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0867U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80867U CN209480867U CN201822244802.3U CN201822244802U CN209480867U CN 209480867 U CN209480867 U CN 209480867U CN 201822244802 U CN201822244802 U CN 201822244802U CN 209480867 U CN209480867 U CN 2094808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earing plate
- expanding shaft
- close
- win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14 plastic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0 shrink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收卷设备,在收卷设备沿出膜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胀轴,在第一气胀轴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在第一气胀轴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承接架,承接架设置在靠近第一气胀轴两端面的位置,在承接架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承接架向靠近或着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移动的第八驱动件,在两个承接架之间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承接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胀轴的轴线方向相同,在承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带动承接板上下移动的第六驱动件,在其中一承接架远离承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抽杆装置,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缠绕膜,又叫拉伸膜、热收缩膜,国内最早以PVC为基材,DOA为增塑剂兼起自粘作用生产PVC缠绕膜。
现有的在缠绕膜经过出膜设备出膜与收卷装置收卷之后,工作人员会使用人力将收卷结束的缠绕膜从收卷装置内部转移到一定的位置,然后再将卷料筒内部的气胀轴抽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而且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收卷设备,在收卷设备沿出膜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缠绕膜进行收卷的第一气胀轴,在第一气胀轴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气胀轴向靠近或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在所述第一气胀轴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下料的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承接架,承接架设置在靠近第一气胀轴两端面的位置,在承接架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承接架向靠近或着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移动的第八驱动件,在两个承接架之间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承接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胀轴的轴线方向相同,在承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带动承接板上下移动的第六驱动件,在其中一承接架远离承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抽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根据实际缠绕膜的尺寸选择合适尺寸以及数量的卷料筒并且将卷料筒套设在第一气胀轴上,然后第一气胀轴会带动卷筒在收卷设备内进行收卷,在收卷结束之后,第一驱动件会带动第一气胀轴以及卷有缠绕膜的卷料筒向靠近下料组件的方向移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气胀轴会搭接在承接架上方,然后第八驱动件会带动承接架、第一气胀轴以及卷料筒向靠近承接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气胀轴以及卷料筒移动到承接板的正上方时,第六驱动件带动承接板向上移动并将第一气胀轴以及卷料筒向上托起,然后抽杆装置再将第一气胀轴从卷料筒的中心抽出,这样便完成了卷有缠绕膜的卷料筒的下料。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六驱动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第六驱动气缸,第六驱动气缸在承接板的下方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成两列排布,并且第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与承接板的下表面铰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承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承接板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收料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抽杆装置将卷料筒中心的气胀轴抽出之后,靠近收卷设备的第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会继续向上移动,因为第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与承接板的下表面铰接,所以第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升的同时,会使承接板发生倾斜,这样承接板便会将承接板上的卷有缠绕膜的卷料筒翻转到收料箱内部。