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2698U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42698U CN208842698U CN201821394671.0U CN201821394671U CN208842698U CN 208842698 U CN208842698 U CN 208842698U CN 201821394671 U CN201821394671 U CN 201821394671U CN 208842698 U CN208842698 U CN 208842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conveyer belt
- harness
- movable plate
- driving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41001646071 Prioner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6463 Tal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83809 Tal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束技术领域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刀片,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设置有传送带一,所述顶板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底部移动板,且底部移动板的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的外端;在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了三组平行的传送装置传送带一、传送带二、传送带三,从而通过一组电机带动三组传送装置同时运作,来完成三组线束的运输;在线束放置箱内通过两组平行的移动板,使线束放置箱的内腔分割为三层,来匹配三组传送装置运输来的三组线束,而两组移动板均通过线束放置箱内腔后端面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推动顶板,顶板推动两组移动板来线束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线束的打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而由于线束的材料特殊,形状多变柔软,在打包的过程中容易散落,常需使用到打包装置进行打包,而传统的打包装置往往只能单独对一组线束进行打包,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传统的打包装置均需要人工将线束慢慢放入打包装置中,才能进行打包,同样也严重影响了打包的效率,而且传统的打包装置打包好的线束上的线依然是散开的,十分不好看,在将其收集放置时,还需要二次整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打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线束放置箱,且线束放置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开槽,所述线束放置箱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开槽,所述线束放置箱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开槽,所述线束放置箱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顶部设置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左侧套接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刀片,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设置有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的内壁左侧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传送带一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送带一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所述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的前端面均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主动齿轮二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主动齿轮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二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三,所述传送带三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齿轮三与主动齿轮三,所述主动齿轮三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主动齿轮三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从动齿轮二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二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一的后端面右侧设置有右侧立柱,所述传送带一的后端面左侧设置有左侧立柱,且左侧立柱与右侧立柱的底部均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左侧立柱与右侧立柱的前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与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位置相对应的连接柱,且连接柱与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左侧立柱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面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贯穿左侧立柱的底部与主动齿轮后端面相连接,所述线束放置箱的内腔后端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前端面动力输出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端面顶部设置于顶部移动板,且顶部移动板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二的外端,所述顶板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底部移动板,且底部移动板的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传送带二、传送带三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三的顶部低与矩形开槽的顶部,所述传送带一的顶部高于矩形开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顶部移动板与底部移动板的长度均大于线束放置箱的长度,且顶部移动板与底部移动板靠近顶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顶板的前端面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开槽,所述顶部移动板与底部移动板通过相匹配的卡块与卡槽活动连接顶板。
优选的,所述刀片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有多组锯齿,且锯齿的底部均设置有刀刃。
优选的,所述圆柱杆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圆柱杆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孔,限位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杆,所述圆柱杆的左侧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孔与螺纹杆活动连接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三的底部高于顶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传送带二顶部底与移动板的底部,所述传送带二底部高于底部移动板,所述传送带一的顶部底于底部移动板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线束打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了三组平行的传送装置传送带一、传送带二、传送带三,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传送带一进行转动,而当主动齿轮转动时会通过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会通过皮带圈主动齿轮二进行转动,主动齿轮二通过传动带二带动从动齿轮二进行转动,从动齿轮二转动时会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二带动主动齿轮三进行转动,主动齿轮三通过传送带三带动从动齿轮三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一组电机带动三组传送装置同时运作,来完成三组线束的运输;
2、在线束放置箱内通过两组平行的移动板,使线束放置箱的内腔分割为三层,来匹配三组传送装置运输来的三组线束,而两组移动板均通过线束放置箱内腔后端面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推动顶板,顶板推动两组移动板来线束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线束的打包;
