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891U - 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36891U CN209336891U CN201821915609.1U CN201821915609U CN209336891U CN 209336891 U CN209336891 U CN 209336891U CN 201821915609 U CN201821915609 U CN 201821915609U CN 209336891 U CN209336891 U CN 2093368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vehicle
- region
- main body
- frame portion
- vehicle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解决了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导致转向过程中车把扭动费力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车架主体部和储物框,其中,车架主体部连接电动车前轮结构和后轮结构,电动车车座设置在车架主体部上,车架主体部上形成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位于电动车车座的下方,车架主体部上存在脚踏区域及挡风区域,脚踏区域位于储物空间的前方。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导致转向过程中车把扭动费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人们在使用电动车的过程会有运输物品的需求,通常将需要运输的物品放置在电动车储物筐中用以运输,然而目前电动汽车的储物筐常常与用于控制电动车行驶方向的车把相连接,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会导致转向过程中扭动车把费力,且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转向过程也会变慢且难以控制,增加了驾驶风险减少了驾驶舒适感。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会导致转向过程中车把扭动费力,转向过程变慢且难以控制,储物筐体积小;
2、现有电动车没有宝宝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会导致转向过程中车把扭动费力难以控制技的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主体部和储物框,其中,车架主体部连接电动车前轮结构和后轮结构,电动车车座设置在车架主体部上,车架主体部上形成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位于电动车车座的下方,车架主体部上存在脚踏区域及挡风区域,脚踏区域位于储物空间的前方。
可选地或优选地,车架主体部包括主梁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主梁,主梁以及连接板的一端与电动车的头管相连接;靠近后轮结构的主梁和连接板一起向上延伸并弯曲行成一环形结构,或者,仅主梁向上延伸并弯曲形成相互对称的两圆环结构。
可选地或优选地,主梁采用一根钢管弯制而成。
可选地或优选地,电动车还包括储物筐壁,圆环结构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储物筐壁,储物筐壁以及连接板围成电动车的储物框。
可选地或优选地,至少一个储物筐壁上安装有锁具且该储物筐壁可翻转的连接在主梁上。
可选地或优选地,车架主体区域包括挡风区域、平板区域和环形区域,挡风区域、平板区域和环形区域依次相连接,挡风区域远离平板区域的一侧向上倾斜,挡风区域上安装有控制器,脚踏区域位于平板区域上,环形区域上设置有储物空间。
可选地或优选地,车架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容纳空间,电动车的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内且位于脚踏区域所在的连接板下方。
可选地或优选地,电动车还包括宝宝座,宝宝座位于脚踏区域上方、储物空间的前方且与车架主体部相连接,宝宝座前端安装有扶手。
可选地或优选地,储物空间的后方设置有后座,后座与车架主体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或优选地,电动车还包括避震器,避震器安装在后座下方,避震器连接后轮机构以及后座连接车架主体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通过在车架主体部上形成有储物框放置空间,改变了储物筐的安装位置,使得储物筐不再与电动车转向机构结合,有效避免了储物筐放置物体较重时会导致转向过程中车把扭动费力,转向过程变慢且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增加了宝宝座使得携带儿童时更加安全方便;车架主体部上形成的储物框放置空间也有效增加了储物筐体积及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的结构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主梁;2、储物筐壁;3、挡风区域;4、脚踏区域;5、宝宝座;6、后座;7避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主体部和储物框,其中,车架主体部连接电动车前轮结构和后轮结构,电动车车座设置在车架主体部上,车架主体部上形成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位于电动车车座的下方,车架主体部上存在脚踏区域4及挡风区域3,脚踏区域4位于储物空间的前方。储物筐放置空间形成于车架的主体上,实现了储物筐与电动自行车转向机构的分离,有效的避免了储物筐尤其是储物筐承载重物时对转向机构运转带来的扭动费力,转向过程变慢且难以控制的不利影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车架主体部包括主梁1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主梁1,主梁1以及连接板的一端与电动车的头管相连接;靠近后轮结构的主梁1和连接板一起向上延伸并弯曲行成一环形结构,或者,仅主梁1向上延伸并弯曲形成相互对称的两圆环结构。连接板与主梁连接使得车架主体更坚固,环形结构的内部空间较现有储物筐的容积更大,增大了储物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梁1采用一根钢管弯制而成。主梁采用一根钢管使得车架主体结构紧凑,一体性更强,电动自行车整体跟流畅美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动车还包括储物筐壁2,圆环结构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储物筐壁2,储物筐壁2以及连接板围成电动车的储物框。储物筐由连接板、储物筐壁与主梁共同构成,有效的利用了电动自行车自身材料构成储物筐,节省了材料也使得车架主体结构紧凑美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储物筐壁2上安装有锁具且该储物筐壁2可翻转的连接在主梁1上。储物筐壁上有锁用以保持储物筐壁的闭合状态,翻转闭合的储物筐壁可放置或取出储物筐中的物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车架主体区域包括挡风区域3、平板区域和环形区域,挡风区域3、平板区域和环形区域依次相连接,挡风区域3远离平板区域的一侧向上倾斜,挡风区域3上安装有控制器,脚踏区域4位于平板区域上,环形区域上设置有储物空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车架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容纳空间,电动车的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内且位于脚踏区域4所在的连接板下方。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动车还包括宝宝座5,宝宝座5位于脚踏区域4上方、储物空间的前方且与车架主体部相连接,宝宝座5前端安装有扶手。增加宝宝座使得携带宝宝乘坐更安全且宝宝座前端扶手给与宝宝更好的支撑与防护。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储物空间的后方设置有后座,后座6与车架主体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动车还包括避震器7,避震器7安装在后座6下方,避震器7连接后轮机构以及后座连接车架主体部的一端。避震器起到避震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部和储物框,其中,
