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2360U -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92360U CN209392360U CN201821993333.9U CN201821993333U CN209392360U CN 209392360 U CN209392360 U CN 209392360U CN 201821993333 U CN201821993333 U CN 201821993333U CN 209392360 U CN209392360 U CN 209392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elt pulley
- supporting block
- massage
- crankshaf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包括把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固定在支撑板上侧,所述支撑板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的一端,每个所述立柱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块上侧,所述支撑块中部设有方槽,两个曲轴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对应所述方槽两侧的所述支撑块上,两个所述曲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的中部横杆上分别对应铰接连板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摆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本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可以同时实现敲打按摩和滚动按摩两种按摩方式对痉挛部位进行按摩治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的有些病人,因为神经受损,经常会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一般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采用按摩方法来进行治疗,但由于病人自己不能支配自己的身体,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按摩治疗,医护人员用手进行按摩会很容易产生疲劳,而随着按摩医生工作强度及频次的增加,按摩加压的力度会相应减弱,因此不能很好的实现按摩的目的,达到按摩的预期效果。目前还没有可以同时实现敲打按摩和滚动按摩两种按摩方式的痉挛治疗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用于痉挛治疗按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包括把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固定在支撑板上侧,所述支撑板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的一端,每个所述立柱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块上侧,所述支撑块中部设有方槽,两个曲轴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对应所述方槽两侧的所述支撑块上,两个所述曲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的中部横杆上分别对应铰接连板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摆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分别铰接支撑立柱的上部一侧,两个所述支撑立柱分别对应固定在支撑块的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支撑杆的一侧,两个所述摆动支撑杆下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弧形支撑杆,每个所述弧形支撑杆下端分别固定有按摩球,一个所述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曲轴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皮带轮一的中心,所述皮带轮一通过皮带一连接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二连接皮带轮三,所述皮带轮二和所述带轮三的中心分别对应的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按摩块一端圆轴上,两个所述圆柱形按摩块的两端圆轴对应分别铰接在固定连杆的下端,两对所述固定连杆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下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按摩球和所述圆柱形按摩块的表面材质为软质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手持把手,移动本装置,使按摩球和圆柱形按摩块接触需要进行痉挛治疗的部位,启动电机带动一个曲轴转动,曲轴通过连接杆带动另一个曲轴转动,两个曲轴带动对应的连板交替循环摆动,两个连板带动对应的摆杆交替循环摆动,两个摆杆带动对应的支撑杆循环摆动,两个摆动的支撑杆带动对应的一组弧形支撑杆循环摆动,两组弧形支撑杆分别带动对应按摩球循环摆动,两组按摩球敲击在痉挛部位,使两组按摩球实现了对痉挛部位进行循环的按摩治疗。曲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皮带轮一转动,皮带轮一通过皮带一带动皮带轮二转动,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二带动皮带轮三转动,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三分别带动对应的圆柱形按摩块在痉挛部位转动,实现了两个圆柱形按摩块对痉挛部位进行循环的滚动按摩治疗。本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可以同时实现敲打按摩和滚动按摩两种按摩方式对痉挛部位进行按摩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1、把手,2、支撑板,3、立柱,4、摆杆,5、支撑立柱,6、摆动支撑杆,7、弧形支撑杆,8、按摩球,9、圆柱形按摩块,10、固定连杆,11、电机,12、支撑块,13、皮带轮一,14、皮带一,15、皮带轮三,16、皮带二,17、皮带轮二,18、曲轴,19、连板,20、连接杆,23、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固定在支撑板2上侧,所述支撑板2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3的一端,每个所述立柱3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块12上侧,所述支撑块12中部设有方槽23,两个曲轴1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对应所述方槽23两侧的所述支撑块12上,两个所述曲轴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18的中部横杆上分别对应铰接连板19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1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摆杆4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4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分别铰接支撑立柱5的上部一侧,两个所述支撑立柱5分别对应固定在支撑块12的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支撑杆6的一侧,两个所述摆动支撑杆6下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弧形支撑杆7,每个所述弧形支撑杆7下端分别固定有按摩球8,一个所述曲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11的转轴,所述电机11固定在所述支撑块12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曲轴20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皮带轮一13a的中心,所述皮带轮一13a通过皮带一14连接皮带轮二17,所述皮带轮二17通过皮带二16连接皮带轮三15,所述皮带轮二17和所述带轮三15的中心分别对应的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按摩块9一端圆轴上,两个所述圆柱形按摩块9的两端圆轴对应分别铰接在固定连杆10的下端,两对所述固定连杆10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块12下侧中部。