3、同时设置了轴承,可将胶带套接在轴承上,把打包好的线束从线束放置箱的左侧取出后,将胶带的一端绕线束转动一圈,再通过刀片即可将胶带割断,从而更好的将线束打包好,避免散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放置箱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线束放置箱、3开槽、4开槽二、5固定块、6圆柱杆、7 轴承、8连接杆、9刀片、10传送带一、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传送带二、14主动齿轮二、15从动齿轮二、16皮带圈、17传送带三、18主动齿轮三、 19从动齿轮三、20皮带圈二、21右侧立柱、22左侧立柱、23连接柱、24电机、 25电动伸缩杆、26顶板、27顶部移动板、28底部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线束放置箱2,且线束放置箱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开槽,线束放置箱2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开槽3,线束放置箱2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开槽2,线束放置箱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左侧顶部设置有圆柱杆6,圆柱杆6的左侧套接设置有轴承7,固定块5的左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刀片9,底座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传送带一10,传送带一10的内壁左侧设置有主动齿轮12,传送带一10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传送带一 10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二13,传送带二13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二14与从动齿轮二15,主动齿轮二14与从动齿轮二15的前端面均设置有传动杆,主动齿轮二14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主动齿轮12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16传动连接,传送带二13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三17,传送带三17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齿轮三19与主动齿轮三18,主动齿轮三 18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主动齿轮三18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从动齿轮二 15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二20传动连接,传送带一10的后端面右侧设置有右侧立柱21,传送带一10的后端面左侧设置有左侧立柱22,且左侧立柱22与右侧立柱21的底部均与底座1相连接,左侧立柱22与右侧立柱21的前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与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二14、从动齿轮二15、主动齿轮三18、从动齿轮三19位置相对应的连接柱23,且连接柱23与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二14、从动齿轮二15、主动齿轮三18、从动齿轮三19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左侧立柱22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机24,电机24的前端面设置有电机轴241,且电机轴241贯穿左侧立柱22的底部与主动齿轮11后端面相连接,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后端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的前端面动力输出端设置有顶板26,顶板26的前端面顶部设置于顶部移动板27,且顶部移动板27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二4的外端,顶板26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底部移动板28,且底部移动板28的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3的外端。
其中,传送带一10、传送带二13、传送带三17平行设置,增加打包装置的外观观赏性,传送带三17的顶部低与矩形开槽的顶部,传送带一10的顶部高于矩形开槽的底部,避免线束在运输时堵塞在线束放置箱2的右侧;
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的长度均大于线束放置箱2的长度,且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靠近顶板26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块,顶板26的前端面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开槽,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 通过相匹配的卡块与卡槽活动连接顶板26,通过卡槽卡块进行连接,便于将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从顶板26上拆卸,长时间使用后可对顶部移动板 27与底部移动板28进行清洗跟换;
刀片9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有多组锯齿,且锯齿的底部均设置有刀刃,增加刀片9底部刀刃的锋利度,可快速的割断胶带;
圆柱杆6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圆柱杆6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孔,限位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杆,圆柱杆6的左侧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孔与螺纹杆活动连接限位板,避免套接的轴承7从圆柱杆6的左侧脱落;
传送带三17的底部高于顶部移动板27的顶部,便于传送带三17将线束运输到顶部移动板27的顶部,传送带二13顶部底与移动板27的底部,传送带二 13底部高于底部移动板28,便于传送带二13将线束运输到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之间,传送带一10的顶部底于底部移动板28的底部,便于传送带一10将线束运输到底部移动板28的底部,将传送带一10、传送带二13、传送带三17的高度这样设置刚好对应了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将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分成的三层,可使运输的线束刚好传输到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分成的三层中,便于快速打包。
S1:通过外接电源控制开关,开启电机24,电机24通过电机轴带动主动齿轮11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1在带动传送带一10进行转动的同时,传送带一10 会带动从动齿轮12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1会带动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同时进行转动,而传动杆在进行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皮带圈16带动主动齿轮二14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二14进行转动,主动齿轮二14在带动传送带二13进行转动时,传送带二13会带动从动齿轮二15进行转动,而在从动齿轮二15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同时进行转动,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二20带动主动齿轮三18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三18进行转动,而主动齿轮三18在进行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传送带三17进行转动,而传送带三17会带动从动齿轮三19进行转动;
S2:将整理好的线束分别放入到传送带一10、传送带二13、传送带三17 的顶部,传送带一10、传送带二13、传送带三17会通过矩形开槽将线束运输到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
S3:通过外接电源控制开关,开启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的动力输出端向前移动,从而推动顶板26向前移动,而当顶板26向前移动的同时会带动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移动,缩短顶板26与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对运输进来的线束进行挤压打包;
