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4610U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84610U CN208884610U CN201821173599.9U CN201821173599U CN208884610U CN 208884610 U CN208884610 U CN 208884610U CN 201821173599 U CN201821173599 U CN 201821173599U CN 208884610 U CN208884610 U CN 2088846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tail water
- blowing
- pit
- bed m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包括:一设置在卸泥码头处的吹泥池;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吹泥池内的高压水枪;一泥浆池,所述泥浆池的泥浆进口与所述吹泥池的泥浆出口连通;一设置在所述泥浆池一侧的吹泥泵站,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进口延伸入所述泥浆池内;一底泥堆场,所述底泥堆场的泥浆进口与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出口连接;一设置在所述底泥堆场一侧的尾水收集池;以及一尾水回收池,所述尾水回收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尾水收集池连接,每一高压水枪的进水口延伸入所述尾水回收池中。本实用新型完成底泥上岸、杂物分离、泥浆入库等步骤,实现水路运输向管道运输的无缝对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降低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吹泥站、吹泥船只能吹送不含较大杂物且未被污染的底泥,但遇到城市河湖富含杂物且严重污染的底泥时,如采用常规的吹泥站、吹泥船进行吹泥输送入库,杂物会缠绞叶轮,吹泥船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即便污染底泥不含大杂物,产生的大量尾水将会污染环境。目前尚无适合富含杂物的污染底泥吹泥设备,为了解决富含杂物且被污染的底泥吹送入库这一技术难题,填补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降低处理成本的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包括:
一设置在卸泥码头处的吹泥池,当运泥船靠近卸泥码头时,通过卸泥挖掘机将所述运泥船上的底泥输送至所述吹泥池中;
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吹泥池内的用于对所述吹泥池内的底泥进行冲切的高压水枪;
一泥浆池,所述泥浆池的泥浆进口与所述吹泥池的泥浆出口连通;
一设置在所述泥浆池一侧的吹泥泵站,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进口延伸入所述泥浆池内;
一底泥堆场,所述底泥堆场的泥浆进口通过一泥浆输送管与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出口连接;以及
一设置在所述底泥堆场一侧的用于收集所述底泥堆场中的堆场尾水的尾水收集池;以及
一尾水回收池,所述尾水回收池的进水口通过输水泵和尾水输送管与所述尾水收集池连接,每一高压水枪的进水口延伸入所述尾水回收池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吹泥池、泥浆池、底泥堆场、尾水收集池以及尾水回收池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层防渗底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卸泥码头处设置有一用于提供杂物装载车辆行驶的环形运送杂物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泥浆池内设置有一用于对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进行搅拌的搅拌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泥浆池的泥浆进口通过箱涵与所述吹泥池的泥浆出口连通。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完成底泥上岸、杂物分离、泥浆入库等步骤,实现水路运输向管道运输的无缝对接;
2、本实用新型的泥浆池中设置有搅拌机,保证泥浆浓度,提高输送泥浆的效率;
3、由于在吹泥池、泥浆池、底泥堆场、尾水收集池以及尾水回收池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层防渗底膜,有效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4、本实用新型将堆场尾水输送至尾水回收池循环用作高压水枪的水源,有效地节约水资源,降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由于河湖疏浚底泥一般要运送至底泥堆场,当河湖距离底泥堆场较远且底泥富含杂物时,河湖底泥不能直接采用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及运输,运输方式需要由水路运输转换为管道运输。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包括吹泥池100、两个高压水枪200、泥浆池300、吹泥泵站400、底泥堆场500、尾水收集池600以及尾水回收池700。
吹泥池100设置在卸泥码头处且靠近运泥船10停靠的位置,当运泥船10靠近卸泥码头时,通过卸泥挖掘机20将运泥船10上的底泥输送至吹泥池100中。
两个高压水枪200设置在吹泥池100内,其用于对吹泥池100内的底泥进行冲切。当然,高压水枪200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其应根据实际冲切要求而设置。吹泥池100内的底泥被高压水枪200冲切后,再人工分拣轻型垃圾,清理杂物挖掘机30清除重型固体杂物,并将重型固体杂物放入杂物装载车辆40内,通过杂物装载车辆40将重型固体杂物运送至专门杂物处理堆场。为了便于杂物装载车辆40的行驶,在卸泥码头处设置有一用于提供杂物装载车辆40行驶的环形运送杂物通道50,这样杂物装载车辆40能够有序进出,避免产生车辆堵塞的情况。
泥浆池300的泥浆进口通过箱涵310与吹泥池100的泥浆出口连通,用于接收吹泥池100输送过来的杂物分离后的泥浆。泥浆池300内设置有一用于对泥浆池300内的泥浆进行搅拌的搅拌机(图中未示出),保证泥浆浓度,以提高输送泥浆的效率。
吹泥泵站400设置在泥浆池300的一侧,吹泥泵站400的泥浆输送进口延伸入泥浆池300内。底泥堆场500的泥浆进口通过一泥浆输送管510与吹泥泵站400的泥浆输送出口连接。吹泥泵站400用于将泥浆池300中的泥浆输送至底泥堆场500中。
尾水收集池600设置在底泥堆场500的一侧,其用于收集底泥堆场500中的堆场尾水。
尾水回收池700的进水口通过输水泵(图中未示出)和尾水输送管710与尾水收集池600连接,每一高压水枪200的进水口延伸入尾水回收池700中,尾水回收池700用于向每一高压水枪200提供水源,堆场尾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处理成本
