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1335U -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1335U
CN209081335U CN201821972349.1U CN201821972349U CN209081335U CN 209081335 U CN209081335 U CN 209081335U CN 201821972349 U CN201821972349 U CN 201821972349U CN 209081335 U CN209081335 U CN 20908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support bar
rod
sh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23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li Li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ali Li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ali Li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ali Li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23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1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该可铲式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定位装置和导轨支撑装置,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的底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L型套筒、定位杆、插头块和推拉杆,所述L型套筒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面,所述L型套筒的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贯穿L型套筒的一侧并贴合连接地面,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该可铲式升降平台,当液压装置发生故障,多叉型支撑臂突然降落时,导轨支撑装置可以继续支撑保护台,继续保持保护台的高度,维持该可铲式升降平台的稳定,防止工作人员摔伤。

Description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目前的升降平台大多数以液压为动力。液压升降平台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液压升降平台的移动依靠人力或者依靠其他运输车子,如果依靠人力,在有些载货重量较重视,需要较多的人力,使用不方便;而且在某些通道较窄的地方无法人力来推动或者转弯;如果依靠运输车子,这样搬上和搬下非常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483259 U中公开的液压升降平台,该液压升降平台,虽然,两个前轮可同步正转、同步反转或一个正转一个反转,这样两个同步正转时,平台往前移动;同步反转,平台往后移动;而一个正转一个反转,则可以转向,使平台能适应更加复杂的道路,但是,该液压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隐患:一方面,如果液压装置突然出现故障,升降臂架会因失去支撑力而直接下落,载物台上的人或物会直接摔到地面,另一方面,该液压升降平台的滑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增加该升降平台的不安全因素。
目前,现有的液压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定位装置和导轨支撑装置,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的底端;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L型套筒、定位杆、插头块和推拉杆,所述L型套筒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面,所述L型套筒的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贯穿L型套筒的一侧并贴合连接地面,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插头块的一侧,所述插头块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的一端,所述推拉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贯穿L型套筒的另一侧;
所述导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的上端面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插接在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端插接在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内部;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固定片的一端,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齿轮的中部,所述齿轮上的轮齿咬合连接齿牙的一侧,所述齿牙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链条的一端,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接栓的一端,所述插接栓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杆,所述插接栓的中部贴合连接齿轮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滑轮的顶端,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轮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活动连接多叉型支撑臂的底端,所述多叉型支撑臂的顶端固定连接保护台的底部下端面中部;
所述保护台的底部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的顶端。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底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液压缸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接在液压缸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多叉型支撑臂的一侧中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铲式升降平台,当液压装置发生故障,多叉型支撑臂突然降落时,导轨支撑装置可以继续支撑保护台,继续保持保护台的高度,维持该可铲式升降平台的稳定,防止工作人员摔伤。
(2)、该可铲式升降平台,被推至指定地点后,定位装置可把底座撑起,将滑轮悬空,这样,升降平台就可以避免滑轮晃动的情况出现,排除升降平台在使用中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强该升降平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支撑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定位装置;3、导轨支撑装置;4、L型套筒;5、定位杆;6、插头块;7、推拉杆;8、弹簧;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第三支撑杆;12、固定片;13、齿轮;14、齿牙;15、插接栓;16、链条;17、滑轮;18、多叉型支撑臂;19、保护台;20、固定块;21、液压缸;22、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定位装置2和导轨支撑装置3,底座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2,底座1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3的底端,定位装置2和导轨支撑装置3都可以排除该升降平台在使用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该升降平台的安全性;
定位装置2包括L型套筒4、定位杆5、插头块6和推拉杆7,L型套筒4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底座1的一侧面,L型套筒4的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5,定位杆5的底端贯穿L型套筒4的一侧并贴合连接地面,定位杆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插头块6的一侧,插头块6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7的一端,推拉杆7上套接有弹簧8,推拉杆7的另一端贯穿L型套筒4的另一侧,使用定位装置2,使用者一手向外拉动推拉杆7,一手向下摁动定位杆5,然后松开推拉杆7,插头块6受弹簧8作用力的缘故插接在定位杆5的凹槽内部,卡住定位杆5,从而将滑轮17悬空;
导轨支撑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第一支撑杆9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插接在第一支撑杆9的顶端内部,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11的底端,第三支撑杆11的底端插接在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内部,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11两两相接,可撑起保护台19,增加保护台19的稳定性;
