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9783U -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79783U CN209179783U CN201821962311.6U CN201821962311U CN209179783U CN 209179783 U CN209179783 U CN 209179783U CN 201821962311 U CN201821962311 U CN 201821962311U CN 209179783 U CN209179783 U CN 2091797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verted arch
- trestle
- mobile
- mobile trestle
- end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93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包括移动至掌子面后方的移动式栈桥,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支设在基坑上,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位于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上,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与后端引桥之间设置有垫板,移动式栈桥的主梁长度方向上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侧板上开设多个泵送管安装孔,侧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竖直防护板。本实用新型整个施工结构稳定性好,定位准确,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推进,能够改善仰拱钢筋绑扎及仰拱填充的作业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蒙华铁路MHTJ-7标三工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境内,管段内隧道6座,设计为纯黄土隧道。项目工点区域海拔为910~1391m,气候属于寒冷地区。隧道经过地段地形复杂,主要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砂质新黄土、黏质新黄土、素填土等。黄土地层具有多孔性、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和沉陷性等地质特性,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易产生掌子面坍塌和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等情况,造成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特别是隧道仰拱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产生掌子面坍塌和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等情况,应该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个施工结构稳定性好,定位准确,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推进,能够改善仰拱钢筋绑扎及仰拱填充的作业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至掌子面后方的移动式栈桥,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支设在基坑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与后端引桥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移动式栈桥的主梁长度方向上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多个泵送管安装孔,所述侧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竖直防护板。
上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泵送管安装孔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设。
上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桥面与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cm。
上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桥和所述后端引桥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端引桥和两个所述前端引桥均沿着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宽度方向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掌子面后方支设移动式栈桥,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支设在基坑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上,施工中的需要运输的仰拱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均通过所述移动式栈桥转运至所述移动式栈桥下方的仰拱施工现场,整个施工结构稳定性好,定位准确,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推进。
2、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仰拱钢筋绑扎及仰拱填充的作业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能够增大仰拱填充一次浇注的长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地脚螺栓将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上,能够防止所述移动式栈桥发生振动,同时,能够保护前支腿的液压顶升机构和后支腿的液压顶升机构,能够克服黄土地层的特有属性,能够提高施工安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个施工结构稳定性好,定位准确,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推进,能够改善仰拱钢筋绑扎及仰拱填充的作业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已完工仰拱填充面;2—弃碴堆;3—基坑;
4—待完工仰拱区;5-1—主梁;5-2—前端引桥;
5-3—后端引桥;5-4—前支腿;5-5—后支腿;
5-6—侧板;5-6-1—泵送管安装孔;5-7—竖直防护板;
6—地脚螺栓;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至掌子面后方的移动式栈桥,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5-4支设在基坑3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5-5 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5-2通过地脚螺栓6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2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5-3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与后端引桥5-3之间设置有垫板7,所述移动式栈桥的主梁5-1长度方向上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6,所述侧板5-6上开设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所述侧板5-6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竖直防护板5-7。
本实施例中,通过掌子面后方支设移动式栈桥,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5-4支设在基坑3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5-5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5-2通过地脚螺栓6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2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5-3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施工中的需要运输的仰拱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均通过所述移动式栈桥转运至所述移动式栈桥下方的仰拱施工现场,整个施工结构稳定性好,定位准确,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推进。