所述车架主体部连接电动车前轮结构和后轮结构,电动车车座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部上,所述车架主体部上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位于所述电动车车座的下方,所述车架主体部上存在脚踏区域(4)及挡风区域(3),所述脚踏区域(4)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部包括主梁(1)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主梁(1),所述主梁(1)以及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电动车的头管相连接;靠近所述后轮结构的所述主梁(1)和所述连接板一起向上延伸并弯曲行成一环形结构,或者,仅所述主梁(1)向上延伸并弯曲形成相互对称的两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采用一根钢管弯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储物筐壁(2),所述圆环结构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所述储物筐壁(2),所述储物筐壁(2)以及所述连接板围成所述电动车的储物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储物筐壁(2)上安装有锁具且该所述储物筐壁(2)可翻转的连接在所述主梁(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区域包括挡风区域(3)、平板区域和环形区域,所述挡风区域(3)、所述平板区域和所述环形区域依次相连接,所述挡风区域(3)远离所述平板区域的一侧向上倾斜,所述挡风区域(3)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脚踏区域(4)位于所述平板区域上,所述环形区域上设置有所述储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容纳空间,所述电动车的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脚踏区域(4)所在的所述连接板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宝宝座(5),所述宝宝座(5)位于所述脚踏区域(4)上方、所述储物空间的前方且与所述车架主体部相连接,所述宝宝座(5)前端安装有扶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空间的后方设置有后座,所述后座(6)与所述车架主体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避震器(7),所述避震器(7)安装在所述后座(6)下方,所述避震器(7)连接所述后轮机构以及所述后座连接所述车架主体部的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15609.1U CN209336891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15609.1U CN209336891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36891U true CN209336891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4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15609.1U Active CN209336891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36891U (zh) |
-
2018
- 2018-11-20 CN CN201821915609.1U patent/CN2093368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32835U (zh) | 一种整体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 | |
CN209336891U (zh) | 电动车 | |
CN105523123B (zh) | 一种乘坐舒适的电动自行车的主架体 | |
CN102700663A (zh) | 一步到位的折叠自行车 | |
CN203427963U (zh) | 电动车 | |
CN204279814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02987397U (zh) |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车架 | |
CN202987396U (zh) |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 | |
CN203714080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 |
CN203996628U (zh) | 电动四轮车 | |
CN204507113U (zh) | 带扶手和车座的电动独轮车 | |
CN210912716U (zh) | 一种三轮电动车 | |
CN104802897B (zh) | 一种骑、坐双位式三轮摩托车 | |
CN207274865U (zh) | 一种线束防剪防盗的内走线车架 | |
CN208602628U (zh) | 一种前轮直驱后轮转向自行车 | |
CN205440675U (zh) | 一种新型可调节前轮驱动自行车 | |
CN203844938U (zh) | 电动车 | |
CN104354788A (zh) | 前后自平衡低重心独轮车 | |
CN206407024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前侧轮机构 | |
CN103832521A (zh) |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 |
CN202987394U (zh) |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单座电动三轮车 | |
CN203766979U (zh) |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 |
CN209553409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 |
CN205440651U (zh) | 一种脚踏储物箱及具有该脚踏储物箱的可侧倾三轮车 | |
CN203714081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主架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