所述按摩球8和所述圆柱形按摩块9的表面材质为软质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手持把手1,移动本装置,使按摩球8和圆柱形按摩块9接触需要进行痉挛治疗的部位,启动电机11带动一个曲轴18转动,曲轴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另一个曲轴18转动,两个曲轴18带动对应的连板19交替循环摆动,两个连板19带动对应的摆杆4交替循环摆动,两个摆杆4带动对应的支撑杆6循环摆动,两个摆动的支撑杆6带动对应的一组弧形支撑杆7循环摆动,两组弧形支撑杆7分别带动对应按摩球8循环摆动,两组按摩球8敲击在痉挛部位,使两组按摩球8实现了对痉挛部位进行循环的按摩治疗。曲轴18转动的同时带动皮带轮一13转动,皮带轮一13通过皮带一14带动皮带轮二17转动,皮带轮二17通过皮带二16带动皮带轮三15转动,皮带轮二17和皮带轮三15分别带动对应的圆柱形按摩块9在痉挛部位转动,实现了两个圆柱形按摩块9对痉挛部位进行循环的滚动按摩治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包括把手(1),其特征是:所述把手(1)固定在支撑板(2)上侧,所述支撑板(2)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立柱(3)的一端,每个所述立柱(3)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块(12)上侧,所述支撑块(12)中部设有方槽(23),两个曲轴(1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对应所述方槽(23)两侧的所述支撑块(12)上,两个所述曲轴(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18)的中部横杆上分别对应铰接连板(19)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板(1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摆杆(4)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4)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分别铰接支撑立柱(5)的上部一侧,两个所述支撑立柱(5)分别对应固定在支撑块(12)的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支撑杆(6)的一侧,两个所述摆动支撑杆(6)下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弧形支撑杆(7),每个所述弧形支撑杆(7)下端分别固定有按摩球(8),一个所述曲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11)的转轴,所述电机(11)固定在所述支撑块(12)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曲轴(18)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皮带轮一(13)的中心,所述皮带轮一(13)通过皮带一(14)连接皮带轮二(17),所述皮带轮二(17)通过皮带二(16)连接皮带轮三(15),所述皮带轮二(17)和所述皮带轮三(15)的中心分别对应的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按摩块(9)一端圆轴上,两个所述圆柱形按摩块(9)的两端圆轴对应分别铰接在固定连杆(10)的下端,两对所述固定连杆(10)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撑块(12)下侧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摩球(8)和所述圆柱形按摩块(9)的表面材质为软质硅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3333.9U CN209392360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3333.9U CN209392360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92360U true CN209392360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8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933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2360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923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153A (zh) * | 2021-11-17 | 2022-01-07 | 江苏信立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多治疗模式切换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21993333.9U patent/CN2093923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153A (zh) * | 2021-11-17 | 2022-01-07 | 江苏信立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多治疗模式切换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CN113893153B (zh) * | 2021-11-17 | 2024-02-13 | 江苏信立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多治疗模式切换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68616U (zh) | 三自由度混联式中医推拿按摩机器人 | |
CN104606035A (zh) | 三自由度混联式中医推拿按摩机器人 | |
CN206777438U (zh) |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治疗和康复的功能床 | |
CN105943353B (zh) |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医疗手臂按摩机器人 | |
CN10585318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骨科颈椎病的按摩机器人 | |
CN110314070B (zh) | 一种瘫痪病人用被动康复装置 | |
CN209392360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痉挛治疗装置 | |
CN107334601A (zh) | 一种偏瘫康复设备 | |
CN108324504A (zh) | 一种十字交叉型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8823391U (zh) | 一种医用外科康复护理装置 | |
CN208942758U (zh) | 神经外科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4622665B (zh) | 一种躯干康复治疗装置 | |
CN213911212U (zh) | 一种神经用恢复治疗装置 | |
CN108721039A (zh) | 一种多功能活动按摩床 | |
CN210138296U (zh) | 一种临床用胃部按摩装置 | |
CN207755513U (zh) | 一种折叠式腰腿疼痛康复器 | |
CN109363882B (zh) | 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机 | |
CN206080978U (zh) | 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 | |
CN213374978U (zh) | 一种中医护理用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0123598B (zh) | 一种治疗保健主动推拿装置 | |
CN208974604U (zh) | 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 | |
CN216294650U (zh) | 一种脑卒中病人肢体护理按摩装置 | |
CN215230065U (zh) | 一种多功能震动按摩器 | |
CN210185989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 |
CN2334392Y (zh) | 仿真手按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