145,第一氧气入口41通过第一氧气通道43与第一氧气出口42连通,第一氧气通道43通过第一氧气出口42与容纳内腔80连通。所述第一氧气出口42呈矩形,第一氧气出口高度421为19毫米,第一氧气出口宽度422 为0.4毫米,该第一氧气出口4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当患者需要吸氧时,该装置通过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连接输氧装置,氧气从第一氧气入口41经第一氧气通道43流到至第一氧气出口42,由于该第一氧气出口4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此时氧气沿径向方向通过过滤组件2,经过滤组件2过滤后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所述座体底壁1144上还设有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并镶嵌于座体底壁1144上,包括第二氧气入口51、第二氧气出口52和第二氧气通道53,第二氧气入口51位于座体114外部,第二氧气出口52位于座体114内部,第二氧气通道53贯通座体底壁1144,第二氧气入口51通过第二氧气通道53与第二氧气出口52连通,第二氧气通道53通过第二氧气出口52与容纳内腔80连通。所述第二氧气出口52呈矩形,第二氧气出口高度521为19毫米,第二氧气出口宽度522为1.4毫米,该第二氧气出口5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同样,当患者需要吸氧时,该装置通过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连接输氧装置,此时氧气从第二氧气入口51经第二氧气通道53流到至第二氧气出口52,由于该第二氧气出口5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此时氧气沿径向方向通过过滤组件2,经过滤组件2过滤后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该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通过改变其氧气出口的宽度,改变氧气出口的面积,由此改变第一氧气出口42和第二氧气出口52输出的氧气流量,最终改变氧气浓度。如图6所示,所述座体底壁1144上设有药物输送通路7,该药物输送通路7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与座体底壁1144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第一氧气出口42上设有调控结构20,该调控结构20包括滑动板201和滑轨202,滑动板201呈片状,采用丙烯睛、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材质制成,滑轨202为第一氧气出口4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设有的凹槽,滑动板201滑动位于滑轨202内部。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氧气出口52上设有调控结构20,该调控结构20包括滑动板201和滑轨202,滑动板201呈片状,滑轨202为第二氧气出口5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设有的凹槽,滑动板201滑动位于滑轨202内部,为了方便推拉滑动板201,滑动板201背离第二氧气出口52的一面设有推板2011,该推板2011为滑动板201表面凸出的条状凸起。通过推拉推板2011带动滑动板201沿滑轨202移动,滑动板201沿第二氧气出口52宽度方向移动同时改变了滑动板201遮盖第二氧气出口52的面积,进而改变第二氧气出口52输出氧浓度。通过设有调控结构20,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调节调控结构20,改变第一氧气出口42和第二氧气出口52的输出氧浓度,以满足患者更多不同吸氧浓度的需求。
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外部设有加湿部件40,该加湿部件40呈片状,为可吸水性纤维,具体地,为湿润的涤纶无纺布片材,干燥气体从加湿部件40的上表面经过加湿后再绕至下表面经过加湿。该加湿部件40外部设有加湿部件壳体401,加湿部件壳体401为内部中空的独立部件,其内部中空为加湿内腔4015,加湿部件40容纳于加湿内腔4015内部,该加湿部件壳体401上设有入口4012和出口4013,入口4012通过加湿内腔4015与出口4013连通,入口4012与壳体1出气口112密封式插接,出口4013与气管插管连接。使用过程,取掉盖体113,外界气体由过滤组件2进行气体过滤,经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入口4012接触加湿部件40,由加湿部件40进行加湿,然后通过出口4013进入气管插管,最终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呼吸过滤器,包括壳体1和过滤组件2,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主体11,壳体主体11采用医用聚丙烯材质制成,呈内部中空且边缘圆润的圆柱状,其内部中空为壳体内腔12,该壳体主体11包括盖体113和座体114。所述盖体113呈倒立杯状,包括盖体连接口1131、盖体顶壁1132和盖体侧壁1133,盖体顶壁1132与盖体连接口1131相对,盖体侧壁1133位于盖体顶壁1132与盖体连接口1131之间。盖体顶壁1132中心设有呼吸器接口111,呼吸器接口111为盖体顶壁1132贯穿通孔,与壳体内腔12内部连通,呼吸器接口111边缘设有双层环形凸台,主要便于固定连接呼吸机管路。当患者处于麻醉手术时,为了方便采集患者呼出的气体,盖体顶壁1132上还设有气体采样通路8,气体采样通路8为盖体顶壁1132贯穿通路,与壳体内腔12内部连通,气体采样通路8边缘设有单层环形凸台,主要便于连接密封帽70,该密封帽70与气体采样通路8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座体114呈正立杯状,包括座体连接口1143、座体底壁1144和座体侧壁1145,座体连接口1143与座体底壁1144相对,座体侧壁1145位于座体连接口1143与座体底壁1144之间,所述盖体连接口1131与座体连接口1143之间螺纹连接。座体底壁1144中心还设有出气口112,该出气口112为座体底壁1144贯穿通孔,与壳体内腔12内部连通,出气口112边缘设有双层环形凸台,主要便于固定连接气管插管。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盖体113受外力作用从座体114上旋脱,影响装置正常使用,壳体1上还设有锁合结构9,锁合结构9包括锁合块91和锁合槽92,该锁合块91呈长方形片状,锁合块91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导向脊911,导向脊911外侧壁上设有凸台9111,导向脊911起导向作用,使锁合块91沿锁合槽92轨迹移动,锁合槽92为盖体侧壁1133沿轴向方向设有凹槽,凸台9111滑动位于锁合槽92内,锁合槽92设有限制凸台9111滑出的阻挡部分921。