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7584U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77584U CN209277584U CN201821506926.8U CN201821506926U CN209277584U CN 209277584 U CN209277584 U CN 209277584U CN 201821506926 U CN201821506926 U CN 201821506926U CN 209277584 U CN209277584 U CN 2092775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block
- card slot
- mass
- piece
- reinforcing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41000719178 Carangoides ruber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8 reno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包括顶部垫块(1)、一个或多个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顶部垫块(1)设置在中部垫块(2)上,中部垫块(2)设置在底部垫块(3)上,当中部垫块(2)为多个时,多个中部垫块(2)在竖直方向上顺次叠置。顶部垫块(1)和中部垫块(2)之间、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之间、多个中部垫块(2)之间可靠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垫块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块,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壮大,在现代社会里建筑物的增层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行业人士较为普遍关注的话题。由于房屋增层具有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可迅速解决缺房问题等优点,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旧房增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成功的。
目前,逐渐兴起建筑物增层改造技术,在建筑物增层改造中对框架柱顶升时在其下面放置垫块。但是,现有的垫块有的由于没有可靠连接与叠合高度的限制,无法满足顶升增层高度的需求;有的则连接构造复杂,工序繁琐,虽然保证了顶升过程中框架柱的稳定性与顶升高度的需求,但是实际操作十分困难,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垫块存在的没有可靠连接与叠合高度的限制、或者构造复杂操作困难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包括相互配合的顶部垫块、一个或多个中部垫块和底部垫块,所述的顶部垫块设置在中部垫块上,所述的中部垫块设置在底部垫块上,当中部垫块为多个时,多个中部垫块在竖直方向上顺次叠置。
所述的顶部垫块为长方体块状结构,顶部垫块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Ⅰ,顶部垫块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Ⅰ为凸台Ⅰ,所述的凸台Ⅰ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Ⅰ;所述的中部垫块包括中部垫块上部块和中部垫块下部块,所述的中部垫块上部块和中部垫块下部块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中部垫块下部块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Ⅱ,中部垫块下部块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Ⅱ为凸台Ⅱ, 所述的凸台Ⅱ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Ⅱ,中部垫块上部块设置在中部垫块下部块顶面,中部垫块上部块一端侧面与中部垫块下部块卡槽Ⅱ端侧面平齐,所述的卡槽Ⅱ与中部垫块上部块相配合,且中部垫块上部块与顶部垫块底部的卡槽Ⅰ相配合,中部垫块上部块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Ⅲ,所述的钢筋插孔Ⅲ与钢筋插孔Ⅰ和钢筋插孔Ⅱ相配合;所述的底部垫块包括底部垫块上部块和底部垫块下部块,所述的底部垫块上部块和底部垫块下部块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底部垫块上部块设置在底部垫块下部块顶面中部,底部垫块上部块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Ⅳ,所述的钢筋插孔Ⅳ与中部垫块下部块底部凸台Ⅱ上的钢筋插孔Ⅱ相配合,所述的底部垫块下部块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插孔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顶部垫块和中部垫块之间、中部垫块和底部垫块之间、多个中部垫块之间可靠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垫块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
2、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中部垫块的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叠合高度的限制,满足了顶升增层高度的需求。
3、顶部垫块和中部垫块之间、中部垫块和底部垫块之间、多个中部垫块之间堆叠施工操作简便,同时可直接作为框架柱增高部分的柱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垫块正面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垫块背面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垫块正立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垫块侧立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垫块背面透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垫块正面透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垫块正立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垫块侧立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垫块透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垫块正立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垫块侧立面图。
图中,顶部垫块1,中部垫块2,底部垫块3,卡槽Ⅰ4,凸台Ⅰ5,钢筋插孔Ⅰ6,中部垫块上部块7,中部垫块下部块8,卡槽Ⅱ9,凸台Ⅱ10,钢筋插孔Ⅱ11,钢筋插孔Ⅲ12,底部垫块上部块13,底部垫块下部块14,钢筋插孔Ⅳ15,钢筋插孔Ⅴ16,框架柱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包括相互配合的顶部垫块1、一个或多个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所述的顶部垫块1设置在中部垫块2上,所述的中部垫块2设置在底部垫块3上;当中部垫块2为多个时,多个中部垫块2在竖直方向上顺次叠置。
参见图3至图6,所述的顶部垫块1为长方体块状结构,顶部垫块1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Ⅰ4,顶部垫块1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Ⅰ4为凸台Ⅰ5,所述的凸台Ⅰ5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Ⅰ6。
参见图7至图10,所述的中部垫块2包括中部垫块上部块7和中部垫块下部块8,所述的中部垫块上部块7和中部垫块下部块8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Ⅱ9,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Ⅱ9为凸台Ⅱ10,所述的凸台Ⅱ10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Ⅱ11。中部垫块上部块7设置在中部垫块下部块8顶面,中部垫块上部块7一端侧面与中部垫块下部块8卡槽Ⅱ9端侧面平齐。所述的卡槽Ⅱ9与中部垫块上部块7相配合拼接,且中部垫块上部块7与顶部垫块1底部的卡槽Ⅰ4相配合拼接;中部垫块上部块7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Ⅲ12,所述的钢筋插孔Ⅲ12与钢筋插孔Ⅰ6和钢筋插孔Ⅱ11相配合。