这样就可以防止太多卷有缠绕膜的卷料筒堆积在承接板上方,影响下料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箱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收料箱靠近承接板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承接板,承接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并且承接板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承接板将卷料筒转移到收集箱内部之后,因为收料箱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向下倾斜,所以卷料筒会在收料箱内部向远离承接板的方向滚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防止卷料筒发生堆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下料组件的上方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板,在上料板远离收卷设备的位置设置有立板,并且上料板与立板转动连接,在上料板靠近收卷设备的位置设置有带动上料板转动的第七驱动件,在上料板上表面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料组件是用来对卷料筒进行上料,根据缠绕膜的尺寸,在上料板上将卷料筒首尾相连摆放整齐,在卷有缠绕膜的卷料筒下料之后,第七驱动组件带动上料板向下转动,使上料板在承接板上方倾斜,这时,上料板上方的卷料筒会向靠近挡板的方向滚动直到靠近挡板的卷料筒与挡板相抵接,当上料板转动到与抽杆装置相对应之后,第七驱动件停止工作,然后抽杆装置再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内部,准备下一次收卷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上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的延伸方向垂直,辅助板设置在上料板靠近承接架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料组件在进行上料时,辅助板可以防止上料板上方的卷料筒从上料板的侧面滚动到上料板的下方,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杆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固定架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气胀轴进行放气和抽取的滑动块,在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滑动块以及气胀轴向靠近或者远离承接板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收卷结束的卷料筒中心的气胀轴进行抽取时,驱动组件先带动滑动块向靠近气胀轴端头的方向移动,当滑移组件与气胀轴的端头抵接时,滑移组件对气胀轴进行夹紧与放气,然后驱动组件带动气胀轴以及滑移组件向远离下料组件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完成了气胀轴的抽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架靠近承接板的端头设置有竖直的辅助轮,辅助轮的轴线与承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辅助轮的周面上开设有凹槽,在辅助轮下方设置有带动辅助轮上下移动的第九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抽杆装置将气胀轴从卷料筒内部抽出的过程中,第九驱动件会带动辅助轮向上移动,使气胀轴周面的下方能够抵接在辅助轮周面上的凹槽内,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气胀轴长度过长导致的气胀轴弯曲,而且因为在辅助轮的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以还可以防止气胀轴在抽出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掉落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下料组件的两侧设置有水平的摇动杆,并且摇动杆向靠近收卷设备的方向延伸,在摇动杆侧面靠近下料组件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摇动杆的卡槽,并且卡槽贯穿摇动杆的上表面,在摇动杆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摇动杆转动的第三转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料组件对卷料筒上料,并且抽杆装置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内部之后,第三转动件会带动摇动杆进行转动,在摇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待进行收卷的卷料筒中心的气胀轴会卡接在摇动杆的卡槽内,并被摇杆带到收卷设备上方,然后进行收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下料组件,使收卷结束的卷料筒可以自动的完成下料,不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人力去搬运卷料筒,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抽杆装置,使收卷结束的卷料筒中心的气胀轴可以被自动抽出,达到了节省人力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上料组件以及抽杆装置,使下料装置可以自动完成待收卷卷料筒与气胀轴的安装,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缠绕膜收卷设备以及下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抽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收卷设备隐藏固定台之后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固定台;2、主动辊;21、支撑组件;211、支撑杆;212、托板;2121、容纳槽;213、第四驱动气缸;214、第三驱动气缸;215、盖板;216、第十驱动气缸;22、第二驱动气缸;23、切割组件;231、切割刀;232、转动板;233、第二转动电机;234