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3927U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3927U
CN209143927U CN201822031283.2U CN201822031283U CN209143927U CN 209143927 U CN209143927 U CN 209143927U CN 201822031283 U CN201822031283 U CN 201822031283U CN 209143927 U CN209143927 U CN 209143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integration apparatus
transfer station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12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浔
陈川
黄裕昌
李鹏程
罗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12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3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3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3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部导通连接有废气管和进水管,在外筒内底部设有与外筒同心设置的中间筒,在中间筒内设有与外筒同心设置的内筒;在外筒侧壁上设有回流进水管,所述回流进水管下端延伸至外筒内底部;所述内筒上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电絮凝装置,所述电絮凝装置通过安装架与外筒连接;所述内筒底部设有泥料收集斗,在泥料收集斗上侧的内筒侧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布水孔;在内筒中部导通连接有回流出水管;在布水孔侧边的内筒上导通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废水预处理一体化设备;用于处理废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一体化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在提高垃圾收运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垃圾装卸及压缩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质和病原体,但由于该废水浓度高、水量小、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以及现场场地及投资成本等限制因素,绝大部分垃圾中转站尤其是城郊及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对该废水进行有效预处理,在未达到排放标准情况下直排管网、周边水体及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生态风险。
目前针对该类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是针对大型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此类工艺仅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针对垃圾中转站废水水量水质等特点的技术集成度及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低、安装简便、节省用地的高效预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外筒,在外筒上端设有筒盖;所述外筒上部导通连接有废气管和进水管,在外筒内底部设有与外筒同心设置的中间筒,在中间筒内设有与外筒同心设置的内筒;在外筒侧壁上设有回流进水管,所述回流进水管下端延伸至外筒内底部;所述内筒上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电絮凝装置,所述电絮凝装置通过安装架与外筒连接;所述内筒底部设有泥料收集斗,在泥料收集斗上侧的内筒侧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布水孔;在内筒中部导通连接有回流出水管;在布水孔侧边的内筒上导通连接有出水管;在外筒内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紫外线灯组。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所述中间筒上部内壁沿周向设有挡料环,在挡料环内边缘沿周向设有溢流堰。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所述安装架通过两侧的升降调节机构与外筒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由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条、设在各连接条下端且与安装架相配合的连接套、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各连接条外端面且一一对应配合的限位凸块以及设在两个连接条之间的弹性弧形片组成,在筒盖上设有与两个连接条相配合的条形孔,弹性弧形片处于初始状态,相互配合的两个限位凸块外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条形孔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各连接条侧边的外筒内壁均设有L型限位块,两个连接条分别穿设在两个L型限位块与外筒内壁配合形成的缺口内;弹性弧形片处于初始状态,两个连接条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块缺口内端面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所述紫外线灯组由沿周向设在中间筒外壁的第一紫外灯管、设在内筒外壁上的第二紫外灯管以及设在内筒内壁上的第三紫外灯管组成,第一紫外灯管、第二紫外灯管、第三紫外灯管均通过套环固定在对应筒壁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在回流进水管下端导通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沿长度方向交错分布有若干通孔。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在泥料收集斗侧壁上导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末端延伸至外筒外侧。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所述布水孔下端与泥料收集斗上端之间的间距为0.15-2.5m。
