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0353U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40353U CN208840353U CN201821179479.XU CN201821179479U CN208840353U CN 208840353 U CN208840353 U CN 208840353U CN 201821179479 U CN201821179479 U CN 201821179479U CN 208840353 U CN208840353 U CN 208840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coil
- plane
- face
- die
- die mou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压型的精度高、效率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有彼此配合用于压制转子线圈成型的上模型面、下模型面,所述的下模型面包括下斜面和下平面,下斜面和下平面连接处圆角角度与转子线圈的弯折圆角的角度一致,上模型面由与下斜面和下平面对应的上斜面和上平面两部分组成。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折弯的形状来设计压型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型线圈置于上、下模型面之间的区域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将线圈压制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转子嵌线质量和降低转子线圈在嵌线过程中的嵌线难度,在嵌线前即对转子进行弯型处理,处理后的线圈有弯折部分和弧线部分。其中弯折部分的压型一般加工时会配上专用模具由人力敲击成型,在敲击过程中,由于是人工敲击,导致转子线圈的形状和大小难以保证一致性,而且长期敲击模具会造成模具变形,线圈的尺寸误差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线圈无法满足图纸要求,甚至直接报废,严重影响电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压型的精度高、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有彼此配合用于压制转子线圈成型的上模型面、下模型面,所述的下模型面包括下斜面和下平面,下斜面和下平面连接处圆角角度与转子线圈的弯折圆角的角度一致,上模型面由与下斜面和下平面对应的上斜面和上平面两部分组成。
上述方案中,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折弯的形状来设计压型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型线圈置于上、下模型面之间的区域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将线圈压制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垫块的剖视图;
图5为限位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论述。
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上模10和下模20上有彼此配合用于压制转子线圈成型的上模型面11、下模型面 21,所述的下模型面21包括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连接处圆角角度与转子线圈的弯折圆角的角度一致,上模型面11由与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对应的上斜面111和上平面112 两部分组成。采用仿形设计,通过转子线圈所需要折弯的形状来设计压型模具的形状,使用时,上模10与压机的压头相连、下模20固定在压机底座上,待压型线圈置于上、下模型面11、21之间的区域内,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10向下运动将线圈压制成型,实现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优选的,下模20包括主体22和垫块23,垫块23与主体22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垫块23的上表面构成下平面212以及连接下斜面211 和下平面212之间的圆角过渡面。由于垫块23与主体22是可拆卸式连接的,所以针对不同规格型号的转子线圈,我们只要跟换不同高度的垫块23即可,其它零部件可重复使用,这是因为垫块23的高度改变了,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之间的圆角过渡面的角度也就改变了。
为了弯折出所需长度的转子线圈,上模10靠近上平面112的侧面下端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子线圈端部位置的限位单元30。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单元30包括限位座31,限位座31截面呈 L型的板状,侧板311与上模10的侧面固定连接,底板312向背离上模10的方向凸伸设置,底板312的下板面与上平面112平齐设置,底板312的板面上开设有贯通的条形孔312a,条形孔312a的长度方向与底板312的板长方向一致,底板312的板面下方设置有限位块32,螺栓33穿过条形孔312a与限位块32固定连接,限位块32与转子线圈端部相抵。一般会在底板312的板面上标注有刻度,通过螺栓33 在条形孔中的移动带动限位块32移动,转子线圈端部与限位块32抵靠,这样限位块32对应的刻度读数即是从圆角过渡处到端部的转子线圈的长度。
为了确保上、下模10、20合模时位置的准确性,上模10的上端设置有与压机压头连接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上设置有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导向柱13,下模20的主体22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4,第一导向块24上开设有孔芯为竖直方向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柱13插置于第一导向孔中并构成滑动配合。下模20的主体22下端设置有与压机连接的连接座25,连接座25上设置有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柱26,上模10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向块14,第二导向块14上开设有孔芯为竖直方向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柱26插置于第二导向孔中并构成滑动配合。通过第一导向柱13与第一导向块24以及第二导向柱26与的导向配合,有效的保证合模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与下斜面211上端衔接处的主体22上开设有供转子线圈穿过的通孔22a,通孔22a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312a的长度方向一致。