该锁合块91上还设有凹槽912,凹槽912为锁合块91沿宽度方向设有凹陷,座体侧壁1145上设有凸起1142,凸起1142为座体侧壁1145凸出的部分,施加外力驱动锁合块91带动凸台9111沿锁合槽92向凸起1142方向移动,当凸起1142与凹槽912凹凸配合后,盖体113与座体114锁紧。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呈倒立杯状,位于壳体内腔12内部,包括保护罩连接口32、保护罩顶壁35和保护罩侧壁36,保护罩连接口32与保护罩顶壁35相对,保护罩侧壁36位于保护罩顶壁35与保护罩连接口32之间。保护罩顶壁35和保护罩侧壁36上均设有保护罩进气口31,该保护罩进气口31为保护罩3上贯穿的通孔,保护罩进气口31与保护罩进气口31之间间隔排列,均匀分布于保护罩3上。为了使保护罩3稳定固定于座体114上,保护罩连接口32端设有向座体底壁1144延伸的卡钩33,该卡钩33呈倒立勾状,多个卡钩33均匀分布于保护罩连接口32边缘上,座体底壁1144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设有与卡钩33相对的卡槽1141,卡槽1141为环形凸台上贯穿的凹槽,施加外力驱动保护罩3带动卡钩33向座体底壁1144方向移动,使卡钩33与卡槽1141卡合,此时由保护罩3与座体114共同围成内腔为容纳内腔80。
如图3、图4、图5和图8所示,所述过滤组件2位于容纳内腔80内部,该过滤组件2包括第一过滤部件21,该第一过滤部件21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该过滤膜片10由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三层复合而成,具备良好的过滤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膜材采用丙纶材质,具体可以过滤大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2.5。该第一过滤部件21利用上膜片102和下膜片103两片过滤膜片10边缘采用超声波焊接或使用医用胶水粘结,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101。该第一过滤部件21的下膜片103上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该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与过滤部件内腔101连通,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边缘的过滤膜片10与出气口112边缘使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密封连接或使用医用胶水粘结。
如图8所示,在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处设有连接件25,该连接件25采用医用聚丙烯材质制成,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边缘的过滤膜片10超声波焊接或使用医用胶水粘结,第一过滤部件21通过连接件25与出气口112密封插接,使过滤部件内腔101通过连接件25贯穿中空与出气口112连通。为了使相邻过滤膜片10之间不发生贴合,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设有支撑件24,该支撑件24采用医用聚丙烯材质制成,将两个相邻过滤膜片10撑开,防止其贴合,影响气体通过的阻力。如图9所示,所述连接件25与支撑件24可一体化设计,采用塑料材质整体注塑制成,一体化设计不仅简化组装工艺,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过滤组件2上还包括第二过滤部件22,该第二过滤部件22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该过滤膜片10同样由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三层复合而成,利用上膜片102和下膜片103两片过滤膜片10边缘采用超声波焊接或使用医用胶水粘结,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同样为过滤部件内腔101,同样为防止相邻过滤膜片10之间不发生贴合,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设有支撑件24。该第二过滤部件22的上膜片102上设有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下膜片103上设有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该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与过滤部件内腔101连通。位于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处还焊接有连接件25,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处连接件25与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处连接件25密封插接,使第一过滤部件21与第二过滤部件22串连为一体,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处连接件25与出气口112密封插接,使过滤部件内腔101与出气口112连通。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过滤部件21与第二过滤部件22之间还包括一个中间过滤部件23,该中间过滤部件23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同样为过滤部件内腔101,同样为防止相邻过滤膜片10之间不发生贴合,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设有支撑件24。该过滤膜片10的上膜片102和下膜片103上均设有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该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与过滤部件内腔101连通。位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处还焊接有连接件25,位于上膜片102上的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处连接件25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处连接件25密封插接,位于下膜片103的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处连接件25与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处连接件25密封插接,使第一过滤部件21与中间过滤部件23、第二过滤部件22三者串连为一体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部件21与第二过滤部件22之间还包括多个中间过滤部件23,中间过滤部件23与中间过滤部件23之间通过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密封连通,使多个中间过滤部件23串连为一体,多个过滤部件串连形式有效增加了过滤组件2的过滤面积,减小呼吸阻力,更利于病重患者疾病治疗。
