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3492U - 输电杆塔 - Google Patents
输电杆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53492U CN209053492U CN201820977032.0U CN201820977032U CN209053492U CN 209053492 U CN209053492 U CN 209053492U CN 201820977032 U CN201820977032 U CN 201820977032U CN 209053492 U CN209053492 U CN 2090534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hanging
- hanging structure
- lead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电杆塔,包括塔身和挂线结构;塔身包括主杆和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且轴线平行的跳线横担、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挂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子,绝缘子的端点作为所述挂线结构的挂线点,用于挂载输电线路;所述挂线结构包括第一至第七挂线结构;第一横担两端设有第一、二挂线结构,第二横担两端设有第三、四挂线结构,第五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一横担相交处,第六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二横担相交处,第七挂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跳线横担一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杆塔,可实现跨越或者穿越交叉输电线路的功能,施工难度减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电杆塔的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电力线路建设范围较广、覆盖面较高。随着电力建设快速的发展,高压输电线路越来多,高压走廊越来越紧张。在新建高压输电线路路径方案选择时,常常面临与多条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交叉的问题。合理选择路径方案及杆塔,对于提高输电安全性及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
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遇到同电压等级线路宜采用跨越,遇到高电压等级线路时需采用钻越方案。
在遇到多条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并行时,用同一种呼高铁塔同时穿越起来比较困难。目前针对此情况常用设计方案多采用电缆穿越、或增加转角杆塔来解决,此两种方案会直接导致成本增加、施工难度增大。
新建线路需穿过与铁路并行的高电压等级线路,同时还需跨越铁路。跨越铁路要求杆塔很高,而穿越高电压等级线路要求杆塔很低才能实现。目前针对此情况常用设计方案多采用增加转角杆塔来解决,此种方案会使投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钻跨型输电杆塔以解决该问题。该输电杆塔有两层横担,两层横担均可挂导线。在保证跨越同电压等级线路同时,在本杆塔上降低钻越处导线的高度,以合理的高度穿越高电压等级线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电杆塔,包括塔身和挂线结构;所述塔身包括主杆和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且轴线平行的跳线横担、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挂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子,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子的端点作为所述挂线结构的挂线点,用于挂载输电线路;所述挂线结构包括第一挂线结构、第二挂线结构、第三挂线结构、第四挂线结构、第五挂线结构、第六挂线结构、第七挂线结构;所述第一挂线结构和第二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的两端,所述第三挂线结构和第四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两端,所述第五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一横担相交处,所述第六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二横担相交处,所述第七挂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跳线横担一端。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第一引线对应连线所述第一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三挂线结构挂线点;第二引线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四挂线结构挂线点;第三引线对应连线第五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六挂线结构挂线点且通过第七挂线结构挂线点。
进一步,所述挂线结构还包括第八挂线结构,所述第八挂线结构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相交。
进一步,所述第八挂线结构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靠近所述塔身最近的一点相交。
进一步,所述挂线结构还包括第九挂线结构,第十挂线结构,第十一挂线结构,第十二挂线结构;所述第九挂线结构和第十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的两端,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和第十二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两端;所述第九挂线结构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与所述第一引线相交;所述第十挂线机构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二挂线机构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二固定线;所述第二固定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相交。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线中点与所述第一引线中点相交,所述第二固定线中点与所述第二引线中点相交。
