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961U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01961U CN209401961U CN201822223119.1U CN201822223119U CN209401961U CN 209401961 U CN209401961 U CN 209401961U CN 201822223119 U CN201822223119 U CN 201822223119U CN 209401961 U CN209401961 U CN 209401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base
- gear
- support
-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和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连接有动力件,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和第二下轮,所述机座上铰接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所述第二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所述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同向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转向相反,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上轮与第二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区与第二夹持区增加与线束的摩擦力,使线束的传动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端子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就是电线,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例如: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空调、收音机、飞机、火车等等都离不开线束。线束在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电连接,一般情况在两端固定连接有端子。
目前,公告号为CN2037608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用送料机构,其包括:一机座及安装于机座上的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分别用于传送两种相同或不同规格大小的连接线的第一、第二送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消除传动中连接线的应力的第一校正机构和第二校正机构、安装于第二校正机构后端的第一刮线器及第一动力机构,其中,第一动力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安装于机座上,令第一动力机构可将连接线转动并移动至端子压着机中的压着机构进行压着端子;第二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消除传动中连接线的应力的第三校正机构和第四校正机构、安装于第四校正机构后端的第二刮线器及第二动力机构。
其中,第一动力机构包括:成对活动安装于旋转架上表面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以及安装于旋转架中并分别用于驱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其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形成有用于夹紧并传送连接线的间隙。这种第一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但由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只有一对,在实际使用时,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以提升稳定性,使线束的输送能够更为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和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连接有动力件,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和第二下轮,所述机座上铰接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所述第二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所述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同向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转向相反,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上轮与第二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束经过校正机构校正之后,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第一下轮、第一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二下轮、第二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使线束的传动能够更为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导机构包括第一上齿轮、第一下齿轮、第二上齿轮、第二下齿轮、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第一上齿轮与第一上轮连接,第二下齿轮与第一下轮连接,第二上齿轮与第二上轮连接,第二下齿轮与第二下轮连接,下传动轮与动力件连接,所述下传动轮与第一下齿轮、第二下齿轮、上传动轮同时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第二上齿轮分别与上传动轮啮合,所述上传动轮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均铰接于传动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反向移动的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缸、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连杆,所述动力缸与机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固定于动力缸的动力轴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支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校正机构包括上夹座、下夹座、上压轮和下压轮,所述上压轮转动连接于上夹座上,所述下压轮转动连接于下夹座上,所述上压轮与下压轮错位排布,所述下夹座与机座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条型槽、定位孔和调节栓,所述机座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条型槽开设于支撑杆上,所述定位孔开设于下夹座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栓穿过条型槽后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座朝向下夹座的一侧连接有上定位块,相邻所述上定位块之间形成上定位槽,所述下夹座朝向上夹座的一侧连接有下定位块,相邻所述下定位块之间形成下定位槽,所述上定位块置于下定位槽中同时下定位块置于上定位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夹座远离机座的一端连接开设有锁紧孔,所述下夹座远离机座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板,所述导线板上开设有导线孔和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内穿设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