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固定片12的一端,固定片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齿轮13的中部,齿轮13上的轮齿咬合连接齿牙14的一侧,齿牙1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9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杆9的外表面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链条16的一端,链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接栓15的一端,插接栓15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杆9,插接栓15的中部贴合连接齿轮13的底部,第三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一支撑杆9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随着保护台19的升高,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11也随之展开,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11也随之展开后,再用插接栓15固定,防止齿轮13向下滑动,以保持保护台19的高度,增强保护台19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座1的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滑轮17的顶端,滑轮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轮17对称分布,方便整个升降平台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活动连接多叉型支撑臂18的底端,多叉型支撑臂18的顶端固定连接保护台19的底部下端面中部;
保护台19的底部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3的顶端,多叉型支撑臂18和导轨支撑装置3支撑保护台19,以实现该升降平台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20的底部,固定块20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液压缸21的一端,液压缸21可随多叉型支撑臂18的高度变化调整工作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液压缸2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22,活塞杆22的一端插接在液压缸21的内部,活塞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多叉型支撑臂18的一侧中部,使用该升降平台时,液压缸21和活塞杆22配合工作,可将多叉型支撑臂18撑起,从而将保护台19升到一定的高度。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该可铲式升降平台,使用时,使用者将该升降平台推到指定地点后,一手向外拉动推拉杆7,一手向下摁动定位杆5,然后松开推拉杆7,插头块6受弹簧8作用力的缘故插接在定位杆5的凹槽内部,卡住定位杆5,从而将滑轮17悬空,防止升降平台在工作的过程中晃动,接着,启动升降平台的液压缸21,液压缸21和活塞杆22配合工作,将多叉型支撑臂18撑起,从而把保护台19升起,导轨支撑装置3在保护台19升起的过程中随着展开,导轨支撑装置3展开后,把插接栓15安装好,固定住齿轮13,防止齿轮13向下滑动,以保持保护台19的高度,增强保护台19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装置(2)和导轨支撑装置(3),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3)的底端;
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L型套筒(4)、定位杆(5)、插头块(6)和推拉杆(7),所述L型套筒(4)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底座(1)的一侧面,所述L型套筒(4)的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的底端贯穿L型套筒(4)的一侧并贴合连接地面,所述定位杆(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插头块(6)的一侧,所述插头块(6)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7)的一端,所述推拉杆(7)上套接有弹簧(8),所述推拉杆(7)的另一端贯穿L型套筒(4)的另一侧;
所述导轨支撑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11),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插接在第一支撑杆(9)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11)的底端,所述第三支撑杆(11)的底端插接在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内部;
所述第二支撑杆(1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固定片(12)的一端,所述固定片(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齿轮(13)的中部,所述齿轮(13)上的轮齿咬合连接齿牙(14)的一侧,所述齿牙(1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9)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外表面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链条(16)的一端,所述链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接栓(15)的一端,所述插接栓(15)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杆(9),所述插接栓(15)的中部贴合连接齿轮(13)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一支撑杆(9)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滑轮(17)的顶端,所述滑轮(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轮(17)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活动连接多叉型支撑臂(18)的底端,所述多叉型支撑臂(18)的顶端固定连接保护台(19)的底部下端面中部;
所述保护台(19)的底部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导轨支撑装置(3)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20)的底部,所述固定块(20)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液压缸(2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2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的一端插接在液压缸(21)的内部,所述活塞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多叉型支撑臂(18)的一侧中部。
CN201821972349.1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8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2349.1U CN209081335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2349.1U CN209081335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1335U true CN209081335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23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81335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13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05A (zh) * 2021-02-02 2021-06-2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台车的车架结构
CN113044772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朱文彬 一种具备快速提升功能的机械加工用辅助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05A (zh) * 2021-02-02 2021-06-2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台车的车架结构
CN113044772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朱文彬 一种具备快速提升功能的机械加工用辅助平台
CN113044772B (zh) * 2021-03-11 2022-12-0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一种具备快速提升功能的机械加工用辅助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2511U (zh) 一种稳定检修升降台
CN209081335U (zh) 一种可铲式升降平台
CN212243498U (zh) 一种办公家具用辅助移动装置
CN202765066U (zh) 具有上下楼梯功能的半自动化机械承重装置
CN201014988Y (zh) 边坡破坏模型倾斜加载装置
CN204587872U (zh) 一种自动化折叠运载梯
CN202864825U (zh) 一种剪叉式升降装置
CN106938826B (zh) 一种平衡稳定的小型履带式起重机
CN201003378Y (zh) 新型旋升式井架及底座
CN209259349U (zh) 电缆放线架
CN206531635U (zh) 脚手架防滑圈耐久测试设备
CN213011619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塔筒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09957271U (zh) 一种油田工作用器械吊装设备
CN220976423U (zh) 一种用于房建的双臂式小型物料提升机
CN208362904U (zh) 一种桥梁检测维护装置
CN203262592U (zh) 一种升降桌面的顶升机构
CN221500420U (zh) 一种建筑材料吊装车
CN2195075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提升机
CN217205213U (zh) 电梯井临时楼梯架
CN211747827U (zh) 一种新型图书管理升降装置
CN106946195B (zh) 一种安装台面自动调平装置
CN220152165U (zh) 一种建筑升降平台
CN213416024U (zh) 一种手拉葫芦架
CN206288877U (zh) 收钩装置、起重臂和随车起重机
CN208072907U (zh) 室内装饰工程用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