进一步,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为绝缘导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电线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输电杆塔,可实现跨越或者穿越交叉输电线路的功能,结构简单,稳定性优越,操作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杆,2-跳线横担,3-第一横担,4-第二横担,5-第一挂线结构,6-第二挂线结构,7-第三挂线结构,8-第四挂线结构,9-第五挂线结构,10-第六挂线结构,11-第七挂线结构,12-第一引线,13-第二引线,14-第三引线,15-第八挂线结构,16-第九挂线结构,17-第十挂线机构,18-第十一挂线结构,19-第十二挂线结构,20一第一固定线,21-第二固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具体的说,以35KV输电杆塔为例,输电杆塔包括塔身和挂线结构;所述塔身包括主杆1和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且轴线平行的跳线横担2、第一横担3和第二横担4;所述挂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子,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子的端点作为所述挂线结构的挂线点,用于挂载输电线路;所述挂线结构包括第一挂线结构5、第二挂线结构6、第三挂线结构7、第四挂线结构8、第五挂线结构9、第六挂线结构10、第七挂线结构11;所述第一挂线结构5和第二挂线结构6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3的两端,所述第三挂线结构7和第四挂线结构8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4两端,所述第五挂线结构9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1和所述第一横担3相交处,所述第六挂线结构10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1和所述第二横担4相交处,所述第七挂线结构11设置在所述跳线横担2一端。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35kV输电杆塔第一横担3和第二横担4,两层横担均可挂导线。在保证跨越同电压等级线路同时,在本杆塔上降低钻越处导线的高度,以合理的高度穿越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当跨越同电压等级线路时,电线通过第一根35kV输电杆塔第三挂线结构7,第四挂线结构8和第10挂线结构引入电线,通过第一挂线结构5、第二挂线结构6和第9挂线结构输出电线,输出电线横跨同电压等级线路。然后在通过第二根35kV输电杆塔第一挂线结构5、第二挂线结构6和第9挂线结构引入电线,通过第三挂线结构7,第四挂线结构8和第10挂线结构输出电线,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同电压等级线路的跨越。钻越高电压等级线路例如110KV输电线路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引入电线和输出电线的方向相反。以上的跨越或者钻越,保持输电线路和所要跨越的线路交汇处高度间距在3-5米为宜。第一横担的间距和和第二横担的间距基于此而确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35kV输电杆塔还包括第一引线12、第二引线13、第三引线14;第一引线12对应连线所述第一挂线结构5挂线点和第三挂线结构7挂线点;第二引线13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挂线结构6挂线点和第四挂线结构8挂线点;第三引线14对应连线第五挂线结构9挂线点和第六挂线结构10挂线点且通过第七挂线结构11挂线点。在输电杆塔上设置对应的三条引线,现场施工更加方便操作,提高了架线效率。以35KV输电杆塔为例,引线与塔身的最小间距为0.5米;110KV输电杆塔,引线和塔身的最小间距为1米。引线和塔身的安全距离需要通过横担之间的间距、挂线结构绝缘子的数量和挂线结构的固定位置去调整。
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35kV输电杆塔还包括第八挂线结构15,所述第八挂线结构15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14相交。第八挂线结构15的目的是起到支撑和固定第三引线14的作用,提高输电杆塔的整体安全性,第八挂线结构15的数量可以多个,这样可以实现第三引线14与塔身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且能保持第三引线14不会大幅度晃动,提高了输电杆塔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八挂线结构15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14靠近所述塔身最近的一点相交。在第三引线14距离塔身最近的一点做一个支撑挂线结构,增大了第三引线14与塔身的距离,第八挂线结构15在这里就是起到了支撑挂线结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找一个第三引线14与塔身最近的点,再做一个支撑挂线结构,支撑挂线结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固定第三引线14,同时使第三引线14与塔身保持合理的安全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挂线结构还包括第九挂线结构16,第十挂线结构17,第十一挂线结构18,第十二挂线结构19;所述第九挂线结构16和第十挂线结构17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3的两端,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18和第十二挂线结构19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4两端;所述第九挂线结构16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18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一固定线20;所述第一固定线20与所述第一引线12相交;所述第十挂线机构17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二挂线机构19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二固定线21;所述第二固定线21与所述第二引线13相交。上述固定线和挂线结构组成的结构与引线相交,目的是为了固定第一引线12和第二引线13,保持引线与塔身保持合理的安全间距,降低引线晃动幅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线20中点与所述第一引线12中点相交,所述第二固定线21中点与所述第二引线13中点相交。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原来的基础上操作更加方便,安装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线12、第二引线13、第三引线14为绝缘导线,引线为绝缘导线大大降低了引线与塔身直接的导电,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使设备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线12、第二引线13、第三引线14两端分别设置有电线线夹。这样的结构是输电线路架设后接线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