上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中,在进水管与废气管之间的外筒侧壁上设有溢流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多个筒体结合的设计,有效防止短流现象,大大提高气液两相间接触面积、传质效率以及紫外光有效照射时间;间歇式运行,即开即停,操作简单;工艺效果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需投加化学试剂,降低二次污染风险;设备占地面积小,自重轻,适合于布置紧凑、场地狭小等特殊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外筒1、筒盖2、废气管3、进水管4、中间筒5、内筒6、布水孔6a、电絮凝装置7、安装架8、泥料收集斗9、回流出水管10、出水管11、紫外线灯组12、第一紫外灯管12a、第二紫外灯管12b、第三紫外灯管12c、挡料环13、溢流堰14、升降调节机构15、连接条15a、连接套15b、限位凸块15c、弹性弧形片15d、限位块15e、布水管16、排泥管17、溢流管18、回流进水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外筒1,在外筒1上端设有筒盖2。所述外筒1上部导通连接有废气管3和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与外部废水收集池导通连接,气浮浮渣经由废气管3进入到外部垃圾压缩机进行处理。在进水管4与废气管3之间的外筒1侧壁上设有溢流管18。
在外筒1内底部设有与外筒1同心设置的中间筒5,优选的,所述中间筒5上部内壁沿周向设有挡料环13,在挡料环13内边缘沿周向设有溢流堰14。在中间筒5内设有与外筒1同心设置的内筒6。采用外筒1、中间筒5和内筒6的结构设计,有效防止短流现象,大大提高气液两相间接触面积、传质效率以及紫外光有效照射时间。
在外筒1侧壁上设有回流进水管19,所述回流进水管19下端延伸至外筒1内底部;优选的,在回流进水管19下端导通连接有布水管16,所述布水管16沿长度方向交错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4-6mm。
所述内筒6上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电絮凝装置7,所述电絮凝装置7通过安装架8与外筒1连接。通过电絮凝作用对废水中的悬浮物、COD等污染物等进行预去除,为后续处理系统减轻负荷,电絮凝装置7通过安装架8进行固定,可拆卸,方便清洗。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8通过两侧的升降调节机构15与外筒1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15由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条15a、设在各连接条15a下端且与安装架8相配合的连接套15b、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各连接条15a外端面且一一对应配合的限位凸块15c以及设在两个连接条15a之间的弹性弧形片15d组成,在筒盖2上设有与两个连接条15a相配合的条形孔,弹性弧形片15d处于初始状态,相互配合的两个限位凸块15c外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条形孔的长度。
各连接条15a侧边的外筒1内壁均设有L型限位块15e,L型限位块15e的开口相对,两个连接条15a分别穿设在两个L型限位块15e与外筒1内壁配合形成的缺口内。弹性弧形片15d处于初始状态,两个连接条15a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块15e缺口内端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内筒6底部设有泥料收集斗9,在泥料收集斗9上侧的内筒6侧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布水孔6a。所述布水孔6a下端与泥料收集斗9上端之间的间距为0.15-2.5m,能够有效防止水流扰动对泥斗沉泥影响。布水孔6a尺寸(L×B)为200mm×100mm,该参数可根据实际设备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在泥料收集斗9侧壁上导通连接有排泥管17,所述排泥管17末端延伸至外筒1外侧。
在内筒6中部导通连接有回流出水管10。在布水孔6a侧边的内筒6上导通连接有出水管11。采用这种结构,溢流堰14、布水孔6a用于保证各套筒的轴向布水均匀性。通过回流进水管19和布水管16配合均匀布水,由回流进水管19进入的气水混合液由下至上布满外筒1与中间筒5之间的空间,接着,气水混合液经溢流堰14后进入中间筒5内部,接着,气水混合液由布水孔6a进入并由下至上充满内筒6内部,最后经回流出水管10流出,完成一个混合液循环回流周期。
在外筒1内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紫外线灯组12。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组12由沿周向设在中间筒5外壁的第一紫外灯管12a、设在内筒6外壁上的第二紫外灯管12b以及设在内筒6内壁上的第三紫外灯管12c组成,第一紫外灯管12a、第二紫外灯管12b、第三紫外灯管12c均通过套环固定在对应筒壁上。采用多个紫外灯管保证紫外光照射强度及均匀性,通过紫外光强化羟基自由基等活性基团的激发,并可促进臭氧氧化反应,灯管由套环固定于筒壁,易拆卸,可根据水质情况配置不同功率紫外灯管。
本一体化设备配合间歇式反应系统进行使用,废水从前端收集池经进水管4进入外筒1内,液位达到设定液位后,停止进水,反应系统开始运行,电絮凝装置7开启,发生絮凝沉淀反应,实现对废水中的悬浮物、COD等污染物等的预去除,为后续处理系统减轻负荷,电絮凝沉淀污泥由泥料收集斗9经排泥管17外排。
电絮凝装置7运行一定时间后停止,进入臭氧-紫外协同反应阶段:外部臭氧发生器及回流增压泵开启,废水由回流出水管10经回流增压泵与臭氧通过外部气液混合器进行混合后,经回流进水管19进行内循环,通过臭氧氧化作用及气浮作用,实现对废水COD、色度、SS、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开启环形紫外灯管,强化羟基自由基等活性基团的激发,加快臭氧氧化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此外,紫外线辐射还能使有机物的化学键发生断裂而直接分解,外部COD在线检测仪实时监控废水出水COD浓度,达到设定阙值时,关闭反应系统,一个反应周期结束,处理后废水经出水管11排出。废水经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8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感官性指标及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改善,可排入市政管网或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在外筒(1)上端设有筒盖(2);所述外筒(1)上部导通连接有废气管(3)和进水管(4),在外筒(1)内底部设有与外筒(1)同心设置的中间筒(5),在中间筒(5)内设有与外筒(1)同心设置的内筒(6);
在外筒(1)侧壁上设有回流进水管(19),所述回流进水管(19)下端延伸至外筒(1)内底部;
所述内筒(6)上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电絮凝装置(7),所述电絮凝装置(7)通过安装架(8)与外筒(1)连接;
所述内筒(6)底部设有泥料收集斗(9),在泥料收集斗(9)上侧的内筒(6)侧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布水孔(6a);在内筒(6)中部导通连接有回流出水管(10);
在布水孔(6a)侧边的内筒(6)上导通连接有出水管(11);