此外,在吹泥池100、泥浆池300、底泥堆场500、尾水收集池600以及尾水回收池700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层防渗底膜(图中未示出),防止被污染的水渗透下地,有效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设置在卸泥码头处的吹泥池,当运泥船靠近卸泥码头时,通过卸泥挖掘机将所述运泥船上的底泥输送至所述吹泥池中;
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吹泥池内的用于对所述吹泥池内的底泥进行冲切的高压水枪;
一泥浆池,所述泥浆池的泥浆进口与所述吹泥池的泥浆出口连通;
一设置在所述泥浆池一侧的吹泥泵站,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进口延伸入所述泥浆池内;
一底泥堆场,所述底泥堆场的泥浆进口通过一泥浆输送管与所述吹泥泵站的泥浆输送出口连接;以及
一设置在所述底泥堆场一侧的用于收集所述底泥堆场中的堆场尾水的尾水收集池;以及
一尾水回收池,所述尾水回收池的进水口通过输水泵和尾水输送管与所述尾水收集池连接,每一高压水枪的进水口延伸入所述尾水回收池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泥池、泥浆池、底泥堆场、尾水收集池以及尾水回收池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层防渗底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泥码头处设置有一用于提供杂物装载车辆行驶的环形运送杂物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池内设置有一用于对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进行搅拌的搅拌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池的泥浆进口通过箱涵与所述吹泥池的泥浆出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3599.9U CN208884610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3599.9U CN208884610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84610U true CN208884610U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650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7359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884610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846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5040A (zh) * | 2018-07-24 | 2018-11-09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CN112785188A (zh) * | 2021-02-03 | 2021-05-11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疏浚工程运输的监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21173599.9U patent/CN20888461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5040A (zh) * | 2018-07-24 | 2018-11-09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CN108775040B (zh) * | 2018-07-24 | 2024-03-19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CN112785188A (zh) * | 2021-02-03 | 2021-05-11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疏浚工程运输的监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47173U (zh) | 一种城市小型水体不抽水清淤系统 | |
CN109467296A (zh) | 淤泥处理工艺 | |
CN103334469B (zh) |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
CN105016592B (zh) | 一种泥浆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及其泥浆回收利用方法 | |
CN103924624B (zh) | 河道淤泥自动化脱水挖泥船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676669U (zh) | 盾构渣土处理系统 | |
CN106316020B (zh) |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垃圾分选再生系统 | |
CN105731758A (zh) | 一种海洋疏浚淤泥脱水固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
JP2013017989A (ja) | 汚泥の浚渫処理方法および浚渫処理システム | |
CN208884610U (zh)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
CN111606543A (zh) | 一种城市内湖黑臭水体生态处理施工工艺 | |
CN112983425B (zh) | 射流冲刷式海底半埋结核的剥离-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 |
CN102877497A (zh) | 一种河道清淤的方法 | |
CN203498891U (zh) |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 | |
CN2703037Y (zh) | 淤泥吸排清理装置 | |
CN115849663A (zh) | 大型船载式移动绞吸与自动压滤淤泥系统及河道清淤方法 | |
CN105668740A (zh) |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 |
CN102350427A (zh) | 固体废料环保固化堆积处理技术 | |
CN206428743U (zh) | 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 | |
CN204897676U (zh) | 一种泥浆回收利用循环系统 | |
CN106884451A (zh) | 生态清淤和同步淤泥脱水一体化施工工艺 | |
CN108775040B (zh) |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吹送入库运输系统 | |
CN207016661U (zh) | 一种移动式淤泥浓缩机 | |
CN210946958U (zh) | 一种耙吸挖泥船 | |
CN215365394U (zh) | 一种内河用船载淤泥脱水固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