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091U -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4091U
CN209454091U CN201821929948.5U CN201821929948U CN209454091U CN 209454091 U CN209454091 U CN 209454091U CN 201821929948 U CN201821929948 U CN 201821929948U CN 209454091 U CN209454091 U CN 209454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old core
lower mold
several
di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99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吴钏
李叔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irosawa Automotive Tr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irosawa Automo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irosawa Automotive Tr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irosawa Automo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299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4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4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4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合模后形成模腔用于成型工件,还包括设于上模组件的浇注系统、设于上模组件的排气通道、若干个设于上模组件的加热通道及若干个设于下模组件的冷却通道;通过在注塑模具设置排气通道、加热通道及冷却通道,在注塑前经由加热通道将外界加热气体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提升,温度超过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注塑结束后再经由冷却通道将外界冷却水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降低,完成工件的冷却成型,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通道排出,实现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泽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背景技术
部分汽车配件为塑胶材料制成,汽车行业各零部件的表面加工要求较高,但是传统塑胶生产工艺导致塑胶件的加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存在以下问题:
1、塑胶件结合线部位的高低位明显,需要出模后再次打磨喷涂,用于遮住塑胶成型过程的缺陷,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2、成型过程中工件表面产生气纹,影响成型工件的表面效果,需要出模后再次处理,也是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一个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塑胶件表面效果较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提高塑胶件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芯,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芯,所述上模芯镶嵌于上模组件,所述下模芯镶嵌于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彼此抵触使得上模芯和下模芯合模形成工件成型腔,还包括设于上模组件和上模芯的浇注系统、设于上模芯的排气通道、若干个设于上模组件和上模芯的加热通道及若干个设于下模组件和下模芯的冷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自身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安装板、隔热板及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设有上模腔,所述上模腔设于上模板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所述上模芯嵌于上模腔。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若干个第一分流道及若干个第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一个第一分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主流道和一个第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设于上安装板,所述第一分流道设于隔热板,所述第二分流道的一部分设于上模板,所述第二分流道的另一部分设于上模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主凹槽及若干个分凹槽,每个分凹槽均与主凹槽连通,所述主凹槽及若干个分凹槽均设于上模芯的外表面,所述主凹槽的自由端始于上模芯的边部并朝向工件成型腔延伸,所述分凹槽的自由端与工件成型腔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加热通道包括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及若干个分通道,若干个分通道彼此平行设于上模芯,每个分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通道包括设于上模板的前输入通道及设于上模芯的后输入通道,所述前输入通道与后输入通道相通,若干个所述分通道均与后输入通道相通;
所述输出通道包括设于上模芯的前输出通道及设于上模板的后输出通道,所述前输出通道与后输出通道相通,每个所述分通道均与前输出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安装板、推出组件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芯嵌于下模腔。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前通道、中通道及后通道,所述前通道、中通道及后通道依次相通,所述前通道设于下模板,所述中通道包括设于下模板的第一通道及设于下模芯的第二通道,所述后通道包括设于下模芯的第三通道及设于下模板的第四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后通道的自由端距工件成型腔的距离为8-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注塑模具设置排气通道、加热通道及冷却通道,在注塑前经由加热通道将外界加热气体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提升,温度超过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注塑结束后再经由冷却通道将外界冷却水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降低,完成工件的冷却成型,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通道排出,实现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泽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芯部分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与上模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与上模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通道与下模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上模组件 101—上模芯 11—上安装板