如图13所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24位于过滤部件内腔101外部,可与过滤膜片10部分连接,支撑件24与过滤膜片10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或使用医用胶水粘结,连接后的支撑件24将过滤膜片10拉起,防止相邻过滤膜片10之间发生贴合。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手部施力连接输氧装置,所述保护罩侧壁36上设有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折弯型管状,与保护罩侧壁36一体成型,包括第一氧气入口41、第一氧气出口42和第一氧气通道43,第一氧气入口41位于保护罩3外部,第一氧气出口42位于保护罩3内部,第一氧气通道43贯通保护罩侧壁36,第一氧气入口41通过第一氧气通道43与第一氧气出口42连通,第一氧气通道43通过第一氧气出口42与容纳内腔80连通。所述第一氧气出口42呈矩形,第一氧气出口高度421为19毫米,第一氧气出口宽度422为1.4毫米,该第一氧气出口4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使氧气沿径向方向由第一氧气入口41经第一氧气通道43通过第一氧气出口42流入容纳内腔80内部,再经过滤组件2过滤膜片10过滤后,由出气口112流入人体呼吸系统。该保护罩侧壁36上还设有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折弯型管状,与保护罩侧壁36一体成型,包括第二氧气入口51、第二氧气出口52和第二氧气通道53,第二氧气入口51位于保护罩3外部,第二氧气出口52位于保护罩3内部,第二氧气通道53贯通保护罩侧壁36,第二氧气入口51通过第二氧气通道53与第二氧气出口52连通,第二氧气通道53通过第二氧气出口52与容纳内腔80连通。所述第二氧气出口52呈矩形,第二氧气出口高度521为19毫米,第二氧气出口宽度522为2毫米,该第二氧气出口52与过滤组件2纵断面26相对,使氧气沿径向方向由第二氧气入口51经第二氧气通道53通过第二氧气出口52流入容纳内腔80内部,再经过滤组件2过滤膜片10过滤后,由出气口112流入人体呼吸系统。该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通过改变其氧气出口的宽度,改变氧气出口的面积,由此改变第一氧气出口42和第二氧气出口52输出的氧气流量,最终改变氧气浓度。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的呼吸程度,所述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第一氧气通道43内部设有指示浮球60,该指示浮球60采用医用聚丙烯材质制成,指示浮球60在第一氧气通道43内上下移动,第一氧气入口41内径小于指示浮球60外径,用于限制指示浮球60继续向上移动。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指示浮球60移动,第一氧气通道43上设有一圈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采用透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制成,并镶于第一氧气通道43壁上。
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药物输送通路7,该药物输送通路7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通路,药物输送通路7与出气口112连通,与壳体1一体成型,在麻醉复苏期间,当患者需要注入雾化药物时,通过药物输送通路7即可向患者注入雾化药物。
如图4所示,当患者处于麻醉复苏时,同样为了方便采集患者呼出的气体,该装置还包括气体采样通路8,该气体采样通路8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通路,气体采样通路8贯穿保护罩侧壁36,与保护罩侧壁36一体成型。
如图14所示,为了给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气体进行加湿,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和连接件25组成的管状内部中空设有加湿部件40,该加湿部件40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为可吸水性水凝胶,性质柔软,可保持一定的形状,富含大量的水分。为使水凝胶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和连接件25组成的管状内部中空固定,加湿部件40内部中空设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加湿部件壳体401,该加湿部件壳体401呈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其侧壁设有通气孔4014,通气孔4014与壳体1出气口112连通。外界气体从保护罩进气口31进入容纳内腔80,经过滤组件2的过滤膜片10过滤后,进入过滤部件内腔101,从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容纳的加湿部件40表面经过,带走加湿部件40表面饱和的水蒸气层,使外界气体变成适宜人体吸入的干净湿润的气体,该干净湿润气体经座体114出气口112进入气管插管,最终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为防止水凝胶析出的多余水分进人体气道,在加湿部件壳体401下部设有储水槽4011,该储水槽4011用于储存水凝胶析出的多余水分。如图15所示,所述加湿部件40位于容纳内腔80内部,加湿部件壳体401与保护罩3内侧壁共同形成一个储存加湿部件40的加湿内腔4015,加湿部件壳体401上设有通气孔4014,通气孔4014通过加湿内腔4015与保护罩进气口31连通,外界气体首先经保护罩进气口31进入加湿内腔4015与加湿部件40接触,由加湿部件40进行加湿,然后经通气孔4014进入容纳内腔80,再由过滤组件2进行气体过滤,经过滤的气体由出气口112进入气管插管,最终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如图14所示,所述加湿部件壳体401的内部中空设有加热部件50,该加热部件50采用电热丝加热,具体地,采用铁铬铝电热丝或镍铬电热丝,电热丝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该加热部件50一方面可对加湿部件40进行加温,帮助加湿部件40表面水蒸气的形成,促进加湿效率;另一方面可对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的气体直接加温,为人体供给温湿度适宜吸入的干净气体。另一种方案,如图14所示,保护罩3内壁设有加热部件50,外界气体经保护罩进气口31进入容纳内腔80,由加热部件50为外界气体加热,然后经过滤组件2过滤膜片10进行过滤,进入过滤部件内腔101后再由加湿部件40进行表面湿化,最后经壳体1出气口112进人体呼吸系统。