与锁紧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轮、第一下轮、第二上轮和第二下轮的外缘上套设有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滑层采用橡胶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线束经过校正机构校正之后,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第一下轮、第一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二下轮、第二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使线束的传动能够更为平稳;同时,仅需一个动力件即可实现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体现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座;11、动力件;21、第一下轮;22、第二下轮;23、第一上轮;24、第二上轮;25、防滑层;31、第一支座;32、第二支座;4、传导机构;41、第一上齿轮;42、第一下齿轮;43、第二上齿轮;44、第二下齿轮;45、上传动轮;46、下传动轮;47、传动轴;5、调节机构;51、动力缸;52、第一连接座;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接座;55、第二连杆;6、校正机构;61、上夹座;62、下夹座;63、上压轮;64、下压轮;7、上下调节组件;71、条型槽;72、定位孔;73、支撑杆;81、上定位块;82、下定位块;9、导线板;91、导线孔;92、腰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1和校正机构6,校正机构6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
在机座1上固定连接有动力件11,动力件11为电机。在机座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21和第二下轮22。第一下轮21和第二下轮22位于动力件11的前方。在机座1上铰接有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第一支座31位于第一下轮21的上方,第二支座32位于第二下轮22的上方。
在第一支座3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23;第二支座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24。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对应,第二上轮24与第二下轮22对应。第一上轮23和第二上轮24同向转动;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转向相反。动力件11通过传导机构4同时驱动第一下轮21、第二下轮22、第一上轮23和第二上轮24转动。使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第二上轮24与第二下轮22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
传导机构4包括第一上齿轮41、第一下齿轮42、第二上齿轮43、第二下齿轮44、上传动轮45和下传动轮46。第一上齿轮41与第一上轮23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二下齿轮44与第一下轮21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二上齿轮43与第二上轮24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二下齿轮44与第二下轮22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下传动轮46与动力件11固定连接。下传动轮46与第一下齿轮42、第二下齿轮44、上传动轮45同时啮合;第一上齿轮41、第二上齿轮43分别与上传动轮45啮合。上传动轮45通过传动轴47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均铰接于传动轴47上。
在动力件11带动下传动轮46转动时,下传动轮46带动上传动轮45、第一下齿轮42和第二齿下轮同向转动;上传动轮45带动第一上齿轮41和第二上齿轮43同向转动;第一上齿轮41与第一下齿轮42反向转动。继而实现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反向转动;第二上轮24与第二下轮22反向转动。第一上轮23、第一下轮21、第二上轮24、第二下轮22的外径相等,使线束能够稳定输送。
在第一上轮23、第一下轮21、第二上轮24和第二下轮22的外缘上套设有防滑层25。防滑层25采用橡胶制成。
在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反向移动的调节机构5。用以使第一夹持区、第二夹持区能够适应不同外径的线束。
调节机构5包括动力缸51、第一连接座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接座54和第二连杆55。动力缸51与机座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52和第二连接座54固定于动力缸51的动力轴上,且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一连杆53一端与第一连接座5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支座31铰接,第二连杆55一端与第二连接座5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座32铰接。
动力轴上移时通过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5的传导作用,使第一上轮23往远离第一下轮21的方向移动,第二上轮24往远离第二下轮22的方向移动,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同时增大,适应较粗的线束。同理,当动力轴下移时,第一夹持区与第二夹持区同时减小,适应较细的线束。
上述的校正机构6包括上夹座61、下夹座62、上压轮63和下压轮64。上压轮63转动连接于上夹座61上;下压轮64转动连接于下夹座62上。上压轮63与下压轮64错位排布。使线束从上压轮63与下压轮64之间穿过。下夹座62与机座1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7,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
上下调节组件7包括条型槽71、定位孔72和调节栓。机座1上固定连接有横置的支撑杆73;将条型槽71开设于支撑杆73上,将定位孔72开设于下夹座62的侧壁上,调节栓穿过条型槽71后与定位孔7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栓与支撑杆73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支撑杆73与下夹座62的固定连接。
上夹座61朝向下夹座62的一侧连接有上定位块81。相邻两个上定位块81之间形成上定位槽;下夹座62朝向上夹座61的一侧连接有下定位块82,相邻下定位块82之间形成下定位槽。将上定位块81置于下定位槽中同时下定位块82置于上定位槽中,使上夹座61能够稳定放置在下夹座62上,且不易产生相对移动。