、辅助辊;24、压紧板;26、第五驱动气缸;3、第一转动电机;4、第一气胀轴;41、第二气胀轴;5、支撑架;51、放置槽;6、第一驱动气缸;7、下料组件;71、承接架;72、承接板;73、第八驱动气缸;74、第六驱动气缸;75、收料箱;76、上料组件;761、上料板;762、挡板;763、第七驱动气缸;764、辅助板;77、摇动杆;771、卡槽;78、第三转动电机;8、抽杆装置;81、固定架;82、滑动块;83、驱动组件;84、辅助轮;85、第九驱动气缸;9、卷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收卷设备,包括固定台1、主动辊2、第一转动件、第一气胀轴4、支撑架5、第一驱动件、下料组件7和抽杆装置8,主动辊2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固定台1设置在主动辊2的两端,并且主动辊2与固定台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设置在固定台1远离主动辊2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主动辊2在固定台1上转动,第一气胀轴4水平设置在固定台1沿缠绕膜的出膜方向的一侧,而且第一气胀轴4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平行,支撑架5设置在第一气胀轴4的两端,并且第一气胀轴4与支撑架5转动连接,支撑架5靠近下端面的位置与固定台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气胀轴4靠近固定台1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第一气胀轴4以及支撑架5向靠近或着远离固定台1的方向转动,下料组件7设置在第一气胀轴4远离固定台1的一侧。在工作人员对缠绕膜进行收卷与下料时,工作人员先将根据缠绕膜的实际尺寸,将合适数量与尺寸的粘有胶带的卷料筒9首尾相连套设在第一气胀轴4的周面上,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调节支撑架5以及套设有卷料筒9的第一气胀轴4的位置,使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的周面与主动辊2的周面相抵接,然后再将缠绕膜的手段黏在卷料筒9的周面上,然后开启收卷设备,第一转动电机3带动主动辊2转动,主动辊2也会带动第一气胀轴4以及卷料筒9一起转动,这样卷料筒9便开始对缠绕膜进行收卷,并且随着卷料筒9上缠绕膜的圈数逐渐增多,第一驱动件会带动支撑架5、第一气胀轴4以及卷料筒9向远离主动辊2的方向转动;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结束之后,第一驱动件将卷料筒9以及第一气胀轴4推送到下料组件7内部,这时抽杆装置8会将卷料筒9中心的第一气胀轴4抽出,这样便完成了卷料筒9的下料。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动件首选为第一转动电机3,第一驱动件首选为第一驱动气缸6,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转动件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下料组件7包括承接架71、承接板72、第八驱动件以及第六驱动件,承接板72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并且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与主动辊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六驱动件设置在承接板72的下方并且可以带动承接板72上下移动,承接架71设置在承接板72的两端,第八驱动件设置在承接架71远离主动辊2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承接架7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辊2的方向移动。收卷设备内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结束之后,会在第一驱动气缸6的作用下转运到承接架71上方,当第一气胀轴4带动卷料筒9落在承接架71上方之后,第八驱动件首先带动承接架71向远离支撑架5的方向移动,因为支撑架5上端的放置槽51为喇叭口状,所以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将第一气胀轴4转运到承接架71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八驱动件首选为第八驱动气缸73,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第六驱动件包括四个完全相同的第六驱动气缸74,四个第六驱动气缸74在承接板72的下方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成两列排布,即每列均有两个相同的第六驱动气缸74,第六驱动气缸74的活塞杆上端头均与承接板72的下表面铰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其中一承接架71远离承接板72的一侧设置有抽杆装置8,在承接板72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收料箱75。在第八驱动气缸73带动承接架71以及套设有卷料筒9的第一气胀轴4向远离支撑架5的方向移动到卷料筒9位于承接板72正上方停止移动;然后第六驱动气缸74同时向上托动承接板72,承接板72会带动第一气胀轴4与以及卷料筒9一起向上移动,当第一气胀轴4与抽杆装置8相对应时,第六驱动气缸74停止工作;抽杆装置8先对第一气胀轴4进行放气,然后在对第一气胀轴4的端头进行夹紧,并将第一气胀轴4从卷料筒9内部抽出;然后靠近收卷设备的两个第六驱动气缸74同时向上托起承接板72,承接板72会将上表面的卷料筒9转运到收料箱75内部。这样就可以防止大量的收卷结束的卷料筒9堆积在承接板72上,影响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收料箱75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收料箱75靠近承接板7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承接板72,将承接板7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状,并且承接板72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