12—隔热板 13—上模板 131—上模腔
2—下模组件 201—下模芯 21—下安装板
22—推出组件 23—下模板 231—下模腔
3—浇注系统 31—主流道 32—第一分流道
33—第二分流道 4—排气通道 41—主凹槽
42—分凹槽 5—加热通道 51a—前输入通道
51b—后输入通道 52—分通道 53a—前输出通道
53b—后输出通道 6—冷却通道 61—前通道
62a—第一通道 62b—第二通道 63a—第三通道
63b—第四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包括上模组件1 及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芯101,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芯 201,所述上模芯101镶嵌于上模组件1,所述下模芯201镶嵌于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彼此抵触使得上模芯101和下模芯201合模形成工件成型腔,还包括设于上模组件1和上模芯101的浇注系统3、设于上模芯 101的排气通道4、若干个设于上模组件1和上模芯101的加热通道5及若干个设于下模组件2和下模芯201的冷却通道6。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注塑前,首先加热注塑模具,通过加热通道5 将外界的高压热空气注入上模组件1中,根据热传递使得整个注塑模具快速升温,直至注塑模具温度升至135-140°之间,注塑模具的温度超过塑料的玻璃化温度,使得塑料快速转为熔融状态,通过浇注系统3对给模腔注射塑胶,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快速充满模腔,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4排出,完成保压后,转入模具冷却阶段,通过冷却通道6将外界冷却水注入下模组件2中,将模具的热量带走,完成模腔内工件的成型,直至模具温度降至45-50°之间时,进入开模阶段,再向注塑模具吹入空气把冷水完全吹走,完成整个注塑过程。
通过在注塑模具设置排气通道4、加热通道5及冷却通道6,在注塑前经由加热通道5将外界加热气体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提升,温度超过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注塑结束后再经由冷却通道6将外界冷却水输送至注塑模具内使得注塑模具的温度快速降低,完成工件的冷却成型,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通道4排出,实现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泽度的目的。
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自身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安装板11、隔热板12及上模板 13,所述上模板13设有上模腔131,所述上模腔131设于上模板13靠近下模组件2的一端,所述上模芯101嵌于上模腔131,隔热板12的设置,防止对上模板 13及上模芯101加热时,热量的损耗,集中对上模板13进行加热。
所述浇注系统3包括主流道31、若干个第一分流道32及若干个第二分流道 33,所述主流道31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流道32连通,一个第一分流道32的两端分别连通主流道31和一个第二分流道33,所述主流道31设于上安装板11,所述第一分流道32设于隔热板12,所述第二分流道33的一部分设于上模板13,所述第二分流道33的另一部分设于上模芯101,注塑模具为一出二结构,主流道31的数量为一个并呈竖直状设置,第一分流道32的数量为四个并呈水平状设置,第二分流道33的数量为四个并呈竖直状设置,其中塑胶依次流经主流道31、两个第一分流道32及两个第二分流道33对一个模腔进行注塑,实现快速填充的目的,同时降低注射压力,减少模腔压力差,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排气通道4包括主凹槽41及若干个分凹槽42,每个分凹槽42均与主凹槽41连通,所述主凹槽41及若干个分凹槽42均设于上模芯101的外表面,所述主凹槽41的自由端始于上模芯101的边部并朝向工件成型腔延伸,所述分凹槽 42的自由端与工件成型腔间距设置,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分凹槽42汇集至主凹槽41,最后通过上模芯101与上模板13的间隙挤出,提高注塑工件的表面光泽度,减少注塑工件的表面气泡等现象。
每个所述加热通道5包括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及若干个分通道52,若干个分通道52彼此平行设于上模芯101,每个分通道52的两端分别与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
所述输入通道包括设于上模板13的前输入通道51a及设于上模芯101的后输入通道51b,所述前输入通道51a与后输入通道51b相通,若干个所述分通道 52均与后输入通道51b相通;
所述输出通道包括设于上模芯101的前输出通道53a及设于上模板13的后输出通道53b,所述前输出通道53a与后输出通道53b相通,每个所述分通道52 均与前输出通道53a相通,外界热空气依次进过前输入通道51a、后输入通道 51b、分通道52、前输出通道53a及后输出通道53b,实现对上模板13及上模芯 101的快速加热,分通道52的数量为若干个,彼此平行设置,快速对上模芯101 进行加热,使得注塑模具温度提高,温度超过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提高注塑后工件表面光泽度的目的。
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安装板21、推出组件22及下模板23,所述下模板23设有下模腔231,所述下模芯201嵌于下模腔231。
所述冷却通道6包括前通道61、中通道及后通道,所述前通道61、中通道及后通道依次相通,所述前通道61设于下模板23,所述中通道包括设于下模板23的第一通道62a及设于下模芯201的第二通道62b,所述后通道包括设于下模芯201的第三通道63a及设于下模板23的第四通道63b,注塑完成后,外界水依次经过前通道61、第一通道62a、第二通道62b、第三通道63a及第四通道63b,完成对注塑模具的降温,冷却通道6的数量为多个,对称设置于下模组件2,实现对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提高注塑件的表面光泽度,提高注塑件的生产效率。
