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9699U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89699U CN209089699U CN201821159683.5U CN201821159683U CN209089699U CN 209089699 U CN209089699 U CN 209089699U CN 201821159683 U CN201821159683 U CN 201821159683U CN 209089699 U CN209089699 U CN 209089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ve
- case
- nest door
- beehive
- insect preven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包括箱盖、巢箱、继箱、底座、隔板、巢框和巢门,所述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齐放置在侧板上,所述侧板的高度为3cm~4cm,巢箱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所述巢门嵌套在凹槽内,其高度大于侧板的高度,在底板的后侧设有沿边沿向内延伸的通风口,巢箱和继箱内均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能够物理防虫,通风效果好,巢门正反两用,蜜量产量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活框蜂箱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意大利蜜蜂一起传入我国,现在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
活框蜂箱通常由巢框、箱体、箱底板、箱盖、副盖、隔板和巢门档等部件构成。采用木材制作,有的采用无毒塑料制作。按活框蜂箱适用蜂种划分,有西方蜜蜂蜂箱(俗称意蜂箱,如郎氏十框蜂箱等)和中华蜜蜂蜂箱(简称中蜂箱,如中蜂十框蜂箱)两类;按扩大蜂巢的方式划分,活框蜂箱又可分为向上叠加继箱扩巢的重叠式蜂箱(如朗氏十框蜂箱、中蜂十框蜂箱等)和横向增加巢脾扩巢的横卧式蜂箱(如十六框卧式蜂箱)两类。世界各地普遍采用的是郎氏十框蜂箱和达旦蜂箱。中国采用的活框蜂箱主要有用于饲养西方蜜蜂的郎氏十框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十六框卧式蜂箱和用于饲养中华蜜蜂的中蜂十框蜂箱等箱型。
标准蜂箱也称为十框蜂箱、郎氏蜂箱,是目前养蜂者最为常用的一种叠加式活框蜂箱。标准蜂箱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档、副盖、箱盖及隔板组成的。需要时可以在箱身上叠加继箱,继箱没有箱底,可以与巢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l0框时,就需要向上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
巢框上梁与副盖之间的距离称为上蜂路,巢框下梁与巢底之间的距离称为下蜂路,巢脾侧梁与蜂箱前后壁之间的距离分别称为前蜂路和后蜂路,两个巢脾之间的距离称为脾间蜂路。蜂路是蜜蜂在巢内通行和活动的地方,而且在加强巢内空气交流和减少温度散失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蜂巢中留有蜂路,蜜蜂在巢内才能通行无阻、而且便于人们移动集脾和管理蜂群。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见的双蜂路脾间蜂路为9mm,单蜂路脾间蜂路为5 mm。框间蜂路为7mm。上蜂路为8~10mm,下蜂路10~25mm,前、后蜂路为 8~10mm,这样的距离不易出现蜜蜂在其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
现有的蜂箱下蜂路10~25mm,防虫效果不是非常好,蜂箱巢门大多与箱体成一体,无法调节,蜜蜂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蜜蜂王出逃、黄蜂等外来蜂入侵的情况,严重影响蜂蜜的产量,或者是工蜂出入口单一,无法调节,导致在花蜜量大的时候拥挤不堪,不能有效的控制蜜蜂的出入量,还或者蜂箱的通风效果不好,容易引起烂子病,而且防虫害都是化学防虫,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蜜蜂的科学养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所存在的缺点,提供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产蜜量高,物理防虫的一种带通风底座的中华蜜蜂专用新型蜂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包括箱盖、巢箱、继箱、底座、隔板、巢框和巢门,巢箱和继箱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继箱叠加在巢箱之上,所述隔板、巢框悬挂于巢箱和继箱内,所述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底座的宽度和巢箱相匹配,长度大于巢箱的长度,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齐放置在侧板上,所述侧板的高度为3cm~4cm,巢箱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所述巢门嵌套在凹槽内,其高度大于侧板的高度,在巢门上设有出蜂口,在底板下端面的左、右、前沿均设有支撑条,在底板的后侧设有沿边沿向内延伸的通风口,在通风口上方设有纱网,在通风口处设有与通风口相匹配的活动挡板,巢箱和继箱内均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巢门的上沿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处设有栅栏,栅栏孔洞的高度小于蜂王的尺寸,栅栏孔洞的高度为4mm,在巢门的下沿设有出蜂口,出蜂口的高度大于栅栏孔洞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出蜂口为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处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转动安装在巢门上。
优选的,在巢门上沿方形孔的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栅栏嵌在插槽内。
优选的,在大流蜜期,所述巢门为栅栏一侧朝上放置,其余时间,所述巢门为栅栏一侧朝下放置。
优选的,通风口以及活动挡板的横切面呈倒梯形。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板的下方设有长条形把手。