参照图1和图2,抽杆装置8包括固定架81、滑动块82以及驱动组件83,固定架81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同,滑动块82可以对气胀轴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并且可以对气胀轴进行夹紧或者放松,驱动组件83设置在滑动块82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滑动块82在固定架81上方向靠近或着远离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在进行下料时,驱动组件83带动滑动块82在固定架81上向靠近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当滑动块82移动到气胀轴的端头位置之后,滑动块82对气胀轴进行夹紧并放气,使气胀轴与卷料筒9的内壁之间产生缝隙,这样在驱动组件83带动滑动块82向远离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时,便可以将气胀轴从卷料筒9内部抽出;相同的,驱动组件83可以带动滑动块82以及气胀轴向靠近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9内部之后对气胀轴进行充气并放松。
参照图2,驱动组件83包括第四转动电机、齿轮和齿条,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设置在固定架81上,并且齿条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架8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四转动电机可以带动齿轮一起转动。这样便可以通过第四转动电机来调节滑动块82的位置。
参照图1和图2,为了防止因为气胀轴长度过长导致的气胀轴弯曲,在固定架81靠近承接板72的端头设置有竖直的辅助轮84,辅助轮84的轴线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辅助轮84的周面上开设有凹槽,在辅助轮84下方设置有带动辅助轮84上下移动的第九驱动件。在抽杆装置8带动气胀轴向远离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时,第九驱动件会带动辅助轮84向上运动,使气胀轴的周面能够抵接在辅助轮84的上方,并且卡在辅助轮84的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九驱动件优选为第九驱动气缸85,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在下料组件7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卷料筒9进行上料的上料组件76,上料组件76包括上料板761、立板、挡板762和第七驱动件。上料板761设置在下料组件7的上方,并且上料板761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同,立板竖直设置上料板761的两侧,并且立板远离收卷设备设置,上料板761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七驱动件设置在上料板761的下方,并且可以带动上料板761上下转动。在工作人员使用上料组件76对卷料筒9进行上料时,先根据缠绕膜的实际尺寸大小选择合适的卷料筒9,并将卷料筒9首尾相连水平放置在上料板761的上表面,当第七驱动件带动上料板761向下转动时,上料板761上的卷料筒9向下滚动,靠近挡板762的卷料筒9抵接在挡板762靠近卷料筒9的侧面上,因为需要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9内部,所以当与挡板762相抵接的卷料筒9的轴线与抽杆装置8内部的气胀轴相对应时停止上料板761的转动,并开启抽杆装置8,使滑动块82能够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9内部。这样就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人力进行上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七驱动件优选为第七驱动气缸763,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为了防止在第七驱动气缸763带动上料板761转动时,上料板761上方的卷料筒9从上料板761的侧面脱离上料板761,在上料板761的上表面设置辅助板764,辅助板764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垂直,辅助板764设置在上料板761靠近承接架71的两侧。
参照图1和图2,在下料组件7的两侧设置有水平的摇动杆77,摇动杆77向靠近收卷设备的方向延伸,在摇动杆77侧面靠近下料组件7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摇动杆77的卡槽771,并且卡槽771贯穿摇动杆77的上表面,在摇动杆77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摇动杆77转动的第三转动件。在抽杆装置8将气胀轴插入到卷料筒9的中心之后,第三转动件带动摇动杆77向上转动,在摇动杆77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套设有卷料筒9的气胀轴的两端卡在摇动杆77的卡槽771内,并跟随摇动杆77一起转动,直到气胀轴以及卷料筒9位于支撑架5上方时停止转动,然后第二驱动气缸22向上将气胀轴托起,然后第二转动件带动摇动杆77转动到初始的位置,这样便完成了备用卷料筒9在收卷设备内部的上料。这样就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人力将套设有卷料筒9的气胀轴放置到第二驱动气缸22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转动件首选为第三转动电机78,其他具有相同效果转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和图4,在主动辊2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组件21以及第二驱动件,支撑组件21包括支撑杆211、托板212、第四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支撑杆211设置在主动辊2的两端,并且支撑杆211的下端头与固定台1转动连接;托板212竖直设置在支撑杆211靠近支撑架5的一侧,托板212与支撑杆211的侧面转动链接;在托板212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托板212侧面的容纳槽2121,而且容纳槽2121贯穿托板212的上端面;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支撑杆211与固定台1之间,在第二驱动件上方设置有第二气胀轴41,第二气胀轴41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平行,第二驱动件可以带动第二气胀轴41上下移