S4:在轴承7上套接上胶带圈,然后将挤压打包好的线束,从线束放置箱2 的左侧设置的矩形开槽取出,将胶带的一端从胶带圈上取下,并对打包好的线束进行缠绕,缠绕好后,通过刀片9即可将胶带割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线束放置箱(2),且线束放置箱(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开槽,所述线束放置箱(2)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开槽(3),所述线束放置箱(2)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开槽二(4),所述线束放置箱(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左侧顶部设置有圆柱杆(6),所述圆柱杆(6)的左侧套接设置有轴承(7),所述固定块(5)的左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刀片(9),所述底座(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传送带一(10),所述传送带一(10)的内壁左侧设置有主动齿轮(11),所述传送带一(10)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1)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送带一(10)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二(13),所述传送带二(13)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二(14)与从动齿轮二(15),所述主动齿轮二(14)与从动齿轮二(15)的前端面均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主动齿轮二(14)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主动齿轮(11)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16)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二(13)的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三(17),所述传送带三(17)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齿轮三(19)与主动齿轮三(18),所述主动齿轮三(18)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主动齿轮三(18)的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与从动齿轮二(15)前端面设置的传动杆通过皮带圈二(20)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一(10)的后端面右侧设置有右侧立柱(21),所述传送带一(10)的后端面左侧设置有左侧立柱(22),且左侧立柱(22)与右侧立柱(21)的底部均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左侧立柱(22)与右侧立柱(21)的前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分别设置有与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二(14)、从动齿轮二(15)、主动齿轮三(18)、从动齿轮三(19)位置相对应的连接柱(23),且连接柱(23)与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二(14)、从动齿轮二(15)、主动齿轮三(18)、从动齿轮三(19)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左侧立柱(22)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前端面设置有电机轴(241),且电机轴(241)贯穿左侧立柱(22)的底部与主动齿轮(11)后端面相连接,所述线束放置箱(2)的内腔后端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5),所述电动伸缩杆(25)的前端面动力输出端设置有顶板(26),所述顶板(26)的前端面顶部设置于顶部移动板(27),且顶部移动板(27)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二(4)的外端,所述顶板(26)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底部移动板(28),且底部移动板(28)的前端面贯穿设置在开槽(3)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一(10)、传送带二(13)、传送带三(17)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三(17)的顶部低与矩形开槽的顶部,所述传送带一(10)的顶部高于矩形开槽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的长度均大于线束放置箱(2)的长度,且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靠近顶板(26)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顶板(26)的前端面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开槽,所述顶部移动板(27)与底部移动板(28)通过相匹配的卡块与卡槽活动连接顶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9)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有多组锯齿,且锯齿的底部均设置有刀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6)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圆柱杆(6)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孔,限位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杆,所述圆柱杆(6)的左侧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孔与螺纹杆活动连接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三(17)的底部高于顶部移动板(27)的顶部,所述传送带二(13)顶部底与移动板(27)的底部,所述传送带二(13)底部高于底部移动板(28),所述传送带一(10)的顶部底于底部移动板(28)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4671.0U CN208842698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4671.0U CN208842698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42698U true CN208842698U (zh) | 2019-05-10 |
Family
ID=6635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946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42698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42698U (zh)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21394671.0U patent/CN2088426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205426U (zh) | 一种上箱体的切割装置 | |
CN207141493U (zh) |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果包装机 | |
CN204310459U (zh) | 自动理筷机 | |
CN208842698U (zh)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 | |
CN110000822B (zh) | 一种纵切式海带切丝机 | |
CN104370092A (zh) | 自动理筷机 | |
CN203815894U (zh) | 新型压缩饮片压制设备 | |
CN109051062A (zh) | 一种线束打包装置及方法 | |
CN209411004U (zh) | 一种包装机械的快速入料装置 | |
CN207451250U (zh) | 一种胶带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209209748U (zh) | 一种具有转动功能的玫瑰精油用上料传输带 | |
CN208250808U (zh) | 纸绳压扁装置 | |
CN204444192U (zh) | 球状食品理料机 | |
CN212197291U (zh) | 一种模具成品高效运输装置 | |
CN214930861U (zh) | 一种基于墙贴的打包装置 | |
CN208102493U (zh) | 一种新型仓库用包装盒打包装置 | |
CN207684336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电机皮带的带式输送机 | |
CN210553271U (zh) | 一种彩印纸盒生产单个纸盒分割装置 | |
CN211565254U (zh) | 一种铝棒锯切设备用储料分拣机构 | |
CN208662715U (zh) | 一种双面加工滚刀筒装置 | |
CN208370805U (zh) | 自动穿串机的上料装置 | |
CN207876641U (zh) | 一种进料装置 | |
CN207982697U (zh) | 一种新型钣金件装配装置 | |
CN207983198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装置 | |
CN202664200U (zh) | 高自动化方便使用的快速制块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undle pack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Pledgee: Xuzho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ledgor: XUZHOU YONGTU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357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