为了防止上模10向下的行程过大,损坏转子线圈,主体22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27,限位螺栓27与连接板12抵靠限制上模 10的行程。
Claims (8)
1.一种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其特征在于:上模(10)和下模(20)上有彼此配合用于压制转子线圈成型的上模型面(11)、下模型面(21),所述的下模型面(21)包括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连接处的圆角角度与转子线圈的弯折圆角的角度一致,上模型面(11)由与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对应的上斜面(111)和上平面(112)两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20)包括主体(22)和垫块(23),垫块(23)与主体(22)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垫块(23)的上表面构成下平面(212)以及连接下斜面(211)和下平面(212)之间的圆角过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靠近上平面(112)的侧面下端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子线圈端部位置的限位单元(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单元(30)包括限位座(31),限位座(31)截面呈L型的板状,侧板(311)与上模(10)的侧面固定连接,底板(312)向背离上模(10)的方向凸伸设置,底板(312)的下板面与上平面(112)平齐设置,底板(312)的板面上开设有贯通的条形孔(312a),条形孔(312a)的长度方向与底板(312)的板长方向一致,底板(312)的板面下方设置有限位块(32),螺栓(33)穿过条形孔(312a)与限位块(32)固定连接,限位块(32)与转子线圈端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0)的上端设置有与压机压头连接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上设置有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导向柱(13),下模(20)的主体(22)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4),第一导向块(24)上开设有孔芯为竖直方向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柱(13)插置于第一导向孔中并构成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20)的主体(22)下端设置有与压机连接的连接座(25),连接座(25)上设置有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柱(26),上模(10)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向块(14),第二导向块(14)上开设有孔芯为竖直方向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柱(26)插置于第二导向孔中并构成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与下斜面(211)上端衔接处的主体(22)上开设有供转子线圈穿过的通孔(22a),通孔(22a)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312a)的长度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主体(22)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27),限位螺栓(27)与连接板(12)抵靠限制上模(10)的行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9479.XU CN208840353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79479.XU CN208840353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40353U true CN208840353U (zh) | 2019-05-10 |
Family
ID=6635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79479.XU Active CN208840353U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40353U (zh) |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21179479.XU patent/CN2088403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70618U (zh) | 一种微型车左右前门的翻边用模具 | |
CN205380869U (zh) | 一种平面壳体的整形治具 | |
CN207806397U (zh) | 一种自动弹出工件的冲床模具 | |
CN102896192A (zh) | 薄板冲压装置 | |
CN108787898A (zh)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
CN108262397B (zh) | 一种冰箱后背板成型模具 | |
CN208840353U (zh) | 转子线圈的压型模具 | |
CN111774482A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修边模具以及使用方法 | |
CN203281735U (zh) | 刹车片拉簧连接弯条的一体成型冲压模具 | |
CN209520260U (zh) | 一种管件模具 | |
CN201294437Y (zh) | 一种定子线圈整形模具 | |
CN107716620B (zh) | 通用压铸件整压治具 | |
CN207681223U (zh) | 一种弯折支架的冲压模具 | |
CN208680334U (zh) | 转子线圈的压弧模具 | |
CN210996386U (zh) | 一种连续加工模压成型模 | |
CN210702250U (zh) | 一种芯片引脚校直装置 | |
CN208467086U (zh) | 一种脱模效果较好的五金冲压模具 | |
CN208427625U (zh) | 一种叶轮曲面板冲压模具 | |
CN219752144U (zh) | 一种玻璃盖板热弯模具 | |
CN214522199U (zh) | 卡点定位模具跟动机构 | |
CN215033384U (zh) | 球墨铸铁汽车零件浇注装置 | |
CN217941573U (zh) | 一种电煮锅锅嘴压料模具 | |
CN220739106U (zh) | 一种便于弧形金属件成型加工的固定治具 | |
CN217749280U (zh) | 一种车载复位治具上模装置 | |
CN208019261U (zh) | 一种高集成度制备散热器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