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进行收卷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将粘有胶带的卷料筒9套设在第二气胀轴41上,这时第二驱动件向上托动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将缠绕膜切断,然后第二驱动件会带动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向下移动,使第二气胀轴41架设在托板212的容纳槽2121内部,这时第二气胀轴41上的卷料筒9也会与主动辊2的周面相抵接,然后主动辊2带动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一起转动并继续进行收卷,因为容纳槽2121贯穿托板212的上表面,所以随着第二气胀轴41上卷料筒9的收卷量逐渐增多,第二气胀轴41会在容纳槽2121内部上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件首选为第二驱动气缸22,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和图4,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托板212的下方并且可以带动托板212向下转动;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支撑杆211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支撑杆211向靠近支撑架5的方向转动。在第二气胀轴41上的卷料筒9收卷到一定圈数之后,第四驱动件会带动支撑杆211、托板212、第二气胀轴41以及第三驱动件向靠近支撑架5的方向转动,当第二气胀轴41进入到支撑架5支撑的位置之后,第三驱动件带动托板212向远离支撑杆211的方向转动,这样便将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转移到了支撑架5上,然后第四驱动件在带动支撑杆211、托板212以及第三驱动件向远离支撑架5的方向转动,直到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驱动件首选为第三驱动气缸214,第四驱动件首选为第四驱动气缸213,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和图4,为了防止在第四驱动气缸213将支撑组件21内部的卷料筒9转运到支撑架5上的过程中,第二气胀轴41脱离托板212上方的容纳槽2121,在支撑杆211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的盖板215,并且盖板215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与支撑杆211转动链接,在支撑杆211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第十驱动件,第十驱动件可以带动盖板215向上转动。这样在第四驱动气缸213带动支撑杆211、托板212、第二气胀轴41以及第三驱动气缸214向靠近支撑架5的方向转动过程中,第十驱动件使盖板215紧紧压在托板212的容纳槽2121上方;当需要将支撑杆211端头的第二气胀轴41转移到支撑架5上方时,第十驱动件带动盖板215向远离托板212的方向转动,这样第二气胀轴41便可以从容纳槽2121中滚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十驱动件首选为第十驱动气缸216,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缠绕膜进行切割,在主动辊2的上方设置有切割组件23。切割组件23包括切割刀231、转动板232以及第二转动件,转动板232设置在主动辊2的两端,切割刀231水平设置在转动板232之间,切割刀231的延伸方向与主动辊2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切割刀231的刀背与主动辊2的周面相抵接,切割刀231的刀刃向远离主动辊2的方向延伸,第二转动件设置在其中一转动板232远离主动辊2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转动板232围绕着主动辊2的轴线旋转。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进行收卷时,转动板232带动切割刀231位于主动辊2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结束之后,第二转动件带动转动板232以及切割刀231沿着出膜方向转动并使切割刀231转动到支撑杆211与支撑架5之间的位置,在需要对缠绕膜进行切断时,第二驱动气缸22会将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方向,因为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时,缠绕膜从远离到靠近主动辊2沿着主动辊2的周面被卷料筒9缠绕到表面,所以在第二气胀轴41带动卷料筒9落下时,会将缠绕膜压到切割刀231的刀刃上,这样便完成了缠绕膜的切割,而且切割完成的同时,第二气胀轴41上的卷料筒9也开始了收卷。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动件首选为第二转动电机233,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转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为了防止在第二转动电机233带动转动板232以及切割刀231转动时,切割刀231将缠绕膜划破,沿着出膜的方向在切割刀23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的辅助辊234,辅助辊234的周面与主动辊2的周面相抵接,并且辅助辊234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平行。这样在第二转动电机233带动转动板232以及切割刀231转动时,辅助辊234会首先将缠绕膜与主动辊2的周面分离,这样就可以防止切割刀231将缠绕膜划破。