优选的,所述巢框顶端与巢箱/继箱上边以及巢框底端与巢箱/继箱下边均有4mm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巢门两用,在大流蜜期,巢门栅栏一侧朝上放置,其余时间,巢门栅栏一侧朝下放置,当蜂王飞逃季节,巢门栅栏一侧处于朝下放置状态,防止蜂王飞逃,此时工蜂干活出入栅栏孔洞不受影响,栅栏孔洞的高度4mm,适合绝大部分中华蜜蜂工蜂的个头的大小,巢门嵌套在底板左右侧板的内侧凹槽内,结构简单,方便倒置,克服了市场上用铁皮固定巢门容易导致生锈的毛病;本实用新型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方便清扫;本实用新型箱体设置有通风口,箱底通风,空气容易流通,不容易产生蜜蜂最大的虫害烂子病,减少蜜蜂虫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齐放置在侧板上,而市场上巢箱是直接放置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的高度为3cm~4cm,巢框底端与巢箱的距离为4mm,下蜂路为34~44mm,根据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这样的下蜂路,蜜蜂在容易下面结团,蜜蜂拥挤成团,堆积在底部,产生一个保护圈,容易养成强群,病虫害难以通过拥挤成团的蜜蜂爬上巢脾,普通的下蜂路10~25mm,没有形成这样的保护圈,容易产生病虫害,蝴蝶、棉虫等容易浸入;本实用新型上蜂路为4mm,不同于普通中华蜜蜂的上蜂路为8~10mm,大多都是只有巢箱没有继箱,有继箱设置的,这样的上蜂路距离,蜜蜂不太愿意爬上继箱,本实用新型巢框顶端与巢箱/继箱上边以及巢框底端与巢箱/继箱下边均有4mm的距离,形成紧密的空间,挤压蜜蜂往上爬行,巢箱为蜂王繁殖用,继箱为工蜂酿蜜用,提高了蜜蜂产量,本实用新型蜜蜂产量提高了一倍;本实用新型巢箱和继箱内均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之间留有间隙,通风效果好,不同于市场上每个箱体只设置一块隔板,一侧巢脾紧挨着箱体侧壁,病虫害容易侵入,设置两块隔板,隔板与箱体侧壁通风,底板有通风口,箱盖通风,巢门通风,有利于空气对流循环,上下通风,不易于产生烂子病,本实用新型蜜蜂集中于两隔板之间,病虫害难以从侧壁侵入,底部有蜜蜂团,病虫害难以从底部侵入,物理防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及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及巢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巢门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箱盖;2、巢箱;3、继箱;4、底座;5、巢框;6、巢门;7、底板;8、侧板;9、栅栏;10、出蜂口;11、支撑条;12、通风口;13、活动档板;14、长条形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包括箱盖1、巢箱2、继箱3、底座4、隔板、巢框5和巢门6,巢箱2和继箱3的结构和尺寸一致,继箱3叠加在巢箱2之上,隔板、巢框5悬挂于巢箱2和继箱3内,底座4与巢箱2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方便清扫箱底的巢虫和蜂蜡,底座4的宽度和巢箱2相匹配,长度大于巢箱2的长度,底座4包括底板7,在底板7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8,巢箱2对齐放置在侧板8上,侧板8的高度为3cm~4cm,巢框5底端与巢箱2的距离为4mm,下蜂路为34~44mm,根据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这样的下蜂路,蜜蜂在容易下面结团,蜜蜂拥挤成团,堆积在底部,产生一个保护圈,容易养成强群,病虫害难以通过拥挤成团的蜜蜂爬上巢脾,普通的下蜂路10~25mm,没有形成这样的保护圈,容易产生病虫害,蝴蝶、棉虫等容易浸入。巢箱2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巢门6嵌套在凹槽内,其高度大于侧板8的高度,巢门6的上沿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两侧设有插槽,栅栏9嵌在插槽内,栅栏9孔洞的高度小于蜂王的尺寸,在巢门6的下沿设有出蜂口10,出蜂口10的高度大于栅栏孔洞的高度。出蜂口10为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处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转动安装在巢门上, 在大流蜜期,所述巢门6为栅栏9一侧朝上放置,其余时间,所述巢门6为栅栏9一侧朝下放置(如图6所示),当蜂王飞逃季节,巢门栅栏9一侧处于朝下放置状态,防止蜂王飞逃,此时工蜂干活出入栅栏孔洞不受影响,栅栏孔洞的高度4mm,适合绝大部分中华蜜蜂工蜂的个头的大小,巢门6嵌套在底板7左右侧板8的内侧凹槽内,结构简单,方便倒置,克服了市场上用铁皮固定巢门容易导致生锈的毛病。
在底板下端面的左、右、前沿均设有支撑条11,在底板7的后侧设有沿边沿向内延伸的通风口12,在通风口12上方设有纱网,在通风口12处设有与通风口相匹配的活动挡板13,通风口12以及活动挡板13的横切面呈倒梯形,活动挡板13的下方设有长条形把手14,通过活动档板13开启或关闭通风口,灵活方便,箱底通风,空气容易流通,不容易产生蜜蜂最大的虫害烂子病,减少蜜蜂虫病的发生。
巢箱2和继箱3内均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5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之间留有间隙。通风效果好,不同于市场上每个箱体只设置一块隔板,一侧巢脾紧挨着箱体侧壁,病虫害容易侵入,设置两块隔板,隔板与箱体侧壁通风,底板有通风口,箱盖通风,巢门通风,有利于空气对流循环,上下通风,不易于产生烂子病,本实用新型蜜蜂集中于两隔板之间,病虫害难以从侧壁侵入,底部有蜜蜂团,病虫害难以从底部侵入,物理防虫效果好。
所述巢框顶端与巢箱/继箱上边的距离b以及巢框底端与巢箱/继箱下边的距离a均有4mm,本实用新型上蜂路为4mm,不同于普通中华蜜蜂的上蜂路为8~10mm,普通蜂箱大多都是只有巢箱没有继箱,有继箱设置的,这样的上蜂路距离,蜜蜂也不太愿意爬上继箱,本实用新型巢框顶端与巢箱/继箱上边以及巢框底端与巢箱/继箱下边均有4mm的距离,形成紧密上蜂路空间,挤压蜜蜂往上爬行,巢箱为蜂王繁殖用,继箱为工蜂酿蜜用,提高了蜜蜂产量,普通蜂箱一层一年大概10来斤蜂蜜,本实用新型两层蜂箱一年大概30~50斤蜂蜜,蜂蜜产量提高了一倍以上。
在前述说明书与相关附图中存在的教导的帮助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实用新型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因此,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修改和其它实施方案被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尽管本文中使用了特定术语,它们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用于限制。
Claims (8)