在下夹座62远离机座1的一端连接开设有锁紧孔,在下夹座62远离机座1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板9;导线板9一端开设有导线孔91,另一端开设有腰型槽92。腰型槽92内穿设有锁紧栓。锁紧栓与锁紧孔螺纹连接。使导线板9能够上下移动并通过锁紧栓定位,通过导线孔91对线束进行导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1)和校正机构(6),所述校正机构(6)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连接有动力件(11),所述机座(1)上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21)和第二下轮(22),所述机座(1)上铰接有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所述第一支座(3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23),所述第二支座(3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24),所述第一上轮(23)和第二上轮(24)同向转动,所述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转向相反,所述动力件(11)通过传导机构(4)同时驱动第一下轮(21)、第二下轮(22)、第一上轮(23)和第二上轮(24)转动,所述第一上轮(23)与第一下轮(21)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上轮(24)与第二下轮(22)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机构(4)包括第一上齿轮(41)、第一下齿轮(42)、第二上齿轮(43)、第二下齿轮(44)、上传动轮(45)和下传动轮(46),所述第一上齿轮(41)与第一上轮(23)连接,第二下齿轮(44)与第一下轮(21)连接,第二上齿轮(43)与第二上轮(24)连接,第二下齿轮(44)与第二下轮(22)连接,下传动轮(46)与动力件(11)连接,所述下传动轮(46)与第一下齿轮(42)、第二下齿轮(44)、上传动轮(45)同时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41)、第二上齿轮(43)分别与上传动轮(45)啮合,所述上传动轮(45)通过传动轴(47)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所述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均铰接于传动轴(4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反向移动的调节机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动力缸(51)、第一连接座(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接座(54)和第二连杆(55),所述动力缸(51)与机座(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52)和第二连接座(54)固定于动力缸(51)的动力轴上,所述第一连杆(53)一端与第一连接座(5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支座(3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5)一端与第二连接座(5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座(3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6)包括上夹座(61)、下夹座(62)、上压轮(63)和下压轮(64),所述上压轮(63)转动连接于上夹座(61)上,所述下压轮(64)转动连接于下夹座(62)上,所述上压轮(63)与下压轮(64)错位排布,所述下夹座(62)与机座(1)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组件(7)包括条型槽(71)、定位孔(72)和调节栓,所述机座(1)上连接有支撑杆(73),所述条型槽(71)开设于支撑杆(73)上,所述定位孔(72)开设于下夹座(62)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栓穿过条型槽(71)后与定位孔(7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座(61)朝向下夹座(62)的一侧连接有上定位块(81),相邻所述上定位块(81)之间形成上定位槽,所述下夹座(62)朝向上夹座(61)的一侧连接有下定位块(82),相邻所述下定位块(82)之间形成下定位槽,所述上定位块(81)置于下定位槽中同时下定位块(82)置于上定位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座(62)远离机座(1)的一端连接开设有锁紧孔,所述下夹座(62)远离机座(1)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板(9),所述导线板(9)上开设有导线孔(91)和腰型槽(92),所述腰型槽(92)内穿设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与锁紧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轮(23)、第一下轮(21)、第二上轮(24)和第二下轮(22)的外缘上套设有防滑层(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5)采用橡胶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23119.1U CN209401961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23119.1U CN209401961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01961U true CN209401961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9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2311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01961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019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3710A (zh) * | 2021-02-19 | 2021-06-18 | 深圳市德同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插端子设备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22223119.1U patent/CN2094019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3710A (zh) * | 2021-02-19 | 2021-06-18 | 深圳市德同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插端子设备 |
CN112993710B (zh) * | 2021-02-19 | 2023-05-02 | 深圳市德同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插端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01961U (zh) | 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 |
CN107871603B (zh) | 一种可实时调整线圈圆心的线圈夹持结构 | |
CN206779980U (zh) | 一种可双向调节的电机轴铣床v形夹具 | |
CN209565551U (zh) | 一种建筑用金属管道切割夹具 | |
CN219004381U (zh) | 用于细铜丝调直机的可调节压轮 | |
CN209754679U (zh) | 一种压辊同步调整装置 | |
CN218904087U (zh) | 一种机电组装焊接装置 | |
CN204873165U (zh) | 四轮驱动送线机构 | |
CN207052653U (zh) | 一种半自动电池模组螺母锁紧设备 | |
CN107123765A (zh) | 一种半自动电池模组螺母锁紧设备 | |
CN205045992U (zh) | 玻璃底涂涂覆装置 | |
CN212314074U (zh) | 一种包膜机的下折膜组件 | |
CN211305282U (zh) | 焊带调整装置及电池片串焊设备 | |
CN209063040U (zh) | 一种汽修用能调节角度的车轮支撑结构 | |
CN208543120U (zh) | 一种用于卷料对接的自动焊接装置 | |
CN208991896U (zh) | 一种自动上料滚齿机 | |
CN205471069U (zh) | 三角胶贴合机中供料系统的导轨架 | |
CN221678044U (zh) | 一种防水卷材边膜限位装置 | |
CN219857004U (zh) | 一种车载发射架角度调整机构 | |
CN216069297U (zh) | 一种数字印刷机的自动裁切机构 | |
CN217751326U (zh) | 一种汽车零件组装用定位装置 | |
CN220596007U (zh) | 一种用于摩托车车架生产线的物料传输设备 | |
CN221211334U (zh) | 一种转动器支架加工夹持设备 | |
CN217948263U (zh) | 一种快速更换激光头的熔覆装置 | |
CN218222150U (zh) | 一种高效振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