参照图3,在主动辊2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压紧板24,压紧板24的延伸方向与主动辊2的轴线方向相同,压紧板24的宽度方向沿主动辊2的径向方向,在压紧板24的两端设置有带动压紧板24沿着主动辊2的径向方向向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辊2的方向移动的第五驱动件。这样工作人员需要对缠绕膜进行切断时,先通过第二转动电机233将转动板232、辅助辊234以及切割刀23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使用第五驱动件带动压紧板24向靠近主动辊2的方向移动并将缠绕膜压紧,这样在第二气胀轴41带动卷料筒9落在托板212的容纳槽2121内部时,会使缠绕膜被切割刀231切断的更迅速,避免出现切割之后缠绕膜部分仍然连在一起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五驱动件首选为第五驱动气缸26,其他具有相同效果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3,在支撑架5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支架侧面的放置槽51,并且放置槽51贯穿支撑架5的上端面,放置槽51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并且广口的一侧向上。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进行收卷时,第一气胀轴4的两端会在放置槽51内转动。因为放置槽51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并且广口的一侧向上,所以这样可以使卷料筒9在支撑杆211上向支撑架5上转运时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工作人员先将粘有胶带的卷料筒9套设在第一气胀轴4上,然后将第一气胀轴4放置在支撑架5上,工作人员牵引缠绕膜的首端,使缠绕膜粘结在卷料筒9的周面上,然后在第一转动电机3带动主动辊2一起转动时,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会一起转动并且对缠绕膜进行收卷;同时,抽杆装置8会将第二气胀轴41插入到备用的卷料筒9内部,然后第三转动电机78带动摇动杆77向靠近在收卷设备的方向转动,摇动杆77会将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转运到第二驱动气缸22的上方,然后第二驱动组件83向上伸出活塞杆,活塞杆将第二气胀轴41托起,然后第二转动电机233将摇动杆77转动到初始的位置;在第一气胀轴4上的卷料筒9收卷结束之后,第二转动电机233带动切割组件23转动,使切割刀231位于缠绕膜与主动辊2之间,然后第五驱动气缸26带动压紧板24向靠近主动辊2的方向移动,并将缠绕膜压紧,然后第二驱动气缸22使套设有卷料筒9的第二气胀轴41迅速落到托板212的容纳槽2121内部,这时缠绕膜会被切割刀231切断并且被第二气胀轴41上的卷料筒9粘结,这样第二气胀轴41上的卷料筒9开始收卷;这时第一驱动气缸6会带动支撑架5以及第一气胀轴4向靠近承接架71的方向转动,直到第一气胀轴4从支撑架5上方转运到承接架71上方,然后下料组件7对第一气胀轴4以及卷料筒9进行下料;而第二气胀轴41以及卷料筒9会在第四驱动气缸213的作用下向靠近支撑架5的方向转动,并将第二气胀轴41转运到支撑架5上方。就这样以此类推,使该收卷设备以及下料装置一直能够循环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时间与人力,而且操作简单。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收卷设备,在收卷设备沿出膜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缠绕膜进行收卷的第一气胀轴(4),在第一气胀轴(4)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气胀轴(4)向靠近或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胀轴(4)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下料的下料组件(7),下料组件(7)包括承接架(71),承接架(71)设置在靠近第一气胀轴(4)两端面的位置,在承接架(71)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承接架(71)向靠近或着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移动的第八驱动件,在两个承接架(71)之间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板(72),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气胀轴(4)的轴线方向相同,在承接板(72)的下方设置有带动承接板(72)上下移动的第六驱动件,在其中一承接架(71)远离承接板(72)的一侧设置有抽杆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第六驱动气缸(74),第六驱动气缸(74)在承接板(72)的下方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成两列排布,并且第六驱动气缸(74)的活塞杆端头与承接板(72)的下表面铰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承接板(72)远离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收料箱(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75)沿着从靠近到远离收卷设备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收料箱(75)靠近承接板(7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承接板(72),承接板(72)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并且承接板(72)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组件(7)的上方设置有上料组件(76),上料组件(76)包括上料板(761),在上料板(761)远离收卷设备的位置设置有立板,并且上料板(761)与立板转动连接,在上料板(761)靠近收卷设备的位置设置有带动上料板(761)转动的第七驱动件,在上料板(761)上表面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挡板(7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板(761)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板(764),辅助板(764)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垂直,辅助板(764)设置在上料板(761)靠近承接架(7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杆装置(8)包括固定架(81),固定架(81)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固定架(81)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