参见图11至图13,所述的底部垫块3包括底部垫块上部块13和底部垫块下部块14,所述的底部垫块上部块13和底部垫块下部块14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底部垫块上部块13设置在底部垫块下部块14顶面中部;底部垫块上部块13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Ⅳ15,使钢筋插孔Ⅳ15位于底部垫块上部块13两侧。所述的钢筋插孔Ⅳ15与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凸台Ⅱ10上的钢筋插孔Ⅱ11相配合,即钢筋插孔Ⅰ6、钢筋插孔Ⅱ11、钢筋插孔Ⅲ12和钢筋插孔Ⅳ15均为同一型号的钢筋插孔。所述的底部垫块下部块14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插孔Ⅴ16,钢筋插孔Ⅴ16用于插入钢筋穿过底部垫块3与框架柱17植筋连接。
参见图1至图13,该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步骤一,放置底部垫块3,采用钢筋Ⅱ插入钢筋插孔Ⅴ16穿过底部垫块下部块14与框架柱17植筋连接。
步骤二,放置中部垫块2,将底部垫块上部块13卡进中部垫块下部块8的卡槽Ⅱ9内,采用钢筋Ⅱ穿过底部垫块上部块13上的钢筋插孔Ⅳ15和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凸台Ⅱ10上的钢筋插孔Ⅱ11,从而将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固定。
当中部垫块2为多个时,将相邻中部垫块2中下面中部垫块2的中部垫块上部块7卡进上面中部垫块2的中部垫块下部块8的卡槽Ⅱ9内,采用钢筋Ⅰ穿过中部垫块上部块7上的钢筋插孔Ⅲ12和凸台Ⅱ10上的钢筋插孔Ⅱ11,从而将相邻的中部垫块2固定。
步骤三,将顶部垫块1放置在中部垫块2上,使中部垫块2的中部垫块上部块7卡进顶部垫块1的卡槽Ⅰ4内,采用钢筋Ⅰ穿过凸台Ⅰ5上的钢筋插孔Ⅰ6和中部垫块上部块7上的钢筋插孔Ⅲ12,从而将顶部垫块1和中部垫块2固定。
参见图1至图13,本垫块及其使用方法使顶部垫块1和中部垫块2、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多个中部垫块2之间通过卡槽拼接,并通过钢筋Ⅰ可靠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垫块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且施工操作简便,满足使用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顶部垫块(1)、一个或多个中部垫块(2)和底部垫块(3),所述的顶部垫块(1)设置在中部垫块(2)上,所述的中部垫块(2)设置在底部垫块(3)上,当中部垫块(2)为多个时,多个中部垫块(2)在竖直方向上顺次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垫块(1)为长方体块状结构,顶部垫块(1)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Ⅰ(4),顶部垫块(1)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Ⅰ(4)为凸台Ⅰ(5),所述的凸台Ⅰ(5)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Ⅰ(6);
所述的中部垫块(2)包括中部垫块上部块(7)和中部垫块下部块(8),所述的中部垫块上部块(7)和中部垫块下部块(8)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一端中央开设有卡槽Ⅱ(9),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另一端对应卡槽Ⅱ(9)为凸台Ⅱ(10),所述的凸台Ⅱ(10)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Ⅱ(11),中部垫块上部块(7)设置在中部垫块下部块(8)顶面,中部垫块上部块(7)一端侧面与中部垫块下部块(8)卡槽Ⅱ(9)端侧面平齐,所述的卡槽Ⅱ(9)与中部垫块上部块(7)相配合,且中部垫块上部块(7)与顶部垫块(1)底部的卡槽Ⅰ(4)相配合,中部垫块上部块(7)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Ⅲ(12),所述的钢筋插孔Ⅲ(12)与钢筋插孔Ⅰ(6)和钢筋插孔Ⅱ(11)相配合;
所述的底部垫块(3)包括底部垫块上部块(13)和底部垫块下部块(14),所述的底部垫块上部块(13)和底部垫块下部块(14)均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底部垫块上部块(13)设置在底部垫块下部块(14)顶面中部,底部垫块上部块(13)侧面设置有钢筋插孔Ⅳ(15),所述的钢筋插孔Ⅳ(15)与中部垫块下部块(8)底部凸台Ⅱ(10)上的钢筋插孔Ⅱ(11)相配合,所述的底部垫块下部块(14)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插孔Ⅴ(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6926.8U CN209277584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6926.8U CN209277584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77584U true CN209277584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60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06926.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77584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775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3366A (zh) * | 2018-09-14 | 2019-01-01 |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9-14 CN CN201821506926.8U patent/CN20927758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3366A (zh) * | 2018-09-14 | 2019-01-01 |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77584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109113366A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可连接卡槽式混凝土柱芯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277583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模块化钢垫块 | |
CN204876624U (zh) | 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装置 | |
CN208586532U (zh) | 一种桥梁施工架桥机 | |
CN209277586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209228094U (zh) | 一种榫卯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209228091U (zh) | 一种榫眼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206068636U (zh) | 一种仓储货架 | |
CN209228093U (zh) | 一种榫头式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211657648U (zh) |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 | |
CN109138485A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混凝土柱芯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976068U (zh) | 一种用于顶升增层的可连接钢垫块 | |
CN204324036U (zh) | 一种宽度可调式玻璃储存及搬运用固定架 | |
CN209228092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增层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滑道 | |
CN208601694U (zh) | 一种中密度纤维板模具 | |
CN207003661U (zh) | 一种散式活动板房 | |
CN205820227U (zh) | 一种减震器粉末冶金产品精整后的专用运输装置 | |
CN205396963U (zh) | 一种脚手架整件钢管码放底座 | |
CN210369799U (zh) | 一种瓷砖找平器 | |
CN208651369U (zh) | 一种新型铝合金拼装柜板 | |
CN210086892U (zh) | 一种用于顶升增层的钢骨混凝土柱芯垫块 | |
CN205369029U (zh) | 用于修补桥梁的悬吊装置 | |
CN204126298U (zh) | 利用脚手架搭设的临时楼梯 | |
CN207544563U (zh) |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