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移动式栈桥的主梁5-1长度方向上两侧均设置侧板5-6,并在侧板5-6上开设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实际使用时,当罐车移动至桥面上向待完工仰拱区4将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将多个泵送管分别穿过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能够防止多个泵送管之间出现缠绕、交织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仰拱栈桥为全液压自行式仰拱栈桥,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总长度30m~39m,所述移动式栈桥的主梁5-1的长度为28m~36m,所述主梁5-1的桥面净宽为3m~3.8m,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有效施工长度 20m~24m,当罐车移动至桥面上向待完工仰拱区4将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泵送混凝土时会产生巨大的振动,因此,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 5-2通过地脚螺栓6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2上,能够防止所述移动式栈桥发生振动,同时,能够保护前支腿5-4的液压顶升机构和后支腿5-5的液压顶升机构,能够克服黄土地层的特有属性,能够提高施工安全。利用本仰拱施工结构进行仰拱施工时,能够改善仰拱钢筋绑扎及仰拱填充的作业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能够增大仰拱填充一次浇注的长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与后端引桥5-3之间设置垫板7的目的在于:防止后端引桥5-3的端部对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造成损伤,结构简单,经济效益非常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侧板5-6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竖直防护板5-7,能够起到保护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桥面上的人或设备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沿着所述侧板5-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桥面与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引桥5-2和所述后端引桥5-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端引桥5-2和两个所述前端引桥5-2均沿着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宽度方向布设,能够增强所述移动式栈桥的稳定性。
实际使用时,首先,挖除仰拱部位回填土,开挖基坑3并清底,开挖基坑3的长度为24m,再将所述移动仰拱栈桥移动至仰拱部位,施工中的需要运输的仰拱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均通过所述移动式栈桥转运至所述移动式栈桥下方的仰拱施工现场,在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利用本仰拱施工结构施工时,能够避免掌子面坍塌和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等情况,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性,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至掌子面后方的移动式栈桥,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支腿(5-4)支设在基坑(3)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支腿(5-5)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前端引桥(5-2)通过地脚螺栓(6)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式栈桥前方的弃碴堆(2)上,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后端引桥(5-3)支设在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上,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与后端引桥(5-3)之间设置有垫板(7),所述移动式栈桥的主梁(5-1)长度方向上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6),所述侧板(5-6)上开设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所述侧板(5-6)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竖直防护板(5-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泵送管安装孔(5-6-1)沿着所述侧板(5-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栈桥的桥面与所述已完工仰拱填充面(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cm。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桥(5-2)和所述后端引桥(5-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端引桥(5-2)和两个所述前端引桥(5-2)均沿着所述移动式栈桥的宽度方向布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62311.6U CN20917978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62311.6U CN20917978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79783U true CN209179783U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737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62311.6U Active CN20917978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797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6389A (zh) * | 2020-11-06 | 2021-02-19 |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圆形隧道施工的栈桥 |
-
2018
- 2018-11-26 CN CN201821962311.6U patent/CN2091797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6389A (zh) * | 2020-11-06 | 2021-02-19 |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圆形隧道施工的栈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8120B (zh) | 一种围堰下放施工方法 | |
CN105350526B (zh) | 钢平台的搭设方法 | |
CN103290847A (zh) | 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9179783U (zh) | 基于移动式栈桥的黄土隧道仰拱施工结构 | |
CN107419731A (zh) | 一种扶壁板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700366B (zh) | 深水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用坚石裸岩河床栈桥及施工方法 | |
CN203716046U (zh) | 一种基坑土方运输钢栈桥 | |
CN108104142A (zh) | 一种水中套筒围堰的施工方法 | |
CN203160254U (zh) |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 |
CN208844415U (zh) | 用于改变待施工的管廊上方的河流的流向的渡槽 | |
CN109610473A (zh) |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206308700U (zh) |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 |
CN106498957B (zh) | 钢板桩围堰施工平台及一体化施工方法 | |
CN209323552U (zh) | 一种地基基础加固装置 | |
CN205742125U (zh) | 一种钻孔作业平台 | |
CN105239573B (zh) | 型钢栈桥的内植管锚岩施工方法 | |
CN207906576U (zh) | 一种组合式顶管后靠背 | |
CN207452738U (zh) | 深水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用坚石裸岩河床栈桥 | |
CN206308569U (zh) | 一种加固处治下伏溶洞的路基结构 | |
CN208395771U (zh) | 一种水利水电节能环保用水坝 | |
CN208023515U (zh) | 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
CN206477240U (zh) | 一种用于深水裸岩河床的栈桥桩基 | |
CN204875806U (zh) | 水上基坑支撑施工钢管槽钢排架 | |
CN106592648B (zh) | 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 | |
CN206143793U (zh) | 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移动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