1.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包括箱盖、巢箱、继箱、底座、隔板、巢框和巢门,巢箱和继箱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继箱叠加在巢箱之上,所述隔板、巢框悬挂于巢箱和继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底座的宽度和巢箱相匹配,长度大于巢箱的长度,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齐放置在侧板上,所述侧板的高度为3cm~4cm,巢箱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所述巢门嵌套在凹槽内,其高度大于侧板的高度,在巢门上设有出蜂口,在底板下端面的左、右、前沿均设有支撑条,在底板的后侧设有沿边沿向内延伸的通风口,在通风口上方设有纱网,在通风口处设有与通风口相匹配的活动挡板,巢箱和继箱内均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门的上沿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处设有栅栏,栅栏孔洞的高度小于蜂王的尺寸,在巢门的下沿设有出蜂口,出蜂口的高度大于栅栏孔洞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蜂口为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处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转动安装在巢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在巢门上沿方形孔的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栅栏嵌在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在大流蜜期,所述巢门为栅栏一侧朝上放置,其余时间,所述巢门为栅栏一侧朝下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通风口以及活动挡板的横切面呈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的下方设有长条形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框顶端与巢箱/继箱上边以及巢框底端与巢箱/继箱下边均有4mm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59683.5U CN209089699U (zh) | 2018-07-22 | 2018-07-22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59683.5U CN209089699U (zh) | 2018-07-22 | 2018-07-22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89699U true CN209089699U (zh) | 2019-07-12 |
Family
ID=6714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59683.5U Active CN209089699U (zh) | 2018-07-22 | 2018-07-22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896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5219A (zh) * | 2018-07-22 | 2018-12-07 | 新晃蜂窝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
2018
- 2018-07-22 CN CN201821159683.5U patent/CN2090896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5219A (zh) * | 2018-07-22 | 2018-12-07 | 新晃蜂窝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39268B2 (en) | Comb formation guide for placement between beehive frames | |
CN108935219A (zh)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
CN107047377B (zh) |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 |
US20160227745A1 (en) | Beehive system | |
CN103181341A (zh) | 斜底方形自动恒温中蜂蜂箱 | |
CN209089699U (zh) | 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
WO2016087883A1 (en) | Multihive | |
CN107410098B (zh) | 可循环取蜜的蜜蜂活动巢框 | |
KR101934779B1 (ko) | 토종벌통의 토종벌 출입문 | |
RU2640283C2 (ru) | Многокорпусный улей | |
KR20110015488A (ko) | 이중바닥 벌통 | |
KR101719906B1 (ko) | 토종벌의 여왕벌 차단부재와 이를 이용한 토종벌의 여왕벌 관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206866362U (zh) |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 |
CN105900862B (zh) | 卧放式树干蜜蜂蜂箱 | |
CN212306513U (zh) | 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蜂蜇的蜜蜂养殖箱 | |
CN205694982U (zh) | 卧放式树干蜜蜂蜂箱 | |
KR200495848Y1 (ko) | 장착 방향에 따라 벌통의 출입구를 개폐시킬 수 있는 양봉용 소문 | |
AU2013101747A6 (en) | Storage Devices for Bees | |
CN209151965U (zh) | 一种带通风底座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 | |
CN2489588Y (zh) | 巢础框 | |
CN111406678A (zh) | 一种拆分式蜂箱 | |
US20190246611A1 (en) | Beehive frame | |
CN214709625U (zh) | 一种新型蜂箱 | |
CN205694986U (zh) | 一种蜂箱 | |
CN109526806B (zh) | 一种适用于中蜂无药养殖的蜂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18000 Tangdong Village, Huangzhou Town, Xinhu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honeycomb nes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8000 Tangdong Village, Huangzhou Town, Xinhu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HUANG FENGWOW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