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9448U -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79448U CN208879448U CN201821670269.0U CN201821670269U CN208879448U CN 208879448 U CN208879448 U CN 208879448U CN 201821670269 U CN201821670269 U CN 201821670269U CN 208879448 U CN208879448 U CN 2088794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ing mould
- locking jaw
- support base
- spinning roller
- sp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00672 SMPX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60007673 SMPX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辐旋压装置,其中的夹持装置包括成型模,成型模用于使材料成型,成型模的侧壁上沿横向开设导向槽,导向槽中滑动安装锁紧爪,锁紧爪呈“L”形,锁紧爪的横杆能够沿导向槽横向滑移,锁紧爪距离缩小时能够与成型模的侧壁配合夹紧待加工的材料;成型模的底部连接下拉杆,成型模在下拉杆的作用下被向下拉动,下拉杆的底部安装于支撑座上,夹装时,下拉杆向下拉动成型模,由于支撑座的内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锁紧爪能够与支撑座的内腔表面接触,支撑座的内腔对锁紧爪施加作用力,使锁紧爪向中心聚拢,从外侧顶住材料,与成型模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夹紧材料;该装置结构简单,越向下压夹持力越大,避免造成材料滑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压机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背景技术
旋压成型是塑性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容易实现产品轻量化、柔性化;旋压是一种综合了锻造、挤压、拉伸、弯曲、环轧、横轧和液压等工艺特点的加工工艺,利用旋压工具对旋转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连续的局部塑性变形形成所需空心回转零件。
轮辐旋压机是汽车轮辐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设备,采用旋压工艺,改变轮辐截面厚度,既可提高轮辐的动平衡、表面硬度等工艺性能,同时减少了钢板材料,降低成本。
轮辐旋压机主要包括夹持装置、横向旋轮装置、纵向旋轮装置等结构,夹持装置用于夹紧固定被加工的材料,纵向旋轮装置用于竖向移动加工轮辐上表面,横向旋轮装置用于横向移动加工轮辐的侧面。
现有的轮辐旋压机的夹持装置结构复杂,在纵向旋轮装置下移加工时容易造成材料滑移,影响加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辐旋压装置,能够避免下压时造成材料滑移,保证加工效果,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成型模,所述成型模的侧壁上沿横向开设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滑动安装锁紧爪,所述锁紧爪呈“L”形,能够沿所述导向槽横向滑移,并能够与所述成型模的侧壁配合夹紧待加工的材料;
所述成型模的底部连接用于对其施加向下拉力的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底部安装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的内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所述锁紧爪能够与所述支撑座的内腔表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成型模包括拆卸模具和导向座,所述拆卸模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导向座的顶部,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导向座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爪的外角为圆弧面。
可选地,所述所述导向座中的所述导向槽的顶壁长度大于底壁长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内腔表面为圆锥面或抛物面。
可选地,还包括横向旋轮装置,所述横向旋轮装置包括能够横向伸缩的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伸缩杆末端连接旋轮座,所述旋轮座中转动安装旋轮轴,所述旋轮轴呈竖向设置、且外露于所述旋轮座,所述旋轮轴的外露端上固定设置主旋轮,所述主旋轮用于对所述成型模上的材料进行加工。