在外筒(1)内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电路连接的紫外线灯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筒(5)上部内壁沿周向设有挡料环(13),在挡料环(13)内边缘沿周向设有溢流堰(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通过两侧的升降调节机构(15)与外筒(1)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15)由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条(15a)、设在各连接条(15a)下端且与安装架(8)相配合的连接套(15b)、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各连接条(15a)外端面且一一对应配合的限位凸块(15c)以及设在两个连接条(15a)之间的弹性弧形片(15d)组成,在筒盖(2)上设有与两个连接条(15a)相配合的条形孔,弹性弧形片(15d)处于初始状态,相互配合的两个限位凸块(15c)外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条形孔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连接条(15a)侧边的外筒(1)内壁均设有L型限位块(15e),两个连接条(15a)分别穿设在两个L型限位块(15e)与外筒(1)内壁配合形成的缺口内;弹性弧形片(15d)处于初始状态,两个连接条(15a)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限位块(15e)缺口内端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组(12)由沿周向设在中间筒(5)外壁的第一紫外灯管(12a)、设在内筒(6)外壁上的第二紫外灯管(12b)以及设在内筒(6)内壁上的第三紫外灯管(12c)组成,第一紫外灯管(12a)、第二紫外灯管(12b)、第三紫外灯管(12c)均通过套环固定在对应筒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回流进水管(19)下端导通连接有布水管(16),所述布水管(16)沿长度方向交错分布有若干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泥料收集斗(9)侧壁上导通连接有排泥管(17),所述排泥管(17)末端延伸至外筒(1)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6a)下端与泥料收集斗(9)上端之间的间距为0.15-2.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4)与废气管(3)之间的外筒(1)侧壁上设有溢流管(18)。
CN201822031283.2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09143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283.2U CN20914392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283.2U CN20914392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3927U true CN209143927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9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1283.2U Active CN20914392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3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5078A (zh) * 2019-11-14 2020-02-28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5078A (zh) * 2019-11-14 2020-02-28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10845078B (zh) * 2019-11-14 2021-10-29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一体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72681A1 (en) Recycl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car wash
KR20130129611A (ko) 폐수 응집 처리장치
CN104478171B (zh) 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428946A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装备
CN102633411A (zh) 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
CN2017378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及回用一体化设备、小区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43927U (zh)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CN105948425A (zh) 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CN102557324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CN108911356A (zh) 一种水性漆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1585581A (zh) 组合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8684698U (zh) 一种移动厕所污水处理系统
CN104556567A (zh) 再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329321C (zh) 以混凝、吸附、电解脱色处理焦化污水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6156988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591479A (zh)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5776520B (zh) 二段式双面导流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设备
CN206244583U (zh) 集成化水处理设备
CN110117125A (zh) 机油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347131U (zh) 一种餐饮废水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
CN109095725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一体化装备
CN203754561U (zh) 一种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4192960U (zh)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320340B (zh)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中转站压沥液的生物反应器
CN215627417U (zh) 一种多级耦合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