如图14所示,为进一步净化外界气体,在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部件30,具体地,负离子发生部件30的负氧离子释放端301位于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其负离子发生部件30连接端302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因过滤组件2的过滤膜片10对负氧离子具有阻挡作用,所以负离子发生部件30的释放端301位于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负氧离子直接进入过滤部件内腔101,净化其内部的气体。
如图14所示,为了可以随时吸取患者的痰液,壳体1出气口112处设置有吸痰口13和封闭吸痰口13的密封盖131,该吸痰口13与出气口112连通,当打开密封盖131时,吸痰管由吸痰口13从出气口112进入人体气道进行吸痰,封闭密封盖131后,该装置用于对外界气体进行过滤和加湿。另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所述保护罩3上设有保护罩吸痰口34,第一过滤部件21上膜片102设有吸痰口13,保护罩吸痰口34与吸痰口13连通,吸痰口13处设有连接件25,方便吸痰口13与保护罩吸痰口34连通。第一过滤部件21上的吸痰口13与保护罩吸痰口34连通,第二过滤部件22上的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与出气口112连通,形成一个上下端连接于容纳内腔80的结构。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吸痰口13的密封盖131,密封盖131闭合时,外界气体经过过滤膜片10进入过滤部件内腔101,经过滤的气体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密封盖131打开后,吸痰管由保护罩吸痰口34经吸痰口13穿过过滤部件内腔101,再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吸取人体呼吸气道内部的痰液。

Claims (10)

1.一种呼吸过滤器,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壳体主体(11),由壳体主体(11)所围成的空腔为壳体内腔(12),壳体主体(11)上设有呼吸器接口(111)和出气口(112);
过滤组件(2),过滤组件(2)位于壳体内腔(12)内部,与出气口(112)连通,外界气体经过滤组件(2)过滤后,由出气口(11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11)包括盖体(113)和座体(114),盖体(113)与座体(114)可拆卸式密封连接,还包括保护罩(3),该保护罩(3)位于壳体内腔(12)内部,保护罩(3)上设有保护罩进气口(31)和保护罩连接口(32),保护罩连接口(32)与座体(114)连接,过滤组件(2)位于保护罩(3)与座体(114)所围成的空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和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第一氧气输送通路(4)上设有第一氧气出口(42),第一氧气出口(42)位于保护罩(3)或座体(114)的内部;第二氧气输送通路(5)上设有第二氧气出口(52),第二氧气出口(52)位于保护罩(3)或座体(11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气出口(42)与过滤组件(2)的纵断面(26)相对设置,第二氧气出口(52)与过滤组件(2)的纵断面(26)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物输送通路(7)或气体采样通路(8),该药物输送通路(7)贯穿保护罩(3)或壳体(1),用于向患者注入雾化药物;该气体采样通路(8)贯穿保护罩(3)或壳体(1),用于采集患者呼出的气体样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上设有卡钩(33),座体(114)上设有卡槽(1141),该卡钩(33)与卡槽(1141)相互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合结构(9),该锁合结构(9)包括锁合块(91)和锁合槽(92),锁合槽(92)位于盖体(113)上,锁合块(91)滑动位于锁合槽(92)内,锁合块(91)上设有凹槽(912),座体(114)上设有凸起(1142),外力驱动锁合块(91)沿锁合槽(92)向座体(114)方向移动,凸起(1142)与凹槽(912)凹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过滤部件(21),该第一过滤部件(21)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101),第一过滤部件(21)的过滤膜片(10)上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过滤部件内腔(101)通过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与壳体(1)出气口(112)密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过滤部件(22),该第二过滤部件(22)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101),过滤膜片(10)上设有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和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该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连通,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与壳体(1)出气口(112)密封连通,第一过滤部件(21)与第二过滤部件(22)串连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21)、第二过滤部件(22)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过滤部件(23),该中间过滤部件(23)由过滤膜片(10)在连接区域密封连接而成,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由过滤膜片(10)包裹出的内部空腔为过滤部件内腔(101