可选地,所述旋轮轴为阶梯轴,轴径向靠近所述主旋轮的一端逐渐加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辐旋压装置,其中的夹持装置包括成型模,成型模用于使材料成型,成型模的侧壁上沿横向开设导向槽,导向槽中滑动安装锁紧爪,锁紧爪呈“L”形,锁紧爪可横向插入导向槽内,锁紧爪的横杆能够沿导向槽横向滑移,锁紧爪距离缩小时能够与成型模的侧壁配合夹紧待加工的材料;成型模的底部连接下拉杆,成型模在下拉杆的作用下被向下拉动,下拉杆的底部安装于支撑座上,夹装时,下拉杆向下拉动成型模,由于支撑座的内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锁紧爪能够与支撑座的内腔表面接触,支撑座的内腔对锁紧爪施加作用力,使锁紧爪向中心聚拢,从外侧顶住材料,与成型模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夹紧材料;该装置结构简单,越向下压夹持力越大,避免造成材料滑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辐旋压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辐旋压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横向旋轮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包括:
成型模1、拆卸模具11、导向座12、锁紧爪2、下拉杆3、支撑座4、驱动油缸5、旋轮座51、旋轮轴52、主旋轮5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轮辐旋压装置,能够避免下压时造成材料滑移,保证加工效果。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轮辐旋压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辐旋压装置,包括夹持装置,通过夹持装置夹紧固定被加工的材料,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辐旋压装置两种不同实施例的结构图,夹持装置包括成型模1,成型模1的侧壁上沿横向开设导向槽,导向槽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导向槽中分别滑动安装锁紧爪2,锁紧爪2呈“L”形,能够沿导向槽横向滑移,L形的锁紧爪2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插入到导向槽中,通过导向槽对横杆起到导向的作用,锁紧爪2可以沿导向槽做横向往复移动;竖杆外露于导向槽,与横杆大致垂直,呈竖向延伸,竖杆的侧壁可与成型模1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分别紧贴材料的两侧面,当锁紧爪2向中心聚拢时,与成型模1的侧壁配合夹紧待加工的材料。
成型模1的底部连接用于对其施加向下拉力的下拉杆3,下拉杆 3可作竖向上下移动;下拉杆3的底部安装于支撑座4上,支撑座4 相对固定,并且支撑座4的内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平滑过渡,与锁紧爪2接触并逐渐施压。
锁紧爪2能够与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接触,当需要夹装时,将环形的材料套在成型模1的外表面,并向下拉动下拉杆3,使成型模1 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锁紧爪2向下移动,锁紧爪2外露于成型模1,并与支撑座4的内壁接触,锁紧爪2向下移动时,支撑座4的内壁对锁紧爪2施压,周向分布的多个锁紧爪2共同向中心聚拢,从而与成型模1相互配合夹紧材料,锁紧爪2与材料的外壁接触,成型模1与材料的内壁接触。
该装置结构简单,在成型模1向下移动过程中,实现自动夹紧,旋压轮从上方加工时,对成型模1施加向下的压力,进一步使材料被夹紧,防止材料在被加工过程中出现滑移。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1包括拆卸模具11和导向座12,拆卸模具11在上,导向座12在下,拆卸模具11可拆卸地固定在导向座12的顶部,两者相对固定,并且根据所需的形状结构更换不同的拆卸模具11,加工出不同的外形。导向槽开设在导向座12上,如图1A和图1B所示,导向座12的纵剖面呈“工”字型,导向座12的横截面为圆形,导向座12的外壁上开通设置多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安装一个锁紧爪2,一般情况下,至少需通过三个锁紧爪2相互配合夹紧材料。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锁紧爪2的外角为圆弧面,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与锁紧爪2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对锁紧爪2的压强较小,防止锁紧爪2受压损坏。
为了避免导向座12向下移动时与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接触,使导向座12中的导向槽的顶壁长度大于底壁长度,也即在导向座12上设置台阶,上方直径大于下方的直径,导向座12顶大底小,与支撑座 4的内腔收缩趋势大致相同。
支撑座4内腔表面为圆锥面或抛物面,图1A所示,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为圆锥面,图1B所示,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为抛物面,以上两种结构仅为优选方案,顶大底小平滑过渡结构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轮辐旋压装置还包括横向旋轮装置,如图2所示,为横向旋轮装置的结构图,横向旋轮装置包括能够横向伸缩的驱动油缸5,驱动油缸5包括固定设置的套筒和能够伸缩移动的伸缩杆,驱动油缸5的伸缩杆末端连接旋轮座51,伸缩杆带动旋轮座51同步移动;在旋轮座51中转动安装旋轮轴52,旋轮轴52呈竖向设置,也即旋轮轴52和伸缩杆相互垂直,旋轮轴52外露于旋轮座51,旋轮轴52的外露端上固定设置主旋轮53,主旋轮53用于对成型模1上的材料进行旋压加工,在旋轮座51上还设置用于驱动旋轮轴旋转的电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旋轮轴52为阶梯轴,轴径向靠近主旋轮 53的一端逐渐加大,阶梯轴的每个阶梯上安装一个轴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旋轮轴52用于安装主旋轮53的一端直径最大,使主旋轮 53一端的抗弯能力更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成型模(1),所述成型模(1)的侧壁上沿横向开设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滑动安装锁紧爪(2),所述锁紧爪(2)呈“L”形,能够沿所述导向槽横向滑移,并能够与所述成型模(1)的侧壁配合夹紧待加工的材料;