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是以常用的35KV输电杆塔为例,110KV输电线路、220KV输电线路等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根据不同的输电线路的安全系数设计横担的间距和挂线结构的长度,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跨越或者穿越交叉输电线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输电杆塔,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实现跨越或者穿越交叉输电线路的功能,施工难度减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和挂线结构;所述塔身包括主杆和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且轴线平行的跳线横担、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挂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子,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子的端点作为所述挂线结构的挂线点,用于挂载输电线路;所述挂线结构包括第一挂线结构、第二挂线结构、第三挂线结构、第四挂线结构、第五挂线结构、第六挂线结构、第七挂线结构;所述第一挂线结构和第二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的两端,所述第三挂线结构和第四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两端,所述第五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一横担相交处,所述第六挂线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和所述第二横担相交处,所述第七挂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跳线横担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第一引线对应连线所述第一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三挂线结构挂线点;第二引线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四挂线结构挂线点;第三引线对应连线第五挂线结构挂线点和第六挂线结构挂线点且通过第七挂线结构挂线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结构还包括第八挂线结构,所述第八挂线结构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挂线结构的挂线点与所述第三引线靠近所述塔身最近的一点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结构还包括第九挂线结构,第十挂线结构,第十一挂线结构,第十二挂线结构;所述第九挂线结构和第十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担的两端,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和第十二挂线结构自左向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担两端;所述第九挂线结构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一挂线结构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与所述第一引线相交;所述第十挂线结构的挂线点和所述第十二挂线机构的挂线点连接有第二固定线;所述第二固定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线中点与所述第一引线中点相交,所述第二固定线中点与所述第二引线中点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为绝缘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电线线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77032.0U CN209053492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输电杆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77032.0U CN209053492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输电杆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53492U true CN209053492U (zh) | 2019-07-02 |
Family
ID=6704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77032.0U Active CN209053492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输电杆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53492U (zh) |
-
2018
- 2018-06-22 CN CN201820977032.0U patent/CN2090534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10314U (zh) | 220kV丁字形同塔双回钻越塔 | |
CN206128796U (zh) | 一种猫头直线塔 | |
CN202017375U (zh) | 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 | |
CN202970091U (zh) | 一种220kV同杆双回路塔头全复合材料钢管杆 | |
CN201953131U (zh) | 220kV同塔双回直线转角钻越塔 | |
CN200976471Y (zh) | 直流双极垂直排列“f”形输电线路系列铁塔 | |
CN209053492U (zh) | 输电杆塔 | |
CN205243135U (zh) | 一种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交叉钻越塔 | |
CN102005712A (zh) | 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跳线为水平绕跳的耐张转角塔 | |
CN201406865Y (zh) | 66kv架空输电线路双回水平穿越铁塔 | |
CN206673533U (zh) | 一种新型高压输电线路转角杆安装结构 | |
CN204928052U (zh) | 一种杆式垂直排列紧凑型输电线路 | |
CN201502207U (zh) | 架空线路高压塔杆 | |
CN203441149U (zh) | 一种双回路三角形直线钢管杆塔 | |
CN201821070U (zh) | 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跳线为水平绕跳的转角塔 | |
CN208106036U (zh) | 一种新型单回线路π进电缆终端钢管杆 | |
CN106972439B (zh) | 一种输电线路垂直排列导线开断引下的联接型式和方法 | |
CN204850643U (zh) | 一种三联钻越钢管杆 | |
CN205805103U (zh) | 一种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 | |
CN205012746U (zh) | 35kV上字型串直线塔 | |
CN102817489A (zh) | 双塔窗双回路直线塔 | |
CN205908091U (zh) | 一种交流双回直线塔 | |
CN211923754U (zh) | 一种220kV与110kV混压四回输电线路双T接线塔 | |
CN102561783A (zh) | 一种500kV垂直排列对称布置双回路紧凑型直线塔 | |
CN204441002U (zh) | 特高压直流线路y型串直线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