),过滤膜片(10)上设有两个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相邻两个中间过滤部件(23)通过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密封连通,第一过滤部件(21)与中间过滤部件(23)之间通过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密封连通,第二过滤部件(22)与中间过滤部件(23)之间通过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与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密封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呼吸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还包括支撑件(24)和连接件(25),支撑件(24)位于过滤部件内腔(101)内部和/或外部,避免组成单个过滤部件的过滤膜片(10)之间贴合,或者避免相邻两个过滤部件之间的过滤膜片(10)贴合;连接件(25)为两端贯通内部中空的管状或片状,位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处,连接件(25)与第一过滤部件开口(211)、第二过滤部件连通口(221)、第二过滤部件开口(222)、中间过滤部件连通口(231)密封连接,使连接件(25)内部中空与过滤部件内腔(101)连通。
CN201821662337.9U 2017-11-23 2018-10-15 一种呼吸过滤器 Active CN2095004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9082 2017-11-23
CN2017215790825 2017-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0486U true CN20950048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2337.9U Active CN209500486U (zh) 2017-11-23 2018-10-15 一种呼吸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04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89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氧气延长负氧离子存活时间的装置
CN111442422A (zh) * 2020-04-08 2020-07-24 王海燕 一种具有加湿效果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160385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洁型气体过滤装置
CN113171525A (zh) * 2021-03-31 2021-07-27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气切口雾化堵管装置
CN113398404A (zh) * 2021-07-27 2021-09-17 迟猛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898A (zh) * 2020-01-09 2020-06-05 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氧气延长负氧离子存活时间的装置
CN111237898B (zh) * 2020-01-09 2021-12-07 青岛哈船道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氧气延长负氧离子存活时间的装置
CN111442422A (zh) * 2020-04-08 2020-07-24 王海燕 一种具有加湿效果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160385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洁型气体过滤装置
CN111603858B (zh) * 2020-06-04 2021-02-09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洁型气体过滤装置
CN113171525A (zh) * 2021-03-31 2021-07-27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气切口雾化堵管装置
CN113398404A (zh) * 2021-07-27 2021-09-17 迟猛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0486U (zh) 一种呼吸过滤器
CN209221267U (zh) 一种智能呼吸过滤装置
US7634998B1 (en) HME shuttle system
CN104208845B (zh)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CN205924633U (zh) 一种简易的麻醉呼吸管路
CN104208791B (zh) 一种呼吸插管用人工鼻
CN109498950A (zh) 一种小儿内科呼吸智能呼吸器
CN206081256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多功能插接装置
CN211634778U (zh) 心内科用给药呼吸面罩
CN212016397U (zh) 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堵管器
CN210408672U (zh) 循环式吸入麻醉装置
CN204763546U (zh) 一种医用保健理疗口罩
CN206534968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供应装置
CN201775853U (zh) 人工鼻
CN202446622U (zh) 一种一次性儿童用吸湿冷凝加湿器
CN206837177U (zh) 一种洗肺系统
CN203749974U (zh) 简易多功能插管引导及防护器
CN20461907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型呼吸治疗机
CN211272971U (zh) 一种果味麻醉加湿过滤呼吸废气装置
CN209848091U (zh) 同步雾化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CN208355883U (zh) 一种新型中药芳香气味疗法装置
CN206138548U (zh) 医用热量和湿度交换装置
CN206007403U (zh) 小动物呼吸麻醉装置
CN202920748U (zh) 多通路医用热量与湿度交换装置
CN215841027U (zh) 一种重症护理中的气道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