所述成型模(1)的底部连接用于对其施加向下拉力的下拉杆(3),所述下拉杆(3)的底部安装于支撑座(4)上,所述支撑座(4)的内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所述锁紧爪(2)能够与所述支撑座(4)的内腔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1)包括拆卸模具(11)和导向座(12),所述拆卸模具(1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导向座(12)的顶部,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导向座(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爪(2)的外角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12)中的所述导向槽的顶壁长度大于底壁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内腔表面为圆锥面或抛物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旋轮装置,所述横向旋轮装置包括能够横向伸缩的驱动油缸(5),所述驱动油缸(5)的伸缩杆末端连接旋轮座(51),所述旋轮座(51)中转动安装旋轮轴(52),所述旋轮轴(52)呈竖向设置、且外露于所述旋轮座(51),所述旋轮轴(52)的外露端上固定设置主旋轮(53),所述主旋轮(53)用于对所述成型模(1)上的材料进行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辐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轴(52)为阶梯轴,轴径向靠近所述主旋轮(53)的一端逐渐加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70269.0U CN208879448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70269.0U CN208879448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79448U true CN208879448U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651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70269.0U Active CN208879448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79448U (zh) |
-
2018
- 2018-10-15 CN CN201821670269.0U patent/CN2088794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70021872A (ko) | 연속 캐스팅 블랭크 응고 말단이 중가압하는 연속 주조기 선형단 및 그 중가압 방법 | |
CN104438415A (zh) | 金属坯料多向复合多通道螺旋挤压模具 | |
CN208879448U (zh) | 一种轮辐旋压装置 | |
CN204396615U (zh) | 管材对孔冲孔机 | |
CN104259274B (zh) | 汽车横向稳定杆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1711454U (zh) | 钢筋弯弧机 | |
CN103447334A (zh) | 连续往复式等通道转角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 |
CN209631874U (zh) | 一种钢圈滚压成型装置 | |
CN108296811A (zh) | 一种耐热紧固件加工装置 | |
CN108914443A (zh) | 筒子纱染色前的压纱装置 | |
CN205763031U (zh) | 一种眼镜管的加工机构 | |
CN211413236U (zh) |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校直装置 | |
CN204276558U (zh) | 金属坯料多向复合多通道螺旋挤压模具 | |
CN207547504U (zh) | 无焊接三角圆弧凸棱一体式钻杆夹紧装置 | |
CN106583565A (zh) | 一种液压耐张线夹半成品制作工装 | |
CN204975059U (zh) | 一种缩管模具 | |
CN208913593U (zh) | 耐热紧固件加工装置 | |
CN204747214U (zh) | 汽车座椅连接管成型装置 | |
CN205362471U (zh) | 冲床自动卸料装置 | |
CN213001877U (zh) | 一种方管机 | |
CN217044184U (zh) | 一种液压伸拉压型模具 | |
CN105033082B (zh) | 一种缩管模具 | |
CN104209383B (zh) | 发动机罩折边装置及折边方法 | |
CN208033354U (zh) | 一种钢铁折弯装置 | |
CN216679602U (zh) | 一种蒸发器管大台阶加工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