所述后通道的自由端距工件成型腔的距离为8-15mm,优选的,将后通道孔边缘与下模芯201的成型面设计为12mm,冷却成型效果最佳。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包括上模组件(1)及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芯(101),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芯(201),所述上模芯(101)镶嵌于上模组件(1),所述下模芯(201)镶嵌于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彼此抵触使得上模芯(101)和下模芯(201)合模形成工件成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上模组件(1)和上模芯(101)的浇注系统(3)、设于上模芯(101)的排气通道(4)、若干个设于上模组件(1)和上模芯(101)的加热通道(5)及若干个设于下模组件(2)和下模芯(201)的冷却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自身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安装板(11)、隔热板(12)及上模板(13),所述上模板(13)设有上模腔(131),所述上模腔(131)设于上模板(13)靠近下模组件(2)的一端,所述上模芯(101)嵌于上模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3)包括主流道(31)、若干个第一分流道(32)及若干个第二分流道(33),所述主流道(31)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流道(32)连通,一个第一分流道(32)的两端分别连通主流道(31)和一个第二分流道(33),所述主流道(31)设于上安装板(11),所述第一分流道(32)设于隔热板(12),所述第二分流道(33)的一部分设于上模板(13),所述第二分流道(33)的另一部分设于上模芯(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4)包括主凹槽(41)及若干个分凹槽(42),每个分凹槽(42)均与主凹槽(41)连通,所述主凹槽(41)及若干个分凹槽(42)均设于上模芯(101)的外表面,所述主凹槽(41)的自由端始于上模芯(101)的边部并朝向工件成型腔延伸,所述分凹槽(42)的自由端与工件成型腔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通道(5)包括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及若干个分通道(52),若干个分通道(52)彼此平行设于上模芯(101),每个分通道(52)的两端分别与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通道包括设于上模板(13)的前输入通道(51a)及设于上模芯(101)的后输入通道(51b),所述前输入通道(51a)与后输入通道(51b)相通,若干个所述分通道(52)均与后输入通道(51b)相通;
所述输出通道包括设于上模芯(101)的前输出通道(53a)及设于上模板(13)的后输出通道(53b),所述前输出通道(53a)与后输出通道(53b)相通,每个所述分通道(52)均与前输出通道(53a)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安装板(21)、推出组件(22)及下模板(23),所述下模板(23)设有下模腔(231),所述下模芯(201)嵌于下模腔(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6)包括前通道(61)、中通道及后通道,所述前通道(61)、中通道及后通道依次相通,所述前通道(61)设于下模板(23),所述中通道包括设于下模板(23)的第一通道(62a)及设于下模芯(201)的第二通道(62b),所述后通道包括设于下模芯(201)的第三通道(63a)及设于下模板(23)的第四通道(63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光无痕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通道的自由端距工件成型腔的距离为8-15mm。
CN201821929948.5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9948.5U CN20945409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9948.5U CN20945409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4091U true CN209454091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994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09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4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6906A (zh) * 2018-11-21 2019-02-22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6906A (zh) * 2018-11-21 2019-02-22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6906A (zh)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CN206287478U (zh) 吹气脱模注塑模具
CN211074518U (zh) 一种注塑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09454091U (zh) 一种高光无痕注塑模
CN209580386U (zh) 一种真空抽气式注塑模具
CN208133512U (zh) 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
CN205075296U (zh) 一种模具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模具
CN204936061U (zh) 一种注射模具
CN203726738U (zh) 针阀式进点模具
CN206598476U (zh) 高效隔热的冷流道系统
CN201970450U (zh) 一种气门油封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206106264U (zh) 一种省料的模具
CN205386910U (zh) 一种汽车内饰面板注塑模
CN209454060U (zh) 一种用于高光无痕注塑模的调温结构
CN202053468U (zh) 一种冷流道橡胶射出成型模具结构
CN203739152U (zh) 一种液态硅橡胶注射模具排气结构
CN208978183U (zh) 一种叠层式注塑系统
CN207549316U (zh) 一种气辅成型与五金件同时注塑模具
CN206825849U (zh) 一种注塑脱模吹气结构
CN206899665U (zh) 一种注射模具
CN207224474U (zh) 改进的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CN204183830U (zh) 汽车前格栅模具拼接式组合脱模机构
CN206217060U (zh) 一种灯罩注塑模具
CN207359531U (zh) 皮带头组合注塑模具
CN102173036A (zh) 一种冷流道橡胶射出成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