气胀轴进行放气和抽取的滑动块(82),在固定架(81)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滑动块(82)以及气胀轴向靠近或者远离承接板(72)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81)靠近承接板(72)的端头设置有竖直的辅助轮(84),辅助轮(84)的轴线与承接板(7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辅助轮(84)的周面上开设有凹槽,在辅助轮(84)下方设置有带动辅助轮(84)上下移动的第九驱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料组件(7)的两侧设置有水平的摇动杆(77),并且摇动杆(77)向靠近收卷设备的方向延伸,在摇动杆(77)侧面靠近下料组件(7)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摇动杆(77)的卡槽(771),并且卡槽(771)贯穿摇动杆(77)的上表面,在摇动杆(77)靠近收卷设备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摇动杆(77)转动的第三转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4802.3U CN209480867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4802.3U CN209480867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80867U true CN209480867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8129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4480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0867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8086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5684A (zh) * | 2019-12-09 | 2020-02-11 | 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收卷系统的送料设备 |
CN110775678A (zh) * | 2019-12-09 | 2020-02-11 | 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薄膜收卷系统 |
CN112978450A (zh) * | 2021-03-22 | 2021-06-18 | 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缠绕膜方便调节高度的收卷装置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22244802.3U patent/CN2094808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5684A (zh) * | 2019-12-09 | 2020-02-11 | 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收卷系统的送料设备 |
CN110775678A (zh) * | 2019-12-09 | 2020-02-11 | 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薄膜收卷系统 |
CN110775684B (zh) * | 2019-12-09 | 2025-05-09 | 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收卷系统的送料设备 |
CN112978450A (zh) * | 2021-03-22 | 2021-06-18 | 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缠绕膜方便调节高度的收卷装置 |
CN112978450B (zh) * | 2021-03-22 | 2024-05-14 | 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缠绕膜方便调节高度的收卷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80867U (zh)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下料装置 | |
CN113371241B (zh) | 膜卷自动包装装置及其包装方法 | |
CN208747271U (zh) |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卷绕装置 | |
CN212173979U (zh) | 双工位收卷系统 | |
CN109969836A (zh) | 一种复卷机 | |
CN206108523U (zh) | 一种吹塑薄膜的分卷设备 | |
CN110435349A (zh) | 一种墙纸张贴装置 | |
CN108214798A (zh) | 一种竹篾帘切割、搭接和收卷的一体化装置 | |
CN215205682U (zh) | 膜卷自动缠绕胶带装置 | |
CN209411524U (zh) | 一种三层共挤缠绕膜机的收卷设备 | |
CN214989059U (zh) | 膜料卷缠胶带装置 | |
CN212150937U (zh) | 一种提升效率的纸张检验装置 | |
CN218909250U (zh) | 一种防水材料打卷装置 | |
CN206705334U (zh) | 一种连续收卷放卷装置 | |
CN106006124B (zh) | 一种塑胶布封边收卷贴胶装置 | |
CN219469139U (zh) | 一种防水布打卷装置 | |
CN107986057A (zh) | 半自动收卷机 | |
CN114953414A (zh) |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加工的高效覆膜装置 | |
CN119612236B (zh) | 一种胶带生产用输送机构及方法 | |
CN205873409U (zh) | 一种塑胶布封边收卷贴胶装置 | |
CN218806949U (zh) | 一种花篮桶码垛绕膜装置 | |
CN210336184U (zh) | 用于帘布裁断机的自动卷曲装置 | |
CN217807792U (zh) |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的收卷装置 | |
CN213568661U (zh) | 一种湿巾成卷装置 | |
CN109968747A (zh) | 自动替换上纸的纸吸管制造输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